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计划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技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计划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计划项目课题建议征集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基于SOA的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
开发基于SOA架构的中间件产品,包括分布式中间件、可重配置的中间件、无线系统中间件;
基于WebServices标准的SOA应用产品、商业化的SOA软件的开发应用。
进一步提升中间件产品的性能,丰富中间件产品二次开发工具,完善二次开发环境。
2、中间件开发平台建设。
应用开发基础平台,企业级应用集成基础平台;
基于行业应用的中间件、面向行业的企业服务总线平台(ESB)。
3、基于SOA的重点行业中间件应用示范。
政府部门、银行、证券、保险、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的基于SOA的中间件产品及其示范。
(二)动漫游戏产业支撑技术与平台建设
近年来,国内动漫和游戏产业都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2005年,北京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6亿元,年增长速度为52.9%,游戏市场总规模11.7亿元,年增长速度为42.7%。
2005年北京动漫出版物、电视、网络播映市场规模为0.8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67.9%。
我国动漫游戏产业中,大多数网络游戏企业存在主要产品依赖代理和引进,自主研发能力较弱,高质量游戏较少的问题,目前尚未产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动漫形象,致使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为国外企业所占据。
2008年,通过突破动漫、游戏产业的共性技术,加强条件平台体系建设,增强中小型公司的长期生存能力,减少成本的重复投入,创造共同效益,提高动漫游戏产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水平,提升北京动漫游戏产业的附加值和自主创新能力。
1、动漫游戏设计与生产技术。
创意内容模块化生产技术、集群渲染平台系统管理和分发软件开发、数字游戏引擎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
与动漫网游相关的3D建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2、动漫游戏制作平台建设。
以动漫网络游戏核心技术、移动游戏核心技术等共享技术成果为重点,建设动漫网游企业技术平台和资讯平台。
3、产业聚集区动漫游戏产业示范工程。
依托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产业聚集区,建立原创动漫、网游的体验与示范工程。
(三)数字新媒体关键技术研发及内容的创意与制作
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实行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以及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
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2006年我国电子杂志市场营收规模1.02亿元人民币;
据预测,2011年我国的手机电视业务用户将会接近全部移动用户的8%,手机电视的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以上。
2008年,在充分利用北京科技与文化创意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数字新媒体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
1、数字新媒体关键技术的研发。
版权保护关键共性技术、数字媒体内容集成与分发关键技术、海量媒体资源内容管理关键技术、Ipv6网络技术、基于P2P的网络媒体内容传输与调度技术。
2、数字新媒体标准体系与示范工程建设。
数字广播、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技术及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应用;
利用数字技术从事内容的创意与制作;
IP电视、手机电视、地面移动电视应用示范工程。
(四)移动信息化示范应用工程
随着3G时代的临近,全球电信运营商正在加快进入战略转型,这种转型将是围绕着业务转型、网络转型、运营转型3个环节进行的紧密结合而又相互影响促进的长期系统工程。
移动增值产业也将随3G、下一代互联网的投入使用加速发展,在移动视频、移动游戏等领域带来更多的产业机会。
但目前,业务内容简单、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始终是制约移动增值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008年,重点支持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移动增值技术及产品开发,在电子政务、农村、电子商务和重点行业开展移动应用示范,力争在奥运期间广泛应用。
1、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移动增值技术及产品开发。
包括移动视频电话,高速的流媒体播放技术;
移动多用户群组管理与内容发布技术;
多媒体交互系统技术;
多传感器网络部署、数据融合与业务体系结构等;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
流媒体技术、显示技术、功能芯片。
2、移动增值网络平台技术开发。
移动网络与互联网络融合技术;
移动网络与短距离通信、传感器网络的融合技术;
低成本的宽带室内外覆盖技术、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等;
移动支付通用平台的建设。
3、重点行业移动应用示范。
基于下一代网络的移动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创新业务模式,在电子政务、农村、电子商务和重点行业开展移动应用示范。
(五)金融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从全国来看,北京金融业发展具有良好的优势。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北京金融业保持较快增长,增加值年均增长约8.5%。
2006年,北京市金融业增加值9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5%。
但是,随着银行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金融系统庞大的、分散的、冗余的客户信息,是目前各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
通过支持金融企业构筑面向未来的跨国、多渠道和联合经营的知识管理平台,加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付结算系统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北京市金融业的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防范金融风险。
1、金融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及产品开发。
包括管理会计和成本控制技术研发;
在原有办公自动化基础上增加有效的利润分析、风险控制和战略决策功能技术研发;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强研发具备深入的客户信息分析及后台可集成的销售业务操作功能的软件。
2、先进管理信息技术及系统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示范。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金融企业协同应用系统平台技术的应用推广;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管理信息系统示范应用。
