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0180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莱芜二中学年高三年级二中检测语文卷Word文件下载.docx

A.“神七”纪念金币以大克重纯金制作,仅以2008套的发行量留世,给收藏者以10倍、100倍甚至50倍的升值空间。

B.当时房地产刚出现不理性的苗头,如果能按照各部委拟定的政策框架实施,也不至于如此严重的后果。

C.这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历史名著吸引了众多全世界知名学者关注的目光,在当代焕发出不朽的文化光彩。

D.重阳节怎么过并不重要,也未必非得抽出时间登山,重要的是不能让延续了千百年的节日所传递的精神信息丢失。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

观其议论纷纭,无非说“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为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教文化的伦理资源,所以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

因此,应该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

“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论之谬,不待多言。

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包括西方历史上众多最伟大人物在内的人类,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任何公民本来就应当受到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

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要形成某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统一于某一宗教,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教道德系统;

二是统一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

三是统一于宪政民主精神,比如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

第一种途径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比较深刻持久;

第二种途径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

第三种途径则借由公共理性,因而能稳定持久。

由于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那样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而且在社会不断趋向平等化..民主化的时代,建立新宗教的一切企图,不但要被人视为邪恶的,而且要被人视为是荒谬的和不合理的,因而第一条途径是不可能在中国走通。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道德因其内在的专制主义缺陷,在其实现自身必要的现代性转化之前,既不可能.也不应该由它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大厦。

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决定了前两种途径在合法性上存在着极大的疑问。

因此,不断推进民主进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框架,以民主精神感化国人灵魂,促进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原则牢牢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就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

包括提倡儒家在内的任何药方,即使不是无用的或有害的,也至多只能算是治标之术。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6.不属于“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的原因的一项是()

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

B.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家文化的伦理资源,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

C.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

D.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7.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不读“四书”,因而对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

B.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本来是任何公民都应当严格遵守的。

C.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是一种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观念。

D.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水平普遍下降。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绝大数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但是他们同样“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B.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道德系统合而为一,共同诉诸人类共有的宗都感,因而深刻持久。

C.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从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

D.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依靠的就是统治者的支持。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

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

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

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

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

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

“平原君母死。

”辟阳侯曰:

“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

”陆贾曰:

“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

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

吕太后惭,不可以言。

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平原君辞曰:

“狱急,不敢见君。

”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

“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

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

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於帝?

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

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於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

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

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於诸吕至深,而卒不诛。

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

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

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

诸子及吏皆曰:

“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

”平原君曰:

“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遂自刭。

孝文帝闻而惜之,曰:

“吾无意杀之。

”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辟日阳侯欲知平原君知:

结交

B.往税凡五百金税:

关,赠送

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害:

害怕

D.狱急,不敢见君狱:

案子,案件

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②余船以次俱进

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②公为我献之

D.①用其成功出之,乃大惊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组是()

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②行不苟合,义不敢容

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A.③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

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

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

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的母亲对儿子管教甚严,使其不敢越雷池半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

(5分)

译文:

(2)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回答问题。

(8分)

又寄升庵①

黄峨

懒把音书寄日边,别离经岁又经年。

郎君自是②无归计,何处青山不杜鹃。

[注]①升庵:

诗人黄峨的丈夫杨慎,他因直言进谏,被遣戍云南永昌县。

在两地分居期间,黄蛾经常写诗作词,寄慰丈夫。

②自是:

自然是,应该是。

(1)本诗题为“又寄升庵”,开头却是一个“懒”字,这样写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答:

(2)结合诗歌第三、四句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女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无边落水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4)旧时王谢堂前燕,。

(刘禹锡《乌衣巷》)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五、(12分)

16.请为下面的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6个字。

(3分)

新华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27日从海关总署获悉,自9月1日国家大幅度调高大排量汽车消费税以来,油耗高的大排量汽车,特别是4.0升以上排量汽车进口量骤然下降,我国汽车进口结构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中国汽车进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宏祥对新华社记者说,由于消费税大幅度增加,4.0升以上排量的汽车进口量下降最明显。

该公司以前进口的大众途锐SUV,3.6升排量和4.2升排量的比例是2:

8,现在调整为20:

1。

答:

17.某校学生社准备出版校内刊物,主要内容是报道学校新闻、传递高考信息、刊登学生作品等,特向同学们征求刊物名称。

请你为校刊拟一个恰当的名称,并附上一段不超过40个字的文字说明,分析拟写该名称的原因。

示例:

刊物名称:

晨曦

理由:

晨曦初露,不久就会霞光万道,象征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你所拟写的刊物名称:

你的理由:

18.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5分,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在外太空的第一步。

尽管出舱活动时间不长,但随着航天员展开国旗,这次突破依然带给中国人巨大的喜悦和期待。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图片中的情景进行描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字数控制在60字以内)(5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塔里木河两岸,我第一次看见那么多根,那些乔木或灌木的根。

