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627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二轮历史 第2篇 话题1 战争推动下的变革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拐点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早期创办的规模较大的近代民族工矿企业,大都通过洋务派向清政府申请“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

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3)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①洋务派已认识到外国的经济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并提出发展本国的工矿、交通、电讯业等,以“分洋商之利”。

②洋务运动使中国市场不再是外国商品一统天下,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1)创办新式学堂

①随着科技和机器的输入,对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为了培养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洋务派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军医学堂等学校,这些学校以学西学为主,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教育,直接为军事企业和工矿企业输送人才。

②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学习了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及专业理论和技能,成为具有近代化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2)注重留学教育

①洋务派认为要培养足够的、合格的新式人才,必须派人到外国学习。

1872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

清政府中央以及一些地方督府不断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②留学生接受了近代科技知识,亲身感受到资本主义文明,文化知识结构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回国后,倡导西学,成为新式知识分子。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派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努力更新自身文化时提出的有关中西文化的总体原则,即“把中国传统的纲常名教作为安身立命的主体,把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坚船利炮和生产技术作为富国强兵的手段,将两者融为一体,来满足清王朝需要”。

这一原则指明了更新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西文化融合。

(2)出现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

①洋务论者已把师夷之长、夺夷所恃与变法主张结合起来,这在封建主义的“祖宗之法”上开了一刀,在学习西方,通向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②洋务派中出现了要求政治改革、主张君主立宪的人。

如郭嵩焘在1875年时提出“令沿海商人广开机器局”的倡议,提出西方各国富强的根本,在于“朝廷政教”。

③从仿造坚船利炮、师法工商技艺到要求政治改革,表明一部分洋务派对西方“长技”的认识已在不断深化。

(3)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政治革新,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出现了早期维新派,他们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

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从事改革。

二、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为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全面进步,从而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

1.中国近代较完整西学观的形成

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中国仿效日本的明治维新而进行的一次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改革运动。

西学的内容和态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1)戊戌变法西学内容的变化

①洋务运动时期是船坚炮利的西学观,只有少数有识之士和洋务派参与。

②戊戌变法时期的西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个领域。

(2)戊戌变法对西学态度的变化

①在戊戌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以“上谕”的形式肯定西学,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这意味着,清王朝公开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及西学放在“师尊”的地位,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

②戊戌变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第一次较客观地正视自己、评价自己在当时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现状,从而引导国人开始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调整好心态,较客观地认识当时的世界局势,使国人对西学的优势地位开始普遍认同并付诸实施。

(3)戊戌变法时期形成比较完整的西学观

①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

于是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被介绍到中国,人们都以西学为荣,当时一些报刊都以宣传西学为主要内容,西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②戊戌变法成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转折点,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西学观,主导了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2.中国近代完整、科学的教育观的形成

戊戌变法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

废八股、变科举;

创办近代学堂;

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的模式,开办京师大学堂。

这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戊戌变法中的废八股、变科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道德支柱以及理论依据的“四书五经”的否定。

②戊戌变法时期奠定了民主和科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新内容,为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

③由于受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影响,在戊戌变法前后的一段时期,出现了包括强学会、南学会、时务学堂等在内的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学会组织,他们已经突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旧的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强有力地冲击,使国人耳目一新。

④把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学会组织的主要宗旨,这充分体现了维新派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传统教育达不到而近代教育必须做到的。

知识分子群体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是社会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2)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上的一次革命。

①戊戌变法明确规定变通科举、废除八股,把西学和中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为西学在中国广泛、深入地传播开辟了道路。

②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等都进行了规定。

这些规定,完全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逐步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堂的教学体制、内容和管理方法,促使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③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较完整的近代教育观和教育原则引导了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特别是民主、科学、平等的教育观的确立,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重大变革时期。

戊戌变法促使中国教育由旧式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

3.新的资产阶级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1)戊戌变法的措施,奠定了中国近代国家的雏形。

