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221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第十一讲化学实验综合题Word文件下载.docx

⑵根据题意,连接下列仪器,用适当的A、B、C、……等序号,填入括号内,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

装置I接()接()接()接()接()接()接()。

⑶丁装置的作用是,戊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⑷称取氧化铜粉末7。

8克,反前应前称量乙装置为28克,反应后乙装置为29。

8克。

算出有克氧化铜被还原。

⑸测得氧化铜数值跟理论有偏差,可能是下列原因的(写序号)造成。

①氧化铜粉末中含有杂质没有反应,②氢气没有完全干燥;

③氢气跟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④氧化铜粉末含有水。

⑤乙装置中生石灰未能充分吸收生成物,⑥乙装置中生石灰已部分变为熟石灰。

例4如下图标所示,A管中盛有干燥的炭粉,C管口盛有干燥的氧化铜粉末,B、D两个U型管中将有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用来充分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将3.0克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能入A管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B管质量增加0.8克,D管质量增中3.3克,计算进入C管和离开C管的一氧化碳的质量各为多少?

例5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

已知: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具有这种性质;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吸收而除去,而CO2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

现用下图中所示各装置,设计一套实验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得到的各种产物。

其中B装置中的①③瓶中均无是品红溶液,②瓶中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⑴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有A、B、C、D表示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⑵装置A中所加固体药品是,可以验证的产物是。

⑶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⑴中的品红溶液褪色,⑶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则:

⑴中的作用是;

⑵的作用是;

⑶的作用是;

⑷装置D中所盛液体是;

可以验证的产物是。

例4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得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现有以下装置:

⑴制得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对应的字母标号)。

⑵证明并同时除去氯化氢气体,应选装置;

证明并同时除去水蒸气,应选装置。

⑶所选的几种装置中各导管的连接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填导管中序数)

例6:

如图所示,某学生用装置甲(瓶内避附有碳酸钙)作为制取氢气装置,先在瓶内放入锌粒,然后误将浓盐酸通过长颈斗注入瓶内中。

现要有乙、丙、丁装置验证并除去混有的杂质(H2O不需要验证),而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

请回答:

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乙装置中中盛装的试剂是,其作用是,反应的方程式是。

⑶丙装置中中盛装的试剂是,其作用是,反应的方程式是。

⑷丁装置中中盛装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例7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少量CO2和水蒸气。

按下步骤进行实验,可证明CO和H2的存在:

⑴将混合气体首先通过,目的是。

⑵将由导出的气体,继续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将从导出的气体,依次通过和,若变成色,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

什么现象可以证明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存在

例8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套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⑴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⑵装置C的作用是若不用C,测定氢与氧的质量比(偏高或者偏低)

⑶测量数据有m1、m2、m3、m4表示如下:

则水中氢与氧的质量比

实验前

实验后

氧气化铜和玻璃管

M1

M3

氯化钙和U形管

M2

M4

⑷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通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与的氧的质量比。

(偏高或者偏低)

例9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

水煤气通过炽热的煤层所生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水煤气。

未经净化的水煤气除了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外,还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水煤气含有这四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连接上述各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每种装置可根据需要多次选择,且接口号不变):

⑴水煤气→()( )接()( )接()( )接()( )接()( )接()( )→尾气

⑵装置A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装置B的作用。

⑷装置C的作用。

⑸装置D的作用。

练习10在下图中,A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B是黑色粉末(可能是CuO、C)。

C是澄清石灰水。

假设A、B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⑴若A是纯净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并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A

B

B处的现象

C处的现象

D处的现象

黑色粉末变红色,管壁有水珠

——————

————

黑色粉末变红色

有白色沉淀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

淡蓝色火焰

⑵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据下表现象判断A、B,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黑色粉末变红色管壁有水珠

⑶若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据下表现象判断A、B,将其化学式填入表内:

11氨气(NH3)极易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实验室欲可用氨气代替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反应生成物为氮气、铜和水。

实验装如下图所示:

实验完成后测定铜和生成水的质量分别为m(Cu)和m(H2O)。

⑴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

ab

⑵写出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⑶装置A的作用是

⑷装置C的作用是

⑸装置D的作用是

⑹请写出计算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⑺若无D装置,则计算出来的铜相对原子质量是偏(填高、低或不变)

12某同学用不纯的锌粒(含少量碳酸钙)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可通过选用下列装置来完成。