(六)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
北京工业设计行业在行业规模和技术服务水平方面均居国内领先地位,但目前,专业设计公司规模较小,设计师素质与国际相比有较大差距,创新能力不强和专业化程度不足都成为制约北京市工业设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008年度,培育扶持一批高水准的设计公司和设计服务机构;
发展以应用为先导,以IC设计为重点,做大做强北京IC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提升企业专业服务能力。
1、工业设计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
加强工业设计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支持设计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所需的CAID(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RP(快速成型)、RT(快速模具)、CNC(精密数控加工)、RE(逆向工程)等相关技术研发。
2、工业设计平台与基地建设。
开展工业设计创意平台研究,帮助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
为成长中的小型设计机构、设计师个人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空间及硬件服务体系;
提供设计创新信息数据库、设计软硬件平台等公共服务系统;
IC设计产业应用示范。
第二部分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
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立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为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服务。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根据企业需求、领域需求及市场需求,以落实市科委等6个委办局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核心,加强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等试点平台建设,深化和扩展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的内容,充分释放首都科技条件资源活力,初步建立基本能够满足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条件需求的首都科技条件服务体系,基本达到资源丰富、功能完备、服务优质、运作高效的要求;
在“十一五”期末,使科技条件资源综合利用率在目前基础上提高到80%。
2008年,遵循“整合现有存量科技条件资源、为社会提供开放共享服务”的总原则,在对2007年度已建试点平台开展绩效考核和试点经验推广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完善平台内部技术研发;
同时,根据领域需求培育新的试点平台,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条件平台的运营机制,增强平台服务机制的针对性和多样化,拓展科技条件服务领域,对首都科技条件资源的整合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一)多媒体渲染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北京多媒体渲染服务平台是以采购大型渲染和后期三维高清系统为基础的面向广大具有渲染和后期制作需求的动漫影视、工业设计、军工航天等领域企业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目前相关企业对以上系统需求十分殷切,很多企业由于没有以上设备和服务的支持而放弃了很多高速发展的机会,而多媒体渲染设备仅存在于北京几个大的研究机构和国有企业,且不以提供对外服务为目的,在对外服务质量上很难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北京多媒体渲染平台将建设大型渲染系统和后期制作系统,为多个领域的大中小型企业提供渲染服务。
1、多媒体渲染平台集群服务器关键软件技术研发。
研发专用集群服务器协同工作管理软件,研究后台业务自动分配管理技术和集群服务器管理监控技术等。
2、多媒体渲染平台工具软件研发。
包括渲染软件实用插件、批量渲染和后期三维高清制作等。
(二)专业材料领域公共检测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建设
分析测试是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与产品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重点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电子信息相关材料、新型建材、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汽车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通过依托在京相关单位,建设专业材料领域公共检测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首都材料领域科技条件资源的优势,推动与材料领域紧密结合的创新型测试服务业快速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支撑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面向首都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服务。
1、专业材料领域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研究。
高纯金属材料等材料类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如痕量杂质元素分析测试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研究;
用于矿产资源、城市固体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多元素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的测试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的研究。
2、有毒气体应急监测技术研究。
支持各类公共场所、民用建筑等人居环境领域的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应急检测系统;
确保安全的炸药示踪新材料及其监测技术研究;
3、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
支持各类实验室环境污染(包括实验室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生物污染物等废弃物;
电磁污染、噪声污染等)控制与治理技术研究。
4、大型结构件应力监测技术研究。
支持各类大型场馆、钢结构桥梁、承压移动容器的在役金属大型结构件应力现场检测(监测)技术研究,建立相应分析测试规范(标准)以及标准样品;
材料领域不同专业、不同体制单位建设专业技术应用与服务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创新模式。
(三)集成电路测试、设计验证和封装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为促进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支撑服务环境的提升,充分利用北京集成电路测试、封装优势,通过需求导向、机制创新,整合企业及中央在京资源,重点支持建设服务于北京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服务平台,扩大北京在集成电路设计以及测试、封装服务方面的优势,提升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研究。
包括高速混合集成电路信号测试技术;
高压、高密度混合信号集成电路信号测试技术;
测试过程中广泛使用的FLASH存储器测试系统、LCD测试仪、智能卡SOC测试仪、汽车电子IC测试仪、IP/SOC“结构”测试系统、为解决设计公司样片验证,批量生产测试急需的,高效、高性价比新型结构测试系统。
2、集成电路封装关键技术研究。
