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386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上海市长宁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长宁2018届高三期末物理试题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胡克

B.牛顿

C.伽利略

D.阿基米德

2.静电力恒量k的数值及单位是()

A.9×109N·m2/C2

B.9×10-9N·m2/C2

C.9×109C2/(N·m2)

D.9×10-9C2/(N·m2)

3.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重力、绳的拉力

B.绳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D.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支持力

4.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图中曲线对应的温度T1和T2的关系是()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5.质量为2kg的质点在大小为1N和5N两个恒力的作用下运动,加速度的值可能为()

A.0.5m/s2

B.1.5m/s2

C.2.5m/s2

D.3.5m/s2

6.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

A.匀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匀加速曲线运动

D.变加速曲线运动

7.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B、C两点间做无摩擦的往复运动,O是振子的平衡位置.则振子()

A.从B向O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小

B.从O向C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小

C.从B经过O向C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小

D.从C经过O向B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变小

8.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

A.EP>EQ,φP>φQ

B.EP>EQ,φP<φQ

C.EP<EQ,φP>φQ

D.EP<EQ,φP<φQ

9.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回到原处的过程中()

A.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的位移相等

B.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速度相等

C.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能相等

D.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等

10.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下移动时,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V的示数变大

B.A1的示数变大

C.A2的示数变大

D.A3的示数变小

11.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并通过滑轮置于斜面和斜面的右侧,此时A、B两物体离地高度相同,且刚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剪短轻绳,则()

A.A·B落地时速度之比为1:

2

B.A·B落地时动能之比为2:

1

C.A·B落地时机械能之比为1:

1

D.A·B运动到地面的时间之比为4:

1

12.如图所示,把电荷量为5×10-9C的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其电势能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A点电势为10V,B点电势为18V,则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_______J.

13.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10s后P点出现第一次波峰,则该波的周期为_____s,P点第二次出现波谷的时刻为______s.

14.如图所示,气缸固定于水平面,用截面积为20cm2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活塞与缸壁间摩擦不计.当气体温度为27℃时,活塞在F=40N、方向向右的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Pa;若保持活塞不动,将气体温度升至87℃,则此时F的大小变为______N.(大气压强为1.0×105Pa)

15.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内部横截面积均为S的U形管内,装有密度为ρ、总长度为4h的液体,开始时左右两端液面的高度差为h.现打开阀门C,待液体运动到左右液面高度相等时,液体重力势能改变量为________,此时左侧液面下降的速度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16.如图所示为“用DIS实验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关于小车和钩码的质量,正确的操作是()

A.小车和钩码的质量都要改变

B.要控制小车和钩码的质量都不变

C.要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

D.要控制钩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

17.已知电源电动势E=1.48V、内阻r=0.5Ω,按照如图(a)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x,并将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的数据,通过计算机拟合得出如图(b)所示的U-I关系图线.则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____Ω.实验过程中电压传感器的电压U和电阻箱的电阻Rx之间的关系式为U=_____.

18.某同学利用玻意耳定律,设计了测量小石块体积的实验方案,并按如下步骤进行了实验:

Ⅰ.将连接注射器的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计算机相连,如图所示,再将小石块装入注射器内; 

Ⅱ.缓慢推动活塞至某一位置,记录活塞所在位置的容积刻度V1,从计算机上读取此时气体的压强p1;

Ⅲ.重复步骤Ⅱ若干次,记录每一次活塞所在位置的容积刻度Vn,并读取对应的气体压强pn;

Ⅳ.处理记录的数据,求出小石块体积.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除了保持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质量不变之外,还应该保持封闭气体的_________不变.

(2)设小石块的体积V0,任意两次测得的气体压强及体积为p1、V1和p2、V2,则上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数据通常采用作直线图线的方法来处理.横、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最佳的设置方法是:

以_______为横轴、以_______为纵轴.

(4)指出实验中导致小石块体积误差的一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恒力F,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利用速度传感器每隔0.2s测量一次物体的瞬时速度,测得的部分数据见下表.(重力加速度g取试求:

(1)斜面的倾角α;

(2)恒力F的大小;

(3)判断t=1.2s时物体所在的位置区间.如果物体在AB区间,则计算此时拉力F的功率;如果物体在BC区间,则计算此时物体的速度.

