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594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信息智能岛规划文档格式.docx

完成增加值4.52亿元。

通信业务收入46.04亿元;

完成增加值28.22亿元。

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长明显加快,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步入了良好的发展阶段。

3、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普及和深化,提升传统产业效果明显

全省各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了资源配置、生产调控、营销服务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控制;

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现货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了海南农垦与云南农垦橡胶销售体制改革;

海航集团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企业运营管理模式;

海汽集团的虚拟制造重点试验室项目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

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服务系统"

实现省内骨干旅游企业全部入网;

启动了"

中小企业信息百强工程项目"

推进活动;

企业信息化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智能服务一站式平台得到广泛推广。

4、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平台初步形成,在2003年开通涵盖省直党政各部门和各市县的党政综合信息网(政务内网)的基础上,2008年又建成了省直党政各部门通过千兆城域主干网实现互联的电子政务外网;

政府门户网站服务体系初显成效,国内率先开通了省政府门户网站,97%省直厅局和100%市县的政府网站都已建立,通过政府网站建立的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办事的服务体系受到用户的欢迎。

省政府门户网站在全国评比中还获得较好名次;

跨部门综合应用向纵深发展,以全省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省政务服务中心行政业务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全省应急联动指挥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跨部门综合信息系统成功投入应用,促进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省政府数据中心机房的开工建设和以工商、国税、地税、财政、质监、社保为基础的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的成功运行,为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奠定了基础;

部门应用系统初具规模,省财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成了全省业务和数据大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

各市县电子政务建设陆续启动,海口市、儋州市、琼海市、五指山市等市县建设了OA办公系统,海口市、澄迈县、儋州市、洋浦等市县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并开通网上审批业务和网上查询等服务。

5、社会事业信息化稳步推进,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涉农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粮食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村市场与农业科技110信息服务体系等得到发展;

以公众服务为重点,社会事业领域信息化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校校通"

实现省内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启动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建成了全省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和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实现了社保系统与社保费征稽系统等多系统的无缝衔接和资源共享;

建立了全省的合作医疗数据管理中心和覆盖全省各乡镇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网;

IC卡应用向全社会铺开,逐步在医疗保险、人口管理、泊车管理、公共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推出了全国第一张可跨行使用的银行IC卡,并实行金融IC卡和社会保障IC卡二合一的复合卡运行,达到国际水平;

建设了一批社区服务管理系统,在延伸政府服务职能和为居民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扎实推进,效果逐步显现

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进展较快,建立了全岛的精化大地水准面、数字正射影像库、高程模型、地形、地名和专题数据库等,完成了县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城镇地籍、地价基础数据库等建设;

积极开展档案基础目录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启动;

建设了涵盖全省800万常住人口信息数据库等。

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对海南加强科学决策和宏观监管、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7、信息智能岛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体制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1997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省政府信息化办公室,2000年改为省信息产业局,2006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省工业经济与信息产业局,努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在体制机制上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信息化政策法规工作成果突出,自1997年来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包括在公共信息网络管理、电子身份认证、电子政务建设、IC卡管理、信息化教育、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等方面,大大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推进。

全省信息化教育培训成效显著。

针对不同需求,开展多类别、多层次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活动,如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境外培训、厅级领导干部和市县主要领导电子政务培训等,公务员队伍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加强。

(二)信息智能岛建设面临的形势

1、全球信息技术应用步伐不断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信息技术应用正在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从改进生产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扩展市场营销上升到组织调整和制度创新,从经济基础层面上升到上层建筑层面。

信息化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主流观念的核心手段。

各国积极制订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中国家谋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使海南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提供了新机遇。

2、各地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信息智能岛建设的紧迫感

全国各省市涌现了一批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型,广东省制定了2005-2020年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信息化条例》,北京积极推进电子政务,提升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上海、浙江推行社保卡、市民卡的一卡多用,方便了群众生活;

黑龙江着力发展智能化农业、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宁夏创新信息化模式和机制体制,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些典型省市推进信息化的做法,为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宝贵经验,增加了海南信息化建设紧迫感,加强了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的后发优势。