它们是胡杨的根,红柳和梭梭的根。

在塔里木河下游,在库尔勒至若羌的千里长途上,在没有人烟没有鸡鸣犬吠的地方,风在流浪,沙在流浪,河在流浪,路在流浪,惟一坚定不移的是那些根。

面对那些根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根原来是样的,根竟然可以这样。

耳边的风声,眼前的荒凉,一望无边的滚滚流沙,周围纵横交错的已死和方生的根,令我恍然感到这是一个生命的战场。

我忽然想到,长期以来,我自觉不自觉地忽视了根的存在。

我仿佛觉得,那美丽的树干,枝叶丛集的树冠,娇艳的花朵,就是树的全部。

是胡杨、红柳、梭梭这些沙漠植物的形态,令我第一次思考根——那些平时看不见或根本就不屑于看的根。

正是它们、只是它们抱紧大地,在黑暗中长期抗争。

不论是参天乔木还是细弱的棘丛,其生命的每一点力量无不来自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根。

立身于世上最严酷环境的荒漠植物,更是付出了一般,难以想象的挣扎与苦斗。

在广袤的沙漠戈壁地区,在绝大多数植物绝迹之处,我看见累累坟丘一样的沙包一直排列到远方,那是红柳的家,也是它的墓地。

它有一个悲壮的名字,柳冢!

红柳一旦在沙漠戈壁生下了根,就成了风沙的死对头。

它们抓住每一粒扑过来的沙土,越长越高,最后就成了庞大的柳冢。

地上的枝干只有小小的一簇,地下却是一个庞大的根的家屣,根系长达十几米乃至更长。

一株红柳就能固住几吨十几吨甚至更多的沙土。

裸露在外的根都呈弧形紧紧抓住它们的冢,抓住立身的大地。

这些柳冢都有几十年至数百年的寿命。

有朝一日红柳死了,那些已死的根还能在风中坚持很久很久。

成片的柳冢是荒漠地区的一道生命奇观。

夏秋时节,红柳能开一种细碎粉红的花,一团一团,这样的花连成片,就像大漠的一个热情的梦。

把摇篮坚持成墓地,生命的真义被红柳写成墓地,生命的真义被红柳写尽。

我的思绪被风沙中倔强开放的粉红色的红柳花,扯得很远很远。

又见胡杨。

在沙漠地区孤旅的日子,我与胡杨常常不期而遏。

几十公里数百公里连绵不绝的胡杨林是沙漠地带最悲壮的生命景观。

在胡杨林里,空中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也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草木,只有胡杨牵牵连连一直生长到我目力不及的地方。

大沙漠以冷酷的面孔表达对生命的否定,而不屈的胡杨却表达了对否定的否定。

那一个春天,我独自流连于一片一望无际的胡杨林里。

空气的干燥程度,只能用焦干二字来形容。

在这样的氛围里,胡杨却约好了似的,一齐打开它们娇嫩的新叶。

几米至几十米高低不等的胡杨错落交织,望去如一座庞大的生命宫殿。

我拍打着树干,抚摸着树根,在一股浩瀚生命力的笼罩下,我深深地陶醉了,我只想放声一哭。

那一年深秋的一天,我又奔赴同一片胡杨林。

这时,胡杨叶子的颜色全部转换成金黄,那么纯粹,那么大义凛然,连天空似乎都给染黄了。

在抗争的生涯中,胡杨清除了生命中所有的杂质。

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根,胡杨的根。

胡杨的根总是和枝干一同呈现在我的眼前。

地下的苦斗在地上很高的地方就显露了出来。

那些根把胡杨送到高高的沙峦,送到其他生命都走不到的地方。

人们说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烂。

每一座胡杨林里,都有许多死而不倒的胡杨,还有许多倒而不烂的胡杨,置身其中,如同置身于大战之后的废墟。

这是一座生命的战场,死去的是勇敢的战士,活着的都是英雄。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根。

世上的根都是诚恳、沉默、坚忍的,生命的力量就是根的力量。

风和日丽的时候,枝叶在地上欢歌,而根在地下沉默;

雨骤风狂之时,我听见根在地下咬牙。

世上凡站着的东西都有根,每棵草每棵树都有根,人难道可发无根吗?

面对那些根,我常为自己的根柢肤浅而羞愧。

我默默地发誓:

找准自己的人生之根,像根那样去努力。

(选自《济南时报》,有改动)

19.第一段话“面对那些根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为什么被“震撼”?

