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548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教案Word下载.docx

7000

850

3

5000

700

4

6500

820

5

7500

960

6

8000

1000

合计

五,认识成本习性的意义:

帮助经营决策及控制和评价

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

产销1200件,单位成本,单位售价7元

业绩评价:

计划产销10000件,目标利润40万,一年固定成本60万,实际产销万件,其他不变,实现利润50万,评价利润完成情况

第二节边际贡献

一,定义:

二,表示方式:

1.绝对数:

单位边际贡献=cm=p-b

边际贡献总额=Tcm=(p-b)x

2.相对数: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b÷

p

三,管理会计利润表: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减: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利润

第三节变动成本法

一,变动成本法基本内容:

1,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2,产品成本只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3,期间费用包括:

固定制造费用,全部(包括变动和固定部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二,制造成本法基本内容:

1,将全部成本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期间费用)两类;

2,产品成本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销售费用)

三,

三,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区别:

1,成本划分的标准和类别不同;

2,产品成本的组成内容不同;

3,期间成本的组成内容不同;

4,存货成本的组成内容不同;

5,税前利润计算的结果一般不同;

四,连续会计期间两者的利润差异:

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生产销售资料如下: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期初存货00500

本期生产150015001000

本期销售150010001500

期末存货05000

其他资料有:

单价:

20元;

单位直接材料:

5元;

单位直接人工:

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2元;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3000元;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费用(固定)总额:

2000元

假设三年的单价、费用构成与金额不变,分别用制造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三年的利润表

 

五,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优点:

1)能提供最为有用的管理信息,帮助决策,揭示了业务量与成本变动的内在联系

2)便于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有利于正确地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例1:

A、B两个车间生产同一产品,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0000元,上月产量5000,现要将单位制造成本降为6元。

A车间扩大生产量,本月生产了10000件,单位制造成本为6元;

B车间通过厉行节约,将单位变动成本降为2元/件,产量没变。

3)能暴露销售不佳的矛盾,促使加强销售环节,防止盲目生产

例2:

期初存货0,产量1000件,销量100件,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制造成本30元,固定制造费用总额2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500元(固定)

4)能简化会计核算工作

2,缺点:

3,和制造成本法的结合:

平时以变动成本法,期末调整为制造成本法

六,案例分析:

某医药工业公司财务处长根据本公司所属的各工厂上年度的会计报表及有关文字说明,写了一份公司上年度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送交公司总经理。

总经理阅后将财务处长找去,他对报告中提到的乙制药厂的情况颇感困惑:

该厂是一个生产只要原料的企业,上年度该厂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销售量比前年下降,库存积压增多,贷款不断增加,资金频频告急,但报告上实现的盈利却比前年多。

被总经理这么一提,财务处长也觉得有问题。

于是他将这个厂交上来的有关报表和财务分析拿出来作进一步的研究:

该制药厂的有关资料如下:

损益表(单位:

元)

前年

去年

销售成本

8625000

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

300000

销售税金及附加

600000

500000

税前利润

575000

库存及产销资料

期初库存数

本年生产数

120000

160000

本年销售数

100000

期末存货数

61000

注:

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

售价、税金及成本资料

单位售价

100

单位成本

90

86.25

其中:

直接材料

50

直接人工

15

制造费用

25

21.25

燃料与动力

10

其他制造费用

11.25

单位销售税金及附加

两年都是售价的5%

该制药厂在分析其利润上升的原因是,认为这是他们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整个公司的利润目标,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影响,全厂职工一条心,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产节支的结果。

问题:

1,该制药厂的分析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为什么?

并分析导致该制药厂去年利润增加的原因。

2,如果你是公司的财务处长,你认为如何确定该制药厂这两年的损益才能解释出其去年市场不景气、销售下降的矛盾?

