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793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农旅一体化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2、拟建地点

##。

3、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28650亩,园区建设由5个子项目组成,其中包括****省****金思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大同村建设的5000亩生态农业观光区;****省松茂农牧有限公司在茶园村、南坝村建设的3000亩水稻、小麦生态种植及加工示范区;****绿水青山生态有限公司在桂山村建设的50亩肉牛养殖示范区;****茹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竹山村建设的2600亩种养一体示范区;********核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的18000亩生态核桃种植示范区。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为:

(1)****省****金思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

其中花卉苗木农业观光区占地1500亩(主要种植培育玉兰、红枫、红豆杉、樱花、桂花,红叶李、柏树、海棠等)、水产养殖示范区占地500亩(水下养鱼、养虾蟹、水上种植茭白养鸭)、经果林及林下养殖示范区占地面积3000亩(种植石榴、柿子、蜜桔、蜜桃、脆李、梨、吊瓜、茭白等)。

项目建设完成后,年可出栏黑山羊500头,禽类10000羽。

(2)****省松茂农牧有限公司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

其中水稻种植基地2000亩(其中发展稻鱼共生500亩,稻鸭共生500亩),小麦种植基地1000亩。

建成年产1.4万吨精品大米生产线一条,建成年产0.6万吨精品面条生产线一条。

建设种养殖示范基地一个,养殖基地牲畜存栏量达到300头,禽类存栏量达到8000羽。

配套种植观赏荷花50亩,建设完成20亩的生态养鱼塘一个。

开发有本地特色的深加工农产品两个,分别为麦酱和酸姜。

(3)****绿水青山生态有限公司规划占地面积50亩:

拟建成年存栏肉牛500头生态养殖场一个,年出栏肉牛500头。

主要建设内容为圈舍10000㎡;办公用房500㎡;沼气池1000m³;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4)****茹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内容及规模:

生态农场2600亩,主要种植麻竹1100亩、黄金米槐900亩、香椿和红豆杉300亩、千果林及特色蔬菜300亩(其中:

映霜红水蜜桃500株、水晶杨梅、东魁杨梅500株、晚秋梨1000株、软籽石榴500株、红香酥梨1000株、晚梨1500株蓝莓250株、果桑3000株、矮化甜枣400株、红香果700株、葡萄650株);特色养殖区1000亩,天然放养芦花鸡、固始鸡10万羽,年产鸡蛋600万枚;旅游观光服务区30亩,主要建设为观光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鸡舍2800平方米、修建观光道路5公里、办公用房300平方米、蓄水池250立方米,以及相关环保配套设施。

修建停车场1000平方米、农家乐2500平方米、避暑山庄2500平方米及相关配套设施。

(5)********核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利用合作社成员自有土地以及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建成18000亩的生态核桃种植及初加工示范区。

建成年加工3000吨核桃初加工生产线一条。

4、建设年限与分期目标

项目建设年限为5年,建设期为2014年1月—2018年12月,按年度计划分5个阶段实施。

(1)2014年1月—2014年12月,拟完成项目前期调研,项目资金筹集工作,图纸设计、资料编写工作以及各项手续审批工作。

(2)2015年1月—2015年12月,拟完成土地流转、项目场地平场以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及办公设备设施订购工作。

(3)2016年1月—2016年12月,拟完成所有土建部分的工程建设,加工设备的订购,灌溉系统的建设,完成辅助设施建设和树种的采购工作。

(4)2017年1月—2017年12月,拟完成工程的所有验收工作,技术、管理人员招聘及培训,树种培植,鱼苗投放,种牛的采购等工作,进入试运营阶段。

(5)2018年1月—2018年12月,项目验收,进入总体运营阶段,游客接待,项目技术总结和优化。

5、投资概算

项目规模总投资51370万元,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47000万元,流动资金4370万元。

资金来源为:

****省****金思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0万元;****省松茂农牧有限公司5000万元;****绿水青山生态有限公司4000万元;****茹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000万元;********核桃种养殖专业合作社8370万元。

6、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达产后,金思源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5000万元、松茂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绿水青山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3000万元、茹昱公司年实现营业收入2000万元、核桃专业合作社年实现营业收入5000万元。

以上合计年实现营业收入19000万元,可实现净利润6651万元,缴税4084万元,新增就业380人。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2.11%(税后);投资回收期10.15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37.7;项目总投资收益率17.78%;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2.48%;项目经济效益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强。

(2)社会效益

项目产业园区投产运营后将新增固定员工380人,其中管理人员40人,技术人员50人,生产人员250人,后勤等人员40人,年可增加临时性就业岗位近3000余人,对带动当地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大学生就业,缓解地方就业压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项目建设完成达产后,年可缴纳税收4084万元,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同时可带动运输、建材、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规划用地面积

28650

其中:

金思源公司

5000

大同村

松茂公司

3000

茶园村、南坝村

绿水青山公司

50

桂山村

茹昱公司

2600

竹山村

核桃合作社

18000

2、总投资

万元

51370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7000

流动资金

万元

4370

3、销售收入

万元

19000

4、净利润

万元

6651

5、税收

万元

4084

6、新增就业

380

7、新增临时就业

3000

8、内部收益率(ic=7%)

%

12.11

税后

二、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条件

1、项目提出的背景

(1)通过农旅一体化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十年来,中央连续发布了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把解决农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其中,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强化规划引导,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着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

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

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

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振兴中国传统手工艺计划。

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项目为农旅一体化产业园区建设,符合中央1号文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政策要求。

(2)符合****省发展农业示范园区的政策要求

《关于做好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黔农计【2012】125号)中提出,****省将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按照“资金集合、项目集中、要素集聚、效益集显”的要求,用3-5年时间,集中力量在全省创建100个左右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使之成为促进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上规模上水平的重要抓手,成为农业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在推动全省山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契机。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脱贫致富目标

随着我区精准脱贫政策的深入落实,为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打响脱贫攻坚战中,对照新要求,立足新形势,找准结合点,坚持组织推动、大户带动、项目驱动等方式,依托当地产业,因村制宜、因户而宜,量身实施,有效地激活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为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通过大户带动,引领贫困户主动参与,以此助推贫困户增收致富。

如何让老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党委政府以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为目的,以特色产业扶贫为引领,坚持财政扶贫、大户带动、规模发展推动、科学寻找项目等,拓宽精准脱贫途径,把任务分解到村、到组,将精准脱贫内容全面细化,精准到村、到组、到户、到人,加快贫困村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精准脱贫,关键在产业。

围绕贫困户缺劳力、缺技术、无增收产业现状,政府需要改变过去“扶贫就是送钱送物”的观念,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由过去“大水漫灌”到现在“精确滴灌”,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部投入到产业的“建、种(养)、管”中,并通过大户带动、发展产业。

而产业的发展需要项目建设,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因此,项目拟通过借助企业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和示范,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带动模式,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一方面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周边农民种养殖,致富增收。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是推动我区山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和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