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957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docx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新编

北京义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冒

B.地膜种植

C.把新鲜的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D.把辣椒挂起来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度

C.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D.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朵的

B.“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杨光模仿不同名人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C.医学上的“超声波碎石”是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D.中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入冬以来气候干燥,许多地区多处发生火灾。

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C.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6.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7.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保温杯的高度

8.分别用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两倍

D.b、c两物质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9.成语“窃窃私语”是形容声音的

A.速度慢

B.音调低

C.响度小

D.音色好

10.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张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

B.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30dm

C.一瓶2L的饮料质量约为2kg

D.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80mm

1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路程之比为3∶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2∶1

B.1∶2

C.2∶3

D.3∶2

二、多选题

12.下列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3.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的实像

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4.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三、填空题

1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冰的冷却效果更好,是因为它在熔化过程中要___热量。

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___热量。

16.图是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7.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板后放一支与蜡烛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其目的是找到______所在的“位置”。

图乙是实验记录的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平面镜“位置关系”,可以证明线段与直线是______关系。

18.汽车喇叭的声音是由于膜片_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中考期间,考点周围禁止鸣喇叭,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_处减弱噪音。

19.小岗用天平称苹果的质量时,由于砝码生锈会使测量结果偏___(选填“大”或“小”);小岗更换完好砖后,又不小心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调平平衡后,左盘砝码总质量为150g,游码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帮助小岗计算得出苹果的准确质量为______g.

20.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如图,用体温计测量某人的体温,结果显示是______℃.

21.如图所示,江都金鹰的电梯从底层匀速上行至二层需30秒,小明在电梯停止时匀速走上去需60秒,则小明从正在匀速上行的电梯匀速走上去需要______s,如果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运动/静止)的.

22.“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摩擦,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其外壳涂有的烧蚀材料在升温后,可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体,并________大量的热.

23.如图所示,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_____厘米(选填“5”、“10”、“15”)。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物体和光屏互换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若只把凸透镜向左移动___________厘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实像。

2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检查距离为,视力表与平面镜距离为,人与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若此时人朝平面镜靠近,镜中视力表的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实验题

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____;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

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____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

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26.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他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g;

C、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体积为_____cm3.

(3)小明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酱油的密度为_____g/cm3.

(4)小明用这种方法会带来很大的误差,你认为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

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明同学的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修改,就会大大减小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顺序是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27.某班学生做分组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室温度为30℃.室内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它有沸腾和_____两种形式。

(2)取与室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A组学生发现:

经过6分钟,水的温度从初始温度升高到100℃;继续加热6分钟,烧杯内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请你在坐标纸上画出本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8.我们平时喝的瓶装矿泉水空瓶50g,装水后总重550g,则:

(1)净矿泉水多少克?

(2)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3)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

(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29.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18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2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

(1)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多少?

(声速为340m/s)

(2)自鸣笛时刻开始计算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开到隧道口?

3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汽车发动机功率20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10km,汽油的热值q=4.6×107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

(1)运动的时间;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消耗汽油的质量.

六、作图题

31.如图所示,透镜的焦点与杯中水面的中心点重合.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画出这束光线的光路图.

3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七、简答题

33.丘晟同学发现海沧大桥常常被晨雾缭绕,如图所示。

请:

你解释:

(1)晨雾的形成原因。

(2)太阳出来后,浓雾就“烟消云散”了。

34.下面俩同学的说法正确吗___?

为什么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实验题

1、

2、

3、

五、计算题

1、

2、

3、

六、作图题

1、

2、

七、简答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