20.如图,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A和B,用长度为L的轻质绝缘细杆相连,A和B质量均为m,带电量均为+q.现将AB由竖直位置从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B离虚线的高度为H,虚线所在水平面的下方有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上的电场,且

(重力加速度为g).

(1)求B球刚进入电场时的速度v;

(2)从释放到A刚好进入电场所经过的时间T;

(3)从A进入电场之后的时间里,AB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

1.C

【解析】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伽利略,故C正确,ABD错误。

2.A

【解析】根据库仑定律:

,公式中,电荷量q的单位为C,距离r的单位为m,库仑力F的单位为N,由公式推导得出:

,可得9×109N•m2/C2,故A正确,BCD错误。

3.A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两个力。

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假设斜面对小球有弹力,则弹力方向必定沿垂直斜面向上方向,这样小球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和支持力,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小球将开始运动,与题矛盾,所以斜面对小球没有弹力,故A正确,BCD错误。

4.C

【解析】速率大分子占据的比例较大,则说明对应的平均动能较大,相应的温度较高,所以T1<T2,故C正确,ABC错误。

5.C

【解析】水平方向的两个力可以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二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则其合力的范围在4N到6N之间,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加速度在2m/s2到3m/s2之间,在范围内的只有C,故C正确,ABD错误。

6.D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加速度是变化的,是变加速曲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7.B

【解析】振子从B向O运动时,是向着平衡位置移动,位移变小,加速度变小,速度增大,故A错误;振子从O向B运动时,是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运动的过程,所以位移变大,弹簧的弹力在增大,所以加速度增大,速度在减小,故B正确;从B经过O向C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变小,故C错误;从C经过O向B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变小,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8.C

【解析】根据电场线越密代表场强越强,可知EP<EQ,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φP>φQ,故C正确,ABD错误。

9.D

【解析】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的路程相等,位移不相等,故A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B错误;运动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不可能相等,故C错误;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为:

,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一定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

10.B

【解析】在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向下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与R2并联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R总减小,总电流I增大,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路端电压U=E-Ir,则U减小,电压测量的是路端电压,则电压表读数变小,故A错误,B正确;总电流I增大R3分担的电压变大,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则流过R2的电流I2减小,所以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电流表的A3的示数I3=I-I2,则电流表A3示数增大,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11.B

【解析】A、B两物体刚好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短轻绳,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对A有:

,对B有:

,A、B两物体离地高度相同,所以速度之比为:

1:

1,故A错误;A落地时动能为:

,B落地时动能为:

,联立以上可得:

,故B正确;在下落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初始时的机械能之比为:

,所以落地时机械能之比也为:

2:

1,故C错误;A下落时的加速度为:

,下落的时间为:

,B下落的时间为:

,所以A、B运动到地面的时间之比为:

1:

1,故D错误。

所以B正确,ACD错误。

12.增大;;

【解析】正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将增大;根据电场力做功公式可得做功为:

13.5s;12.5s;

【解析】根据波的平移可知:

P点出现第一次波峰波传播的距离为:

x=8m,由图可知波长为:

,所以有:

,即周期为:

T=5s;根据振动规律可知P点在经过第二次出现波谷,所以P点第二次出现波谷的时刻为:

10+2.5s=12.5s。

14.;8N;

【解析】设大气压强为P0=1.0×105Pa,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横截面积为S=20cm2=2.0×10-3m2,活塞保持静止,活塞受力平衡,则:

P1S=P0S-F,代入数据解得:

;保持话塞不动,故为等容变化,初态压强:

P1=0.8×105Pa,初态温度:

T1=(27+273)K=300K,末态压强:

P2;末态温度:

T2=(87+273)K=360K,根据查理定律可得:

,根据平衡可得:

P2S=P0S-F1,联立以上解得:

F=8N。

15.;;

【解析】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高为h液柱重心下降了,液柱的重力势能减少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

16.D

【解析】该实验是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所以要控制钩码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

17.2;;

【解析】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阻值,则: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18.温度;;;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