3、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激烈竞争,岛屿经济局限性凸现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呈现逐步分离的趋势。

越南、老挝和泰国等已经成为国际信息产业转移的重点,这些国家已经把承接国际信息产业转移作为快速增强国力的重要途径,都制定了相应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并在接纳产业转移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势必会对海南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形成挑战。

随着国内特税政策的终止、人力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提高,长三角、珠三角等信息产业制造基地的企业正在谋求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广西、湖南等信息产业次发达地区已做好承接国内信息产业转移的准备,"

飞地经济"

,"

政府补贴"

、"

土地补贴"

等相关政策已经出台,海南要想承接国内的产业转移,也必须面对国内产业次发达地区的激烈竞争。

同时,海南岛屿经济特点,相对封闭、交流不便,企业发展壮大环境相对薄弱,产业链不完整,对大陆的依赖性较强,企业做强做大必须突破现有发展模式,在产业政策制定、市场发展定位、产业链跨区域合作等方面有所创新。

4、地理环境优越,特区政策优势凸现

区位优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建立中。

在这一体系中,海南位处"

泛珠三角"

与东盟的中间位置,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

无论是港澳台资本流入东盟,还是东盟产品流入港澳台市场,海南岛都可以承担起中转作用。

环境优势:

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

东方夏威夷"

的美誉,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是俄罗斯、港澳台及其周边地区最为方便的旅游胜地。

南海海域资源优势:

南海海域资源非常丰富,南海有700多亿吨的油气资源,海南省所辖海域油气资源储量约200亿吨,有利于港澳台获得巨大的石油化工资源,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可能成为"

及其周边地区战略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

交通优势:

随着跨海铁路通道的竣工,海南的海陆空运输已与"

地区全面对接。

特别是海南岛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第3、4、5航权的地区,不仅可以繁荣区内经济,更可以方便地与世界各国进行商贸交流。

政策优势:

中央政府对海南的政策倾斜,是促进海南信息智能岛建设的政策保障。

海南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一省两地"

产业发展方针和大项目支撑"

新兴工业省"

发展思路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5、经济规模小、市场需求弱,政府投资能力明显不足

海南经济总量偏小,科技创新力量薄弱。

企业总体规模较小,大多数处在信息产业的末端,不掌握关键技术,受外界技术和市场制约程度较大。

岛内的信息化服务市场需求不足,虽然信息智能岛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属于信息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可利用和共享的信息资源明显匮乏,信息智能岛建设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体现,政府用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如何持续发挥信息产业的无边界的特点,怎样能够弥补岛屿经济的劣势,克服岛屿的封闭性给海南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吸引国内外企业的参与,同时把海南岛内的企业引向世界等方面成为信息智能岛建设面对的新课题。

中央要求海南经济特区要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深化国有企业、农业农垦、集体林权、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打造面向东南亚地区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基地,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这些方面都对信息智能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建设带动海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社会认识高度不够;

信息化对"

的支撑环境急待加强;

信息产业规模弱小,运作大项目、引进大企业经验不足,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薄弱,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缺乏动力;

信息化投入明显不足,"

重硬轻软"

重网轻源"

重建轻用"

现象较为严重,投融资渠道和项目运营理念亟待创新;

信息智能岛建设保障支撑环境较为薄弱,信息化建设质量缺乏有效监督考核,组织体制与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化对传统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造力度急需加强;

信息技术人才严重匮乏,高层次信息化人才储备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

绿色之岛、开放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为目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逐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切实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探索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信息化发展体制机制,强力支撑国际旅游岛及自由贸易区建设,持续推动海南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服务一省两地:

围绕建设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热带海岛休闲度假胜地的"

产业发展方针,着力打造信息化服务、产业发展和体制创新特色,促进海南协调发展。

  互联共享:

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统一标准,统一平台,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等整合,逐步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资源共享。

  创新体制:

促进信息智能岛建设与制度创新相结合,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同推进机制,创新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投融资机制,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惠及全民:

推进适应不同人群、特色实用的信息化应用,逐步缩小数字鸿沟,使广大人民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够从信息化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融合提升:

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广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优先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适用的产品技术,推广"

三网融合"

业务应用。

  园区带动:

贯彻"

大公司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

方针,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进大企业,促进产品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挥龙头企业主体作用,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信息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产业园区。

  (三)建设目标

  1、2018年总体建设目标

  建成覆盖全岛较为完备和成熟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成先进的高速通信网,能满足宽带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通信服务;

信息资源得到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

以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为重点的信息产业成为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基本完成信息化改造,使海南初步实现传统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全面应用,并发挥巨大的作用;

信息化软环境支撑体系较为完备和完善,实现全岛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实现交通、服务、信息、应急、互联网、城市管理等信息网络的无线移动支撑,人们随时随地能快捷、方便地使用各类信息终端,海南岛初步迈进信息社会。

  2、2013年阶段性建设目标

  到2013年,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信息产业快速增长,成为新型工业省的支柱产业。

基本建成覆盖面广、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信息化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⑴产业目标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产业增加值、信息服务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

建成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

  ⑵基础设施目标

  全省建成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通信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海口、三亚等发达城市80%的家庭实现三网融合,光纤进入大楼,部分实现光纤到户;

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0%;

全岛广播、电视、无线网络地区覆盖率达到100%。

  ⑶信息技术应用指标

  农业信息化应用得到大力普及,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

全岛电子商务交易额比2007年翻一番;

网上采购与销售额占采购与销售总额比重超过30%;

大中型企业30%实现综合监控、企业资源管理、网络营销及综合集成应用,中小企业互联网基础应用普及率达到70%,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达到30%;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信息技术应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逐步体现,环境监测系统在社会和大企业广泛应用。

  ⑷电子政务指标

  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务为目标,继续完善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推动网络和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

依托省政府数据中心和共享平台,按照"

资源集约、信息集中、业务集成"

的思路,形成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部门网站及其应用为基础支撑的全省统一网站群,实现省政府90%以上行政许可项目网上查询,60%以上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在线处理,实现公务员网上办公、办事的参与度达到80%,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达到70%的目标,初步建设成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型政府。

  ⑸"

国际旅游岛"

信息化支撑指标

  建成国际旅游岛的信息化共性支撑平台,完成90%的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改造;

实现入岛人员实名制全过程数字化联动服务与安全管理;

建立海南旅游网络营销体系,实现50%以上的境外游客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入海南;

数字旅游业得到大力发展,虚拟旅游成为海南旅游新的增长点,数字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成为海南的新型产业。

  ⑹"

国际自由贸易区"

  初步建成国际自由贸易区的信息化支撑环境。

交通物流信息化得到广泛应用。

实现岛内整件货物的全天候全程跟踪,口岸平均通关时间为6小时以下,和国际重要港口实现EDI等电子数据交换,岛内物流信息实现共享,物流结算实现网络化,货物平均库存时间降低50%,货物岛内集散平均时间为15天。

三、主要任务

(一)狠抓产业集群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加强对高新科技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和软件园等的规划和引导,开展集群整合,形成特色明显、资源优势互补的信息产业集群格局。

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分工、产业协作的产业链。

实施大公司带动战略,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综合实力强的国内外知名信息产业集团。

1、做大做强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国内外信息产业转移。

重点是筹划大项目,引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强专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发展通信、数字视听和汽车电子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产业集群。

加速聚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龙头企业,积极扶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企业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集聚发展。

2、注重园区建设,加速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

采取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注重软件产业园区建设。

重点发展应用型、外向型、具有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软件产业,积极承接台湾、印度和欧洲的软件外包,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和园区。

积极实施信息化带动、人才集聚和知识产权保护三大战略,完善政策、投融资和中介三大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各类软件园区,建成差别竞争、优势互补和各具特色的一流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构筑软件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大力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系统集成及数据库信息服务,推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3、充分利用海南优势,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利用海南的区位优势,承接日本、韩国、深圳等国内外创意产业转移。

