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250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docx

旧楼加装电梯计算书结构验算

 

黄埔大道中99号电梯加建项目

计算书

 

1电梯挂钩横梁设计验算

图1-1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

图1-1为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受力示意图。

维修设备2t,因此吊钩受到集中力。

主梁到受拉力作用。

图1-2吊钩主梁简支梁简化图

电梯挂钩主梁校核,主梁按照简支梁计算,如图1-2所示。

主梁截面尺寸,长度3000mm。

主梁体积0.18m3,混凝土强度C25,主梁要承受自身重量及维修设备重量,其中主梁自重0.45t,为梁均布荷载,其中维修设备2t,为集中力,梁受到均布力和集中力的共同作用,梁承受总重量为2.45t。

最危险点为中间梁的中点,现按简支梁进行强度验算。

梁均布荷载q=梁自重/l=0.45t/3000mm=4.5kN/3m=1.5kN/m

梁集中力F1=维修设备重量=20kN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P40,第6.2.10条,公式(6.2.10-1)

横梁按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共同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则:

梁上部纵筋2根,HRB335级,直径14mm;下部纵筋4根HRB335级,直径18mm,箍筋HPB235级,直径8mm,双肢箍,间距100mm。

根据《规范》8.2.1,梁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无预应力钢筋,故6.2.10-1变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规范》)P40,第6.2.10条,公式(6.2.10-2)受压区高度需满足:

无预应力钢筋,故

(1)

系数,由《规范》6.2.6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1.4-1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b:

梁截面宽,b=200mm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带入公式

(1),得

受压区高度同时要满足

其中,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C25混凝土=0.56

界限受压区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未配置预应力钢筋,用代替,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因此

受压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强度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2连廊加梁设计验算

(a)平面图

(b)立面图(在两根悬挑梁之间加入1条横梁,截面高400mm)

图2-1连廊加梁设计图

本项目拟在连廊四周加设200mm×400mm的悬挑梁,分别与电梯井剪力墙及原建筑物的框架柱连接,如图2-1(a)所示。

由于连廊跨径为1.78m,从设计安全角度出发,拟在悬挑梁之间加设1条横梁,横梁尺寸为200mm×400mm。

连廊加梁设计如图2-1(b)所示。

原悬挑梁总体积=0.56m3,加入中间横梁的体积=0.14m3,混凝土强度C25,连廊横梁总质量=17500N(1.75t),连廊面积3.738m2,连廊自重0.3115t,满载活载2t。

梁承受总重量为2.3115t。

最危险点为中间梁的中点,现按简支梁进行强度验算。

连廊面积:

17.8×2.1m=3.738m2

连廊厚度0.2m

恒载=连廊自重+悬挑梁+横梁自重=(3.738*0.2+0.56+0.14)*25=36.19kN

活载=人群活载=20kN

Q=恒载+活载=36.19+20=56.19kN

均布荷载q=Q/l=56.19/1.78=31.57kN/m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P40,第6.2.10条,公式(6.2.10-1)

横梁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则:

梁上部纵筋2根,HRB335级,直径14mm;下部纵筋4根HRB335级,直径18mm。

箍筋HPB235级,直径8mm,双肢箍,间距100mm。

根据《规范》8.2.1,梁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无预应力钢筋,故6.2.10-1变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P40,第6.2.10条,公式(6.2.10-2)受压区高度需满足:

无预应力钢筋,故

(2)

系数,由《规范》6.2.6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1.4-1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b:

梁截面宽,b=200mm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带入公式

(2),得

受压区高度同时要满足

其中,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C25混凝土=0.56

界限受压区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未配置预应力钢筋,用代替,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因此

受压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连廊加梁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3承台梁设计验算

(a)

(b)

图3-1机房承台梁受力示意图及钢筋配置图

(a)受力示意图(b)钢筋配置图

图3-1为机房承台梁受力示意图及钢筋配置图。

电梯及管线机械设备10t,因此承台梁受到集中力。

图3-2吊钩主梁简支梁简化图

电梯挂钩主梁校核,主梁按照简支梁计算,如图1-2所示。

主梁截面尺寸,长度2600mm。

主梁体积0.39m3,混凝土强度C25,主梁要承受自身重量及维修设备重量,其中主梁自重0.975t,为梁均布荷载,其中电梯及管线机械设备10t,为集中力,梁受到均布力和集中力的共同作用,梁承受总重量为10.975t。

