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51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docx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复习进程

重庆文理学院红河校区人和居

3号楼教工住宅

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专项治理

编制单位:

贵州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2016年2月16日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整治方案

第一章地面下沉开裂

一、常见地面下沉部位

1.无地下室建筑:

外地面下沉。

二、常见地面下沉开裂产生原因

1.无地下室建筑:

室内外回填土均采用机械回填,一次性完成。

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夯实,且压实密度未达到0.94。

三、施工控制要点

(一)无地下室建筑

1.地基回填土在2m以上的场地,须先对该地基进行强夯或其它措施处理后,方可进行基础(桩基或天然基础)工程施工。

2.若该地基软弱,且地基回填土较深(2m以上),且不便于强夯等措施对地基回填土进行密度改造,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与设计院商量,首层增设钢筋砼梁板结构。

3.若该地基为原土结构,回填土在2m以内,可采用分层夯实方案。

或回填土选用石碴、砂卵石、无有机物的建筑碎碴、含砂量较高的回填土等,通过机械夯或水夯等方式达到设计回填土压实密度要求。

第二章钢筋砼结构工程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

1、常见问题

1.1混凝土构件蜂窝

(1)混凝土结构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表面粗糙面、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3)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4)混凝土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2结构漏筋

(1)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均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钢筋过密引起混凝土欠振,或钢筋位移造成混凝土构件露筋。

(3)混凝土过振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1.3钢筋位移

(1)混凝土结构构件钢筋位移,梁没有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2)剪力墙及构造柱钢筋位移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影响建筑寿命。

(3)楼板混凝土厚度不够,钢筋没有保护层。

1.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

1.5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混凝土结构施工冷缝。

1.6混凝土构件裂缝

(1)变形引起的裂缝。

(2)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3)混凝土养护不及时裂缝。

(4)周围环境造成的裂缝。

(5)施工不规范引起的裂缝。

(6)施工荷载引起的混凝土顶板裂缝。

1.7剪力墙根部流浆

(1)混凝土浇筑欠振破坏剪力墙的整体强度。

(2)剪力墙根部流浆、烂根,影响了结构设计强度。

(3)墙体支撑不规范。

1.8剪力墙混凝土离析

(1)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超过规范要求。

(2)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现场加水。

(3)混凝土未按操作规程施工,使石子集中,造成混凝土离析。

1.9剪力墙混凝土粘模

(1)混凝土拆模过早,产生粘模,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1.10梁柱节点不同强度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强度不同时必须分开浇筑,低标号混凝土不能流入高标号混凝土区域内。

1.11梁下部钢筋保护层不足,楼梯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施工缝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不得有松散混凝土和夹渣。

2、防治措施

1.1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按照值班制度,过程检查制度等。

1.2侧向模板对拉螺杆配置数量要满足混凝土侧压要求,保证侧向模板刚度。

1.3当浇筑较大梁或剪力墙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和振捣,不要因一次浇筑高度过大使模板变形。

1.4当梁钢筋过密时,应采用较小粒径混凝土浇筑,浇筑时严禁过振和欠振,严禁振动模板。

1.5梁、柱、墙模板拼缝要严密,不得流浆。

1.6混凝土浇筑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1.7严格控制混凝土进场质量。

1.8混凝土浇筑后,立刻覆盖薄膜,严防脱水,裂缝。

1.9楼面采用浇水养护时,应派专人养护喷水,确保混凝土湿润。

1.10混凝土养护时间必须达到7天以上。

1.11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减少混凝土构件的欠振、过振及施工冷缝的出现。

1.12模板及脚手架搭设应具备足够承载力和刚度,保证混凝土构件不变形。

二、楼面砼结构工程

1、常见开裂、渗水部位

(1)客厅结构板或跨度较大结构板板中龟裂,或板角45度斜裂。

(2)卫生间板底开裂、顶灯预埋盒处渗水。

(3)排水立管穿板预埋管周边渗水。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1)砼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水灰比过大,或外加剂过量、或初凝前未收面;或气温过高、气候干燥,失水过早;

