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5711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历史教育思考》李明赞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职业境界、专业境界、事业境界;

与此相应,应当掌握三种知识:

历史专业知识,一般社会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和观念,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唯一权威者,教师在教与学中与学生一道,共同促进学生知识的成长。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我完善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历史教学要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学习的基本特征。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我们正在尝试在选修课的课程内,也将在必修课的课程内,运用“小课题,长作业”的方式,鼓励学生勤于探究,自主学习。

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观。

教与学,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

过去,大家都会说“教是为了不教”,“会教更要会问”,“学会不如会学”,这些都有借鉴意义,但是还不够。

传统教学观重教轻学,今天,更应该研究如何通过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

就历史教学变革的轨迹看,80年代讲知识;

90年代培养能力;

今天,更注重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与现实的能力。

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

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我们非常同意这样一些课堂教学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贯彻: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研究性教学;

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

既然历史学科的教学已经定位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中就更应该让学生多一些感受和体验,多一些心灵上的碰撞与震撼。

着眼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观。

课程教学评价涉及两方面:

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

考试评价从属于上述两个方面,就学生来说,是对学生学业成果的检查和考核;

对教师来说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查和考核。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

评价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心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对教师的评价也相应地从甄别优劣评价转为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

同时,在因应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情况下,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也成了必然的选择。

历史组在课程评价这一环节做得还不够,还没有从旧有的评价模式下解脱出来,还没有探索到适应北京四中学生特点、符合学科教学规律的学生评价模式。

这也正是我们今后教学改革努力的一个方向。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五年前的认识,有些内容今天看来又有点落伍了,但它是我的教学生涯的一个印记,故照直转录。

上述教学观所反映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然适用,故下面要谈到的,是除去上面内容以外新的思考。

将我的教学思想,或称思考,直讲出来,还有一点隐忧。

就是我是历史教研组的一员,个人的经历和成长与教研组休戚相关,个人的教学思想也是教研组教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故这里将组内教师各自钟爱的教学理念,或称作教学箴言也直录于下,以求智慧共享:

徐雁:

与学生一起感同身受地理解历史,理性深刻地思考历史,深入浅出地表达思考,知行合一地实践思考。

唐艳:

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提升修养。

王磊: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石国鹏:

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理性是历史思维的核心。

我的追求是与学生一起理性地反思历史的真实。

赵利剑:

历史──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公民意识。

李明赞:

享教学一方净土,还学生一片蓝天。

丹青难写是精神

为师三境界

教学,即教人,教学生做人。

这是从教师的角度看。

从学生的角度看,是学习做人。

所以,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是做一名正直的人。

我曾学到过“为师三境界”的教诲。

一是职业境界:

把教书当作谋生手段。

只求课堂有序,学生听话。

这种人知识有余,才情不足。

二是专业境界:

术业有专攻,教学有方法。

享受教书的乐趣,体现学术的价值。

三是事业境界:

把教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去追求,但讲奉献,不求回报,与学生同忧乐;

是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教书追求的高下自明。

我对教书事业的追求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最初是凭感觉教书,有兴趣;

后来是依理解教书,觉得重要;

再后来是尽情享受教书,教书乐人乐己。

为师三境界,对我的启示是深刻的。

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当是我们教师的终生追求。

人格素养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人格即个性,指一个人的各项重要和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气质、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健全的人格是21世纪的“护照”。

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简单形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

因而,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所在。

北京四中倡导的教育理念即是上述理念的体现。

它们是:

以(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

以(教师的)品德培养(学生的)品德

以(教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教师的)理想培养(学生的)理想

以(教师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

以(教师的)境界提升(学生的)境界

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人无完人,每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

我不善交往,但很平和,就尽力给学生展示平和的一面;