如何向总经理解释你所确定的去年的利润与该制药厂上报损益表中去年利润之间的差异?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本量利概述

一,定义及基本公式:

运用数学计算或绘图方式对企业的成本、利润、业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方法。

公式:

w=px-bx-a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划分比较正确;

2,假定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售价在相关范围内不变;

3,假定在相关范围内销售收入和总成本都是线性的;

4,假定生产工艺、生产效率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5,假定期初期末存货在数量上的变化是微不足道的;

6,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各品种销售比重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

三,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1,预测目标利润:

2,预测保证目标利润实现的目标销售数量和目标销售金额:

3,用于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4,用于生产经营决策:

5,用于预测保本点:

第二节保本点

一,保本点的意义及表现形式:

保本销售数量:

X保本

保本销售金额:

S保本=pX保本

二,一种品种保本点的预测:

1,本量利分析法:

x=a÷

(p-b)

2,边际贡献分析法:

cms=a÷

边际贡献率

3,绘制保本图:

(1)基本保本图:

揭示的规律:

保本点不变,销量越大,实现的利润越大或亏损越少;

如果销量不变,保本点越底,实现的利润越多或亏损越少;

在销售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保本点的高低取决于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的多少。

(2)利量图:

反映数量和利润间的关系的保本图。

(3)边际贡献式保本图:

反映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多种产品保本点的预测:

1,加权平均法:

加权边际贡献率=∑(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该产品的销售比重)

风衣

皮鞋

布鞋

X

4000

P

40

20

B

30

12

40%

25%

销售比重

32%

28%

保本销售金额

40000

32000

28000

保本销售数量

1600

800

1400

加权边际贡献率=(40%×

40%+25%×

32%+40×

28%)=%

综合保本销售额=35200÷

%=100000

2,分算法:

将固定成本平均分配给各产品

3,销售数量配合法:

4,按主要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来计算:

四,降低保本点的途径:

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单价

五,保本点的意义:

(1)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

(2)为企业生产设定了一个底线

(3)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的利用程度:

保本点作业率

(4)用于计算安全边际

第三节安全边际

企业预计或实际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同保本点销售数量或金额之间的差额。

2,公式:

安全边际(量)=X预计(实际)-X保本

安全边际(额)=S预计(实际)-S保本

安全边际率=(x实际-x保本)÷

x实际=1-a÷

(p-b)x

安全边际率+保本点作业率=1

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计划本期生产1000件,每件售价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7元,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

解:

保本点:

X=4000÷

(25-17)=500(件)

S=500×

25=12500元

安全边际(量)=1000-500=500

安全边际(额)=25×

1000-12500=12500

安全边际率=500÷

1000=12500÷

25000=50%

安全边际率越高,安全边际越大,说明该企业的经营越安全,经营风险较小。

3,与财务会计指标的联系: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

第四节经营杠杆

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出现的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经营杠杆系数:

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称为经营杠杆系数。

其经济涵义是:

在一定量的业务水平下,销售量一定比率的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

业务量变动率=基期Tcm÷

基期W

=(a+w)÷

w=1+a÷

w

A、B公司资料如下:

销量

b

a

A

1000件

100元

60元

30000元

30元

60000元

WA=100×

1000-60×

1000-30000=10000

WB=100×

1000-30×

1000-60000=10000

增加10%的销量:

1100-60×

1100-30000=14000

1100-30×

1100-60000=17000

DA=4000÷

1000=4

DB=7000÷

1000=7

销售变动率

D

利润变动率

10%

7

70%

3,作用:

(1)可用来预测分析:

已知计划期某产品的销售量将增加10%,D为5,基期净利润为10000元;

求计划期的利润;

计划期利润=10000×

(1+10%×

5)=15000元

以上例,计划利润20000元,求销售变动率;

销售变动率=(W2-W1)÷

W1×

D=20000-10000)÷

10000×

5=20%

(2)可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影响系数的因素:

固定成本和产销量

其他条件不变,固定成本越大,系数越大,从固定成本的角度在产销相关范围内降低固定成本,不仅可以提高利润,还可以降低风险。

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增加产销量,不仅可以增加利润,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章短期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第一节决策概述

1,定义:

广义的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根据当前条件和对未来发展情况的分析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定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狭义决策仅指方案选优这一个环节。

2,种类:

