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171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1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docx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

、总体设计1

1、实验室性质1

2、建设规模1

3、实验室面积1

4、实验项目1

4.1微生物检验项目1

4.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1

4.1.2大肠菌群的测定3

4.1.3菌落总数检测4

4.1.4霉菌检测7

4.2理化检验项目9

4.2.1可溶性固形物含呈的测定9

4.2.2净含量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方法10

4.2.3pH测定方法10

4.2.4干燥物含置的测定方法11

4.2.5总砷的测定11

4.2.6铅的测定12

4.2.7锡的测定13

4.3罐头食品感官检验14

5、实验台、橱柜14

6、水龙头和清洗池15

7、电器和照明15

8空调15

9、设备仪器15

10、电容量15

11、试剂15

12、实验室管理制度15

12.1实验室工作的一般要求15

12.2仪器、试剂的管理16

12.3实验室安全管理16

二、设备清单18

三、药品清单19

四、总体平面布局图(详见附图一)19

五、橱柜、实验台正面、侧面示意图(详见附图二、三)19

六、水管线路、水龙头位置图、照明灯、电话、网络、电插座位置(详见附图四)

19

果蔬罐头厂品质检验室设计

一、总体设计

1、实验室性质

此次设计的实验室主要用于果蔬罐头成品的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因而设置一间办公室,一间理化分析室(兼作感官分析室);一间微生物检验室,内设无菌操作室

2、建设规模

本次实验室的规模属于小型,投资经费约为9万。

3、实验室面积

办公室10nm,理化分析室25vn;微生物检验室30吊,其中无菌操作室15吊

4、实验项目4.1微生物检验项目:

4.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4789.26-2003)

4.1.1.1仪器

冰箱、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电位pH计、灭菌吸管、灭菌平皿、

灭菌试管、罐头打孔器、白色搪瓷盘、灭菌镊子

4.1.1.2步骤

抽样、称量、保温、开罐、留样、PH测定、感官检查、涂片染色镜检、接种培养

将全部样罐按下述分类在规定温度下按规定时间进行保温见表1。

轟1样品保温时间和溫度

罐头种类

低醉件战头倉品

10

酸性雄头倉詰

3d士】

10

预定耍输往热甫地E<40,CU±>的低駿性直品

S-7

保温过程中应每天检查,如有胖听或泄漏等现象,立即剔出作开罐检查。

低酸性罐头食品(每罐)接种培养基、管数及培养条件见表2

袈2低战性带头會品的检验

ff数

培养条曲1C

时间fh

庖肉培养

£

56-123

庖肉培养

Z

55士M厌氧*

24—72

漠叩脳蕈羽萄稲肉汤(带也常)

Z

騎±1(需範)

96—120

涙甲酎紫莉萄牺肉场(帶倒営】

2

55±l(ffM)

24-72

酸性罐头食品(每罐)接种培养基、管数及培养条件见表3

表3馥性罐头負品的检脸

培养基

培养条ftrc

时阿/h

酸性肉扬

2

霁士1<需so

48

麒性肉朗

2

30±1(需鼠)

96

2

3o±i(za)

96

微生物培养检验程序及判定

将按表2或表3接种的培养基管分别放人规定温度的恒温箱进行培养,每天观察培养生长情况(见图1)。

罐头密封性检验

对确定有微生物繁殖的样罐均应进行密封性检验以判定该罐是否泄漏,参见

附录B。

结果判定

该批(锅)罐头食品经审查生产操作记录,属于正常;抽取样品经保温试验未胖听或泄漏;保温后开罐,经感官检查、pH测定或涂片镜检,或接种培养,确证无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商业无菌。

该批(锅)罐头食品经审查生产操作记录,未发现问题;抽取样品经保温试验有一罐及一罐以上发生胖听或泄漏;或保温后开罐,经感官检查、pH测定或涂片

镜检和接种培养,确证有微生物增殖现象,则为非商业无菌。

4.1.2大肠菌群的测定(GB/T4789.3-2010)

4.121方法

大肠菌群MPh计数法

4.1.2.2仪器

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振荡器、无菌吸管或微量移

液器及吸头、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菌落计数器

4.123步骤

大肠蘭群UPN汁数的检验程序见图X

图I大肠画群MP\计数注检验程序

样品的稀释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9样品,放入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

2min,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

的样品匀液。

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mol/LNaOH或1mol/LHCI调节,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

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9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样品匀液。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初发酵试验

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mL,贝U用双料LST肉汤),36C土1C培养24lt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h土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土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复发酵试验

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0C土1C培养48h土2h,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犬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

4.1.3菌落总数检测(GB/T4789.2-2010)

4.1.3.1方法

平板计数法

4.1.3.2仪器

恒温培养箱

均质器

天平

恒温水浴箱

菌落计数器

4.1.3.3步骤

图1茵落总数的检鞘程序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9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

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

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样品匀液。

按以上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及时将15mA20mL冷却至46C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C土1。

C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培养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C土1C培养48h士2h。

水产品30C士1C培养72h土3h。

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

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mQ,凝固后翻转平板,按6.2.1条件进行

'、八

养。

茵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s,CFU表示。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结果与报告

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

(1)计算: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刀C—一平板(含遁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1一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d-一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示例:

1:

100(第一•稀释度)

1:

1000(第二稀释度〉

新券数(CFU)

232.244

33,35

+0.1/?

-.)d

=232+244+呛+巧_544二2472?

[2+(0.lx2)]x10-20.022

上述数据按722数字修约后,表示为25000或工5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

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菌落总数的报告

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时,第3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剐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4.1.4霉菌检测(GB/T4789.15)

4.141方法

按GB/T4789.15第一法,类似菌落总数计数法。

4.1.4.2仪器恒温培养箱

均质器

天平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