我不善竞争,但很执著,就尽力给学生展示执著的一面。

借用勤能补拙的说法,尽可能留给学生美好,不伤害学生求真求善的心灵。

曾经与一位高三毕业生攀谈,我说“咱俩都不善言辞,缺乏交往激情,希望你能有所改变”。

后来她给我写信提起这件事,觉得要勇于走自己的路。

要有包容心

人格是一个很宽泛的哲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我只讲一点感受,就是包容。

林则徐有两句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有容纳大”,提倡一种包容心。

对教学,各种风格、各种流派,成功的经验,有益的教训,都要包容。

记得十年前,组里来了一批新教师,朝气蓬勃,他们要引领学生作课前演讲。

当时我思想还比较保守,认为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任务还难以全部落实,哪还有时间让学生演讲去浪费宝贵的课时。

但是我将自己的疑虑埋藏在心里,表面上仍然支持他们试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发觉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展示个性、舒展知识、放飞思想的形式。

自己也从反对转而欣赏,由疑虑转而模仿,在我的教学中也采纳了课前演讲的方式。

这对我的教训是深刻的,假如一开始就封杀,将遏制多少创新的灵感。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首先是对课堂秩序的维持。

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依靠的是严肃,而不是严厉;

依靠的是张弛有度,而不是蛮横。

当我们与学生共享学习快乐的时候,当我们融入学生群体中的时候,教学的秩序是师生共同维护的成果,即用集体荣誉感来代替纪律的维持,这就是所谓“超越纪律”。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倾向包容。

历史学科的定位,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学科。

不能强求所有学生都十分钟爱历史,但希望历史教育对所有学生都有所启迪。

20世纪90年代,高一一个班的历史课代表,因期中考试历史成绩不好,找我请辞。

我当时已经认识到成绩不是课代表之去留的依据,关键是为班级服务的公益心。

我把我的想法与她做了交流,她接受我的建议,以后工作服务意识更强。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还可以有两点反思:

第一,按多元智能理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优劣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

课代表的历史成绩只是代表了不同倾向的智力组合,教学中缺乏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鼓励和鞭策。

第二,学生以学科成绩作为评判自己社会工作性质的工具,反映教学中传授给学生太多单纯“知识为上”的观念,而不是“发展为上”的学习理念。

历史是人类精神的故乡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学生总爱问的一个问题是:

学历史有什么用?

我们总爱用培根的话作回答: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严谨,物理使人深邃,伦理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可见,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历史知识既要塑造学生厚重历史传承品性,又要塑造学生开放的现代人文精神品性。

我曾经连续两个学期让学生写他所钟爱的历史格言(他人的或自拟的),发现学生写的格言绝大部分同人生的追求、品性、借鉴有关。

这说明历史知识在人格塑造方面对学生有重要影响。

有人说,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

科学、艺术、人文。

科学追求真,给人以理性;

艺术追求美,给人以激情;

人文追求善,给人以悟性。

科学强调客观规律,艺术注重主观情感,人文则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

历史教育要培育“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帮助现代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这是历史课的思想教育功能,也是历史课的“魅力”所在。

我很欣赏清华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讲精神,厚德载物讲人格。

当前社会,人们追求自强不息拼搏有力,而厚德载物略显不足。

我愿两者兼而有之。

历史教学的重任:

铸造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意识

民族精神的历史解读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民族凝聚的同心圆的圆心。

中国古人常讲,亡其国者,先亡其史。

可见历史在民族兴亡中的重要地位。

英国作家塞缪尔·

斯迈尔斯在著作中写道:

“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人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品格。

……民族的品格必然依赖于多数人的道德品质。

决定个人品格的道德品质也决定着民族的品格。

如果一个民族的品格不是心胸宽阔、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那么它就会被其他民族所轻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足轻重。

”翻看世界教育发展史,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培养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都把历史学科作为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渠道。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

它使得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国民意识,既要培育一种开放、负责任大国的现代国家意识,又要培育一种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现代国民意识。

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自觉不自觉都在接受一种国格人格教育。

我们曾对学生课前演讲的话题作过统计,发现多数话题都与国家、民族、重大人物有关,说明这些方面的历史学习对学生有深刻影响,也说明在学生的潜意识中,为国、为民与为家、为己的观念正在融合生成。

