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922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五 一阶RC串联电路的测试改09Word格式.docx

换路前电路如图(a)所示,开关原来连接在1端,电路达到稳态,此时电容电压等于U0。

在t=0时开关迅速由1端转换到2端,得到换路后的电路,如图(b)所示。

 

换路后,电路的初始条件:

uc(0+)=uc(0-)=U0

当达到新的稳态时:

uc(∞)=0

电路的时间常数:

=RC

由三要素法,可求得图(b)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

从上面式子可知,各电压电流变化的快慢取决于时间常数=RC。

下图为零输入响应的波形;

图2RC电路零输入响应的波形曲线

2、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零状态响应:

初始状态为零,仅仅由独立电源(称为激励或输入)引起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换路前电路如图(a)所示,此时电容电压uC(0-)=0。

假设在t=0时开关闭合,则RC串联电路与直流电压源连接,电压源通过电阻对电容充电。

换路后电路的初始条件:

uC(0+)=uC(0-)=0

电路达到新的稳态时:

uc(∞)=US

由三要素法可求得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

响应波形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见,电容电压由零开始以指数规律上升到US,经过一个时间常数变化到(1-0.368)US=0.632US,经过(4~5)时间后电容电压实际上达到US。

电容电流则从初始值US/R以指数规律衰减到零。

零状态响应变化的快慢也取决于时间常数=RC。

当时间常数越大,充电过程就越长。

四、实验内容:

1、零输入响应的测试

(1)按图5所示连接电路,脉冲源的参数按图6所示设置。

图5图6

选择仿真分析的瞬态分析命令,按图7所示设置参数。

图7

按确定按钮后,据作出了该电路的瞬态分析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看懂该图形,说明哪一条曲线是表示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图中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测出t=0+(ms)和t=5(ms)时的电容电压值并填入表1中。

表1

t=0+(ms)时

t=5(ms)时

uC(t)/V

根据图5的RC值,求出电路时间常数,

写出t≥0ms后,电容的电压响应uC(t)。

对电容电压曲线进行分析。

说明电容上的电压从什么时刻开始按什么规律变化,是充电还是放电?

(2)对曲线进行如下减法运算:

y1–y2=y1,得到图9曲线。

图9

执行运算菜单中的统一刻度命令,得到图10波形。

图10

看懂该图形,找出电阻R1随时间变化的电压波形,分析该电压波形的变化规律,说明该电压波形为什么会随时间按图中所示规律变化。

测出t=0+(ms)和t=5(ms)时的电阻电压值并填入表2中。

表2

uR1(t)/V

写出t≥0ms时,电阻的电压响应uR1(t)。

(3)执行运算菜单中的“改物理量名”命令,分别将图中两条曲线的物理量改为uc、ur,如图11所示。

图11

(4)执行运算菜单中的微分函数命令,在图形下方的对话框中输入y2,y2,表示对y2微分后将微分结果储存在Y2,按确定后,再执行运算菜单中的乘法运算命令,在对话框中输入y2×

0.000001=y2,将y2由电容的电压曲线变换成电容的电流曲线。

图12

(5)执行运算菜单中的除法运算命令,在图形下方的对话框中输入y1/1000=y1,按确定后,将y1由电阻的电压曲线变换成电阻的电流曲线。

(6)执行运算菜单中的“改物理量名”命令,分别将图中两条曲线的物理量改为ic、ir,执行运算菜单中的“更换单位名”命令,分别将图中两条坐标轴旁边的单位名称改为A。

如图12所示。

看懂图中曲线,测出t=0+(ms)和t=5(ms)时的电阻电流值和电容电流值并填入表3中。

表3

iC(t)/A

iR1(t)/A

写出t≥0ms后电阻R1的电流响应iR1(t)和电容的电流响应iC(t),说明t≥1ms后,iR1(t)和iC(t)按什么规律如何变化。

2、RC电路零状态响应的测试

根据图5电路,将脉冲信号源按图13所示参数设置。

图13

按造实验内容1的步骤,对该电路进行相同的测试与运算,

(1)作出电阻R1和电容的电压波形,测出t=0+(ms)和t=5(ms)时的电阻电压值和电容电压值并填入表4中。

表4

uC1(t)/V

写出t≥0ms后,电阻R1的电压响应uR1(t)和电容的电压响应uC1(t)。

说明t在0~5ms这段时间内,电阻R1的电压是如何变化的?

