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517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0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附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体积/mL

草酸溶液

蒸馏水

4

60

10

30

5

 

测得实验①和②溶液中的Cr2O7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⑵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

⑶实验①和②的结果表明                            ;

实验①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υ(Cr3+)=         mol·

L-1·

min-1(用代数式表示)。

⑷该课题组队铁明矾[Al2Fe(SO4)4·

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Fe2+起催化作用;

         ;

假设三:

⑹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

(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

Al2(SO4)3·

24H2O、Al2(SO4)3等。

溶液中Cr2O72-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

实验方案(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⒊【安徽12/28.(13分)】工业上从废铅蓄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处理后的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

PbSO4(s)+CO32-(aq)===PbCO3(s)+SO42-(aq)。

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⑴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

⑵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PbSO4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     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                  。

⑶查阅文献:

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

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

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全部为PbCO3;

            ;

            。

⑷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

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

②定量研究:

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

假设一不成立。

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⒋【安徽11/28.(13分)】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Fe粉和KNO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⑴实验前:

①先用0.1mol·

L-1H2SO4洗涤Fe粉,其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

②将KNO3溶液的pH调至2.5;

③为防止空气中的O2对脱氮的影响,应向KNO3溶液中通入________(写化学式)。

⑵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

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

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课题组对影响脱氮速率的因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溶液的pH;

 假设二:

         ;

        ;

⑷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及结论。

(已知:

溶液中的NO

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及结论:

⒌【安徽10/28.(13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

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⑴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

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⑵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

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思考与交流】

⑷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

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⒍【安徽09/28.(17分)】Fenton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通常是在调节好pH和Fe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H2O2,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

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探究有关因素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设计]控制p-CP的初始浓度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K或313K(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⑴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实验编号

T/K

c/10-3mol·

L-1

H2O2

Fe2+

298

3

6.0

0.30

探究温度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数据处理]实验测得p-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

⑵请根据上图实验①曲线,计算降解反应在50~150s内的反应速率:

v(p-CP)=mol·

s-1。

[解释与结论]

⑶实验①、②表明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率增大。

但温度过高时反而导致降解反应速率减小,请从Fenton法所用试剂H2O2的角度分析原因:

                           。

⑷实验③得出的结论是:

pH等于10时,                         。

[思考与交流]

⑸实验时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反应立即停止下来。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

                               。

⒎【广东10/33】某研究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⑴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

⑶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只存在SO32-;

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假设3:

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3mol·

L-1H2SO4、1mol·

L-1NaOH、0.01mol·

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

L-1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⒏【广东09/21】

(12分)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

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

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

浓硫酸、1.0mol·

L-1HNO3、1.0mol·

L-1盐酸、1.0mol·

L-1NaOH、3%H2O2、0.1mol·

L-1KI、0.1mol·

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澄清石灰水(C),观察到A、C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

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

在答题卡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预期现象与结论

⒐【广东08/21】

(12分)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

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

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

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

L-1H2SO4、3%H2O2、6mol·

L-1HNO3、0.01mol·

L-1KMnO4、NaOH稀溶液、0.1mol·

L-1KI、20%KSCN、蒸馏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⒑【广东07/21】

(11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

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

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

⒒⑴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证明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方法是(只注明试剂、现象);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

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漂白粉,请利用以下仪器和试剂,完成该漂白粉成份的探究。

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1mol·

L-1盐酸、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提出假设】假设一:

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2、Ca(ClO)2;

假设二:

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

假设三:

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CaCl2、Ca(ClO)2、CaCO3。

【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完成下表(不必检验Ca2+、Cl-):

用A试管取少量澄清石灰水备用,用B试管取少量样品,再向B试管

若无气体放出且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一成立;

⒓草酸亚铁(FeC2O4·

2H2O)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和新型电池材料磷酸亚铁锂的生产。

已知:

CO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钯粉。

回答下列问题:

Ⅰ:

兴趣小组对草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A、澄清石灰水,B、氯化钯,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中出现黑色物质生成,则上述现象说明气体产物中有。

(2)探究分解得到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

①提出假设

假设1:

________;

假设2:

FeO;

假设3:

FeO和混合物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假设3。

1.0mol·

L-1盐酸、3%H2O2、0.1mol·

L-1CuSO4、20%KSCN、蒸馏水。

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产物,再加入足量_________________,充分振荡