包括球形栅格阵列(BGA)封装技术;
芯片级封装(CSP)技术;
系统整合型(SIP)封装技术;
倒装芯片(FC)封装技术。
3、集成电路测试、验证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服务于重点设计企业的虚拟测试、远程设计验证服务、网络化服务、国产设备的低成本测试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的科学评价、验证和产品可靠性分析的技术咨询服务。
通过研究各类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建立行业共享的批量测试、生产测试、设计验证、样品测试验证等平台。
4、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发展EDA服务平台技术、基于平台应用的先进的自主IP技术、SOC开发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北京市集成电路设计业的设计水平,推出一批性能优异的SOC产品。
5、集成电路封装条件平台建设。
通过研究新型封装设计技术、工艺技术、材料技术、可靠性技术及高密度引线框架制造技术,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小批量、多品种的封装服务。
(四)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大力发展籽种产业,是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
以现代转基因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发展优质、高效和安全农业为导向,以培育重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及其产业化为目标,2008年度继续开展符合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经济植物包括蔬菜、花卉、林果和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的抗逆等的转基因育种研究。
继续开展小麦和玉米的创制研究,构造杂交小麦和超级玉米的国际型研发中心。
通过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的建设,聚集首都丰富的科技资源,提升北京市农业育种水平和产业化水平。
1、北京农作物转基因育种。
重点开展设施农业专用新品种的选育;
通过转基因技术手段获得抗逆(尤其是抗旱)新种质资源和品系选育研究;
采用先进的评价筛选技术获得一批资源节约型(节水、节能、节药、节肥、节地)农作物育种材料。
2、杂交小麦和超级玉米的创制研究。
重点开展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对小麦和玉米的抗逆性、增产潜力、适应范围、品质等指标的研究。
(五)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北京作为拥有1500多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挑战。
耗煤量过大、机动车快速增加、水资源紧缺、城市建设规模扩大等因素,依然严重制约着首都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的迅速改善。
近年来北京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也带动北京市能源消费快速稳步增长,2005年能源消费达5500多万吨标准煤,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持续保持增长势头。
通过风力发电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节能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北京乃至全国部分能源的需求。
1、风力发电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建设。
在北京建设风力发电技术研发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北京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为风电机组整套系统提供实验、测试、检验、验证、性能优化等方面工作的大型风电机组实验平台建设;
开展风力发电系统领域的产品技术、质检等方面的规范研究。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节能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分项计量与能耗统计信息系统等实现北京市建筑能源消耗的科学管理和实时掌控;
通过新建建筑节能评审、既有建筑能耗审计、节能诊断与改造等建筑节能全过程管理体系服务首都城乡建设、促进建筑节能实践;
通过性能检测、评估认证等促进北京市建筑节能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规范节能服务市场。
(六)北京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搭建北京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是整合和利用北京的科技资源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激发首都科技条件资源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资金、人才、政策、服务等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北京地区技术转移网络平台,组建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团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北京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效益,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撑。
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开展符合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的各项技术转移服务,包括与技术转移有关的各类信息服务、技术经营与经纪服务、技术投融资咨询服务、科技政策咨询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法律服务、财务服务、交流和培训活动等。
通过管理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实现技术转移服务创新,逐步使北京技术转移创新服务平台成为北京地区技术转移领域的信息中心和服务支撑。
1、搭建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
建设技术转移专业网站;
汇集与技术转移相关的技术项目、需求、专家、服务、政策等各类信息资源。
(1)建立技术转移的商务协同平台。
建立面向公众的以技术转移促进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为特色的门户网站,能基本满足技术转移供需信息、服务信息以及相关各类信息的快速发布、流通等要求,为技术转移客户、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提供技术转移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技术供需资源网络。
建立以大专院校、研究院所和科技园区、孵化器等为主要依托的技术转移项目来源渠道,形成技术供给的信息资源网络;
建立以企业集团、工业开发区、行业协会等为主要依托的企业需求来源渠道,形成技术需求的信息资源网络。
依托资源网络,采集和集成技术转移信息资源,构成促进技术转移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基础。
2、技术转移服务支撑团队的建设。
包括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科技投融资顾问和知识产权服务、财务咨询、科技评估、法律服务等各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为主要成员构成的社会化服务集群。
通过研究技术转移中各方需求、团队管理及协作的内在机理,在业务实践中探索集团化服务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形成提供优质高效技术转移服务的服务团队。