结合国际旅游岛和国际自由贸易区建设,鼓励创意产品原创开发,建立服务于创意产业的公共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区域创意产业产品评估和版权交易中心,推动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重点发展动漫产业、数字艺术设计、网络游戏、多媒体软硬件研发和制作、网络内容开发服务、电信内容增值服务,以及工业创意设计等产业。

构建以三亚创意园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游戏引擎开发平台、创意产业孵化平台和工业创意设计中心。

(二)深入推进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特色产业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对农业、旅游和渔业等特色产业改造和提升,支撑"

两地"

经济建设。

1、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

运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推动海南传统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支撑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各类适农信息终端产品,加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

重点开发农业专家系统、智能信息系统等相关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有网络向农民提供多种涉农信息。

加快发展精准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流程化、规模化。

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流通、物流配送及农产品电子交易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海南橡胶等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大力推进旅游业信息化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海南旅游业向国际化转变,支撑"

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旅游行业体制机制。

建设"

海南省大旅游信息化网络平台"

,实现"

一站式"

旅游服务。

加快海南旅游要素的信息化改造,推动"

投资主体、旅游产品、接待设施、服务管理"

的国际化进程。

加快涉外旅游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完善旅游信息化的配套接待体系。

大力发展数字旅游产业,重点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数字体验旅游、数字影视基地、特色自助旅游,促进旅游业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

3、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发展渔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业,促进传统渔业向信息化和知识密集型渔业升级。

建设渔业捕捞、养殖等专家咨询数据库,建设水产品交易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鲜活水产品快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海南渔业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海南渔业捕捞、养殖、水产品加工等的信息开发和整合力度,形成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的水产品展示、跨区域采购交易、综合信息发布、水产品检验认证查询、宣传推介海南农渔产品的综合信息平台。

(三)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1、完善全省统一、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基础支撑体系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完善覆盖省、市县、乡镇三级党政机关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并根据实际需要,政务外网可延伸到条件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区),满足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网上业务的需要。

构建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安全平台和安全可信的应用支撑平台,形成以网络信任、应急响应与灾难备份等为重点的安全保障体系。

各级部门按照各自业务属性和有关规范标准,分别搞好网络接入和业务应用系统的部署,不再分散建设新的电子政务通信传输网络和数据灾难备份中心。

2、按照大集中的原则统一建设省政府数据中心,促进资源共享

依托现有的企业基础数据库和部门业务数据库,建成资源高度集中和共享的政府数据中心,为省政府各部门提供安全可靠的应用系统运行环境;

通过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重点建设四大基础信息资源库(法人单位信息、宏观经济信息、人口基础信息、自然资源和基础地理信息)、政府综合信息资源库和各行业的业务信息资源库,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政府各部门政务业务数据资源共享。

3、构建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处理门户,实现协同办公

构建全省统一政务信息处理门户,为实现全省政务资源共享、政府部门的扁平化管理、部门与部门的协同工作、上下级的信息互动、全省各部门和公务员的应急联动等功能提供平台支撑,并在升级完善省政府办公厅办公系统的基础上,建成并推行全省统一的办公信息系统,省级党政机关和市县政府通过统一的办公业务平台实现公文、信息、值班、会议、督查、信访、汇报演示等通用办公业务的电子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提高政府办公决策的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

4、加强部门重要业务系统建设,推进综合性公共服务

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按照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的原则,逐步推进政府内部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面向社会公众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国家"

金字"

工程等重要业务系统建设。

按照提高政府"

指挥、协调、调度"

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重点推进工商、财政、税务、农业、旅游、海洋、宏观经济、公共安全、质量监督、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业务逐步实现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完善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大力发展跨部门综合应用,促进政务信息协同;

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电子政务服务。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积极推进产品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

推动产品创新、工艺流程与设备创新,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企业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大中型企业实现综合监控、企业资源管理、网络支付及综合集成应用,以管控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为目标,逐步推进智能控制、智能管理决策与协同商务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

建立完善中小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