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9587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防结构设计总说明Word文件下载.docx

3、自然条件

3.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

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

3.2场地标准冻深:

1.40m。

3.3场地的工程地质与地下水条件:

3.3.1由********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3.2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勘察范围内无地下水出露,勘察时水位标高(相对于自然地面,下同)为-4.8至-12.0m;

防水设计考虑的地下水位为-4.8m;

抗浮设计考虑的地下水水位为(抗浮设计有关措施另详施工图说明与大样。

设计未作说明时,施工单位应在上部主体结构(地面以上无建筑时,应在顶板填土)完工前采取措施以确保地下水位不高于基底或保证基础构件不致因水浮力原因导致变位或损害)。

3.4本工程地下水对钢筋砼结构具有,地基土对钢筋砼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设计采用对钢筋混凝土的防腐措施等级为中等腐蚀性,具体做法详见第9.4.2条。

3.5主体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I类,室外构件为类,水库、洗消间为类。

4、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50068-2001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50083-97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50105-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50038-2005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50225-200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50108-200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0046-2008

5、本工程设计计算所采用的计算程序

5.1采用2010年版系列软件“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

5.2采用系列软件“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基础设计。

5.3采用理正人防软件(2.9.0.1版)对人防单个构件进行计算。

采用理正结构工具箱6.0版对外墙进行平时工况计算。

6、设计主要采用的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7、地基基础

7.1当基础由民用荷载控制,并由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设计时,按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要求。

7.2地基持力层:

本工程采用卵石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500。

7.3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建筑物下无古墓、井坑、人防地道,开挖如有异常须通知设计人员作专项地基处理。

7.4人防地下室在地下室顶板施工完毕,基础外侧防水、防腐施工完成后,用不含对基础有侵蚀作用的弋壁土、角砾土分层回填夯实。

地坪垫层以下与基础底面以上的压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7.5基础开挖应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对基坑道路、市政管线和现有建筑较近处应进行放坡,对基坑道路、市政管线和现有建筑较近处应进行边坡支护,以确保道路、市政管线和现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边坡支护应由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

7.6基槽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应尽快通知勘察、设计等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验槽。

基槽检验可用触探式或其它方法,当发现与勘察报告或设计不一致,或遇到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在监理人员的主持下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有效设计文件。

基坑验槽之后应尽快对基坑进行封闭,避免水浸和暴露,并应与时进行地下结构的施工。

7.7基础选用类型: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基底标高详基础施工图。

7.8钢筋砼基础底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5的100厚砼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

7.9墙柱钢筋与基础联接:

墙、柱的纵向钢筋全部伸入基础底部并满足锚固长度。

8、主要结构材料

8.1钢筋:

为235级钢筋,为335级钢筋,为400级钢筋,钢材采用Q235B,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且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8.2混凝土强度(施工图注明者除外)。

8.3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基本要求。

注:

1、氯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

2、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

3、基础构件按二b类环境类别要求;

不与土壤相接触的基础构件的环境类别取与基础以上构件相同类别),基础以上构件环境类别详本总说明第3.5条;

4、素砼基础、毛石砼基础与基础垫层可不遵循本表要求。

8.4焊条:

235级钢筋焊接:

E43;

335级钢筋焊接:

E50400级钢筋焊接:

E55。

9、地下结构防水、防腐蚀

9.1地下室底板、基础`外墙(挡土墙)、顶板砼采用防水砼,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为P6,有关要求详《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图集第14~15页。

防水混凝土内除应根据需要掺入减水剂、剂、引气剂等外加剂外,还应掺入具有密实、微膨胀性能的添加剂,如高性能砼外加混凝土膨胀剂等,掺加的外加剂须有人防使用证,外加剂的详细掺量与施工方案由提供产品的厂家提供,并应严格控制其产品质量和保证其合理掺量。

其它防水要求详建筑专业施工图说明。

当建筑专业施工图未作明确规定时,则应根据本总说明提供的防水等级,按《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图集确定相应的防水要求并执行相应的防水构造。

9.2施工模板对拉螺栓、设备管线穿墙构造做法详见国标图集《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

9.3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

当留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基础面不小于300的墙体上,施工缝防水的构造形式见附图9.3.1,变形缝防水的构造形式见附图9.3.2。