若溶液颜色明显改变,且有_______生成,则证明有铁单质存在

将步骤1中得到的浊液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涤液无色

取步骤2得到的少量固体与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某草酸亚铁样品中含有少量草酸。

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

滴定反应是:

5Fe2++5C2O42-+3MnO4-+24H+=5Fe3++10CO2↑+3Mn2++12H2O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0.20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V1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mol/L的H2SO4溶液,煮沸5~8min,用KSCN溶液在点滴板上检验点滴液,直至溶液不立刻变红。

将滤液过滤至另一个锥形瓶中,继续用0.0200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V2mL

③重复以上实验1~2次

若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V1=18.90mL,V2=6.20mL。

根据数据计算0.20g样品中:

n(Fe2+)=;

n(C2O42-)=;

FeC2O4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01%)

⒔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再滴加双氧水,立即出现血红色,后红色又褪去呈黄色并伴有气泡产生,针对该实验现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一、现象分析

假设A:

气泡是H2O2分解产生的O2

假设B:

气泡是KSCN被氧化为N2、SO2、CO2等

假设C:

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SCN被氧化成了其它物质

二、实验探究

探究1

实验现象

结论

①1mL0.1mol/L的FeCl2溶液中加2滴KSCN溶液

溶液不变红

Fe2+遇SCN-不变红

②向①的溶液中加3%的H2O21滴并振荡

立即出现血红色

振荡后不褪色

加入H2O2后溶液中

出现了(离子符号)

③向②的溶液中继续加H2O2溶液

溶液中出现大量气泡

血红色褪去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③中的气体

木条复燃

则假设成立

探究2

①取2mlKSCN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BaCl2溶液和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②向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3%的H2O2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有少量气泡

白色沉淀为BaSO4

③将6%的H2O2溶液加入KSCN固体中,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

KSCN被H2O2氧化生成了SO2和CO2气体

三、问题与讨论

(1)探究1中,H2O2分解速度很快的原因

(2)探究1中,说明还原性Fe2+SCN-

(3)探究2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能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

(4)若SCN-被H2O2氧化得到N2、SO2、CO2和SO42-,且SO2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1:

1,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⒕实验室用Na2SO3固体与70%的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时,可用FeCl3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气体。

(1)写出SO2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FeCl3溶液吸收SO2气体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H+、Fe2+、Cl-、SO42-。

某同学认为还可能存在其他离子,并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还存在HSO3-、SO32-

还存在Fe3+

HSO3-、SO32-、Fe3+都不存在

②设计实验方案

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滴加稀硫酸酸化,然后再滴入几滴溶液。

现象:

结论:

假设1不成立。

假设2成立。

(3)测定空气中SO2含量的方法是:

把500L含SO2气体的空气通入20mL含0.00015molKMnO4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用0.02000mol/L的KI溶液滴定过量的KMnO4,消耗KI溶液25.00mL,则空气中的SO2含量为mg/L。

(5SO2+2MnO4—+2H2O=2Mn2++5SO42-+4H+,10I-+2MnO4—+16H+=2Mn2++5I2+8H2O)

高考试题集训──实验探究题答案

⒈【安徽14/28.(14分)】

(1)

碳粉含量的影响

(2)吸氧 还原2H2O+O2+4e—==4OH—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4)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1.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带止水夹的进、出导管);

2.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

3.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

若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

否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

⒉【安徽13/28.(14分)】

(14分)

初始pH

废水样品体积/mL

草酸溶液体积/mL

蒸馏水体积/mL

20(1分)

⑵CO2(2分)

⑶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2分)

(2分)

⑷Al3+起催化作用(1分)SO42-起催化作用(1分)

用等物质的量K2SO4·

Al2(SO4)3·

24H2O代替实验①中的铁明矾,控制其他反应条件与实验①相同,进行对比实验。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72-)大于实验①中的c(Cr2O72-),则假设一成立;

若两溶液中的c(Cr2O72-)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

⒊【安徽12/28.(13分)】:

   

(2)Na2CO3 Na2CO3溶液中的c(

)大

(3)全部为2PbCO3·

Pb(OH)2PbCO3与2PbCO3·

Pb(OH)2

(4)①

充分加热样品,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蓝,则假设一成立;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则假设一不成立

②同意,若全部为PbCO3时,26.7mg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