民族精神的教学解读

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有不解渊源。

让民族精神在历史课堂上闪光,就是让民族精生点亮学生心里那盏灯。

我在讲完鸦片战争中的林则徐后,写出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震撼人心之千古绝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请学生结合林则徐爱国事迹,谈谈对这两句诗体会。

初一的学生,自有他们的认识和想法:

“人生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爱国情感的浓厚程度。

“林则徐一定是先爱自己的小家,才能爱国这个大家。

“反侵略是和爱国相联系的,勇敢无畏是和不避祸福相联系的。

学生在这里讲到人生和社会,讲到“小家”(自家)和“大家”(国家),讲到贡献和情感,讲到反侵略和爱国。

这是由爱国而激发的民族情感,这是由反侵略而揭示的国格人格。

假如我的历史教学同时让我从中受益,我感到这是最大收获。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深深植根于黄土文化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的民族性格,这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需要历史教育的传承。

初一教科书上有一幅反映宋代农业生产的《耕获图》,描绘从春种到秋收的过程。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图中显示的农业生产的物质劳动过程,还要让学生体会,在传统农业生产劳动中中华民族勤劳质朴品格的精神凝结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牧业民族的剽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与这些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春种夏耘、秋获冬藏,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付出一分索取,与天地同乐,与人间共享,形成了勤劳质朴的民族品格。

初中生对这些道理的理解有些困难,但教师要尝试着去启发,去引导。

你做十分功,学生有两分理解,就是一种收获。

做了总比不做强。

民族精神的学生解读

2005届毕业生谢聪,自上高一就对历史有浓厚兴趣。

我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做一些小研究。

高三时,他连续写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阐述自己历史观的文章,叫做《我们的世界——我的历史观》。

他在文章提要中说:

“本文通过对几千年世界文明史的概述和评论,阐述了作者的世界观——时空架构关系的中心是现在;

人类历史是人类不断进行自我解放的发展史(即追求个人及所有人的幸福生活);

对于每个确定的现在是这种追求理想于外部现实妥协的过程。

同时,本文对于人类自我认知自我解放的历程有着深刻的见地——即信仰不灭,人类永远前行。

”文章从一个高三学生的角度,从一个有着强烈现代意识的学生的角度,宏观回溯几千年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解读世界发展大潮,立足今天,展望未来。

不管文中观点、立论是否准确得当,但他的胸怀、他的视野、他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文章中表露出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都在引起我的深思:

历史在学生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堆知识,而是一种精神和理想;

学生透过历史看到的不仅仅是物化的过去,更是对今天和明天的求索;

历史的借鉴后人要汲取,历史的智慧后人要传承;

国民、国家、国际不仅开启着学生研究历史的学习世界,也正在开启着学生感受历史的精神世界。

历史在学生手中,已经不是知识,而是一把丈量古今、丈量世界的尺度,是一把丈量人类精神世界的尺度。

民族精神可以演绎出多种解释,但我在教学中钟情于这样两种精神:

自强不息、修身爱国的精神;

勤劳质朴、中正至善的精神。

这种精神一直在传唤着我的心声,引导着我的教学。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中国人有理念: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要让这个理念实现,温家宝总理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

历史不可复制,精神却能传承。

教师要做教学目的的追问者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根本的。

小事做到极致,便是大事。

我们要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理念?

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溯流求源,仍是教育教学最根本的问题。

教师为什么而“教”?

怎样教?

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这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北京四中在办学方针中提出“培养杰出的中国人”的育人目标,四中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就要为上述目标服务。

因此,我们提出北京四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

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意识教育,突出开放共融的国际意识教育,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怎样教才是有效的教学?

我们体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潜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就是有效教学。

下面是我在初中选修课教学中的一个教学实例。

教学情境:

过程一: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讨论其用途。

过程二: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新问题,自主提出。

生:

我们怎样断定这些石器是人工制造的?