最危险点为中间梁的中点,现按简支梁进行强度验算。

梁均布荷载q=梁自重/l=0.975t/2600mm=9.75kN/2.6m=3.75kN/m

梁集中力F2=电梯及管线机械设备重量=100kN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P40,第6.2.10条,公式(6.2.10-1)

横梁按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共同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则:

梁上部纵筋2根,HRB335级,直径20mm;下部纵筋4根HRB335级,直径25mm,箍筋HPB235级,直径8mm,双肢箍,间距100mm。

直径根据《规范》8.2.1,梁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0mm,无预应力钢筋,故6.2.10-1变为: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P40,第6.2.10条,公式(6.2.10-2)受压区高度需满足:

无预应力钢筋,故

(3)

系数,由《规范》6.2.6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1.4-1条规定,查得,C25混凝土,

b:

梁截面宽,b=300mm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由《规范》4.2.3-1条规定,查得,HRB335级钢筋

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

带入公式(3),得

受压区高度同时要满足

其中,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C25混凝土=0.56

界限受压区高度,

截面有效高度: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未配置预应力钢筋,用代替,为受压区纵向普通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因此

受压区高度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机房天面吊钩主梁强度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4电梯井主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4.1荷载标准组合

(a)(b)

图4-1电梯整体模型及局部放大显示(a)整体模型(b)局部放大

图4-1为黄埔大道中99号电梯加建项目计算模型,电梯井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为C25,剪力墙受力主筋HRB400级,连梁受力主筋HRB335级,重力荷载g=10m/s2.纵向荷载共117.18t,包括:

电梯井自重105.18t,电梯全部管线及机械重10t,人活载3.5KN/m2,电梯面积5.72m2,人活载共计2t。

横向荷载包括:

风荷载按广州市50年使用寿命的最大风力概率施加,风压500N/m2,建筑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模拟汶川地震7.8级地震波施加。

荷载组合按照规范公式3.2.3-2计算,永久荷载起主控作用。

根据规范,查得,,。

计算得,该结构的荷载组合为157.8t。

4.2计算结果

图4-2电梯纵向荷载作用下应力云图

图4-2为该结构在电梯纵向荷载作用下应力云图,最大应力为1.94MPa,设计满足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要求。

图4-3风荷载与纵向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图

图4-3显示,最危险的截面位于最底层剪力墙中下段,应力为1.98Mpa,考虑荷载组合中永久荷载为主控,设计满足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要求。

 

图4-4风荷载与纵向荷载作用下位移分布图

图4-4显示,最大位移位于剪力墙最顶端,为0.118cm。

电梯井为剪力墙结构,抗侧刚度较大。

图4-5电梯层层间位移角包络曲线

施加的地震波为汶川地震某方向波的前5秒,每步0.005s。

初次施加地震波,峰值21.4gal。

对于9层剪力墙结构而言,最大层间位移出现在第5层。

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表5.5.1可知,剪力墙结构弹性阶段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1000,由图4-5可知,最大层间位移仅有0.2137/1000,预测此结构抗地震能力性能较好。

图4-6电梯结构顶点时程位移曲线

由图4-6可见,电梯结构顶点位移不足5mm,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整体刚度比较大。

5基础验算

5.1桩基础方案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条文8.5.5规定:

单桩承载力应满足公式(8.5.5-1):

Qk=(Fk+Gk)/n≤Ra

Fk=1578kN(经过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见4.1小节。

Gk=20×3×3.4×2.2=448.8kN(桩基承台自重及承台以上土的自重标准值)

拟宜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共计4根,桩径D为600mm。

n=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800kN,单桩承载力应经荷载试验确定。

Qk=(Fk+Gk)/n=(1578+448.8)/4=506.7kN<Ra=800kN

因此: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5.2筏板基础方案

另一个基础设计方案:

筏板基础具有减小地基压力,提高地基承载力的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试根据《华江花园D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996-10-11)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条文5.1.4规定,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电梯井高34.1m,筏形基础埋深应大于2.27m,取2.5m(此埋深应位于第二层岩土层冲积层土)。

从施工方便的角度,本项目拟采用平板式筏基,根据经验,最简单的单层建筑筏板基础厚度一般经验取值不小于300mm,每增加一层筏板的厚度不小于50mm。

本项目为9层剪力墙结构,本项目拟取板厚为700mm。

对于板式筏基,底板伸出的长度,横向不宜大于1000mm,纵向不宜大于600mm。

电梯井尺寸是3.0×2.6m,拟取筏形基础尺寸。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