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493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docx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

武汉“创谷”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建设运营对策

作者:

胡远,刘雅婷,杨阳

来源:

《科技创业月刊》2018年第1期

作者胡远刘雅婷杨阳

作者单位(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3)

摘要摘要:

2016年初,武汉作为湖北创新创业前沿阵地,策划启动实施“创谷计划”。

“创谷”是融合高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聚集高端创业创新创造要素的园区,是产业定位前沿、创新生态良好、创业服务完备、生活便利宜居的系统。

为更大程度促进武汉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通过横向比较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另一方面,从整体掌握武汉“创谷”建设和运营情况。

选取了实体空间建设、服务体系布局、招商招才绩效3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二级指标,构成“创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开展“创谷”绩效评价实践后,从整体上把握武汉“创谷”建设运营的共性问题,并提出了武汉“创谷”建设与运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武汉“创谷”;创新创业系统;评价体系;建设运营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

F283

文献标识码:

A

DOIdoi:

10.3969/j.issn.1672�2272.2018.01.001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

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武汉‘创谷’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及绩效检测体系研究”(2017040206010233)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胡远(1973�),男,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

科技管理、绩效评价;刘雅婷(1986�),女,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

科技评估、科技管理;杨阳(1990�),女,武汉市科学学研究所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

科技评估、技术经济。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

2017�12�19

1背景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要以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为基础,来整合创业资源,进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武汉作为湖北创新创业的前沿阵地,已被国家授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与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

2016年初,武汉紧抓国家战略多重叠加的历史机遇期,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为目标,策划启动实施“创谷计划”。

力争用3年的时间,拿出城市最好空间,量身定做最好政策,提供最优服务,打造10个以上“创谷”。

“创谷”是融合高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聚集高端创业创新创造要素的创新创业集聚园区,是产业定位前沿、创新生态良好、创业服务完备、生活便利宜居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实施“创谷计划”,是武汉市打造经济、城市、民生“3个升级版”的重要支撑,是发展动力转换与城市有机更新的契合点。

在国内外日益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下,武汉加快“创谷”建设,顺应了当前新趋势。

“创谷”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源和环境,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空间与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工作、生活、娱乐的“活力社区”,为提升武汉市创新能力、创业氛围注入原动力,是武汉具有示范效应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创谷”发展现状

目前,武汉市分3批启动了“南太子湖创新谷”“联想星空·智慧谷”“光谷移动互联创谷”等13家“创谷”。

项目规划区域总面积30.79km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986亿元,突出品质高端、产城融合、宜创宜居的特色。

每个“创谷”以各自的主导产业为标杆导引,吸引集聚该产业领域创新人才与企业,建成创新创业者轻松工作、生活、娱乐的“活力社区”,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有共同追求与梦想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此大量集聚。

“创谷计划”实施近两年来,3批“创谷”正稳步推进,落地“创谷”建设项目13个。

在产业定位上,每个“创谷”均从细分领域对各自产业定位聚焦,分别与具有产业创新实力的企业、科研机构合作运营管理,为入住“创谷”的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支撑。

13个“创谷”聚焦于智能设计制造、人工智能、移动互联、智能控制、大数据应用与服务、智慧健康、时尚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前沿创新领域,吸引了大唐广电、融创中国、腾讯、阿里巴巴、清华启迪、武汉智能控制工研院、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清控科创、九州通、阿里健康等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运营,聚集创新要素与人才,集中优质资源为创新提供服务。

为更好地促进武汉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发展,更深层次上释放武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热情,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按照指标体系的内容要求,按季度、年度对各“创谷”开展实地调研和绩效考评,通过横向比较充分发挥各相关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另一方面,掌握武汉“创谷”建设与运营及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谷”建设和运营的意见与建议。

3“创谷”绩效评价体系

3.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指标构成体系,它能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综合反映出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

“创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度量“创谷”创新活动需求资源、预计目标与现实情况之间差异程度的工具。

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设计原则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创谷”建设运行的现状。

结合“创谷”建设目标定位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本文认为“创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及整体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创谷”绩效考核的最基本原则,考核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创谷”建设的内涵需求,突出“创谷”的本质特征,指标的概念必须明确、独立、避免重复,考核指标的选取、权值计算、数据处理不仅应以现代科技统计理论为基础。

同时,结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照搬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理论体系。

(2)可操作性原则。

一方面,指考核指标的可得性,即指标易量化,数据容易取得,相对完整;另一方面,指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定量的基本数据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收集,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或组织机构公布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

