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963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docx

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

2016高一语文早自习阅读材料第四周

生动的静美

周一

风雅诗斋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①八阵图:

在四川夔州奉节县西南七里。

八阵图是在沙滩上聚石成堆,共有八个军阵图形,相传是诸葛亮推演兵阵的遗迹。

②功盖:

意思是诸葛亮创立蜀汉,造成魏吴蜀三国鼎立的盖世功业。

③“遗恨”句:

是说刘备急于报吴国杀关羽之仇,出兵伐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伐魏主张;而诸葛亮没有能够阻止住,使蜀汉国力受到削弱,所以遗恨。

“失”,是失策之意。

鉴赏指引:

本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凭吊相传蜀汉诸葛亮所作八阵图遗迹时作。

头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后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

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惋惜中渗透了诗人“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这首诗还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

而且不是空洞抽象的议论,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的议论。

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文言读吧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的志向是,对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对平辈的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对少年人,使他们归依怀念我。

  (《论语·公冶长》)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游历)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饱览了塞外大漠)。

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虽其体格时有卑者(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他的文章气象沉着而法度精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他不为默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韩、曾之流亚也。

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徐文长传》袁宏道

大家文坊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

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位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地心疼。

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

没有了注释,这本书将不再完美。

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地需要一些注解,不论是注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

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

而当妈妈坐在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了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注释“思”,以“一叫干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解释。

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

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

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粲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

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地令人心动。

而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殿涅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宁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

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

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

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

好汉武松本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带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

“好!

还有爱情,自古以来就令人“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爱情,更是不需要注解,也没有注解的。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

“爱,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像你,注定跟我走。

’’我读书时曾结识一位从意大利米兰来中国留学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学习了四年中国历史,又到中国研究古典文学,能写精美的绝句,曾令我惊叹不已。

多年以后,我看电视,才知道她嫁给了大学的一位锅炉工。

记者问她为什么嫁给一位中国的锅炉工,我就觉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

没有为什么,“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屏幕上她为专心读书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万分感慨。

想起征婚广告中那么多比工程设计还要精确的择偶要求,我真的怀疑这样是否可以寻到真正的爱情。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

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褪色……

伴读引思:

文章反驳人们习惯的注释、解释,但不是在同一个层次的驳斥,而是在意境层次高下上的比较。

不需注释,是因为可以意会,这是比言传更高一层的意境。

不需注释的生命倡导的是生命和艺术的更高境界。

这是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以有限去表达无限,永远也不可能“言尽意”。

其实,生活和艺术都需要一些可意会的境界。

素材回廊

历年高考名句

(一)

1、有一句诗说: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1991)

《陋室铭》: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的词句。

(3分)(1992)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绸。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在横线上填写原句(3分)(1993国)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

《劝学》

(3)是故,无贵无贱_,无长无少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_。

《涉江》

4、写出下列各诗词名句的下句〔任选四句〕(4分)(1993地)

①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一》)

⑤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1994)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小雅•鹤鸣》)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6、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1995)

(1)流水不腐__,户枢不蠹。

(马总《意林》)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论语•学而》)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

(李商隐《无题》)

(4)不以规矩_,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5)满招损_,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7、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1996)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8、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

(3分)(1997)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9、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三句)。

(3分)(1988)

(1)玉不琢不成器__,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此曲只应天上有__,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_。

(刘禹锡《乌衣巷》)

(4)小荷才露尖尖角__,早有晴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10、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两句)(4分)(2002)

⑴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⑵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2003)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_,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段中空缺的部分。

(只选两小题)(4分)(03皖春)

⑴子曰: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⑵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13、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03京春)

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_,如是而已。

(《师说》)

⑵移船相近邀相风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

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任选两题)。

(4分)(04京春)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其中三题)。

(05京春)

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⑶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