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656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规范18现场采样管理规范Word下载.docx

本程序适用于检测部现场采样相关人员,适用于环境监测的现场采样。

3.职责

现场检测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和统筹安排人员分工、任务分配和检测事务汇总与汇报。

3.1技术负责人批准采样方案。

3.2现场室负责人负责采样工作的组织管理,实验室间对外工作的联络与沟通,负责制定重大项目方案(计划)的编写,审核执法及应急检测采样原始记录。

负责现场检测排单计划和人员分配工作,负责常规检测计划的编写审核,负责审核并监督现场检测质控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审核常规检测任务采样原始记录。

3.3项目负责人负责当次项目的质控及安全监督员,制定项目实施过程的详细工作计划并合理分配人员,制定完善可行的现场质控方案,负责项目的对外联络,现场检测风险评估,及时反馈实施过程的情况和问题,合理控制项目实施进度,复核当次检测项目的现场采样原始记录。

3.4采样员工作职责和内容:

3.4.1协助项目负责人制定采样方案。

3.4.2采样员按照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采样,对所采集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

3.4.3采样员执行采样计划,负责备齐符合规范的采样器皿和物品,认真、规范填写采样记录并及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审核,负责所采样品的包装、封存、运输,及时与样品管理员办理样品交接手续并提交当次项目的现场采样原始记录;

3.4.4负责样品的采集,包括样品采集前的准备、样品的贮存和运输,采样原始记录的填写等。

3.4.5采样员现场采样前检查申请单是否有不明确之处,采样现场和《采样计划表》不符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反馈。

3.4.6协助记录采样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信息,并在完成项目的当天提交相关资料。

4.现场检测的组织和实施

4.1采样安排

4.1.1项目主管接到采样工作单后电话联系客户初步确认检测时间,依据初步确认的时间进行工作单排单计划;

应急监测工作参照应急预案实施。

4.1.2项目主管认真核实采样项目、采样频次及采样天数等信息,合理安排采样人员及用车申请。

4.1.3项目主管通知项目负责人及采样人员并下发工作单和指导采样准备事宜。

4.2采样方案的制定

4.2.1项目负责人根据检测项目的标准规定方法或国家、行业管理规定组织项目参与的采样员进行采样准备,统筹采样计划和人员分配,细化采样时间、采样点位、采样频次、样品数量作为工作计划,并将检测计划传达给项目的所有采样员。

4.2.2项目负责人或采样员根据测试项目及规范要求制定采样安排,打印相应的记录纸和标签。

4.2.3按照客户指定的采样方案进行采样,如客户的要求与技术监测有偏离要求时,应在采样原始记录上详细记录客户的临时要求并备注“按客户要求完成检测”,且需要,客户签名确认。

4.2.4现场检测过程中遇客户要求除《采样计划表》外的检测项目,如具备检测条件应当及时补充检测,并将信息备注在《采样计划表》,且需要客户签名确认,完成阶段采样计划或完成《采样计划表》后立即将备注后的《采样计划表》照片发送给实验室客服人员和该委托单对应的业务人员。

4.3采样前准备

4.3.1采样人员根据采样计划,准备采样仪器、采样容器/介质等,并预备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及消耗品作为备品。

4.3.2采样人员在采样前一天进行采样准备,确定采样点位、采样频次、样品数量和采样时间。

准备好采样仪器设备,填写《仪器设备领(借)用登记表》,项目负责人核查登记情况并清点下厂仪器设备。

4.3.3准备工作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确认出发前完成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以免遗漏。

向组员宣讲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现场分工情况,并协助解决采样员提出检测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4.3.4下厂人员在下厂当天按照用车申请时间准时到公司,找到对应的车下厂采样。

4.4采样过程与资料收集

4.4.1选择安全、便捷、经济的交通工具到达检测现场。

4.4.2严格遵守客户的安全和涉密要求,经过客户的相关培训合格后再进入监测现场

4.4.3项目负责人负责勘察现场,确认检测点位、评估检测点位的安全风险、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响应的技术规范要求。

满足检测条件后,通知采样员开始采样。

4.4.4采样员每2-3人一组实施采样计划。

采样过程中确保使用恰当的检测设备,准确运用检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确保样品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