9.4防腐蚀要求(当基础由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设计时,基础构件防腐按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要求)。

9.4.1当设计采用的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与以上时,须按《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50046-2008)施工。

基础构件应根据腐蚀等级,分别采用如下防护措施:

9.4.2基础构件的表面防护应符合下表要求:

9.4.3基础构件、地下室外墙与底板与腐蚀性土或水接触面处,无论是否设有防护层或防水层,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均应取50。

9.4.4基础构件的最大水灰比不得大于0.50,最小水泥限量不少于325,最大氯离子含量(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为0.10%。

9.4.5当岩土勘察报告提出的防腐要求高于本说明的要求时,应按岩土勘察报告的要求办理。

9.4.6与地下室挡土墙相连的柱和兼挡土墙的剪力墙,与非基础构件埋入腐蚀性土或水中的部分,亦应按上述要求办理。

10、钢筋混凝土结构

10.1本工程采用国家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的表示方法。

施工图中未注明的构造要求应按照标准图的有关要求执行。

人防构件选用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0701~05)。

10.2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详0701图集第55页,并作补充如下。

(1)埋入土中的外墙、梁、板、柱纵筋砼保护层厚度应向外侧增加到40,当有地下水时防水时防水钢筋砼构件迎水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到50(设置防水层时可减薄为40)。

当腐蚀设计国家标准设计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0701~05)。

当腐蚀设计采用的对钢筋砼的腐蚀等级为弱腐蚀与以上时,沿应符合9.4.3条要求。

(2)当由于基础构件保护层增厚过多,造成上部构件纵筋就位困难时可允许采用原位放大法以满足保护层加厚的要求,即钢筋制作依据施工图所注断面按照与基础以上构件相同办法制作与安放,而在支模时根据加厚的保护层要求外扩支模和浇注成型。

当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40时,应在保护层内附设钢丝网或采取其它有效防裂措施。

(3)剪力墙的暗梁、连梁、暗柱;

门框墙所设的边柱、上挡梁的钢筋保护层分别与一般梁、柱相同。

10.3当抗震等级为三级与以下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搭接长度()详0701图集57页表4-10~表4-12;

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取03G101-1图集修正版第33、34页相应抗震等级的、。

除施工图中已注明为纵向构造钢筋或虽未注明但可明确判定为纵向构造钢筋(如架立筋、梁侧抗收缩纵向筋、板面抗收缩筋与板中未标注的分布纵筋等)之外的所有纵向钢筋均按受拉的受力钢待。

纵向构造钢筋的锚固和连接详03G101-1图集与本总说明有关内内容,施工图另有说明时按该说明采用。

10.4钢筋接头形式与要求:

10.4.1梁、柱、剪力墙、板的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10.4.2梁、柱、剪力墙纵向钢筋接头直径≥20时优先采用Ⅱ级机械连接接头。

10.4.3纵向钢筋直径≥28,以与偏心受拉柱内的纵筋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10.4.4框架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柱纵向钢筋接头、剪力墙边缘构件与框支梁、柱纵向钢筋接头,应采用机械连接。

10.4.5接头宜避开非连接区,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尽量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Ⅰ级机械连接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Ⅰ级或Ⅱ级机械连接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10.4.6柱、剪力墙边缘构件在一层层高内,梁在一跨内接头每根钢筋不宜多于一个接头。

10.5当抗震等级为三级与以下时,梁柱纵向钢筋接连接构造详0701图集第63页,梁柱箍筋构造详第64页,梁或柱支座两边梁变截面时纵向钢筋构造详第66页,当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还应满足03G101-1图集相应抗震等级的构造要求。

10.6梁

10.6.1如梁与柱偏心值大于柱宽1/4时,按附图10.6.1对梁做水平加腋。

10.6.2同一轴线上不同梁号的梁纵筋尽量连通,以减少梁柱节点的钢筋锚固数量。

10.6.3现浇主梁与次梁交接处,或梁下部挂有集中荷载处,应附加吊筋或箍筋,未注明的当左右次梁梁跨度之和的1/2梁长L≤3m时总设6根箍筋(直径同梁箍筋),当3m<