①在戊戌变法期间,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措施,奠定了近代国家的雏形。

政治上

提出“兴民权”“开议院”“君民共主”的主张,强烈要求新兴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等

经济上

强烈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主张“工商立国”,设立农工商总局,提倡私人兴办近代企业,奖励发明创造,修筑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等等

文化教育方面

废八股、变科举,提倡西学,建立近代新式学堂,开办京师大学堂,鼓励和提倡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和自然科学等

②戊戌变法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要求全面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来挽救民族危亡,它是以先进的生产方式代替旧的封建生产方式,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和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方向,戊戌变法是从制度层面来挽救民族危亡,是进步的。

(2)戊戌变法时期,促使中国爱国主义的主导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①在戊戌变法过程中,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已经初步登上了政治舞台,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戊戌变法后历次重大爱国主义运动中,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成为运动的主导力量,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导力量,从根本上决定了近代爱国主义运动的性质和发展前途。

③戊戌变法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和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从而奠定了近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使近代爱国主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于是教育救国、工商立国、实业救国等思想及其相关的近代人才观的提出,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近代国家观开始形成。

4.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1)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

20世纪初,随着新型的西学观和近代教育的宣传和实行,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已经自觉抛弃了封建的八股文、科举,转向学习和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不断探索中国富强之道路、追求进步和真理。

(2)变法图强的思想启蒙

①新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成为封建专制的掘墓人,是近代社会构建的主导力量。

他们成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引路人,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②戊戌变法在当时虽然失败了,但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清末新政——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启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

1.清末新政的内容

(1)经济体制改革

①实施“奖励实业”政策:

1903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商部,统领全国实业发展。

商部自成立后,制定并颁行商律、革命“耻言贸易”的旧观念、奖励在工商实业上有特殊贡献的工商业者。

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掀起了国内投资实业的浪潮,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这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商会的成立:

1907年,清政府在京师设立商务总会,专门用于领导各“行业”或“同业工会”,由此,商会影响力扩散到全国。

在商会的组织领导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以商会组织为纽带,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登上历史舞台。

(2)教育体制改革

①科举制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

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属教育体制改革,而教育改革又是从废除科举制开始的。

科举制度的废除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割断了社会精英与政治系统的传统联系,破坏了封建制度原有的人才基础,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与解体,从而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中国教育的专业化、普及化,促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②新式人才的培养:

废除科举制后,从恢复和扩建京师大学堂开始,各省先后创办了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各种职业教育和女子教育,由此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兴办新式教育的热潮。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鼓励学成归国,因此,20世纪初期第一次出现了留学的热潮。

新政造就了新式人才,但这些人才又超出了新政的界限,投向了革命和立宪。

所以,新政的推行,却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溃。

(3)军事体制改革

①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是军事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清朝军制的改革经历了从八旗和绿营到湘军和淮军再到新军的编制过程,同时在军官训练、陆军和海军训练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政支持,使清政府的新军在战术、训练、教育、装备上都有所提高,达到了初级的近代意义上的军队水准。

②清政府本想以新军来稳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然而,事与愿违,新军的产生和壮大,导致清王朝出现了愈加深刻的危机。

(4)政治体制改革

①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整饬吏治,合并和裁汰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旧机构;

二是颁行《钦定宪法大纲》,仿行立宪。

②新政时期推行了一整套的民主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内容,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改革措施流于形式,但最终这场改革瓦解了清王朝,同时官制改革也奠定了中国近代国家的雏形。

2.清末新政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启动的积极影响

(1)经济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高潮。

(2)政治上,民主化得到一定程度发展。

(3)传统社会全面解体,现代社会崭露头角。

①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各种体制的改革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必然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社会的全面解体。

清末经济、教育、军事及政治各个领域的社会制度均发生或开始发生全面、系统的变革,对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②随着政府中的官制改革、司法改革以及创办的新机构、废科举等各项措施的制定并付诸实行以及皇权在逐渐觉醒的民权意识冲击下被迫接受了法律条文的限制,资政院、谘议局得到设立并开展活动等等,这就在封建专制政体上凿开了一个民主政治缺口,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正在向君主立宪制度转变。