4.4.5在客户特别要求或获得同意后拍摄采样相关的照片和资料留存。

采样照片因包含:

检测点位(标识牌,检测开孔,可见处理设施及排气筒整体状况、废水排放口/车间处理设施出口设置情况);

检测采样实施(检测实施过程,工况符合等);

样品性状以及检测报告辅助资料(排污许可证,环评批复),监测人员及操作(现场监测人员及被测企业现场有随同人员)等,回到后及时将照片重命名后上传至共享对应的文件夹内。

4.4.6完成采样后应清理检现场,破碎的玻璃制品,耗材以及抛弃物,做到人离场清。

4.4.7及时打印并填写采样原始记录,完成抄写后交由同组人员进行数据复核,再确认现场检测记录完成后交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收集并将原始记录交给客户随同人员签名确认。

4.4.8完成采样后由项目负责人或指派组员完成样品的交接与清点。

样品进入送样间前应保持分类放置,并对样品对应的检测项目加以标识,填写完整的《样品交接单》和《现场质控信息表》。

4.4.9完成采样后项目负责人应把经过复核确认的原始记录在完成当次检测后的1天内收集完整并交给现场室负责人检查。

4.4.10现场室负责人应在收到采样原始记录到达后24小时内完成审核反馈,无异议的采样原始记录由现场室负责人统一交由检测部负责人,并做好资料移交记录;

如需修改,可将原始记录交由同组采样人员负责,待修正完成后交检测部负责人确认。

4.4.10完成采样原始记录交接后该项目的阶段性采样工作完成。

4.5水、废水、生活饮用水采样

4.5.1采样依据:

HJ/T91-200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493-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T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4.5.2采样记录:

1对浑浊度、颜色、气味(嗅觉)、水面有无油膜等进行现场描述;

现场测定水质参数(水温、溶解氧、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并做好记录。

2采样点位的描述。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根据客户要求命名;

无特殊要求的应依据如下规则命名采样点位:

排放口/处理设施进口:

废水排放口/xxx(车间)处理设施进口(排污标识编号);

范例-废水排放口(WS-0000)/xxx处理设施进口

无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备注“直接排放”。

中间过程出口/进口:

xxx(含铬、含镍、含氰…)废水处理设施出口/进口(排污标识编号)

范例-含铬废水处理设施出口(WS-0000)

xxx(车间、工段、工位名称)废水出口/进口。

回用水池/预排放池:

回用水池、预排放池

生活饮用水:

xxx(取样地点名称)

范例-办公室一号饮用水机

4.5.3质量保证:

1采样人员通过岗前培训,掌握采样技术。

2立即加相应固定剂,贴好标签。

3每批样品采集不低于样品总数10%的现场平行样(pH、SS、油类和细菌类样品除外)和至少1个现场空白样。

4水样保存容器的选择、清洗方法或预处理方式、样品保存应以上述规范性文件为准,杜绝因上述原因引起的检测结果偏差或质量事故。

4.5.4注意事项:

1采样时先去除漂浮物,不可搅动水底沉积物。

2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3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的样品采集,水样需注满容器,上部不留气泡。

4水样中含泥沙等沉降性固体时应静置分离除去。

5测定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油类、BOD、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不要用水样荡(润)洗采样瓶。

6采集油类样品应避开水面浮油,取水面下300mm水样,取容器总体积的85-90%的水样,不能过满或倾倒样品。

7地表水检测应注意潮汐及水文径流(丰、平、枯),废水检测期间应注意核实生产及废水处理设施工况。

8现场完成测试的样品,不能带回实验室用于其他项目的测定。

4.6空气和废气采样

4.6.1采样依据: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规范》;

HJ/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GBZ159-2004《工作场所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

4.6.2采样记录:

1及时保存并打印采样信息,依据采样原始记录的要求现场及时填写采样信息。

2准确记录采样点环境温度、大气压、相对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

3采样点位的描述。

排放口/进口:

xxx(车间)废气排放口/进口(排污标识编号);

范例-酸雾废气排放口/进口(FQ-0000)