L≤6m时总设8根箍筋并设218吊筋,当L>

6m时总设8根箍筋,并设吊筋(施工图已说明者按施工图。

当悬臂梁端设有次梁时,应在次梁内侧悬臂梁上设箍筋,数量同前。

附加吊筋构造详0701图集第65页。

10.6.4梁定位尺寸图中未注明者均以轴线均分,当梁宽b<

350时,梁上部负筋中两根角筋应通长,当梁宽b≥350时,梁上部负(包括两根角筋)应通长(图中注明者除外);

当梁筋中四根钢筋上(下)部仅当两根通长受力钢筋时,增设架立筋,与支座筋搭接400(或锚入支座)。

当梁腰高b≥450时,梁腰筋大样详03G101-1-62~63页。

腰筋钢筋当梁宽≤350时为,梁宽400~550时为,梁宽为600~750时为14,超过800时设计人确定,抗扭筋可代替腰筋,弧梁腰筋设计人定。

10.6.5梁上小洞口加固大样详附图10.6.5,位置必须经设计人员认可同意。

10.6.6水平折梁的配筋构造大样详附图10.6.6。

10.6.7当梁跨度≥9m时,梁跨中起拱2‰,当挑梁跨度L≥2m时,端头起拱5‰。

10.6.8顶板、底板反梁构造详0701图集第65页。

10.6.9梁非通长配筋切断点详03G101-1修正版的相关部分,但第一断点从柱内皮算起按3和1.2取值并须≥1/6,第二断点从柱内皮算起按4和1.2取大值(为左右净跨值的较大值),当梁端有挑梁时靠挑梁一端第一断点从柱内皮算起还须保证:

楼层1.2L,屋面1.5L(L为挑梁挑出长度)

10.7柱(当柱由民用荷载控制,并由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设计时,按民用工程设计单位要求。

10.7.1截面尺寸大于400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柱纵向受力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50;

高层框支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应小于80。

10.7.2柱加密区箍筋肢距不宜大于下值:

一级抗震等级为200,二三级抗震等级为250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为300。

10.7.3柱箍筋一般形式见国家标准图(O301-1修正版)第46页,柱内复合箍除框架节点核心区外不得全部采用拉筋。

柱箍筋应为封闭式,其末端应作成135度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且不应小于75。

采用拉筋组合箍时拉筋紧靠纵筋并勾住封闭箍筋。

一般圆箍筋搭接构造参照国家标准图(O301-1修正版)第40页的圆柱螺旋箍筋搭接构造图2。

10.7.4框支柱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

10.7.5框架节点核心区应设置水平复合箍筋。

核心区未注明水平复合箍筋者其水平箍筋直径、肢数、间距不得小于核心区上下柱加密区箍筋值中的较大值,可采用由外围封闭箍筋与全部拉筋组合式复合箍筋。

10.7.6柱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与预埋件等焊接(电气接地除外)。

10.7.7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梁板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混凝土强度等级5.0178为一级,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混凝土等级不超过一个等级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可随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

(2)当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不大于两个等级时,而柱子四边皆有现浇框架梁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可随梁板一同浇筑。

(3)当不符合上面两条的规定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应按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单独浇筑。

按附图10.7.7要求施工。

在节点混凝土初凝前即浇筑梁板低等级混凝土,并加强振捣和养护。

10.8墙

10.8.1人防内、外墙与顶板、底板和楼板的连接详0701图集第58页,临空墙的配筋构造详61页,相邻防护单元间隔墙详第62页,钢筋砼墙体连接构造与墙体水平分布筋的搭接详59页,当人防墙体兼为上部剪力墙时,尚应符合03G101-1图集的相应抗震等级的构造要求。

门框墙的锚固要求详0704图集,其中临空墙和隔墙的水平筋与竖向筋相互位置关系详见结施-04墙体配筋示意图。

10.8.2钢筋混凝土墙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楼层板时,墙板节点处混凝土可按附图10.7.7

(二)要求施工。

10.8.3当施工图未特殊注明时,钢筋混凝土墙拉结钢筋直径按如下执行:

墙厚<

250m时为6,墙厚10.8.3当施工图未特殊注明时,钢筋混凝土墙拉结钢筋直径按如下执行:

250m时为6,墙厚

10.8.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应在防空地下室楼层处加设暗梁(楼层有边框梁不设),暗梁见附图

