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47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和之前一样么?

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

(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

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

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

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知识要点及练习: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了文章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比如易拉罐压扁、水结冰、铁丝弯折只是形态、大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火柴燃烧、铁生锈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

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

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

1、推测:

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

依据是什么?

怎么做来证实?

建议:

留取对比样本。

2、混合实验。

思考:

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3、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

4、分离实验:

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

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5、比较:

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6、小结:

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

物理变化及其特点。

二、糖的加热实验

1、预测:

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

填在表格中。

2、实验

3、交流:

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

引导:

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

4、小结并引申:

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

(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三、总结:

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填空:

  ①物质变化有快有慢。

  ②有些物质在变化中,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不同于原来的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物理变化;

  ③有些物质在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成为化学变化;

  ④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包含物理变化。

  二、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水结冰②铁钉生锈③水加热变成水蒸气④蜡烛燃烧⑤白糖燃烧成炭

  2.下列不属于物理变化的特征是()

  ①物质的状态改变②产生新的物质③物质的大小改变④物质的形状改变

课时)初稿: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米饭甜味的原因

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

一、谈生活经验:

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

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

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

米饭是甜的么?

说明了什么?

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

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

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

(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

4、阅读课本30页资料。

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

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

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

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

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

是一种新物质么?

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

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

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

神秘信件

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课外活动:

制作神秘无字信件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答案见:

科学大全第15页)

  ①淀粉是植物体中储存的养分,存在于种子和块根中。

  ②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变成了糖)

  ③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最简便的方法是在食物上滴碘酒,如果食物变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果食物不变蓝色,说明食物中不含有淀粉。

  ④用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来写密信,滴上碘酒就可以让字显现出来。

  ⑤我们常见的大米、面粉、绿豆、胡豆、豌豆、土豆、红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我们常见的蔬菜类、肉类、水果类不含淀粉。

  二、答问:

  吃馒头时,刚开始在嘴里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科学概念:

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

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

1、观察小苏打,记录特征。

2、观察白醋,记录特征

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

1、过渡提出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为什么?

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

3、实验:

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

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

4、实验交流:

在实验中,怎么做的?

有什么现象发生?

(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三、验证产生气体

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

怎么验证你的设想?

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

2、引导实验一:

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3、引导实验二:

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

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

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

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

课外搜集。

一、填空:

  ①小苏打的特点是:

白色、粉末状;

白醋的特点是:

无色,液体、酸味。

  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经过研究这些气体是,除此之外,玻璃杯中留下的物质是醋酸钠。

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③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着的火焰熄灭,我们喝的饮料中就有二氧化碳气体,例如:

当我们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也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二、问答题:

  1、把小苏打和白醋放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会有什么感觉?

科学大全第16页)

  答:

5、铁生锈了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

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

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

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

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

(指出:

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

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

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

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

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

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一、选择题

  1、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A、只是空气B、只是水C、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

()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干燥的高原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

  A、涂上油漆B、放在干燥处C、用纸包起来

  D、放在地窖里E、放入水中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

  4、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

  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

  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二、问答题

  1、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和减缓铁生锈速度的,说说其中的道理。

  

  2、王大爷家有两口铁锅,一口闲着,一口天天用来炒菜,你认为哪口锅生锈的速度快,为什么?

  

  3、观察一辆小自行车,在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防锈的措施,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

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

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

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

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

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

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

生答补充。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

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

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

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

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总结拓延: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

课外续填表格:

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

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1.物质的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

①产生沉淀物;

②产生气体;

③改变颜色④发热发光等。

2.物质的物理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

①改变物质的状态、、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二、问答题:

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里,有什么现象产生?

科学大全第18页)答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课前经历5课作业:

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一、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

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分析:

根据这个问题设计的实验合理么?

谈谈。

现象的记录你可以看出什么结果?

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

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铁生锈的快慢

1、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2、小组讨论:

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

(可以参考课本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布置课外活动:

完成活动探究。

四、防治生锈

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

2、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3、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资料阅读:

48页——铁锈的形成

1、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

2、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例如把铬、镍等金属加入普通钢里制成不锈钢,就大大地增加了钢铁制品的抗生锈能力.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是防止铁制品生锈普遍而重要的方法.根据保护层的成分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a.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烧制搪瓷、喷塑等.例如:

车厢、水桶等常涂油漆;

机器常涂矿物性油等.

b.在钢铁表面用电镀、热镀等方法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如锌、锡、铬、镍等.这些金属表面都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铁制品和水、空气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c.用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而稳定的氧化膜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8、物质变化与我们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

用总结、整理知识的方法帮助建构科学概念。

用阅读资料、体验的方法了解知识。

体会到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是紧密相关的。

了解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对所学知识相关实验的总结概括。

水、糖、柠檬酸、苏打、勺子、杯子、开水

一、整理概括单元内容

1、回顾:

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哪些物质的变化?

罗列出来。

物质的变化

变化类型及特点

科学概念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子和豆子

火柴、蜡烛的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2、你觉得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

化学变化伴随的常见现象有哪些?

你怎么理解物质是变化的?

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联系

1、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物质变化资料

2、阅读课本介绍的物质变化资料,思考:

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变化?

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变化?

3、小结:

物质的变化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活动制作:

自制饮料

1、同学们很爱喝的饮料有哪些呢?

你觉得是怎样做成的呢?

如果用我们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眼光来看是怎样的呢?

柠檬汽水:

根据课本资料的配料,小组制作。

要求:

仔细观察制作过程中的变化体现。

2、品尝后谈谈体会。

四、课外活动:

制作橙汁饮料,与家人分享。

1、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不产生新物质;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物质。

2、像加工制作、溶解、热胀冷缩一般是物理变化,燃烧、消化、腐烂、变色、冒气泡一般是化学变化。

3、制作橙汁饮料是物理变化,制作柠檬汽水是化学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物质的变化》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