-食堂(餐饮)油烟废气排放口/进口(FQ-0000)

无组织废气:

上风向参照点x#/下风向监控点x#

范例-上风向参照点1#/下风向监控点2#

环境空气:

xxx(采样地点)

范例-南云村

室内空气:

范例-五楼办公室一

工作场所:

xxx(采样地点/xx车间)xx工位

范例-酸洗车间酸洗工位

4.6.3质量保证:

1采样前准备:

采样前需对仪器进行流量校准检查、温度控制系统和时间控制系统检查;

2采样前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

3吸收瓶阻力每月测定一次,吸收效率应大于95%,具体请按照上述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4采样过程中发现滤膜或滤筒穿孔或破损应立即停止当此采样,样品作废。

更换新的滤膜或滤筒重新采样;

5烟气分析仪检测前后同一标准气校准误差应小于5%;

4.6.4注意事项

1采样介质的完整及外观进行检查,破损或过期的采样介质不再用于采样;

2应不定期对采样进行检查,每次完成烟气测试后,需抽空气(3~5)分钟;

发生倒吸时,因立即用纯净水冲洗管路并抽空30分钟,以保证仪器的使用寿命。

3烟气测试完成后应抽空气至有害气体传感器(除氧外)低于10mg/m3后关机。

4吸收管应依据类别、容量、清洗方式分类存放;

5采样管应及时清洗,依据检测项目不同合理选择酸洗或碱洗,并烘干;

6滤膜采集后不能立即恒重时冷藏保存。

4.7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采样

4.7.1采样依据:

土壤采样规范:

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沉积物监测规范:

GB17378.3-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

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固废采样规范:

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4.7.2采样记录:

1对土表植被及耕作情况和土壤形状:

颜色(参照下图)、类型(砂土、壤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和粘土)、湿度(干、潮、湿、重潮、极潮)等进行现场描述;

同时对采样点位做好GPS定位并记录。

2准确记录采样点的气象参数;

3在征得客户许可的情况下,对现场环境进行拍照(3-5张),回到公司后上传至共享文件。

4采样点位的描述。

土壤:

xx(地名)采样点xxx(取样深度)范例-南云村表层土20cm

沉积物:

xx(取样点名称)

范例-20海区6#取样点

固废:

xxx(取样地点)

范例-酸车间废弃存放点

4.8噪声与振动的监测

4.8.1监测依据:

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HJ706-201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值修正》;

HJ707-2014《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

GBT15190-2014《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HJ79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结构噪声监测方法》;

GB9661-88《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10071-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

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4.8.2采样记录:

2准确记录采样点天气状况、环境温度、大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参数。

3噪声测量值需修正为整数、声源测量值不需要修正为整数。

采样点位的描述。

噪声:

边界/厂界:

边界xx(东/西/南/北)外1米处、

范例-边界东外1米处

振动:

xxx(测试地点)

5.着装与安全措施

5.1采样人员必须统一着工装(严禁穿着短裤、五分裤或七分裤、严禁穿着拖鞋或凉鞋),并佩戴工牌;

5.2进入客户厂区必须按照客户要求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防护镜、耳塞、安全鞋等),高空和受限空间作业要设立人员监视岗位,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5.3检测过程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项目负责人应做好现场检测的环境风险评估,如:

天气状况、检测环境、检测平台和通道、用电安全风险等。

避免在暴雨、雷电、大风、地震等自然恶劣环境中外出采样;

5.4采样人员在现场工作时要遵照客户现场负责人的指挥,按照其要求进行作业,由客户专业人员负责检测用电的准备工作。

5.5采样过程中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5.6进入高温作业场所进行检测时穿长袖防护服、佩戴好防护面罩、隔热手套和防护鞋,尽量避免有皮肤裸露。

将高温检测设备调制好后,尽快远离高温区域。

5.7当进入高强度电磁辐射场所进行检测时,除佩戴齐全相应个体防护外,还应尽量避免长时间身处不良环境当中。

5.8当进行紫外辐射测量时,应佩戴好防辐射面罩和可以过滤强光的眼镜,并且在进行检测时避免直视强光源。

5.9在电焊处检测时还应注意避免皮肤裸露在外,防止火花灼伤,戴好防尘口罩避免电焊烟尘直接吸入。

5.10现场工作严禁吸烟,不得携带任何危险品进入现场。

5.11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

5.12采样往返途中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员坐车,严禁超速行车,严禁酒后驾车。

