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733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汇编Word格式.docx

  有人说,考研与就业是相矛盾的。

我认为,考研与就业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有人说考研是回避就业,有人说考研是最好的就业。

我认为,考研不是回避就业,不是最好的就业,而确切地说,是为了更好地就业。

考研,需要准备政治、英语、专业课等,这对就业很有帮助,就业单位对于学生的四、六级英语有较高的要求。

因为,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显得十分重要。

  考研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考上研究生于个人来说,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可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可以积累更高层次的人脉资源,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对社会来说,今天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有了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经济社会将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如果没有考上研也没关系,准备考研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素质和为就业创造条件的过程。

但是,考研一定要理性选择,需要个人有良好的学习研究能力和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

  同学们在毕业时将面临四种选择:

一是直接就业;

二是考研;

三是出国留学;

四是自主创业。

不论哪一种,自己都要有一个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要早日谋划,早日确定目标,早日制定行动措施。

因为,“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三、几点希望

  1.希望全体老师要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扎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但要当好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

  2.希望全体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一是毫无保留地为学弟学妹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满园。

二是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你们的考研成功是因为有坚定的人生目标。

但是,考上研究生的这一步一定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一定不是最终理想,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我希望考上研究生的同学珍惜宝贵的升学深造机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自己的眼界放宽一些,知识面要广博一些,从新的环境中再次脱颖而出,取得更大的成绩。

  3.希望低年级立志考研深造的同学们:

一是借鉴学长的考研经验。

以考上研同学为榜样,把勤奋学习做为人生进步的阶梯,将学长的方法、经验善于运用于自己的考研实践。

二是要认真做好考研准备。

把握和珍惜在校学习的良好条件,扎扎实实学好每一门课程,尽早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明确奋斗目标,脚踏实地、专心致志,把备考的过程作为夯实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途径之一,努力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三是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考研是一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很多知识需要复习,复习起来不像接受新知识那样充满好奇,充满新鲜感。

有时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所以必须要忍受得住寂寞,经受得住煎熬,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有坚守不放弃的意志,有坚定必胜的信心。

只有坚持才能够走向成功。

  4.希望有更多宿舍的同学考上研究生。

优良的学风是靠良好学习氛围营造的,班风好、舍风好,才会有更多同学考上研究生。

所以,大家要共同努力建设优良的班风和舍风。

  祝今晚的考研经验交流暨动员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聆听作家莫言的讲座

黄云香

那年,我有幸亲临现场聆听著名作家莫言的讲座。

莫言结合自身实际,畅叙读书故事,传授文学创作经验,让人颇受教益。

莫言对文学创作可谓见解独到,他特别强调了三点:

一是,在创作初始阶段,可以多模仿一些其他前辈的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学成之后再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二是,在写作上要注重细节的描写,用准确、朴实的描述代替空泛的形容词;

三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把个人的情感灌入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莫言走上讲台,主持人指挥搬上桌子椅子放在讲台中央,莫言站在讲台侧面演讲台的位置说:

“我还是站着讲吧,长的太胖了,坐着也很不舒服的。

”听众席爆发出一片笑声。

莫言的幽默感,一下子拉近了听众的距离。

聆听莫言的讲座,有如读他的小说一样,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无所拘泥的结构里,以及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都可以读起的奇妙鲜活的语言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陷进莫言式的语言波浪,仿若置身一个从不曾存在过的精彩斑斓的世外桃源。

莫言几十年来的写作,几乎都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他特别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

记得莫言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发问:

“他们会不会忏悔?

”可见“忏悔”二字,是莫言针对众多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反思结果。

演讲中,莫言客气地说: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热心读者来听我的讲座,我很感动。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大家都很忙,还来听我讲文学。

”莫言的一番话,除了流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外,还让人看到了他谦卑的一面。

从花甲之年的白发长者,到刚届而立的青年,对于莫言的讲座,听得人心入肺。

讲座结束的时候,有几个文学爱好者的提问卜分雷人。

“创作的时候,一天吃几顿饭?