(3)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

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揭示“创谷”建设全貌,从预期总体目标出发,逐层分解,从而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影响“创谷”绩效的因素众多,要列出全部指标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识别关键要素,突出关键指标,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与公正性。

(4)整体性原则。

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时,不仅考虑指标层次间关联,同时还要考虑评价体系功能和目标的整体性,各项指标之间互为补充,共同为“创谷”绩效评价的整体目标服务。

同时,所有指标相互之间在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应保持一致,不可前后矛盾。

3.2绩效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创谷”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要从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供给、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好“筑巢引凤”。

从规划建设来看,“创谷”部分区域目前仍然处于投入建设期,因此在初期考核中侧重于评价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从内涵来看,“创谷”是融合高端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聚集高端创业创新创造要素的园区,是武汉市“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与工具,不同于传统工业园区,按照“产业定位前沿、创新生态良好、创业服务完备、生活便利宜居”的原则建设,因此在考核中需要重点关注其服务体系建设。

从发展来看,“创谷”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与人才两大关键要素。

结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创谷”建设的内涵定位等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了实体空间建设、服务体系布局、招商招才绩效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构成“创谷”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1实体空间建设

实体空间是创新创业活动的载体,是“创谷”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实体空间建设有助于为创新创业团队营造便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助于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在地理空间上,“创谷”不同于面积宽达400~500km2的开发区,也不同于仅有一栋楼孵化器;在建设规模上,每个“创谷”规划区域面积不低于2km2,建设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1km2,建筑面积不低于50万m2。

基于“创谷”建设对实体空间的具体定位,本文选取了建设方案完成度、核心区建设实现情况、固定资产投资3个二级指标。

(1)建设方案完成度。

在“创谷”建设规划初期,每个创谷均结合区域地理位势与产业资源,提出了不同的建设方案,方案包括“创谷”选址、产业定位、规划面积、建设区域面积等。

根据“1年形成雏形、3年建成”的进度安排,每年年末都应跟踪建设进度,确保方案如期完成。

(2)核心区建设实现情况。

“创谷”核心区建设一方面,指园区内“九通一平”的实现度。

“一平”为土地自然地貌平整,“九通”为通市政道路、雨水、污水、自来水、天然气、电力、电信、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

“九通

一平”的实现代表着“创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

另一方面,指的是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内建筑的建设完成情况,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的情况下,房屋楼宇

表1“创谷”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考核内容

实体空间建设

建设方案完成度X1规划建设方案完成情况(包括选址、产业定位、规划面积、建设区域面积、建筑面积等)核心区建设实现情况X2新建:

核心区“九通一平”实现度。

或者,改造:

核心区道路建设、公共配套、生态工程建设等实现度固定资产投资X3已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实际额

服务体系布局创新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平台智慧服务平台

〖3〗

X4创新创业工位数量X5孵化器数量X6孵化场地总面积X7大学生创业特区面积X8容纳大学生创业团队X9加速器数量X10天使基金总规模X11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金融机构X12为入住企业和团队提供专业的工商、税务、法务、知识产权、智慧物管等“保姆式”服务。

X13提供模型加工、检验检测、产品推广等研发、制造、销售相关服务。

X14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导师团,每年举办10次以上高水平创新创业活动,为资本与知本、投资人与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

X15打造“1公里生活圈”,配套餐厅、超市和必要的室内外活动设施,建设创新公寓,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捷宜居的生活服务和就近化、多样化、快捷化的交通保障。

X16提供户籍落户、人事关系代管、党团组织关系管理、人才优惠政策申请等服务。

X17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平台,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提供线上线下(O2O)的智慧服务。

X18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网络设施“万展光纤进楼宇、百兆宽带到终端”,实现“创谷”建设区域内无线上网(WiFi)全覆盖。

招商招才绩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3〗

X19吸引入驻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的数量X20吸引入驻国内外知名企业占比X21企业引进投资总额X22“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和“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落地人数X23引进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武汉市“黄鹤英才”)人数X24认定为武汉“城市合伙人”人数

建设进度直接关系着创新创业团队是否能按时入驻。

(3)固定资产投资。

“创谷”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具体项目运营以企业投资为主,因此要求每个“创谷”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不低于50亿元,确保园区建设按时完成。

3.2.2服务体系布局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

服务体系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封雪韵在文章中指出,科技中介机构是连结科技生产者和科技创业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优化升级的催化剂。

刘雪琴、张贵在研究中指出,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方面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支撑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活创新园区、公共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