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275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docx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第二周

2012年2月13日

活动名称

体育:

拼图形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练习跳和钻的动作。

2.认识几种几何图形。

重点、难点

练习跳和钻的动作。

活动准备

圆形、长方形、梯形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走成大圆圈后跑步,切段分队走成六路纵队。

(2)做模仿操。

“春风吹来了,吹得小树摇”同时双手上举左右摇摆做上肢运动;

“大风吹来了,小树被吹弯了腰”做腹背运动;

“你们听,呷!

呷!

呷!

小鸭走来了”原地下蹲学小鸭走,做下蹲运动;

“你们看,小燕子飞来了”两臂侧平举上下摆动,踮起脚尖四散在场地上做飞行状;

“看,小兔也来了”四散学小兔跳。

2.基本部分:

玩“拼图形”游戏。

(1)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

当看到老师出示三角形图片时,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三角形,当看到老师出示圆形图片时,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形。

以此类推。

(2)游戏开始,教师不断变换图形,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形围成相应的图案。

(3)把幼儿按性别分成两组,比赛哪一组将图形拼得又快又好。

(4)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形围成相应的图形,另一组幼儿练习从围成的图形中钻进钻出(从手臂下钻),或请围成图形的幼儿手拉手蹲下,请另一组幼儿从他们的手臂上跳进跳出。

之后两组交换角色重新游戏。

3.结束部分。

(1)玩“捕小鱼”游戏。

(2)评价游戏后做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小看戏》这首乐曲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为了让孩子们积累先前经验和知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放开录音机让孩子们去听,还教他们学习打过这首乐曲的节奏,但是没有接触过乐器演奏,由于这次的活动是对外的公开教研活动,而且是在一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的压力很大,在综合了一研时大家给出的建议和意见的同时,我结合自身及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和活动环节。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自己将目标2作为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授课活动。

授课当中自己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但是在听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我自己回想了一下,觉得大家的眼睛真的是很厉害。

第二周

2012年2月15日

活动名称

美术:

开心帽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应该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像快乐仙子一样,不但自己快乐,也帮助别人快乐。

2.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开心帽”,乐意说出自己的心情,与同伴进行情感交流。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并会制作”开心帽”,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笔、油画棒、纸、皱纹纸、卡纸、剪刀、胶水等。

、报纸等。

故事磁带《快乐仙子和“开心帽”》。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录音《快乐仙子和“开心帽”》。

教师:

故事里有谁?

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分段讲述。

快乐仙子有什么心愿?

她用什么方法让别人快乐呢?

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种排解不愉快情绪的方法。

怎样才能消除不愉快使自己快乐起来?

3.做“开心帽”。

教师提供废旧报纸、皱纹纸、装饰纸、胶水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幼儿制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幼儿制作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或是给幼儿一些建议。

4.幼儿戴上交流自己的创作方法和自己的心情。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出示一幅请他们来找,而是先请小朋友们先来复习一下几种基本的几何图形,为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神秘感,我将图形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一个一个逐个出示,小朋友们都能够积极异口同声地说出来,并说出图形的数量。

重点还出示了两种梯形为下面的内容铺下基础。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电视出示一幅画,孩子们显然对这几种图形能够经过组合变成这么漂亮的一幅画感到非常的好奇,为此,我请幼儿来说一说,来讨论一下,这幅图画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有几个,在经过了细细的数图形后,再请孩子们用圆圈记录图形的数量,再一次复习数数,请个别幼儿操作,其他孩子检验。

接下来是每一个孩子操作,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边数边记录。

 

第二周

2012年2月15日

活动名称

综合:

会变的脸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知道人脸上的表情能表示高兴、伤心、愤怒、害怕等不同的情绪。

2.大胆地想象和创作,学习以绘画、泥塑等方式来表达某种情感,并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等细节的变化。

3.体验美术活动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用绘画、泥塑等方式表达某种情感,并注意眼睛、眉毛、嘴巴等细节的变化。

活动准备

从旧报纸中选择表示高兴、伤心、愤怒、害怕的人脸图片若干,把它们剪下来。

与幼儿一起搜集反映高兴、伤心、愤怒等不同情感的人脸照片或图片。

纸、水粉笔、油画棒等各种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看不同的表情,如高兴、愤怒、伤心、害怕的图片或照片,交流自己的感受,说一说不同表情的人脸上眼、眉、鼻、嘴的特点,看了图片感觉怎么样?

2.表情模仿。

(1)幼儿自由结伴,看镜子或看脸谱、照片模仿,感受不同的人物表情,能关注眼睛、嘴巴、眉毛的不同变化,学一学,试一试。

(2)请模仿的逼真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模仿人物表情,教师引导幼儿关注模仿者眼睛、嘴巴、眉毛的不同变化。

3.自由创作:

幼儿自由选择和定名,找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尝试用绘画形式来表现某种表情,如生气的爸爸、微笑的妈妈、迷路的小弟弟等。

鼓励幼儿表现出眼睛、嘴巴、眉毛等脸部细节变化。

4.布置作品展:

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我在活动前先收集不同的表情图,让幼儿先了解它们的特征,然后边照镜子边观察比较不同的表情图,这样为后面的作品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自由创作环节中我们给幼儿准备的纸太少,幼儿只表现出2――3种表情图,我觉得应充分的备幼儿,不是让幼儿伸手摸得到,而是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

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会充分得备教材、备幼儿,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使孩子受益。

第二周

2012年2月16日

活动名称

美术:

全家福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1、能表现家庭成员的主要特征,学习画出人物正面的形象。

2、增进幼儿与父母、家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如何表现全家福的场面。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在家中观察家庭成员的长相、发型、服装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准备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张照片,大家看看上面都有那些人?