我一天吃5次”。

莫老先生说:

“吃的太多恐怕影响写作,因为血液都流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

”顿时,又引来现场一阵笑声。

听完讲座,从礼堂出来后,我的心情许久未能平静,而作家莫言的内心也似乎一直都未安宁,他如同他所崇敬的马尔克斯一样,在探究人类精神世界里最夸张的那一部分,据说那是灵魂的所在。

广西防城港市扶隆乡那其学校

第二篇:

著名作家莫言

新浪文化读书讯北京时间10月11日19时(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诺贝尔委员会宣布XX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

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莫言,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

(thenobelprizeinliteratureXXwasawardedtomoyan"

whowithhallucinatoryrealismmergesfolktales,historyandthecontemporary"

莫言简介: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XX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

《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战友重逢》《蛙》《藏宝图》《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拇指铐》《白狗秋千架》《莫言精选集》《莫言作品精选》《酒国》《白棉花》《红树林》《月光斩》《老枪·

宝刀》《会唱歌的墙》《司令的女人》《良心作证》《锁孔里的房间》《什么气味最美好》《传奇莫言》《莫言散文》《莫言中篇小说选》《莫言王尧对话录》

第三篇:

为莫言介绍的是作家

为莫言介绍的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名小组主席佩尔·

瓦斯特伯格,他介绍说,莫言是个诗人,粉碎了陈腔滥调,让茫茫人海中的个体得以升华,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

他以俏皮而难以掩饰的轻快口吻,揭示人类存在的极端阴暗面,几乎无意识地就找到了极具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收藏着许多中国民间故事与历史往昔,但只有极少真正意义上的旅程得以超越这些,描述出一个爱善与邪恶皆有超乎寻常之能量的地方。

莫言的想像力翔越了人类存在的全部,他对大自然有了不起的描绘……他描写英雄、恋人、拷打者和强盗——他尤其擅长描写坚强不屈的母亲形象。

莫言的故事里带有神话与寓言的伪装,但到头来他却颠覆掉这一切。

莫言采用了源自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夸张、模仿与派生手法。

何时曾有如此史诗式的春潮席卷过中国与世界?

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与一个声音对话,这个声音足以湮没大部分的同行者。

刚刚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颁奖礼后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

莫言形容,自己出身中国高密农村,能站在世界着名场所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就像童话故事成真。

莫言说,明白现今是政治争拗和经济危机时代,文学只能发挥微少影响力,但他认为,文学自古以来对人类社会有重大意义,对能以作家为专业感自豪。

他又说,深知世界上有很多比自己更值得获奖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黄金机会,让他更了解世界和自己。

他感谢家人和家乡长辈的支持和鼓励,也感谢评审委员会和为他把作品翻译的人士。

他说,翻译工作令文学走向世界,成为人类彼此认识和尊重的桥梁。

第四篇: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XX年诺贝尔文学奖。

XX诺奖医学奖获得者:

老师眼中的一名“笨娃”

前言:

XX诺贝尔医学奖由英、日两名科学家共享。

其中英国获奖者在中学时成绩很不理想,生物学的成绩在同年级250名同学中成绩排名垫底,其他自然科学学科成绩也处于下游,曾被老师称为“笨得完全不应该学习自然科学”。

格登15岁在伊顿学院读书的时候,每门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生物和物理,的考试成绩都是排在最后的。

尤其是生物学考试成绩,全年级250位学生,他排在了最后。

报考大学时,格登跟老师说今后要学科学,当一名科学家。

可是,他在伊顿学院的科学老师对他却不屑一顾,甚至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说他当科学家是异想天开,不要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

当他今天得到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的时候,格登把当年他的科学老师的评语公开如下:

“ibelievegurdonhasideasaboutbeingascientist;

onhispresentshowingthisisquiteridiculous;

ifhecan’tlearnsimplebiologicalfactshewouldhavenochanceofdoingtheworkofaspecialist,anditwouldbeasheerwasteoftime,bothonhispartandofthosewhowouldhavetoteachhim.”

中文的大意是:

我相信格登有当科学家的想法。

但是,根据他目前的表现,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他连起码的生物原理都没有搞明白,想当一名专家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不仅对他,还有那些将来必须教他的老师们,都是一种时间的莫大浪费。

格登今天说,他老是拿这位老师的评价来鼓励自己,他立志要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格登1962从青蛙的肠子里面取出了一个细胞,并把它克隆成为一只青蛙。

在这之前,科学界一直认为,动物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是不一样的。

可是,格登通过克隆青蛙,首次提出动物细胞,不管长在什么地方,所含的基因结构都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细胞,都可以用来变成干细胞,还可以用来克隆同一个生命体。

爱丁堡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的两位教授,就是利用这样的科学理论,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羊的。