6.采样原始记录

6.1按照采样标准和原始记录模板,现场完成原始记录的填写。

6.2认真、如实、完整的填写采样原始记录,严禁数据伪造、串改检测数据。

6.3原始记录的笔误应用横杠划改,并在划改处盖章确认或签名确认。

6.4具备输出打印的记录条件的设备应在采样信息打印纸上备注采样点位和频次、采样人员签名2项信息,例如:

车间处理后取样口/①张某某。

6.5采样原始记录应包含: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采样日期、采样数量、采样部位及位置分布图、采样人、核对人。

6.6采样原始记录填写完成后需由现场第2人完成复核确认后送至客户或第三方签名确认。

6.7应保持采样标签相关信息的完整和清晰,避免在标签上涂改。

6.8样品容器的标签应保持唯一性,严禁出现单个样品出现多个标签;

样品标签应端正的贴于容器中部以上/采样袋取样嘴的对角处位置,禁止覆盖容器刻度或铭牌;

标签应使用覆盖原始标签的方式粘贴。

7.样品运输和交接

7.1采样人员应对当日采集的样品清点确认和交由送样人员,样品应分类隔离放置并加以标识。

7.2样品在运输途中需做好有效的防护,以保证样品的完整性。

7.3提前约定好交接样品的地点,采样人员现场交接样品时因提供完整的《样品交接记录表》、《现场质控记录表》。

7.4送样人应核对《样品交接记录表》、《现场质控记录表》与样品是否相符。

7.5送样人应在实验室正常上班时间预先告知当批次样品的预计回到实验室的信息,内容应包含:

工作单号、样品类别、监测因子、样品数量、分期情况等相关信息。

7.6送样人因当面与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完成样品的交接,确保样品标签不因运输过程而出现标识不清的情况。

7.7如遇当日无法完成样品的交接,可依据实验室划定的区域合理存放样品,避免样品因储存环境不当而失效。

并于第2个工作日第一时间完成样品交接。

无法由送样人完成交接的样品应由送样人的委托人负责完成。

8.仪器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8.1仪器的取放应做到定点放置,原位取放,配件使用应遵循复位的原则。

8.2使用仪器,需填写仪器出仓记录和仪器使用记录,项目负责人对仪器及配件的进出仓完整性负责。

8.3仪器使用前应完成流量、压力、传感器的校核或校准。

确保仪器数据的准确性。

8.4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需轻拿轻放,严禁投掷或其他危险行为,需吊运的设备应确保仪器兜底式捆绑,放置在高处平台的仪器,要确保放置在护栏内,以免滑落或跌落地面而损坏。

8.5作业面的仪器避免堆叠放置。

检测仪器应摆放整齐,便于取放和其他操作。

8.6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带上1台同型号备用仪器。

8.7仪器倒吸后应立即从采样口注入少量的纯水冲洗,并持续开机,直至仪器管路中的水分减少后关机,现场也可以使用酒精代替纯水完成管路和仪器的清理(烟气分析仪除外)。

8.8仪器使用用因在环境空气中保持约5分钟的空转,烟气分析仪应在有害其他传感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示值低于10再推出测试界面或关机。

8.9发生故障的仪器一般不建议自行拆装,应立即使用备用仪器开采检测计划。

使用样品标签对故障仪器的故障现象加以描述和记录,并将该标签粘贴在仪器外壳的顶部,标签上应记录故障确认人员信息,响应的故障信息以短信或照片的形式告知仪器管理员。

故障仪器统一放置在故障仪器的专用货架上。

8.10采样完毕后,项目负责人负责确认设备回收情况,避免将采样设备遗漏在现场。

8.11防止仪器设备遗漏在检测用车上。

8.12实际使用人负责完成设备的期间核查和仪器报修流程,也可以委托他人协助完成。

8.13配制的标准溶液按相关的检测标准要求进行配制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