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6432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docx

电焊机电路工作原理

第一章主回路工作原理

一、什么叫主回路

主回路指焊机中提供功率电源的电路部分。

二、主回路原理图(以ARC160例)

三、组成器件说明

1、K——电源开关

用以接通(或切断)与市电(220V、50赫兹)的联系

2、RT——起动电阻

因焊机启动时要给后面的滤波电解电容充电。

为避免过大的开机浪涌电流损坏开关及触发空开跳闸,在开机时接入启动电阻,用以限制浪涌电流。

正常工作后,启动电阻被继电器短路。

实际电路中,为避免因开机浪涌电流冲击造成启动电阻损坏,起动电阻采用了热敏电阻(PTC和NTC),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

3、J1——继电器

开关接通之后,电流通过启动电阻给滤波电解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辅助电源开始工作提供24V电,使继电器吸合,将启动电阻短路。

4、DB——硅桥

此硅桥用于一次整流,将市电220V、50赫兹交流电整流后输出308V的直流电。

5、C1——电解滤波电容

整流后输出的308V的直流电为脉动直流,此电容起滤平作用

6、R——放电电阻

在关机以后,滤波电容中存有很高电压,为了安全,用此电阻将存电放掉。

7、C2——高频滤波电容

在高频逆变中,需要给开关管提供高频电流,而电解滤波电容因本身电感及引线电感的原因,不能提供高频电流,因此需要高频电容提供。

8、Q——开关管

开关管Q1、Q2、Q3、Q4组成全桥逆变器,在驱动信号作用下,将308V直流转变成100Kz(10万赫兹)交流电的。

9、C3——隔直电容

为避免直流电流流过变压器肇成变压器饱而接入此电容。

10、T1——主变压器

变压器的作用是将308V的高压变换成适合电弧焊接所需要的几十伏的低压。

11、D——快速恢复二极管

D5、D6的作用是二次整流,即将100KHz的高频交流电流再次转变成直流电流。

12、L1——电抗器

电抗器具有平波续流作用,可使输出电流变得连续稳定,保证焊接质量。

13、RF——分流器

分流器是用锰铜制成的大功率小阻值的电阻,用于检测输出电流的大小,提供反馈信号。

四、全桥逆变器工作原理

1、全桥逆变器的电路图

 

2、全桥逆变器工作原理

全桥逆变器每个工作周期分四个时段,分别为t1、t2、t3、t4,其工作原理如下:

t1时段K1、K4导通,K2、K3关断

电流方向:

正极K1C1TK4地

t2时段K1、K4、K2、K3关断

无电流

t3时段K1、K4关断,K2、K3导通

电流方向:

正极K2C1TK3地

t4时段K1、K4、K2、K3关断

无电流

从上述分析看,在t1与t3时段里,流过变压器T的电流方向正好相反,也就是将直流电变成了交流电。

五、主回路中点波形图

 

第二章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一、控制模块功能作用

1、给逆变器的电子开关提供控制信号

2、对电流反馈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根据反馈、给定信号调节电子开关控制信号的脉宽。

3、对保护信号作出反应,关闭控制信号

二、控制模块原理图

第一节集成脉宽调制器

一、脉宽调节器的的基本工作原理

脉宽调节器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用一个电压比较器,在正输入端输入一个三角波,在负入端输入一直流电平,比较后输出一方波信号,改变负输入端直流电平的大小,即可改变方波信号的脉宽(如图所示)

二、SG3525集成脉宽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1、CW3525集成脉宽调节器的外部引脚配置

 

2、CW3525集成脉宽调节器的内部结构框图:

 

3、各引脚功能:

1、2脚:

为误差放大器正反向输入端,因3525内部误差放大器性能不好,所以在控制模块中没有使用。

3脚:

为同步时钟控制输入端,

4脚:

为振荡输出端;

5、6脚:

为振荡器Ct、Rt接入端,f=1/Ct(0.7Rt+3Rd

7脚:

为Ct放电端,改变Rd可改变死区时间

8脚:

慢起动,当8脚电压从0V—5V时,脉宽从零到最大。

9脚:

补偿(反馈输入)端,9脚的电压决定了输出脉宽大小。

10脚:

关闭端,当10脚电平超过1V,脉宽关闭。

11、14脚:

脉冲输出端,输出相位相反的两路脉冲。

12、15脚:

为芯片接地和供电端

13脚:

输出信号供电端。

16脚:

输出+5V基准电压。

第二节小机型控制模块

一、驱动信号的输出转换控制电路

SG3525能输出两个相位相错开的脉冲信号(幅值为12V),但它仍然不能满足全桥逆变所需要的四路不共地的驱动信号要求,要经过转换放大,电路原理图下:

 

如图:

由11、14脚输出脉冲分别加到三极管Q1、Q2和Q3、Q4基极,当11脚脉冲为高电平时,Q1导通,Q2截止,12V电流电压加到稳压管正端。

而电容C1经24V直流充电后由于稳压管的作用无法放电,而形成15V的电压,它与12V电压串联,于是在A点得到27V的高电平输出,而B点仍保持约12V的电压。

当输出为低电平时,Q1截止,Q2导通,此时A点电平为15V,而B点被拉低,输出为0V。

同理,C点在14脚输出高电平时输出27V,14脚为低电平时输出15V,而D点则分别为12V和0V。

其波形如图

 

二、反馈与给定电路

1、作用:

给定:

是指所设定所需要的输出电流,以满足焊接的工艺需求。

给定可通过外接

电位器调节

反馈:

即是对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脉宽调制

器的输出脉宽对逆变器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加以控制,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

2、反馈与给定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反馈与给定控制电路原理图:

如图:

反馈信号由分流器取一个负电压信号,由2脚输入,与给定信号叠加后输入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由于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特性,要求正负输入端“互需”,

给定信号叠加后,信号幅度接近于零,但不是零,反馈的负信号一定占优势。

此优势被运算放大器放大后,加到三极管基极,此三极管组成的是一倍的反向放大器。

另假设三极管截止时,SG3525的9脚通过1K电阻接于16脚的5V基准电压,此时11、14脚输出脉冲为满宽。

当9脚电位被三极管拉低时,11、14脚输出脉冲开始收窄。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

(1)当输出电流为零(空载),只有给定信号时:

3140的2脚高6脚低,8050截止,3525的9脚高,11、14脚输出脉冲为满宽

(2)当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一定时:

3140的2脚负电平6脚正电平,8050处于放大状态,3525的9脚下降低于5V,此时11、14脚输出脉冲相应的脉宽

(3)当给定不变,而输出电流因负载变化而改变时:

当电流突然变大时,由于反馈是负信号,反馈信号将相对变得更低,则3140的2脚更负6脚正电平上升,由于8050反向放大,3525的9脚下降,11、14脚输出脉冲脉宽收窄,电流回到原来状态,达到稳流的目的。

实际上焊接工艺要求的焊接电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要求随着电弧电压的降低而自动加大,因此在实际电路中,利用一个有限制的电压跟随器来反馈输出电压,而电压跟随器的输出作为给定电位器的电压来源,如右图所示:

 

第三节慢起动与保护控制电路

一、慢起动与保护控制电路的作用:

1、慢起动:

如开机瞬间,SG3525输出的是满宽波形,则会使变压器饱和产生过流,为避免变压器饱和,要求开机时,SG3525输出的波形要慢慢展宽,称为慢起动。

2、保护控制:

当焊接电源内部出现辅助电源24V欠压、过热、过压、过流或器件损坏时,要及时关闭控制脉冲,保护焊接电源。

二、慢起动与保护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SG3525集成脉宽调治器的8脚内部接有50微安的恒流源,8脚电平低于5V时,会限制芯片输出波形的宽度,当8脚电平低于1V时,将关闭控制脉冲,

因此SG3525集成脉宽调治器的8脚可以用来连接起动与保护控制电路,如图所示:

1、刚开机时,SG3525的8脚恒流源通过电阻R2给电容C11充电,8脚电位逐渐升高,控制脉冲逐渐展开,实现慢起动。

2、三极管Q7导通将会拉低SG3525的8脚电位,使控制脉冲关闭。

但正常情况下,由于三极管Q6的导通将Q7的基极拉低,Q7处于截止状态。

3、如果24V欠压,通过R10、D3、R5、R28的分压,使Q6的基极电压低于0.6V,Q6截止,Q7导通,3525的8脚拉低,脉冲关闭。

4、控制模块的第7脚被接地,同样也会使Q6截止,Q7导通,3525的8脚拉低,脉冲关闭。

但一旦解除接地,将自动恢复。

5、如控制模块第6脚被触发,会使可控硅导通,同样也会使Q6截止,Q7导通,3525的8脚拉低,脉冲关闭。

但不能自动恢复。

需关机24V消失后,再重新开机才能恢复。

 

第三章驱动电路工作原理

一、驱动电路的作用

驱动电路的作用是对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脉冲信号进行放大,电平转换等处理,并给逆变器提供开关驱动信号。

二、全桥逆变对驱动信号的要求

由于全桥逆的特性,它要求各桥臂的驱动信号:

1)相位不重叠;2)回路独立,即不共地;3)有强有力的上拉关断(以减小损耗,保证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

三、驱动电平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由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脉冲仍未能满足逆变器的要求,需要经过转换,其转换原理图如7.1所示:

 

 

Q1、Q3为P型场效应管,当13、15端输入高于电源电平(27V)时,场管截止,而输入低于电源电平(15V)时导通;Q2、Q4的N型场效应管,当14、16输入高电平(12V)时导通,输入低电平(0V)时截止,其波形如图7.2,(其中,以高电平代表场效应管导通,以低电平代表管子截止)

 

 

由图可知,当Q1、Q4同时导通时,电流方向如图所示,Q2、Q3时导通时,输出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则A、B点间的电流波形如图7.3(其中以Q1+Q4方向为正,Q2+Q3方向为负),此时,电流在电感线圈上形成的压降为24V(由电源给定)

 

四、开关驱动电路工作原理

由开关驱动电平转换电路输出的脉冲电流不能满足逆变器对开关信号的相位要求,仍未能保证开关电路的强有力的开通与关断,还需要经过变换,其变换电路如图7.4所示:

 

如图,初级线圈流过电流波形如图7.3所示,当电流为正,N1、N3产生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由于线圈匝比为2:

1,则感应电动势的值为12V);N1、N3的感应电动势给电容以充电,由于稳压管和D1的作用,电容上的电可不能放出,形成如图方向的5.1V电压降,它与N1上的感应电动势相串联,于是,在场效应管栅极产生12-5.1=6.9V的电压,这时,场效应管导通,A、B间无电流通过时(死区),栅极电位保持(-5.1V)的电压,场效应管截止;当初级线圈电流为负时,,N1、N3上产生上负下正的感应电动势(幅值为12V),其与电容上的压降叠加,此时,栅极电位为-17.1V,场效应管截止。

其栅极电压波形如图7.5所示。

(N2、N4所联接的场效应管栅极电压波形与之相位相差1800)。

由电压波形图可以看出:

1)正端上升沿呈弧角,这是由于电压上升时,R1控制了电压快速上升,这样,在实际电路中,采用多只场效应管并联做一个桥臂时,能让这多只场效应管有充分的导通时间,保证桥臂动作,增强电路可靠性。

2)正端下降沿呈直角,这是由于在关断时,二极管D2把R1短接了,这样,能迅速地把栅极电位拉低,形成强有力的关断。

3)正端上约5V处有毛刺,这是由于电压上升使场效应管导通而产生的。

4)负端5.1V处有强烈的毛刺,是由于二极管D2的强有力关导和变压器有漏感、电感线圈的续流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开关驱动电路不仅满足了逆变器所需的强有力开通与关断的要求,还把栅极电压波形整个下沉5.1V,这样,当机器在中点产生干扰时,便有了5.1V幅值的缓冲,而不致于因小干扰使开关误导通,保证了机器安全,提高了可靠性。

然而,由于场管参数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同参数的场效应管作桥臂时,会使中点(-5.1V)产生漂移,降低电路可靠性,这时,可以改变R1的阻值加以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