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007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4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docx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图中甲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区域是欧洲西部地区,这里地形以平原为主,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答案为:

C

【点评】考查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学生可以通过记忆也可以通过气温降水图来判断出气候类型,总体较难。

2.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低纬度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③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④A地降水比B地多   ⑤1月份气温最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下列最适宜该国发展的农业是(  )

A. 畜牧业                             B. 橡胶种植                             C. 水稻种植                             D. 棉花种植

【答案】

(1)C

(2)A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该国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A地处于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该国属于南半球,1月份时气温最高,故选C。

(2)由图可知,该国大部分是位于40-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这种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故选A。

【点评】

(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领土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分隔,南岛邻近南极洲,北岛与斐济及汤加相望,首都惠灵顿以及最大城市奥克兰均位于北岛。

新西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生长十分茂盛,森林覆盖率高。

(2)新西兰天然牧场或农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广袤的森林和牧场使新西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

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使得作物光照不足,谷物生长条件较差。

但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于是新西兰发展了举世闻名的乳畜业,主要生产乳制品。

3.大洋洲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盛产咖啡,该国咖啡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地,具有独特的苹果酸,是支撑经济的“黑色黄金”。

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试推断该国适合咖啡生长的气候条件(  )

A. 位于热带,气候湿热

B. 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C. 气候高寒,年降水量稀少

D. 全年温和,降水均匀

(2)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说明(   )

A. 发达国家以生产和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B. 国家间不需开展合作交流、取长补短

C. 发展中国家农业专业化、现代化水平高

D. 国家间要进行“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

(1)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位于0°-10°S之间,是热带,全年高温,光照充足,年温差小,降水丰富;故A符合题意。

(2)近年来,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中国,两国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咖啡远销澳大利亚、美国,他们之间的合作“南北对话”;故D符合题意。

【点评】

(1)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如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等),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等。

(2)南北对话亦称“南北谈判”,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为解决全球性的能源、贸易、金融等问题而举行的国际会谈。

南南合作,即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因发展中国家的地理位置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因而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是促进发展的国际多边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对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2)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 沙尘暴                                    B. 寒潮                                    C. 旱涝                                    D. 霜冻

(3)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该气候区的是(  )

A. 森林                                  B. 森林草原                                  C. 草原                                  D. 荒漠

【答案】

(1)A

(2)C

(3)A

【解析】【分析】

(1)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可知,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在0摄氏度以上,最高气温是7月,约为30℃,所以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

由此可判断该地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受季风不稳定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3)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由于气候较为湿热,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故答案为:

(1)A;

(2)C;(3)A;

【点评】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5.下列关于气温与降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

B.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C.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

D. 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答案】B

【解析】【分析】A.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米测量,故A正确;

B.日平均气温是一天测量四次,然后求四次测量气温值的平均值,故B错误;

C.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苞等,统称为降水,故C正确;

D.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日均温全称日平均气温,气象学术语,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日最高、最低气温平均,4个定时平均(即02时、08时、14时和20时平均)和24小时平均法。

采用不同观测方法会对气温序列产生不同影响。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

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洋流;④地形;⑤人类活动。

6.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冬冷夏热          B. 乙地夏季炎热干燥          C. 丙地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

(2)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答案】

(1)B

(2)B

【解析】【分析】

(1)A.甲的气候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不符合题意;

B.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符合题意;

C.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不符合题意;

D.丁地全年高温多雨,不符合题意;

(2)影响甲乙两地的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就是海陆分布,甲地更靠近大西洋。

故答案为:

(1)B;

(2)B。

【点评】甲地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处于地中海沿岸,且气温和降水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丙地全年高温,6~9月多雨,11月~次年5月少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差异,纬度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7.下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  )

A. 8℃                                     B. 17℃                                     C. 23℃                                     D. 34℃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 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 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

D. 沿海降水多于内陆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

(1)如图所示,白天砂石温度应该高于水温(23℃),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选D。

(2)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选项A错误。

选项B是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与海陆位置无关,选项D与该模拟实验内容无关。

选项C正确。

【点评】

(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

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为7—9℃,高纬地区为3—4℃。

原因: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8.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越来越厚                         B. 厚薄交替变化                         C. 越来越薄                         D. 没有变化

(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 降水逐渐增多                  B. 气温逐渐降低                  C. 降水逐渐减少                  D. 气温逐渐升高

【答案】

(1)A

(2)B

【解析】【分析】

(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