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⑴写出仪器名称:

①②③

⑵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⑶不纯锌粒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观察到的现象是

⑷收集氢气时应用法

13对CO2和CO混合气体进行间歇性分离及干燥的实验装置设计如图。

其中,仪器丙为分液漏斗,其颈上有活塞B。

通过开启、部分开启或关闭B可以控制漏斗内的液体滴入甲瓶的速率。

进入甲瓶的导气管上有活塞B,其功能与B相似。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为了达到实验目地,甲、乙、丙中均需要分别加入适当的液体(可供选择的有:

水、NaOH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饱和石灰水、浓H2SO4、稀H2SO4、稀HNO3、浓盐酸)其中,甲应选,乙应选,丙应选.

⑵操作程序:

当与甲装置连接的两个活塞分别处于状态时,导入混合气可先分离得到干燥的气体;

然后当两个活塞分别变为状态时,可分离得到干燥的气体,此时甲瓶内出现的现象是。

⑶如要全部收集从混合气分离所得的CO2和CO,此套装置最要主要的缺点是

,主要原因是。

14、实验室可用氨气代替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H和O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3+3CuO====N2+3Cu+3H2O。

方法之一是先测定Cu和H2O的质量,再求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⑴请用以上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在下列括号内填写以上装置连接的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注意:

每种装置至少使用一次,可重复使用)

含有少量水蒸气的氨气→()→()→()→()。

②A中浓硫酸的作用。

③实验过程中B装置出现的现象是。

④若已测定Cu和H2O的质量分别为WCu和WH2O,请写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

⑤若实验过程中发现B装置的CuO末全部还原为Cu,将导致测量结果(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⑵若仍用上述仪器装置,还可选用测定别组物理量的方法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这些物理量有:

和;

和以上可以WN2、WH2O、WNH3、WCu、WCuO中选)

15有一种气体可能是CO、CO2、H2、HCl气体的混合物,依次通过如下装置,现象如下:

A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不变色,E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假设每一步中气体均反应完全,试推断:

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16、某学生分别用一定量的2价金属A与60毫升盐酸反应,用图1所示装置收集氢气,所做六次实验结果如下表:

(假设产生的氢气全部收集,其中有一次酸与金属恰好完全反应)

⑴用编号回答:

上述实验中,金属过量的是,盐酸过量的是

⑵假设所收集的氢气的密度为0.083克/升,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⑶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则其密度为克/厘米3

⑷在图2的坐标中,画出六次实验中,金属A与生成盐酸质量的相关函数曲线。

17、某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现用浓硫酸和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的基本步骤是:

a、按图所示装好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b、准确称量盛有碱石灰干燥管的质量(设为M1克)。

c、准确称量一定的纯碱(设为M克)并将其放进集气瓶(B)中。

d、向装置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

e、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浓硫酸,至不再发生气体为止。

f、再称量干燥管的总质量(设为M2克)。

⑴实验步骤d和e的先后应是。

⑴先d后e;

⑵先e后d;

⑶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⑵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⑶装置A的作用是,如将其舍去(不通入空气),实验结果会导致质量分数偏(高、低)

⑷装置C的作用是,如果将其舍去,实验结果会导致质量分数偏(高、低)

18、有一瓶不纯的一氧化碳气体,其中混有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现提供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种装置(每种装置均有多个满足需要),请设计实验室:

①证明混有这两种气体,②除去这两种气体,③确认二氧化碳已经除尽。

1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入空气中,因为,在不

 

添加其他仪器的条件下,你采取措施且用

法收集一氧化碳。

2为完成上述目的,你设计装置连接依次为:

不纯的一氧化碳→→纯净的一氧化碳

(用装置的代号表示,若需要相同装置,请加下标以示区别如甲1、甲2、甲3等)

3丙、丁两装置的作用有何不同?

4乙装置中化学方程式

丁装置中化学方程式

丙装置中化学方程式

19、某化工研究所欲从BaC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BaCO3,已知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0℃50℃  80℃

Ca(OH)20·

173克0·

130克0·

094克

Ba(OH)21·

63克13·

1克101·

5克

注意:

使用的原材料只有燃料(焦炭)和水,尽量使Ca2+含量越低越好

请设计一个实验程序,在箭头上越、下写反应条件、实验方法或所需物质,在方框内写出每一步主要产物的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