电容的电压又是如何变化的?

(2)作出电阻R1和电容的电流波形,测出t=0+(ms)和t=5(ms)时的电阻电流值和电容电流值并填入表5中。

表5

写出t≥1ms时,电阻R1的电流响应iR1(t)和电容的电流响应iC(t),说明t在0~5ms这段时间内,电阻R1的电流是如何变化的?

电容的电流又是如何变化的?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写出实验目的

2.简述实验原理

3.列出实验内容.画出实验电路图5、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1)对RC电路零输入响应,作出电容与电阻R1的电压响应曲线,电容与电阻R1的电流响应曲线,根据实验内容填写表1、表2、表3,写出响应uR1(t)、uC1(t)、iR1(t)和iC(t)的表达式。

根据所作出的曲线和给定的时间范围说明uR1(t)、uC1(t)、iR1(t)和iC(t)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RC电路零状态响应,作出电容与电阻R1的电压响应曲线,电容与电阻R1的电流的响应曲线,根据实验内容填写表4、表5,写出响应uR1(t)、uC1(t)、iR1(t)和iC(t)的表达式。

按给定的时间范围和所作出的曲线说明uR1(t)、uC1(t)、iR1(t)和iC(t)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六、附录

(1)PUL梯形脉冲波模型

图15图16

以F0、F1、F2、……、F10依次表示各参数(F0是直流分析时该源起作用的值)。

图15各参数的说明:

F0直流电压值——F0,是直流分析时该源起作用的值。

脉冲底值(或顶值)——F1,如图16所示,若其为负值,表示脉冲低电平电压值;

若其为正值,表示脉冲高电平电压值。

脉冲顶值(或底值)——F2,如图16所示,若其为负值,表示脉冲低电平电压值;

脉冲延迟时间——F3,从t=0到脉冲开始上升时的时间间隔,如图16所示。

脉冲前沿时间——F4,对图16是指波形从脉冲底上升到脉冲顶所用的时间。

脉冲持续时间——F5,指脉冲宽度,对图16是指保持在高电平的时间。

脉冲后延时间——F6,对图16是指波形从脉冲顶下降到脉冲底所用的时间。

脉冲重复周期——F7,(=前沿+宽度+后沿+脉冲间隔)如图16所示。

(若F7=0,则表示只有单个脉冲,而不是周期性重复的脉冲序列)

脉冲幅度随机变化度——F8(缺省值为0,表不变化;

可指定小于等于1的数)

电平噪声干扰度——F9(缺省值为0,表无干扰;

可指定小于1的数)(与F1相关)

电平噪声干扰度——F10(缺省值为0,表无干扰;

可指定小于1的数)(与F2相关)

(2)瞬态分析(TR分析工作波形分析)

此命令用于分析电路对波形的响应。

做TR分析时,需要指定的参数是:

终止时间,时间步数、观测节点号

必须指定要看结果的节点号,可以答入1至6个节点号。

输出为每个节点的电压值。

做TR分析时,指定参数要仔细考虑,做分析时的时间步长(终止时间除以时间步数)越小,计算会仔细些,但计算步数多,计算时间就多。

一般情况下,看几个周期的波形就够了,而一个正弦波取30个时间点得到的曲线已足够圆滑。

时间步长要由输入信号中频率最高的成分做决定,如电路中用到脉冲时钟源时,要保证每个脉冲起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