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陕西省榆林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考模拟陕西省榆林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拟陕西省榆林市届高三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7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C.高尔基体具有转运分泌蛋白的作用
D.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需要能量,运输过程不需要能量
6.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
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构成
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7.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
下列有关核膜、端粒和端粒酶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B.都含有C、H、0、N、P等化学元素
C.都与遗传信息的传递无关D.都含有遗传物质
8.下列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细胞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9.下图所示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三种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和葡萄糖分别以②、①方式进入红细胞
B.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③方式进行
C.以上三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衰老,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10.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
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复制加快
B.细胞分化:
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功能趋向专门化
C.细胞衰老:
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色素积累增多
D.细胞凋亡:
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之间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必须自由组合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F2的3:
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检测F1的基因型只能用孟德尔设计的测交方法
12.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B.子代噬菌体只有DNA具有放射性
C.DNA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1/32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5小时
13.如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表明生物体内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B.该过程的模板是核糖核苷酸,原料是20种氨基酸
C.该过程表明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种多肽链
D.该过程中几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不相同
14.下列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三倍体植株
B.一般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
C.三倍体西瓜几乎没有种子,但偶尔也会产生
D.每年制种很麻烦,可以利用三倍体植株进行无性繁殖的方式培育
15.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4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16.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不全位于染色体上
B.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或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
C.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却一定相同
1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18.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pH由10下降至2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19.如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
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A可进行完整的细胞呼吸
B.A、B结构可为对方提供ATP
C.若02全部被A结构利用,则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D.限制A、B结构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不同
20.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A.若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呼吸速率,则横坐标表示02供应量
B.若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若图③纵坐标表示02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02的浓度
D.若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02浓度
21.基因组成为XbXbY的色盲患者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人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2.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发现的性反转现象。
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的啼声。
如果一只母鸡性反转成公鸡,这只公鸡与母鸡交配,后代的性别是
A.雌:
雄=3:
1B.雌:
雄=2:
1C.雌:
雄=1:
3D.雌:
2
2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24.与家兔毛型有关的有两对基因(A、a与B、b),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
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个体雌雄交配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B.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则普通毛型中纯合子占1/4
C.若要从F2中筛选出双隐性的力克斯毛型兔,可用F2中的力克斯毛型兔分别与亲本杂交
D.F2力克斯毛型兔中杂合子占4/7
25.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②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③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丁表示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XW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每空1分)
如图中的A图表示温度对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
B图表示氧分压对大麦根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影响。
请据图分析回答:
(1)A图表明,温度在35℃以下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根吸收两种离子的量都,其主要原因是,从而导致呼吸作用上升,为过程提供的能量增加。
(2)B图表明,当氧分压增高时,根吸收离子的量,同时,细胞中的糖浓度,此时糖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为离子的主动运输提供能量。
(3)植物吸收钾离子和铵根离子与温度、氧分压有关,从本质上看,是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植物的
(填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4)即便是温度和氧分压等条件相同时,根细胞对钾离子和铵根离子的吸收量还是不同,这种吸收量上的差异与细胞膜上有关。
(5)有些植物长期水淹后会烂根的原因:
无氧呼吸产生的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27.(14分,每空1分)下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0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
mg/h)。
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甲中仅给植物提供H218O,正常生长一段时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或。
(2)图乙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具体部位字母及名称是[],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
(3)图丙中(填“A点”“B点”或“C点”)所处的生理状态与图乙中叶肉细胞所处状态相同。
(4)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变化是。
(选填“上移”“下移”“不动”或“无法确定”)
(5)丁图中24小时内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
(6)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0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02总量是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02的量是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02释放量为mg。
(7)丁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02浓度,B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
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02的浓度,其原理是。
28.(8分,每空1分)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
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个染色体组;
其中B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阶段(填标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乙图中的时期。
(填标号)
(4)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其中②③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阶段(填标号)。
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填写①、②、③);
细胞Ⅳ的基因型是。
29.(9分,每空1分)完成关于基因的部分探索历程的填空。
(1)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
(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
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型,否定了这种说法。
(3)赫尔希和蔡斯为了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和,通过搅拌离心后发现32P主要分布在(填“上清液”或“沉淀”)中。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的多样性来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
进而科学家们发现基因的本质是。
(5)以下是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实例。
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
①以上实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
经研究发现“红脸人”体内只有ADH。
则“红脸人”的基因型有种,饮酒后会因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
30.(10分,每空2分)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组合
A_Bb
A_bb
A_BB或aa_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让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植株花色全为粉色。
请写出可能的杂交组合亲本基因型。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自交实验。
①实验假设:
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三种类型。
如图所示,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
粉花植株自交。
第二步:
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③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
红色:
白色=,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
红色:
白色=1:
0:
1,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中粉色:
白色=,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第三种类型)。
(3)若上述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粉花(AaBb)植株自交后代中:
①子代白色植株的菡因型有种。
②子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出现的几率是。
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一次测试
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5BDDCC6—10CBDCD11—15CDAAB16—20ABCDA21—25CBBBC
26.【答案】
(每空1分,9分)
(1)上升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主动运输
(2)增加下降呼吸作用的底物(能源物质)被分解
(3)呼吸作用
(4)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5)酒精
27.【答案】
(每空1分,共14分)
(1)氧气二氧化碳
(2)[b]叶绿体基质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C点
(4)光照强度无法确定
(5)5点-20点
(6)58877420
(7)右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大量CO2
28.【答案】
(每空1分,共8分)
(1)CEF
(2)41⑥
(3)③⑥
(4)②③②aB
29.【答案】
(每空1分,共9分)
(1)基因在染色体上
(2)SⅢ
(3)DNA蛋白质沉淀
(4)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4
30.【答案】
(每空2分,共10分)
(1)AABB×
AAbb或aaBB×
AAbb
(2)a.6:
3:
7c.2:
1:
1
(3)①5②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