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0.文章第四段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胡杨,作者是怎样写胡杨的?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1.文章最后说“我默默地发誓: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像根那样去努力”深层意义的理解。

22.这篇游记散文热情颂扬了根的精神,请你概括“根的精神”的本质。

本文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白马湖春秋

朱自清常到隔壁看夏丐尊拿着剪刀修枝,提着水壶浇花,在他院子里观花,在他屋里品画。

朱自清喜欢喝两杯,但量不大,夏家有一株紫薇很好,夏丐尊常邀他在花旁喝酒。

在散文《白马湖》中,朱自清写道:

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的窗前,桌上。

我们几家接连着,丐翁的家最讲究。

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

屋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

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上他家里喝老酒。

白马湖边的春晕中学则浸润着“五四”革新精神,积极推行新学制,采用新教材,崇尚民主,关系和谐,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

他说:

我看不出什么界线,因而也用不着什么防备,什么顾忌;

我只照着我所喜欢的做就是了。

这就是自由了。

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

对于“生客”的猜疑,本是原始社会的遗形物,其故在于不相知。

这在现社会,也不能免的。

但在这里,因为没有层叠的历史,又结合比较的单纯,故没有这种习染。

这是我所深愿的!

这里的教师与学生,也没有什么界限。

当然,朱自清在教育上能有这么高的成绩,绝非偶然,他对中学教育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他曾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向国文教师提出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你上课时,个个学生是注意听讲么?

有人说话么?

有人在桌子底下偷看别的书么?

最要紧的,你能断定没有一个人想着别的事么?

——今日讲的,他们曾如你所嘱地预习过了么?

昨日讲的,他们上自修班时曾复习过了么?

”他认为学生学习能否认真用功,关键在于教师,“固然要看你们的教法如何,但更重要看你的人格影响如何。

”因此,他决意从自身做起,以严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他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和以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成绩升降表,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业的进步和退步。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对他们说,做学问要认真,半点马虎不得,提倡做“窄而深的研究”,反对夸夸其谈,触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浮夸作风。

他反对学生写些内容浅薄的作品,主张要有“味”,要有生活,他告诉学生们:

“印在纸上,好像没有神气,念在嘴边,也像没有斤两:

这就是没味。

有味的便不同,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的音响,便是有味了。

味在题材的深处,须细意寻探,才可得着;

得着了味,题材的范围与性质都不成问题了。

味是什么?

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

便是个性,便是‘自我’!

”①。

这些真知灼见对学生启发极大。

朱自清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要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

”②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

“‘遇饮酒时便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明明是哀时事不可为而厌世的话。

”“欧洲的颓废派,自荒于酒色,以求得刹那间它能的享乐为满足”,“这决不是充实的生命,决不是的!

”他要学生面向实际,把握住现在,理由是现在“是最可努力的地方,是我们最能管的地方,因为是最能管的,所以是最可爱的。

”因此,“我把‘现在’捉住,发展它,改造它,补充它,使它建全,谐和,成为完美的一段落、一历程。

”③这实际上就是他那“尊崇实际”的刹那主义主张。

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诗与酒的关系,他极有兴味地说:

“饮酒到将醉未醉时,头脑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和快感,脑筋特别活动,所以李杜能做出好诗来……。

”说到这里猛然刹住,立即严肃地说:

“可是你们千万不要到湖边小酒店里去试啊!

”唯恐学生们受到影响。

19.“从前我到别处教书时,总要做几个月的‘生客’,然后才能坦然。

”这一句中的“生客”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问题?

20.文章第一段写朱自清常到隔壁夏丐尊家里看花喝酒,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1.仔细阅读第三段,请你总结一下朱自清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2.仔细阅读全文后回答,成功的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6分)

七、(60分)

23.上学排队、看病排队、乘车排队……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排队,同样,排队也存在于人的心灵世界中。

请以“排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2.D3.C4.C5.D

6.C因果颠倒,此项表述内容属于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7.A由原文第三段可知,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根源,并非是人们不读“四书”。

8.B“合而为一”属中生有,“深刻持久”前漏掉了“比较”。

9.C害:

痛恨。

10.C均为介词,替。

A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按照。

B①连词,于是,就;

②介词,通过,经,由。

D①连词,才;

②副词,竟然。

11.B“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

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

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

⑥说的不是平原君。

12.C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13.

(1)平原君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给母亲出殡送葬的钱,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只管发丧。

(句意通顺1分,“以”“方”“假”“令”各1分,共5分)

(2)计划之所以能够实现,都是因为陆生和平原君的力量。

(句意通顺1分,“计画”“全”“皆”各1分“……者,……也”的判断句式1分,共5分)

14.

(1)不矛盾。

(1分)晕个“懒”字表现的是寄信人慵懒不快的精神状态,反映了长期思夫望夫的痛楚,并奠定了全诗缠绵悱恻的基调。

(2)诗的三、四句承上转为轻松的口吻,表现出对丈夫无法回来的现实的理解,体现了作者的豁达;

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豁达,末句中又把感情转移到对丈夫的思念上,声声杜鹃啼鸣,正暗示着女诗人对远方亲人的呼唤。

15.

(1)人比黄花瘦路漫漫其修远兮

(2)不尽长江滚滚来使我不得开心颜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是当时已惘然

16.[答案示例]消费税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