(2)板刚度不够,板厚达不到设计厚度,特别是不同标高板面的板厚。

(3)板负筋(特别是不同标高板面的负筋)在砼浇筑过程中被踩踏下沉移位;板转角钢筋未按设计要求布置。

(4)支撑体系下沉或整体刚度不够,不足以抵抗砼输送泵的水平推力。

支模方式不合理。

(5)过早拆模或过早增加板面施工荷载。

(6)每天养护时间太短、次数少,或养护天数不够。

(7)卫生间底板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沉箱施工砼浇筑时,大量浮浆流入板底所致。

(8)排水立管未按设计要求预埋套管,或管洞封堵未分次封堵或堵塞不严。

(9)预埋管线的管径过大或位置不合理,多条管线重叠布置或分布不合理。

(10)地热砼面积过大,未留伸缩缝。

3、施工控制重点

(1)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和标号。

楼面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板厚度;严格控制不同标高板面的板厚。

(2)砼浇筑过程中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禁踩踏板面负筋,避免墙、柱钢筋移位。

(3)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中,距离板面或者板底不少于1/3h,并≥30mm,同一位置线管不

宜三层或三层以上交叉。

在管子交叉处,两根管子外径相加值可以大于1/3板厚,但此时管子外皮的保护层厚度a≥25mm。

并按结构及电气设计施工图要求设置钢筋加强网片。

(4)内模架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刚度必须满足施工(满足泵送砼时水平推力)要求;梁板支撑体系必须采用钢脚手架,支撑方法正确。

严禁采用圆木(丁丁猫)做梁板支撑体系。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内模架(专家已评审通过的高支模架)搭设方案施工。

(5)卫生间沉箱吊模,宜采用钢筋马蹬或钢筋焊接固定支撑。

严禁使用木条或易造成渗漏的木质材料贯穿砼支撑模板。

(6)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跨度较大(>8米)的梁板,及悬臂构件,必须保证其砼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砼强度与拆模时间与昼夜平均温度间的关系(参考)

5

10

15

20

25

30

温度

>8m梁板;>2m悬臂构件100%强度

40

35

30

28

20

10

天数

(7)严格控制过早增加施工荷载: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以减少施工裂缝;

(8)板面养护:

住宅标准层柱、墙、梁、板砼,南方地区宜采用浇水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9)穿板管均应预埋防水套管,且位置准确;若因设计变更,确须二次开孔者,宜采用机械抽孔,严禁电锤或人工开孔。

(10)沉箱砼浇筑时严格控制浮浆流入量。

宜先浇沉箱底板,初凝后再浇沉箱边梁砼。

(11)不宜在结构板面压槽安装给水管。

设计已考虑板面布管构造空间。

(12)卫生间砼楼板浇筑前,必须先将给排水管或防水套管预埋好。

第三章砌体及砌体构造工程

一、砌体构造设置

1、构造柱的设置

(1)构造柱设置的主要位置:

①填充墙)长度大于5m,墙体中部应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m。

②较长内外墙转角处和内外墙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③宽度大于或等于2.1m的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宽度大于或等于1.8m的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

2、窗台压顶梁设置

(1)窗台压顶梁截面及配筋均按设计施工。

(2)当洞口宽度大于60cm时,必须设置窗台压顶。

各种材料砌体均设置窗台压顶。

(3)窗台压顶的嵌固长度不应小于30cm。

当两侧设有砼边框时,与砼边框同时浇筑,可不考虑嵌固长度;

(4)结构找坡:

窗台飘板面必须向外找坡,坡度>5%。

严禁平设或向内找坡。

(5)窗台压顶必须先浇筑,后砌压顶以上砌体;有砼边框除外。

(6)各层阳台翻边顶坡向阳台;屋面女儿墙、护拦压顶均坡向屋面;严禁坡向外墙或外立面。

压顶坡度>5%。

3、过梁设置

(1)过梁截面和配筋均按设计要求设置。

(2)门窗口过梁搁置长度:

当墙厚≤24cm时,为30cm;当墙厚≥37cm时,为25cm。

4、拉结筋的设置

(1)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沿柱设置2Φ6.5@500(或按砌块模数≤60cm)设置拉结筋,其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70cm,且不小于墙长的1/5。

若遇斜梁,拉结筋的设置相同。

抗震烈度为六、七度的地区宜通长设置;抗震烈度为八、九度的地区应通长设置。

(2)凡在结构柱、剪力墙上植筋的,必须满足抗拔强度要求,锚入长度为10d且不小于10cm。

植筋位置准确。

拉结筋末端加90度弯钩。

(3)采用植筋施工,钻孔直径应大于拉结筋直径一个型号,清孔干净,植筋胶施打饱满。

严禁将钢筋头打入柱内代替植筋施工。

7、砌体构造设置说明

(1)构造柱、砼边框、窗台压顶、过梁、拉结筋等,若设计有明确要求的,均按施工图中设计要求施工;若施工图中设计无明确要求的,均按以上常规设置要求施工;

二、砌体工程

1、砌体材料

(1)外墙采用强度为MU5.0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砖砌块,外壁厚大于或等于25mm,宽度方向孔排数大于或等于7排,孔洞率大于等于45%。

(2)内隔墙采用强度为MU3.5烧结页岩空心砖砌体,宽度方向孔排数大于或等于5排,孔洞数大于或等于12孔,矩形孔,交错排列。

(2)砌筑用砂应为中砂以上,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

(3)采用M5水泥砂浆,严格按砌体设计配合比要求配制砌体砂浆。

2、施工控制要点

(1)斜屋面梁下填充墙砌体,采用退台方式,与斜梁间距预留15~20cm且斜度一致退台,待7天后,完成顶砖砌筑,顶砖平砌,确保砌体斗头灰与梁底砂浆堵塞饱满严实。

当空隙较小时采用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实。

(2)填充墙下部处理、构造柱和圈梁混凝土浇筑,不得有胀模和流浆,墙面要干净整洁,

(3)砌体灰缝要求:

①其他所有砖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均宜为10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

②灰缝应横平竖直,深浅一致,搭接平顺,光滑密实。

(4)严格控制门窗洞口预留尺寸。

若集团装修合约管理部对门窗洞口尺寸有特别要求、干挂石材按石材节点大样要求预留洞口外,其余均严格按门窗洞口设计尺寸留设。

3、常见问题防治

1、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1控制砂含泥量不应超过5%,砂浆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2h至3h内使用完毕。

2、水平或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合格。

防治措施:

2.2改善砂浆和易性确保灰缝砂浆的饱满度和提高砌体的粘接强度。

砌筑前,砌块必须提前1至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至15%,严防干砖上墙。

3、砌砖不按规定留槎,组砌方法不正确。

防治措施:

3.1控制好摆砖撂底,在保证砌砖灰缝8-12mm的前提下考虑到砖垛处、窗间墙、柱边缘处用砖的合理模数。

3.2构造柱部位必须留置马牙槎,要求先退后进,进退均匀。

4框架柱拉结筋漏设,位置不当。

5砌体结构裂缝(砖砌体隔断墙和填充墙与混凝土梁柱接触处、错层砖砌体、顶层墙体裂缝)。

第四章抹灰工程

一、内墙抹灰控制要点

1、抹灰前准备工作

(1)基层处理:

1:

1水泥砂浆中加纤维素配制成浆料,或采用专用界面剂。

可采用人工甩浆或机械喷浆(专用喷浆机)于墙体基层。

要求粘结牢固,砂浆颗粒均匀。

砂浆颗粒凝结后(三天后)方可进行墙面抹灰。

(2)结构修凿:

砼结构(砼墙、梁、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