(1)按受决策影响期限的程度来分:

长期决策:

又叫战略决策、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决策,是指影响期超过一年的决策。

短期决策:

又叫战术决策、经营决策,对企业未来经济影响在一年以内。

(2)按与决策有关因素的确定程度来分:

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第二节与决策相关的成本概念

1,付现成本与总成本:

付现成本:

指某一决策方案一旦付诸实施就立即需要支付的现金。

总成本:

某一决策放方案付诸实施后将要发生的全部成本。

2,沉入成本:

又叫旁置成本或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无法改变,作决策时不需要考虑的成本。

3,机会成本:

又称择机代价或机会损失,是指在决策时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经济利益。

4,差别成本与边际成本:

5,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

6,可延缓成本与不可延缓成本:

7,历史成本与重置成本:

8,专属成本与共同成本:

9,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第三节不同决策所依据的方法

1,不确定型决策:

乐观的大中取大原则:

悲观的大中取小原则:

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拉普拉斯原则:

新产品I

新产品II

新产品III

60000

80000

一般

35000

25000

较低

-15000

-30000

-9000

-35000

-70000

-5000

2,确定型决策:

(1)差量分析法:

(2)边际贡献分析法:

(3)本量利分析法:

(4)最优批量法:

(5)线性规划法:

3,风险型决策:

采用概率分析法,计算期望值,转化为确定性决策。

第四节短期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1,最优购货批量的决策分析:

某公司计划年度消耗原煤48000吨,每次采购费用为250元,每吨原煤每月的储存费0。

125元,计算经济订货批量和次数以及间隔天数。

2,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

某机械厂全年需要一种零件90000个,生产该零件的设备日产量1000个,每天领用250个,每次的调整准备费用300元,全年的单位零件储存成本2元,计算该企业零件的最优生产批量。

3,产销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

某厂现有机器设备可生产甲或乙产品,生产两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相同,其他资料如下:

产品

单位售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市场容量(件)

10000

8

20000

问:

产销何种产品?

4,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何种产品的分析:

某公司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0个机器工时,但由于受市场需求限制,实际开工率只有70%,现准备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开发新产品A或B,有关资料如下:

老产品

新产品A

新产品B

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小时)

80

60

84

58

78

51

另外,开发A产品每年要支付专属固定成本1300元,开发B要支付1600元专属成本。

应开发何种新产品?

5,亏损部门(产品)应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某公司去年生产A、B、C三种产品,资料如下:

C

产销量(件)

500

400

p(元)

b(元)

9

46

a(元)

18000

年终结算,固定成本按产品销售金额分摊后,A产品利润5000元,B产品亏损2000元,C产品利润1000元,共盈利4000元。

如果全年A、B、C产品的售价、成本只能维持原状,A、C两种产品的销量也只能维持原状,B产品不受市场限制,要求为该公司做出是否停产B产品的决策。

6,产品应否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

某企业生产乙零件,当其为半成品时就可投放市场,也可进一步加工后再投放于市场。

有关资料:

进一步加工前

加工后

10元

11元

6元

8元

10000元

10400元

x

15000件

25000件

7,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

某企业生产需要甲零件每月要10000件,如果该企业自己制造每个变动成本16元,因自制零件发生的额外固定成本为10000元。

如果该零件外购,则每个需支付18元。

(1)问:

甲零件自制与外购谁合算?

(2)假设件甲零件外购后,其闲置的生产能力可以用来生产乙零件,每个变动成本17元。

乙零件原系外购,每个采购成本19元,每月需要6000个。

应安排谁自制谁外购?

8,采用不同技术水平的设备进行加工生产的决策分析:

某厂生产某种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设备,可采用全自动的设备,也可采用半自动或普通设备。

不同水平设备的加工费用如下:

调整准备、维护修理等费用

单位零件的加工成本

普通设备

5000元

半自动设备

全自动设备

20000元

9,多种产品最优组合及影子价格的决策分析:

某工厂生产A、B两种产品,该厂生产能力为360工时,库存材料可使用的总量为240公斤。

A在市场上销售无限制,B最大销量为30件。

其它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生产工时

单位材料消耗

单位边际贡献

6工时

6公斤

90元

9工时

3公斤

80元

应该怎样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边际贡献?