小朋友们的爸爸、妈妈长什么样子呢,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提醒孩子说出家人的相貌特点、常有的表情和动作以及喜欢穿什么衣服。

二、指导绘画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是怎样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外貌特征的。

2、你们想不想画一张自己的全家福呢?

幼儿尝试绘画家庭成员最主要的外形特征,可以是半身,也可以是全身的人物形象。

可以让孩子照着照片画。

画好后,让孩子给画涂上颜色。

幼儿画画时,教师巡视。

3、如果给这张画加上“镜框”就更像照片了。

指导幼儿绘画“镜框”。

幼儿设计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

三、评价作品

1、幼儿讲述自己的作画过程。

2、把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全班性的传阅。

3、小组评价别人的画。

活动反思:

每个孩子们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欣赏全家福照片,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是非常愉快幸福的。

接着让幼儿观察家人的外表特征,分辨他们的身份,这一点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讲是很容易掌握的。

接下来我请幼儿观察照片中人物的位置、细节,他们不仅能说出人物的名称而且还注意到了各不相同的外表特征,例如:

爷爷长有白胡子、白头发、脸上有皱纹,或是妈妈是长头发,化了妆,很漂亮等等。

孩子们不仅观察得比较仔细,而且还进行了连贯性的讲述,为美术操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为“照片”设计镜框时,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每个人制作的相框都独树一帜、别具一格,把自己的全家福装点得美轮美奂、绚丽多彩,闪现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

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多注重孩子的引导工作,特别是美术教学活动,不是简简单单的你教一笔我画一笔,而是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去观察、去想象、去操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智能型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的需要。

第二周

2012年2月14日

活动名称

打击乐:

小看戏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打击乐器随乐演奏,表现乐曲《小看戏》的欢乐情绪。

2.跟随乐曲的节奏做动作,掌握打击乐演奏的节奏结构。

3.按照指挥手势进行合作演奏,注意保持同伴之间的协调。

重点、难点

能随乐看指挥进行合作演奏,保持同伴之间的协调。

活动准备

排好马蹄形座位,摆放好小乐器;录音机,磁带;画好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导入活动。

教师:

这个故事还有一首好听的乐曲,想不想听一听?

2、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

教师:

听了这首乐曲,你觉得心里怎么样?

3.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节奏动作,掌握乐曲的整体结构。

集体学习乐曲完整节奏。

4.分组练习。

(1)将全体幼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拍手动作,另一部分幼儿做拍肩动作(教师指挥)。

(2)交换练习(教师或幼儿指挥)。

5.认识小锣,并学习小锣的演奏方法。

(1)教师出示小锣并示范演奏方法。

幼儿用模仿动作练习。

(2)全体幼儿随乐曲做拍手动作,教师在拍肩动作处演奏小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6.打击乐器演奏。

(1)请一组幼儿演奏小锣,其余幼儿演奏其他乐器,并轮换进行练习。

(2)请能力强的幼儿指挥。

活动反思:

《小看戏》这首乐曲我们班的孩子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为了让孩子们积累先前经验和知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放开录音机让孩子们去听,还教他们学习打过这首乐曲的节奏,但是没有接触过乐器演奏,由于这次的活动是对外的公开教研活动,而且是在一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所以我的压力很大,在综合了一研时大家给出的建议和意见的同时,我结合自身及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和活动环节。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自己将目标2作为了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授课活动。

授课当中自己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但是在听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我自己回想了一下,觉得大家的眼睛真的是很厉害。

第二周

2012年2月17日

活动名称

 社会:

我的开心法宝

班级

中6班

教者

 颜海璐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的多种情绪,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自己高兴的办法。

2.乐意用语言、动作等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重点、难点

感知人的多种情绪,能与同伴交流、分享让自己高兴的办法。

活动准备

《幼儿画册》,《表情歌》音乐磁带,不同情感的人脸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回忆家人或朋友的表情。

感知人的多种情绪。

(1)请幼儿说一说:

当你自己高兴、伤心、愤怒、害怕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做一做,教师同时出示相关图片或照片。

(2)除了这些,我们还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表情呢?

(着急、平静、忧愁等)

2.交流“我的开心法宝”,说出自己排解不愉快情绪的方法。

3.阅读《幼儿画册》中的相关内容《我的开心法宝》,想一想还有哪些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

4.欣赏《表情歌》歌曲,会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情绪。

(1)讨论:

当你高兴时,你会怎么样?

(拍手、唱歌、跳舞)

(2)欣赏《表情歌》中高兴情绪的片断。

(3)讨论:

当你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