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钢筋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工程在正常维护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钢筋砼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填充墙240厚烧结多孔砖,密度小于等于1590Kg/m3。
砂浆为M7.5混合砂浆。
第三节施工准备
1、测量准备
根据平面控制网线,在垫层上放出底板主控制线和柱子轴线。
板(包括底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2、技术准备
1)配筋技术人员应充分领会设计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及行业有关规范执行。
2)在钢筋绑扎之前,技术人员要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规范交底和关键部位施工交底。
3)测量放线人员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墙、柱、梁、集水坑和洞等位置线,对墙柱要放出轴线、结构边线和控制线,并用油漆明显标识,并报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
4)钢筋进场的同时提交钢筋材质证明书并及时做复试和按规定见证取样,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
5)加工钢筋前,作好机械连接试件取样工作。
3、材料、设备准备
1)钢筋原材:
钢筋尽量选用12米定尺,9米次之。
2)进场钢筋必须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原材试验报告,并按照分批、牌号、规格、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
进场后材料分批进行复试,如有其中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双倍取样重新复试,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并明确标好不合格标识,准备予以退场。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出现明显的不正常时,要立即停止施工,要查明原因,如果是材料质量问题,立即将该批钢筋退回。
3)框架结构纵向受力钢筋要进行强度比值检验。
4)加工成型好的马凳(楼板、楼梯)、墙柱钢筋定位卡具、剪力墙竖向、横向梯子定位筋、模板撑铁进行预检。
5)每组试件数量取样标准:
钢筋种类
试件数量(根)
拉伸
弯曲
螺纹钢
2
光圆钢
4、施工机具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1
钢筋弯曲机
钢筋切断机
3
闪光对焊机
4
电焊机
5
电渣压力焊设备
8
砂轮切割机
5、钢筋搬运和堆放
1)用人工搬运时,需轻拿轻放,放置钢筋时,端头不要先触地。
严禁抛扔钢筋。
2)用塔吊搬运时,每次起吊重应不大于塔吊最远端起重量。
待钢筋平稳,再运至指定地点,并注意在吊运钢筋时施工人员的安全。
3)运到坑内的成型钢筋应按部位,按规格摆放整齐,并标识。
4)钢筋要堆放到现场指定的场所内,钢筋堆放要进行挂牌标识,标识要注明使用的部位、规格、数量、尺寸等内容。
钢筋标识牌规格要统一。
5)加工好的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如直条钢筋堆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
钢筋下面一定要垫木架空,防止钢筋浸在水中生锈。
生锈的钢筋一定要除锈后由现场钢筋质检员批准后使用。
第四节施工方法
1、钢筋加工
(1)配筋工作由负责土建施工的分包专职配筋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规范和各设计要求执行。
结构中所有大于200mm的洞口,全部在配筋时,按照洞口配筋全部留置出来,不允许出现现场割筋留洞的现象。
(2)加工工艺:
钢筋除锈、除污→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成型。
1)钢筋除锈可采用手工钢丝刷除锈,一级钢的调直冷拉率不大于4%,钢筋调直后应平直,且无局部曲折。
2)钢筋切断时,应根据不同长度搭配,统筹安排,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耗损,切断时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
因此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在切割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长度允许偏差±
10mm。
3)钢筋弯曲前,应计算好起弯点的位置,在钢筋上划好线,进行准确的弯曲成型,钢筋弯曲成型后,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二级钢不得反复弯折,钢筋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全长为±
4)一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度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直径的3倍,二级钢筋末端需作90度或135度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箍筋为一级钢筋,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2、钢筋定位、间距、保护层控制
墙体、柱在底板中插筋定位措施:
墙体的钢筋采用定距框保证墙柱主筋间距位置准确,墙、柱侧面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卡具,墙体结构放在外侧的水平钢筋上,柱结构放在箍筋上。
底板、楼板、梁、其余柱使用砂浆垫块,砂浆垫块可以根据钢筋规格做成凹槽,使垫块和钢筋牢固连在一起,保证不偏位。
除采用垫块控制保护层以外还采取双重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保护层厚度确定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主筋保护层≥主筋;
2)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
3)墙、板中分布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
4)梁、柱主筋的保护层≥25mm。
3、绑扎、锚固
(1)底板钢筋
1)绑扎顺序:
集水坑钢筋→底板下层东西向筋附加筋→南北向筋→钢筋支架→上层南北向筋→上层东西向筋、柱、墙插筋
2)底板为双层双向布筋,接头均采用绑扎搭接。
3)钢筋支架搭设参数:
支架立柱:
10号工字钢,立杆间距:
1.2m;
支架横梁:
10号工字钢,横梁间距:
1m。
4)底板钢筋在底板四周外墙位置端头均做35d弯钩,长度从外挡土墙内墙皮开算。
5)柱上板带加筋遇集水坑斜面处,根据斜面斜向布置,水平投影长度满足其设计长度。
6)根据已放好的基础线,标记或弹出底板钢筋位置线,包括集水坑钢筋的位置线。
7)底板钢筋必须每个交点全部绑扎牢固,上层钢筋与马凳交接处也应绑扎部分接点,用于固定上层钢筋。
8)最下层钢筋绑扎完后,绑其余钢筋,均应先按间距用白粉笔划分好间距线位置,并拉通长线绑扎。
9)端部钢筋上下层钢筋绑扎完后进行墙柱插筋,墙柱竖向筋均带弯脚插在板底。
即:
外墙及墙插筋的长度=基础底板面向上的长度+接头长度。
10)插筋前,根据墙、柱插筋位置,柱子先绑一根定位箍于上层钢筋上,剪力墙先绑两道水平筋,此定位钢筋必须与上层钢筋绑扎牢固。
在柱墙插筋距板面40cm处,设一道定位钢筋,以保证竖向主筋间距位置。
框架柱及暗柱主筋在底板范围内设上中下三道定位箍筋,所有插筋间距至底板处弯脚均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
11)独立柱基础底板筋为双向受曲构件,要求长向底筋在下,短向钢筋在上。
(2)柱钢筋
1)水平筋绑扎至距梁底50mm的位置,上部用二道水平绑扎固定钢筋,同时两侧要用脚手钢管加以固定,以防大风引起倾覆,直到侧模支好为止,墙体中有暗柱时先绑暗柱筋及连梁。
2)在柱的对角线钢筋上用白粉笔自混凝土面上50mm处起划线,划好箍筋间距,然后按箍筋用量将箍筋套于主筋上,随后进行绑扎。
3)箍筋面与主筋应垂直,箍筋与主筋交点均需绑扎,并且要保持箍筋开口角在柱上四周通转。
4)柱箍筋弯钩平直长度为10d,箍筋的弯钩必须保证135度并应垂直于柱主筋,且要求同一根柱的箍筋弯钩平直长度必须一致,柱筋绑扎时应挂线锤检查其垂直度,应注意不发生柱筋扭曲现象,如有发生应及时调整,或拆除重绑。
为了保证墙筋在顶板内的锚固位置准确,在基坑与墙体间搭设脚手架,在架体上找平,使最上面的悬挑大横杆比墙顶标高低个保护层高度。
绑扎时,弯钩端垂直挂在大横杆上(下端搭接长度要满足)。
架体在做外墙板防水时拆除,使用期间,部分区域架体采取加固措施,还可满足通行、堆放少量材料的要求。
注:
柱全高加密按图纸执行。
(3)普通楼层板梁钢筋
清理模板→模板上弹线→绑扎下层受力筋→专业预埋→绑扎上层受力筋和马凳→成品保护
2)清理模板上的杂物和油污,用粉笔在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以及预留洞口的位置,并弹线定位。
3)板筋绑扎先铺短方向筋,后铺长方向筋,全部采用搭接绑扎,下铁进支座伸至梁墙中心线且不小于5d。
绑扎时用顺扣或八字扣,双向板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下层钢筋绑扎完后放垫块,间距600-800mm。
180度弯钩的钢筋应向上,不能倒一边;
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4)为确保两层钢筋之间的高度,两层钢筋之间垫钢筋马凳,间距1米,高度为[板厚-(上层两筋直径+下层底筋直径+两层保护层厚度)],马凳下板筋处对应放好垫块。
5)板筋绑扎完后,要注意成品的保护,并进行再次清理,悬挑部分的钢筋要保证其上层钢筋的有效设计高度。
6)梁贯通筋采用直螺纹接头,框梁主筋(小于等于25mm)锚固长度为35d,主筋(大于25)锚固长度为40d。
梁筋绑扎先穿下部主筋,再穿上部主筋,后套箍筋绑扎。
在绑扎箍筋前,梁筋直螺纹接头必须施工完毕且自检合格。
7)梁筋有两排钢筋时,两排钢筋之间夹垫与梁主筋同规格的短钢筋,每根梁设三处,梁箍筋四周与主筋交点均应绑扎,箍筋距柱50mm起线,主次梁交接处应按图纸要求加设吊筋和加密箍图中未说明的仍应加密抗剪箍筋每边4个,直径同箍筋。
箍筋的接头沿梁横向交错布置,次梁纵筋放在主梁上面,未注明吊筋正向3Ф22,反向3Ф25。
梁箍筋加密区大于1.5倍梁高,不小于500mm。
第五节设计、规范及其他要求
1、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表1)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与抗震等级
普通钢筋与直径
C25
C30
C35
≥C40
二级
三级
Ⅰ级钢筋
31d
28d
27d
25d
23d
21d
Ⅱ级钢筋(月牙型)
d≤25
38d
35d
34d
29d
26d
d>
25
42d
39d
32d
Ⅲ级钢筋(月牙型)
46d
41d
37d
54d
45d
1、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均不得小于250mm;
2、d≥22均采用直螺纹连接;
3、当d>
25时应乘以修正系数1.1;
4、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aE+15d。