10,销售定价决策:

(1)销售定价决策的意义和原则:

(2)薄利多销的决策:

要考虑以下因素:

利润最优,风险因素,现有生产能力。

(3)特殊价格订货的决策分析:

A.以变动成本为基础的特殊订货价格的决策分析:

在满足正常销售后,生产能力有余,有人出低于正常售价来订货,在不对正常销售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只要对方出的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则接受。

B.配套产品的特殊定价决策:

例:

某商店出售一种英语教材和磁带,当年的有关资料如下:

教材

磁带

6000册

5000盘

Tcm

2400

如果今年售价、成本都不变,实行买一合磁带赠一本教材,预计销量可达到10000套。

可取否?

第五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第一节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1,什么是长期投资及其特点:

长期投资:

又叫资本支出,是为适应企业今后若干年生产经营上的需要,不能全部由当年的产品销售收入补偿的支出。

其特点是:

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风险大、将对企业未来若干年的收益产生影响。

长期投资决策:

在对各个长期投资方案进行分析、对比、评价的基础上决定选择某一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

2,长期投资决策需考虑的因素:

资金支出、收回的数量问题:

现金流量

资金支出、收回的时间问题:

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现金流量

1,现金流量:

因为一项长期投资方案的实施而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2,构成内容:

流出量:

投资和付现的营运成本

流入量:

可增加的营业收入或降低成本的金额;

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收入或中途的变价收入;

固定资产使用期满后收回的原来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收入。

3,为什么用现金流量而非净利润?

4,各年现金净流量的计算:

(1)初始阶段:

投资的金额

(2)营业阶段:

营业各年现金净流量=各年营业净利+各年提取的折旧

(3)终结阶段:

净残值收入、收回的流动资金

第三节货币的时间价值

1,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只要将货币有目的地进行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都要发生增值,其增值的部分叫做货币的时间价值。

2,与货币时间价值有关的概念:

(2)现值:

F

(3)终值:

3,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的方法:

(1)一次支付:

单利法:

F=p(1+i×

n)p=F÷

(1+i×

n)

复利法:

F=p×

(1+i)p=F÷

(1+i)

(2)等额支付:

年金形式:

普通年金、即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

以普通年金为标准的公式:

FA=A×

年金终值系数(S/F,n,i)PA=A年金现值系数(P/A,n,i)

A=FA×

偿债基金系数(A/F,n,i)A=PA×

资金回收系数(A/P,n,i)

公式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年金以普通年金形式出现,如果是递延年金或即付年金,应结合其它公式转化成为普通年金

(2)公式中的i和n一定要在期间上相匹配。

(3)一次支付的公式和年金公式应注意在不同的题目中的结合使用。

(4)做出现金流量图,确定每笔现金流量的时间点,从而确定要计算的是现值、终值、还是年金。

例1:

某企业打算从税后利润中提出10万存入银行,五年后购买设备,在利率为6%,一年复利一次的情况下,五年后本利和为多少?

例2:

某厂准备借款购买一台设备,该设备价值50万,现有两家银行愿意提供贷款,A银行的利率为10%,每年复利一次,10年后一次还本付息;

B银行的条件大多数与A相同,只是半年复利一次。

应选择哪一家?

例3:

现有500元存入银行,希望3年后得到670元,每半年复利一次,问:

年利率应为多少?

例4:

某厂准备今后5年内每年年末向银行借款5000元,如果利率5%,一年复利一次,相当于第五年末一次借款多少?

例5:

一人想在50岁时拥有100万,通过组合投资,假设每年可获得15%的利率,他计划从30岁开始投资直到49岁为止,问:

每年的投资款应是多少?

例6:

某人从银行借了10万元,分六次年末偿还,年利率8%,在还了第三次后,利率将为6%。

(1)前三次每次还了多少?

(2)后三次每次还了多少?

(3)如果全部款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