10.8.5施工图中人防外墙(挡土墙)墙端无(暗)柱者,墙端按附图10.8.5要求施工。

人防外墙(挡土墙)一般情况下竖向钢筋设在外排。

10.8.6剪力墙或其它混凝土墙开洞口时图中未注明洞边加筋者洞口加强筋构造见下下述:

(1)当防空地下室内墙仅人防需要即上部不为剪力墙时,当墙体开洞D(L)<

1000时,留孔构造详0701图集第60页(a)~(d)大样,洞口加筋钢筋级别同墙体。

当墙体开洞D(L)≥1000时,另详施工图设计。

(2)当防空地下室内墙且为上部剪力墙时。

a)当墙体开洞D(L)≤1200时,洞边加筋构造详附图10.8.6,当墙体开洞D(L)>

1200时,另详施工图设计。

b)当防空地下室无洞口,上部建筑剪力墙有洞口时,构造详0701图集第60页(h)大样,上部建筑暗柱可按民建要求锚固在底板内或锚固在楼板内。

c)当防空地下室有洞口,上部建筑剪力墙无洞口时,构造详0701图集第60页(g)大样。

d)当上部建筑洞口与防空地下室洞口上下对齐时,上部剪力墙暗柱应伸入防空地下室底板,并满足锚固要求。

e)当上部建筑剪力墙洞口与防空地下室洞口错开时,构造详0701图集第60页(j)大样。

10.8.7剪力墙边缘构件详民用结构图纸,人防特殊说明的暗柱与之冲突时,截面与配筋均选用大者。

10.8.8人防墙体与民用剪力墙重合时,截面与配筋均选用大者。

10.8.9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门框墙构造可参0704图集相应大小门框墙,门框四角,当墙厚小于等于400时,应各配置216斜向钢筋,当墙厚大于400时,应各配置316斜向钢筋,其长度不小于1100。

10.9板

10.9.1除施工图特殊注明外,钢筋混凝土板应设置拉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

板中拉结筋布置详0701-1图集第59页。

10.9.2板中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一般采用绑扎搭接连接,也可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现浇板中上部贯通钢筋允许在跨中连接,其构造详见国标04G101-4第26页,下部贯通钢筋允许在支座处100%搭接、机械或焊接连接。

(基础筏板、防水底板相反)

10.9.3当板跨度≥4m时,板跨中起拱400;

L为板短跨跨度,当挑板跨度L≥1.8m时,端头起拱1%

10.9.4板内埋设管线时,管线应放在板底钢筋之上板上部钢筋之下,且须布置在板厚中部的1/3范围内。

管外径一般不得大于板厚的1/3(钢制管可不大于1/2),交叉管线的处理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认可,管壁至板上下边缘净距应不小于25。

10.9.5人防工事的顶板不得留大于150的洞,且须有防护密闭措施。

10.9.6现浇板底筋在两个方向上布置时,一般应将短跨方向纵筋放在下排,长跨方向放在上排。

板内跨越多跨或全楼的通长筋的上下位置一般按施工图标注设置,施工图未予标注时可任意放置。

刀把形板板底钢筋的位置设置,详附图10.9.6

(一),板底与梁底位置一般按施工图标注设置,板底与梁底平齐时板底纵筋在梁附近按不大于1:

10向上弯折锚入梁内,详附图10.9.6

(二)。

10.9.7板中主筋遇≤300洞不得截断,须绕洞而过并在洞边附加等于弯折钢筋面积的短筋伸过洞边35d。

10.9.8管道井内钢筋在预留洞口处不得切断,待管道安装后用高一级混凝土浇注。

10.9.9人防顶、底板在施工时应设置马蹬筋,直径,呈梅花形布置,间距800~1000。

也可现场测试确定其间距,但须确保上、下层钢筋间距。

10.9.10人防底板、中间层楼板、顶板钢筋锚入外墙(包括一边有板临空墙)构造详0701图集第58页。

板面标高不同时,楼板钢筋锚入梁(墙)构造同该页顶板锚固,板上部纵向钢筋不得在中支座断开锚固。

11、砌体墙

11.1填充墙材料可用空心陶粒混凝土砌块或烧结多孔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强度等级为2.5的空心陶粒混凝土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强度等级为10的烧结多孔砖。