2、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抗震搭接长度llE(表2)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
≤25
50
100
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
1.2
1.4
1.6
纵向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
llE=ζlaE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E不得小于300mm(当梁上部筋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无论架立筋直径多大,均取300mm搭接长度)。
3、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到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
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当采用直螺纹(焊接)接头时,从任一直螺纹(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接头钢筋百分率不宜超过50%。
3、各构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3)
构件名称、部位
保护层厚度(mm)
桩
桩承台及独立基础
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底板底部梁、板
地下室外墙板外壁
地下室外墙板内壁
其它所有未注明的梁
其它所有未注明的板、剪力墙
其它所有未注明的柱
4、柱钢筋绑扎(框架柱、暗柱、构造柱)
(1)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箍筋制作
1)按抗震要求,其末端均要做成1350弯钩,平直段长度取[10d,750mm]二者中的最大值;
2)箍筋为复合箍筋时,为制作和安装方便(当设计无要求时),内箍取统一尺寸,柱纵筋间距作适当调整,柱纵筋间距最大差值不得大于4d(d为箍筋直径);
3)拉钩为Ⅱ级钢筋时,末端分别做成1350、900弯钩;
为Ⅰ级钢筋时,末端均做成1350弯钩;
4)箍筋制作尺寸要满足设计要求,其误差不得超过10mm;
(3)柱纵筋连接
1)本工程柱纵筋连接有三种形式:
直螺纹、电渣压力焊和绑扎;
直螺纹、电渣压力焊均按各自的施工工艺和标准操作,工艺、标准另见单;
2)柱纵筋接头错开距离和接头百分率要求,见表2注3;
3)柱筋不可连接区域的规定:
(不同连接方式的可连接区域见03G101-1,P36)
底层柱:
基础顶面嵌固位置~1/3柱净高;
中(顶)层柱:
层间梁梁高+其上下各[柱长边尺寸(圆柱直径)、1/6柱净高、500mm]三者中的最大值;
4)柱箍筋加密区规定:
5)当柱纵筋为绑扎搭接时,应在搭接长度范围内,以[5d、100mm]二者中最小值的间距加密(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
[当为全长加密或直螺纹(焊接)连接时,无此要求]
6)柱变截面或变钢筋时的规定:
(相关内容见03G101-1,P36、P38)
本工程柱截面收缩时多为上柱钢筋比下柱钢筋少、小,所以下柱不需甩出钢筋一律在柱中锚固(中层中柱可在现浇板中锚固),上柱筋插筋深度为1.5LaE。
7)柱顶钢筋锚固构造规定:
边柱:
本工程按图集03G101-1,P37柱顶纵向钢筋构造
(二)施工;
中柱:
柱头纵筋无论是否弯折均需伸至柱顶;
当直锚不了,需要弯折时,弯折长度为12d(d为柱纵筋直径),本工程可在板中弯锚。
8)其它要求和说明:
配料时,需收头的柱连接筋的长度要在现场实际量取;
直螺纹连接时,两筋要顶紧,不得裸露一完整丝扣;
(4)绑扎工艺
1)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2)连接竖向受力筋,其要求见上相关内容;
3)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5)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
6)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7)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3,用对应塑料卡环卡在外竖筋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8)在绑扎过程中随时对柱子垂直度和纵筋间距进行调整,保证顺利通过各级验收,为后道工序提供工作面。
5、绑剪力墙钢筋:
立2~4根竖筋→画水平障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2)墙筋分布筋构造要求
1)转角墙阳角部位水平筋应连续转角设置,搭接区域不得在暗柱范围内,相邻(上下、内外)接头端部错开距离大于等于500mm;
2)墙水平筋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需做15d弯钩,伸至对面筋内侧;
3)墙水平筋锚固在约束端(框、暗柱等)纵筋内侧;
4)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的内侧还是外侧,依设计;
5)如剪力墙顶部有暗梁,且暗梁高≥0.5LaE,则弯锚长度为12d,伸至梁上部筋面上;
如无暗梁,则按图集03G101-1,P48;
6)如剪力墙顶(中)部有框架梁,其纵向分布筋则需锚入框架梁内,如梁高≥0.5LaE,则弯锚长度为12d,伸至梁上部筋内侧;
框架梁(暗梁)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应遗漏。
7)连梁梁侧纵向钢筋设计无要求时,则同相邻剪力墙水平分布筋。
(3)绑扎工艺
1)立2~4根竖筋:
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2)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1、表2施工。
3)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构造见柱相关内容)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钢筋外皮用塑料卡。
4)剪力墙洞口周围加固筋(梁)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相关要求。
(图集03G101-1,P53)
5)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6、梁筋绑扎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盘间距
→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主梁下层纵筋
穿次梁下层钢筋
穿主梁上层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筋
(2)梁(框架梁、非框架梁、连梁、悬挑梁)箍筋构造要求
1)当梁箍筋为多肢箍时,其形式均按“大-小-小”,即一大箍套多个等小箍;
2)当梁有多排支座负筋时,其箍筋末端宜分别做成1500,300的弯钩(能有效保证受力筋排距要求),平直段长度为[10d,75mm]二者中的大值;
3)纵筋搭接长度范围箍筋均应加加密,间距为[5d,100mm]二者中的最小值(d为搭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4)主、次梁相交处,主梁附加箍筋规格、间距按设计,叠合处主梁箍筋照设;
5)框架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规定:
第一道箍筋离柱边缘50,加密长度为[1.5倍梁高、500mm]中的大值;
6)梁上开洞,其洞口加固钢筋、箍筋详设计;
7)箍筋与纵筋相交处均应绑扎牢固,且箍筋应垂直受力钢筋。
(3)梁侧向钢筋构造
1)当为构造钢筋时,其搭接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和方式均应同梁底受力钢筋处理;
3)侧向钢筋应等分梁腹高度(其值=梁高—板厚);
当板在梁中部时,较大梁腹高度:
较小梁腹高度≥2:
1时,则梁侧向钢筋等分较大梁腹高度,否则均应等分各梁腹高度。
(4)梁上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下部筋同)
1)在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则[过支座中心线+5d,0.4LaE+15d弯锚]二者均应满足;
2)钢筋排距及间距同梁下部钢筋,满足[25mm,d]二者中的大值;
3)第一排支座负筋(又叫扁担筋)长度:
1/3相邻梁较大净跨值;
第二排:
1/4相邻梁较大净跨值;
4)当梁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架立筋搭接长度可为150mm;
5)悬挑梁上部筋构造详设计要求;
6)搭接(焊接、直螺纹)位置:
只能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焊接、直螺纹),接头错开要求同前面柱相关内容;
支座负筋对焊连接时,其连接点应在支座内;
7)接头百分率:
受压区≤50%,受拉区≤25%,悬挑梁不应有绑扎接头;
弯起点(锚固端、鸭筋、吊筋等)离焊接点不应小于10d;
(5)梁下部纵筋构造(基础底梁上部筋同)
1)2)条同上对应条款;
3)本工程梁下部筋均伸入支座;
4)悬挑梁下部筋构造详设计要求;
5)非框架梁下部筋端支座处如不能直锚,应伸至端支座对边后再弯锚15d;
中间支座处12d且过梁中心线+5d;
6)搭接(焊接)位置:
只能在支座内搭接(焊接);
对焊连接时,其连接点应在支座内;
(6)梁变截面或变钢筋构造
1)梁下部两侧钢筋不同时,则均应在支座处锚固;
2)变截面时将不能穿过支座的钢筋锚入支座内,另一侧如钢筋没变化,则按原位标注要求根数引出;
3)其它构造要求见03G101-1,P61、P66。
(7)其它附加筋构造
1)吊筋:
其中部平直长度=次梁宽+100mm(两边各50mm);
端部平直段长度20d,不需弯钩(均为变形钢筋);
2)鸭筋:
具体按设计,非悬挑端其中部弯折点离支座边缘50mm;
(8)绑扎工艺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问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
5)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上叙要求;
6)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采用直螺纹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7、板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短钢筋
(2)板筋构造要求:
1)板短向分布筋应放在下面(一般情况下);
2)双层双向钢负弯距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
其它应在板筋支座边缘逐交叉点绑扎,中间可梅花型挑绑扎;
板筋均为光圆钢筋时,应用“八字扣”绑扎,不应顺绑;
3)板负弯距钢筋锚固端应带弯钩12d,当贯穿支座时可不带弯钩;
板底部钢筋锚固同非框架梁;
4)边处板筋离梁边缘距离应为50mm;
5)建筑四大角处增加的附加双层双向钢筋应在原板筋中部,筋间距要满足[15mm,d]二者大值要求。
6)悬挑板受力筋应在板上皮,不得踩踏;
7)独立柱基础底板筋为双弯曲受力,长向筋应放在下面。
8)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相同。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