第三部分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
“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旨在集成北京市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在北京重点产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围绕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建立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围绕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目标,结合北京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和社会发展对产业的需求,2008年“北京重点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主题的工作重点是:
面向重点行业的行业应用软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工程、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北京特色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数字化医疗设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药标准化及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集成电路重大装备产业化技术及高端通用芯片关键技术研究、高档数控机床研发及其关键功能部件产业化、北京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通过上述领域的科研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行业价值链上一大批中小企业实现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北京重点产业的技术竞争力。
(一)面向重点行业的行业应用软件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工程
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780亿元,总量规模占全国的1/3。
软件产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目前,北京软件企业在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基础。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行业应用软件将在电子政务、银行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和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目前,北京行业应用软件在功能的完备性、丰富性、负载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2008年度,将通过行业应用软件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应用软件在北京市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应用,进一步提高北京市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国产软件的比例。
1、基于行业知识库的关键技术研发。
研究基于知识库的成熟库认证与知识评估、知识管理与维护、知识共享、知识网络存储等技术,以及行业知识库总体框架、知识描述等技术;
发展高可信计算技术及海量存储技术。
2、基于自主基础软件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在电子政务、教育以及金融、能源等行业开展行业应用软件产品的示范应用。
(二)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
北京市无线通信产业规模保持稳步增长,2005年总收入达到800.85亿元,同比增长了23.3%。
TD-SCDMA领域技术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终端瓶颈被打破,产品日益成熟和多样化。
SCDMA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McWiLL日益成熟,主要应用于无线市话、宽带接入和农村通信三大市场。
虽然北京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与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
通过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软件产品、软件工具及测试仪器仪表的研发,推动成立新一带移动通信测试和检测产业园,建设完成一个宽带通信典型业务示范运营平台。
1、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架构及终端产品的开发研究。
加强对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接入网和终端产品的开发,加强网络架构研究,研发支撑业务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关键技术。
2、宽带无线技术的推广应用。
包括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宽带应用系统等的推广应用。
3、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示范。
建立宽带移动通信示范网络,成为主流新技术集成的前沿阵地、产品演示中心和典型应用的示范网络;
建立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测试和检测产业示范园,建立完整的测试、检测和认证体系。
(三)北京特色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005年北京新材料产业总体规模达到460亿元,保持了15%的增长率,其中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占到50%以上。
目前,北京在新材料若干特色领域已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规模持续扩张、技术水平升级的关键阶段,新材料市场得到空前的发展机遇。
北京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保持和扩大新材料行业优势。
围绕北京重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保、节能材料等热点需求,鼓励现有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开发或集成创新,加快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步伐,在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形成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拉动北京新材料产业保持15%-20%的增长速度。
1、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重点支持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成套技术研发。
2、高性能二次电池材料及集成技术。
包括高功率锂离子二次电池及隔膜材料国产化制备技术、大功率镍氢二次电池组规模制备技术等。
3、精细化工产品及相关技术研究。
围绕北京都市产业如日用化工用品等的需求,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细化工用关键材料及其产品技术,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和配套应用。
4、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环境建设。
重点支持北京地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体系建立,建设提供研发、中试、检测、临床公共服务平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