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325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级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数控技术

机电一体化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分析见附录)

1.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的方法;

3.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性基础知识和工程材料及其加工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电子、PLC、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5.掌握金属材成型工艺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6.掌握模具制造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7.掌握冲压成型机械的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8.掌握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管理及产品营销管理的一般性基础知识。

(三)跨行业职业能力: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四)技能要求

毕业前考取:

模具机械工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计算

机械工人专业计算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

课程介绍,即数学基础:

学会专业计算有关的数学基础知识,如袖珍计算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

专业计算基础:

讲述长度、面积、体积、质量与重量、力与力系、功和能、功率与效率的计算;

机械工程计算:

锥度、分度、数控与电工的有关计算和机械零件、公差与配合、齿轮传动与带传动、冲裁与成形、液压与气动及热工技术的计算;

企业管理计算:

切削用量的概念及机动时间的计算,以及工时定额和生产成本的计算;

综合应用计算:

综合了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对机械零件的测量,钻孔、镗孔的坐标计算和机动时间的综合

2.专业理论

机械工人专业工艺(基础分册)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课程内容由七部分组成,一、长度检测技术:

讲述长度测量、专用量具、质量保证体系等;

二、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讲述热加工、冷加工、联接工艺、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工艺规程等;

三、材料:

讲述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材料检验等;

四、机械及其构成:

讲述机械工艺系统、机构、机械零件传动及装配等;

五、控制和调节技术:

讲述气动、液压、电的控制及可编程控制、数字控制;

六、计算机:

讲述计算机及其组成;

七、电工基础:

讲述电路负载、电磁、半导体及安全用电等。

机械工人专业工艺(工模具制造工分册)是机械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和模具专业技术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其内容为:

机械零件;

机械传动;

检测技术;

夹具。

模具专业技术知识,模具专业技术知识其内容为:

模具概述;

冷冲压成形的基本知识;

冲裁、弯曲、拉深模;

汽车覆盖件复合冲压模具;

塑料及其成形性能的基本知识;

塑料注射成型模具;

塑料中空吹塑模;

模具的特种加工方法;

模具的CAD/CAM技术介绍。

3.专业制图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极限与配合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绘图技能以及尺寸标注能力。

本课程以投影理论为依据,重在读图与绘图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4.计算机绘图

能够正确地使用常用的绘图软件,进行工程作图;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能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

5.车削技术

学生能掌握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总体水平达中级工标准。

6.铣削技术

学生能掌握普通铣床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工件的加工工艺,能够达到加工精度要求,总体水平达中级工标准。

7.模具制造技术

本课程主要讲授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和工艺过程;

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工艺;

模具零件铸造成型及挤压成型工艺;

模具的装配工艺。

其内容应反映最新技术,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应用性,降低理论深度。

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编制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

掌握模具制造、装配、调试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能应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解决模具制造中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了解有关模具制造的新工艺、新技术。

8.数控车削与编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车加工工艺和数控车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车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车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9.数控铣削与编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数控铣加工工艺和数控铣床程序编制方法,介绍数控铣床的基本组成、机械结构及伺服驱动系统、插补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

通过编程训练及对数控铣床的操作,使学生具有数控铣编程和操作的能力。

七、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表1、专业实习教学计划表

序号

实践教学名称

实践教学内容

课时

学期

1

入学教育

学习制度、军训

60

2

金属加工基础

金属加工基础训练

240

3

车削技术

普通车床操作

120

1、2、4

4

铣削技术

普通铣床操作

5

模具制造技术

冲压模具制造

300

1、2、4、5

6

测量技术

产品测量技术

90

7

磨削技术

磨床操作

180

2、3、4

8

数控车技术

数控车床操作

9

数控铣技术

数控铣床操作

10

焊接技术

电焊、气焊技术

11

气液动技术

气压、液压控制系统

12

电气技术

电路、PLC控制系统

30

13

装备维修

制造设备维修

14

导柱导向连续模

连续模制作

360

15

企业实习毕业考试

企业实习,AHK考试

720

5、6

表2、模具制造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数与学分

理论教学周数与学时

课程学时占总学时比

总学时

其中

学分

讲授

实践

20周

公共基础课

公共文化基础课

生活经济与创业就业

36

13.4

职业道德与法律

经济政治与社会

哲学与人生

语文

144

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体育与健康

16

128

小计

648

484

164

专业技能课

专业理论课

入学教育、军训

50

2周

86.6

专业计算

216

专业理论

专业制图

252

计算机绘图

制造技术基础

684

38

1464

1378

86

80

22/2周

22

18

8周

1周

3周

4周

12周

24

2730

91

11周

15周

13周

合计

毕业学分不低于207

4842

1862

2980

207

34/11周

24/15周

30/13周

26/12周

100

八、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

36,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不低于5%,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

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其中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2.90%以上的专任专业教师应具有机电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应达到“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如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

3.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能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

专任专业教师普遍参加“五课”教研工作,教学改革课题研究、教学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

平均每两年到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

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每学期承担不少于30学时的教学任务。

九、编制说明

1.本方案依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

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及《省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2.本方案充分体现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改革理念。

并突出以下几点: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3.教学安排说明。

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1学期。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

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8周,机动考试周2周,按28-30学时/周计算;

第6学期顶岗实习20周,按30学时/周计算。

4.由江苏省淮安中等专业学校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组编制,田千虎执笔。

十、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主要设备名称

数量(台/套)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金属加工实训

卧式车床

4台

升降台铣床(立式)

1台

升降台铣床(卧式)

平面磨床

2台

机械分度头

与机床配套

落地砂轮机

砂轮直径:

≥200mm

配套辅具、工具

24套

1.每台设备配工具箱1个

2.备有刀具、工具、辅具

配套量具

钳工实训

台虎钳

24台

钳工工作台

24工位

台式钻床

6台

划线平板

3块

配套辅具、工具、量具

机械测量技术实训

游标卡尺

24件

深度游标卡尺

5件

高度游标卡尺

游标万能角度尺

外径千分尺

5套

螺纹千分尺

内测千分尺

2套

金属制直尺

刀口形直尺

直角尺

内径百分表

工作台

4只

铸铁平板

4块

杠杆百分表(杠杆指示表)

百分表

10只

千分表

5只

磁性表座

20套

标准V形块

两顶针支架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影像投影仪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

数控车床

数控铣床

刀柄与量、辅具

按机床使用要求配置

市︵县︶职教教研机构审定意见

盖章年月日

市︵县︶教育局审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