11.2填充墙平面位置,门窗洞口尺寸,标高与墙厚按建筑图施工,不得随意更改。

90、240厚填充墙的高度分别不得超过2.8m(1.8m)、6.0m(3.8m),中间值墙厚的允许高度按插入法取值,≥250厚填充墙高度不得超过6.0m(3.8m)(括号内数字用于上端为自由端时墙的允许高度)。

如果墙的高度超过允许值应通知本工程结构设计人做加强处理。

11.3砌体墙连接构造(包括砌体墙之间、砌体墙与素砼、砌体墙与钢筋砼之间连接构造)详0701图集第71页。

11.4填充墙门窗洞口不能由上部结构梁兼洞口过梁时,应另设过梁,可按自治区标准图集《钢筋混凝土过梁》(新06G312)中的填充墙过梁选用,当过梁上墙高≤1m时选用“1”级荷载过梁,当过梁上墙高大于1m且≤2m时选用“2”级荷载过梁。

过梁遇混凝土墙、柱、构造柱时,过梁纵筋锚入混凝土墙、柱、构造柱内不得小于。

11.5直接置于基础顶面(筏板、人防底板顶面)上的填充墙,防潮层以下(即地面标高下100)用M5水泥砂浆砌强度等级为10的烧结普通砖(当用多孔砖时须用M5水泥砂浆灌孔),亦可用C20砼浇筑。

11.6填充内墙的构造柱设置:

(构造柱截面尺寸200X200,纵筋412,箍筋6@150,纵筋锚入上下梁板内500。

(1)内墙门窗洞口宽大于2400时,且距洞边500无钢筋混凝土墙、柱、构造柱时应在洞边设置构造柱。

距洞边500有钢筋混凝土墙、柱、构造柱时洞边可不设构造柱,但洞口过梁应伸入钢筋混凝土墙、柱、构造柱内。

(2)内墙净高大于4.00m时:

(a)应在"

┓"

形转角处与无侧向约束墙端设置构造柱(一端有侧向约束的悬墙端,当悬墙长度小于12倍墙厚时无侧向约束墙端可不设构造柱;

当洞高大于3.2m时,洞两侧按无侧向约束墙端处理);

(b)有侧向约束之间的墙长度大于6m时,应在墙中部间间隔不大于6m设构造柱。

填充墙有侧向约束指:

与墙有相接的混凝土墙、柱(包括构造柱);

在垂直墙面方向同时砌筑有长度不小于5倍墙厚,且不小于1.0m的填充墙。

(3)墙长超过层高二倍时,应在墙端设置构造柱,墙端有混凝土墙、柱相接除外。

(4)有侧向约束之间的墙长超过层高二倍时,应在墙中部间隔不大于二倍层高处设置构造柱。

(5)内墙上端为自由端(墙顶未到梁板底)时,应每隔3.6m左右设一根构造柱,当墙端无钢筋混凝土墙、柱时还应在墙端增设构造柱。

(6)内墙门洞宽大于1.2m时(不包括窗洞与设备洞),在洞边设边框,内墙连续开洞,其洞间墙宽小于0.8m时,洞边设边框,边框见下附图11.6。

(7)紧靠填充墙有钢筋混凝土墙、柱时可不另设构造柱,填充墙拉筋与水平系梁按要求锚入钢筋混凝土墙、柱内即可。

11.7填充墙当墙净高大于4.00m时,应在墙体半高处(或门窗洞顶)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宽度同墙宽,高度不小于120,配筋上下各6@200,箍筋,水平系梁纵筋锚入钢筋混凝土墙、柱、构造柱内不得小于。

洞口处过梁照设,水平系梁纵筋通过,箍筋取大者,过梁高度小于120时取120。

当水平系梁被门洞切断时,应在洞顶设置一道不小于被切断的水平系梁断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水平系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的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

当两水平系梁高差小于等于500时,水平系梁也可沿洞口垂直拐弯与过梁连成框架,见附图11.7。

11.8填充墙上端为自由端(墙顶未到梁板底)时,应在墙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设置要求同11.7条,被切断的水平系梁断面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附加水平系梁,其配筋尚应满足过梁的要求,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

11.8填充墙上端为自由端(墙顶未到梁板底)时,应在墙顶处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水平系梁设置要求同11.7条,水平系梁纵筋锚入钢筋混凝土墙、柱、构造柱内不得小于。

12、后浇带

12.1后浇带位置通常在基础平面和结构平面图中画出,其所指不仅包括平面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