③清末新政改革超越了诸多禁忌,冲破了几十年来束缚晚清现代化发展的“中体西用”的阻碍,继续沿着戊戌维新的道路前进,开始对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组织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嬗变与分化,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使中国社会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为民国初期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新关注点——激活思维

关注点一 “移花接木”——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史学新论] 某些有志革新的绅士们在确定中国文化与西方的关系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矛盾心理。

在他们看来,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但是西学从根本上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在试图弄懂西学的意思时,最初在七十和八十年代使用“道”与“器”的两分法……这就是著名的“体”和“用”的概念,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

……不过这种说法具有心理意义,因为它便于中国实行现代化,而不致丧失其文化特性。

尽管其效力令人怀疑,但它象征着中国对西方的矛盾态度。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命题思考] 作者指出了中体西用出现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这种思想的重要心理意义,就是便于中国实行近代化的同时,而不至于丧失文化特性,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对西方的矛盾心理。

这种观点可以说客观评价了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2.洋务运动与近代化

[史学新论] 洋务运动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大机器生产,为中国创建了近代的工矿交通通信事业。

我们知道,中国虽然在明清时期就存在使用雇佣劳动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然而没有自发地出现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从国外引进的。

而在这方面,洋务运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刘芃《历史学习精要》

[命题思考] 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各个方面。

3.晚清政府应对时局的措施

[史学新论] 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地位是对清政府官僚体系最直接的冲击,它促成了一系列被动地转变。

清政府的最初改变主要表现在对外交涉方面。

为了应付五处通商口岸与外国商人进行往来这种新局面,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

它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

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

这是近代外交的一个起点。

顺便指出,此时的外国人已无须再行跪拜礼仪。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

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陆续成立。

至此,清朝的政治统治越来越受到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不论它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得不适应这新的调整和挑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命题思考] 杨宁一立足战争推动下的变革,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的角度,指出清政府官僚机构的变动,“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员或机构的设立,既体现了清政府官僚机构的半殖民地化,也反映出清政府旧官僚体系为适应近代化不得不进行调整。

关注点二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1.维新变法运动推进到制度层面

[史学新论] 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

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以期民族精神及维新事业得在立宪政体之下充分发挥和推进。

变法运动无疑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命题思考] 洋务运动的近代化努力还主要限于技术层面,而变法运动则将近代化推进到制度层面,更加系统和深入。

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史学新论] 康有为汲取了今文经学“变易”的哲学思想,糅合了“三统”“三世”学说,指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指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强调中国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的必然性。

——徐绍清《论戊戌思潮的发生与近代思想解放》

[命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康有为的历史发展观明显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从中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新思想具有将儒家传统道德和西方近代思想相结合的特点。

3.清末新政的影响

[史学新论] 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

可以说光绪新政是一个开始,慈禧新政是其继续与推进。

它们是清政府濒临灭亡之时的自救运动,尽管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本,也没有产生显著的效果,但却是晚清以来中国进步人士探求救国救民之策在政治上的落实,也是当政者设法挽救统治危机所进行的积极行动,对时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政否定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传统的教育制度和伦理观念都朝着积极的方向演变;

新军的编练无疑壮大了军事力量,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现代化人才。

但统治者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各项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大量资金,其中尤以编练新军所需要的费用最为巨大,致使新政时期清政府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这个意义上,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重要铺垫。

[命题思考] 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清政府于1901年初宣布实施新政,新政的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

在实施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社会矛盾激化;

留学生的派遣与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更多的近代化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清末新政的实施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主要铺垫。

清末新政已经逐渐进入全国卷命题者的视线,并且在近几年的命题实践中屡有体现。

所以,应把清末新政纳入近代中国应对民族危机和近代化探索的主干知识复习备考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