师: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有质疑精神。

请大家讨论。

生1:

如果石器同猿人骸骨一同出土,说明是人工制造。

(旁证)

生2:

经过使用的石器,一定留有痕迹。

(自证)

对这一教学情境的分析: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程度有不同层次的差异。

(1)学生浅层次感性参与。

教师提供①三种石器的图片(包括名称),②三种石器用途的说明。

让学生依据图片中石器的形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归类判断,将三种石器的图片与用途一一对应。

这类参与,学生不需要高级复杂的思维过程,凭直觉思考即可完成。

(2)学生较高层次理性参与。

教师仅提供三种石器图片及名称,由学生依据是其形状和经验独立推断三种石器的用途。

这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分析推理的过程。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这类参与,将直觉同推理、想象同分析结合起来,需要较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理性判断。

(3)学生高层次创新性参与。

如案例中情况,提问学生思维呈跳跃状况,从探究用途,到追寻来源,即由果反因,跳出了教师原来预设的研讨主题,显示其质疑精神。

生1、生2的回答,揭示了历史学、考古学的重要特征,即重证据。

生1所举的是旁证──间接证据,生2所举的是物理痕迹的自证──直接证据。

说明两人都有了历史学科基本的思维特征,也训练了科学质疑质证思维方法,学生自身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

这类参与,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寻找质证,自主解决问题。

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上述情况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是有效参与,也可能是无效参与。

学生通过观察、欣赏、角色扮演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行为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写作等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属于思维参与。

这些都是有效参与,只是在参与的程度、层次上有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和更高层次的创新参与。

而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被动地参与,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活跃不求思考,或明显具有表演色彩,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充实提高,思维能力没有切实训练,这样的参与都是无效或低效的参与。

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我们的历史教学,过去过多强调历史教学的学科性,以历史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历史知识点和教学要求,注重历史知识的学科体系、学科内容、学科理论、学科方法和学科功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的课程性,注重历史知识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功能。

历史课程的“历史”性,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传承和历史镜鉴等方面独到的历史教育功能。

学生在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国家以及全体人类的历史命运,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课程”性,突出历史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教育功能。

历史教师水平的高低不仅看他历史专业水平的高低,更重要是看他历史教育能力的高低。

学科的过程重在研究,而课程的过程重在教育。

新课程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终生发展为坐标,取舍历史知识,不过分强调运用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而是注重学习和运用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历史。

学生为什么而“学”?

怎样学?

学生是在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习各科知识,这个发展,就如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所说,信息时代的人们应该具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四项基本本领,其中“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位于首位。

历史学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可以有重要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提升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二是提升学生科学的历史观。

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过程,要有学习环境的参与,因此提出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要合作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吸纳过程,要有主动发现的心理机制,因此在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引入研究、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增长过程,要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因此知识量的增长会促进人格涵养的提高。

这些都是各学科通用的法则,对历史学科也适用。

对上面所说四项基本学习本领,我同意如下理解的表述:

学会认知。

学会认知就是学会学习。

学习两种类型:

一种是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种学习可称为维持性学习。

另一种是提高一个人发现、吸纳新信息的能力和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可称为创新性学习。

学会做事。

学会做事就是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自己。

要学会自觉、主动地参与社会工作,有适应未来社会变化、职业变化的能力,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敬业精神、迎接挑战的勇气、忍耐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学会共处。

学会共处就是学会与人、社会和自然和谐共处。

首先要学会与人共处。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要有团队精神,要学会在不同人之间找相似、求共存,在各种“磨合”中找到新的认同和共识。

同时,还要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是学会做一名知识丰富、人格健全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人、高尚的人、有人格力量的人。

上述理念是一个纲,而且是个各科通用的纲。

上述理念不是管一时,而是管一世。

那么,在学校,在学生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段,怎样将上述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我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课后,我给它加了一个标题,叫做“学生丰富的历史情感世界”:

看到一个材料,讲20世纪80年代一组教师漫画,其中一幅叫《高谈阔论的×

×

(科)教师》。

画面上教师又瘦又高,表情严肃,穿一身中山装,双手支在讲台上。

画面传达了两个信息:

第一,×

科教师形象不可亲;

第二,×

科理论不可近。

职业的敏感使我马上想到:

学生眼中的政治老师、政治课曾经是这样,那么,现今的历史老师、历史课、历史又该是什么样呢?

我决定依样画葫芦,将这一案例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对学生提出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