44年以后,也就是XX年,当时44岁的日本年轻科学家,亚嘛那卡,也是利用格登的科学理论,直接把人的皮肤细胞培养成为干细胞。

他这一新的突破,证明了任何细胞,都可以克隆成为生命体。

例如,今后科学家们,可以直接把皮肤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心脏、一个手臂、一个肝,等等,对医药和医学的贡献,将是无可估量的。

格登的人生是一种传奇。

他当年考取了牛津大学,开始因为老师的打击,加上科学成绩太差,所以只能报考古典文学。

可是,他并不死心,进入学校以后,就转到动物学系学习。

后来他在牛津大学工作到了1971年,然后转入剑桥大学。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95年英女皇授予他的骑士头衔。

XX年,剑桥大学把他领导的生物医学实验室改用他的名字命名。

格登的故事,让人不得不想到19世纪末的另一位美籍德国科学巨匠,爱恩斯坦。

他也是被认为没有任何希望当科学家的人,却最终成为一位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科学大师。

他的相对论,成了物理学的中心理论。

从格登和爱恩斯坦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有益的反思:

(1)判断一个人,不能只考虑到他(她)一时的考试成绩;

(2)一个科学家的最后成功,在于他(她)有没有一股战胜自己的恒心和毅力。

上面两点,对目前的中国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一校定终身,靠着考试成绩吃饭,靠着名牌大学吃饭,等等的人才观,都是一种有益的反思。

中国目前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有其严重的片面性。

而这种片面性,往往是扼杀最佳人才,或者是扼杀人才辈出的致命缺点。

英美等国家的科学研究,之所以还是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并不是他们的人种好,而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真正自由的,百家齐放和百家争鸣的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体系。

观感:

各位家长永远都不要低估自己的孩子。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XX年诺贝尔文学奖。

图为莫言11日在自己家乡山东高密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中新社发胡洪林摄

中新网10月12日电(刘欢)12日下午,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老家山东高密举行记者见面会。

见面会上,莫言表示,自己的获奖是一场文学的胜利。

同时他对媒体坦言,并不希望引起“莫言热”,期待引起读者对文学的热情。

获奖是文学的胜利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见面会上,有记者提问说,有人质疑莫言是官方作家,站在权力角度写中国,不应得奖。

莫言对此并不认同。

他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评价作家作品的,并不是一个政治奖,这种质疑并没有说服力。

莫言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拿起笔来,我就非常明确一个观点,我是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我的小说突破了阶级和政治的界限。

莫言认为,这次获奖是文学的胜利,是因为文学获得这个奖项。

“如果是读过我的书,就会知道,我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是非常凌厉和严肃的。

80年代写的《天堂蒜苔之歌》、《酒国》、《十三步》、《丰乳肥臀》都是站在人的立场上,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第五篇:

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大众日报高密10月11日讯记者孟庆军逄春阶杨国胜兰传斌报道晚上7点刚过,高密的大街上便响起了鞭炮,一条消息在鞭炮声中口口相传:

高密走出去的山东作家莫言荣获XX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中国籍作家首次问鼎这一奖项。

几天前,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大热门的消息不胫而走。

来自国内外20余家媒体的记者奔向高密,在莫言文学馆的手稿里,在莫言出生的大栏乡平安村,在高密的剪纸、扑灰年画和山山水水中找寻密码,期待一条爆炸性新闻。

这是收获的季节,高密的棒子黄澄澄地摆满了场院和房顶,侍弄着活计的老乡们略带疑惑地观望着纷至沓来的记者。

莫言的二哥管谟欣已经说不清接待了几拨客人,但他还是面带笑容。

随着时间推移,记者群里散发出焦急和期盼的气氛。

他们不停地看表,翻着网页,并一遍一遍追问着莫言的下落。

莫言事后对记者说,那时,他正躲在一个地方逗着小外孙玩耍,还舒舒服服吃了顿晚饭。

“成了!

”晚上7点刚过,记者当中一个手疾眼快性子急的率先确认了这一消息,人群中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远在北欧的瑞典文学院宣布,XX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

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说,莫言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

莫言获奖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晚9点,让各路记者找得好苦的莫言终于现身。

对于获奖,莫言表示“可能是我的作品的文学素质打动了评委,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情,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写人,超越了地区、种族的界限。

”他强调,“诺贝尔文学奖是重要的奖项,而并不是最高的奖项”,自己要“尽快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

小学即辍学,曾务农多年,也做过临时工。

1976年2月离开故土,尝试写作。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

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规定,所有获奖者将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参加12月10日举行的颁奖典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