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9300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作业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核心素养提升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材料涉及版权保护问题,与印刷术的发展无直接关联,故C错误;

根据材料“宋代”,结合所学,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时间不符,故D错误。

2.《史记·

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

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关于用兵的124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可知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占卜占总数三分之二,表明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故C正确。

3.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的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

当时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钻头,对付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出岩心。

这使井深不断延长,可达四五百米,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1千米的井。

此外还开凿了天然气井。

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中国(  )

A.科技在某些领域仍先进

B.科学技术仍然世界领先

C.近代化因素在缓慢发展

D.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解析】选A。

材料中描述了明清时期先进的凿井技术,说明当时我国在某些领域仍然掌握一些先进科技,故A正确;

明清时期我国的科技总体已经落后于西方,故B错误;

材料中并未涉及机器等近代化因素,故C错误;

材料中仅仅说明凿井技术的进步,不是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故D错误。

4.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上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

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是农业等总结性的科技,西方属于理论性的著作,两者属于科技的不同方面,故A错误;

16—17世纪属于明末清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B错误;

中国的科技依然是总结性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的继续,而西方却是理论性自然科技,属于工业科技的先声,故C正确;

16—17世纪时西方社会也基本是封建专制体制,故D错误。

5.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社会现实,强调把学术研究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下列学术著作中属于“实学”范畴的是

(  )

A.《论语集注》B.《道德经真义》

C.《孟子集注》D.《本草纲目》

《论语集注》是由朱熹所著,指出了道学家追求的境界,属理学范畴,故A错误;

《道德经真义》阐释常道、丹道,明道修德,养心养气,故B错误;

朱熹《孟子集注》掺入了理学家的许多见解,注重义理阐发,故C错误;

《本草纲目》李时珍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故D正确。

6.(2019·

长郡中学模拟)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材料中前者是从天文历法角度研究《夏小正》,后者从农业的角度阐述《夏小正》,显然对于《夏小正》的研究由于研究者视角不同导致历史认识的差异,故D正确。

7.(2019·

衡水模拟)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

这种变化反映出

A.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B.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D.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马字的不同写法反映了各国文字不统一,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说明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故A正确。

8.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联齐抗秦,遭谗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都,屈原闻讯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据此可知(  )

A.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受到冲击

B.屈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

C.推动了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

D.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

材料说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涉及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原则,故A错误;

屈原是忧国忧民的浪漫主义诗人,故B错误;

端午节是中国各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以推动民族间交流和文化认同感,故C正确;

秦朝加强了边疆地区控制与管辖,材料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说明,故D错误。

9.明代小说繁荣,当时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小说成为明代文学主要形式

B.小说传播了新社会价值观念

C.小说的繁荣反映儒学的盛行

D.小说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

根据材料“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得出小说中宣扬的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认可,从而达到社会教化功能,故D正确。

10.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

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

这反映了(  )

A.道德观念开始成为政治附庸

B.儒学精神逐渐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的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民众普遍认同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体现了儒家的历史担当和进取精神,说明儒家思想已经融入诗词,融入社会生活,故B正确。

11.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

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

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

A.仁爱至上B.人文关怀

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

仁爱至上是先秦儒家思想,不是《诗经》和智者学派提出的命题体现的,故A错误;

《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体现的都是人文关怀,故B正确;

强调民本是重视民众,这是先秦儒家的思想,不是东西方思想的共性,故C错误;

《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的是人文主义,不是批判怀疑,故D错误。

1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之大成

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

B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随后与湖北汉剧融合,形成京剧。

后来涌现了程长庚等著名艺人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

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完全取代了雕版印刷

D

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市民阶层兴起

A郭守敬的成就不能完全代表元代科技成就,也不能推断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故A错误;

B由京剧著名艺人的涌现,可以推断出京剧走向成熟,故B正确;

由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不能推断雕版印刷术的消亡,故C错误;

市民阶层兴起是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D颠倒因果关系排除。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

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代

科技

发明(件)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公元1—

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

1000年

32

71%

13

29%

公元1001年

—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年

—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以荷兰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开端,资产阶级政权陆续在欧洲各国建立。

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许多科学家为坚持真理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

为促进实验科学的发展,一批有影响的、由科学家组成的社团,陆续在各国建立。

初期科学社团的建立,标志着科学活动方式的转变,即从科学家的个人自由研究转向有组织的集体研究,它使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变成了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

科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中,取得了杰出的科学成果。

从此,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了它的相对独立发展的新时代。

——摘编自远德玉、丁玉龙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2000年第一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1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特点,并概括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4分)

【解析】第

(1)题第一问材料一中明清时期以前中国科技发明数量占到世界半数以上,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只占到世界4%,逐渐落后于世界。

第二问原因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自然经济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等方面分析。

(2)题第一问材料二中“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

第二问结合时代特征,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西方代议制的确立、科学团体的建立和科学家的努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变化:

一度领先直至宋元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逐渐落后于世界。

(3分)

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日益没落的封建制度抑制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

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或大兴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

④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⑤中国传统科技自身存在的缺陷,如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注重经验、缺少实验等特点,也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突破;

⑥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8分)

(2)特点:

重视科学观察与实验(或以科学观察和实验为基础)(2分)

条件:

①14、15世纪以来,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出了需要,又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的风气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③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扩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④科学实验的兴起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实践基础;

⑤科学团体的建立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取得;

⑥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和奉献精神,进一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2分)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其中纵轴表示科学技术成果积分对数值,A、B、C、D分别为西方的理论、实验、技术和总和赶上中国的交叉点)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纵轴表示科学技术成果积分对数值)

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累加增长曲线

比较上面两幅图片,提取两项关于中西科技发展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中西方科技的差异。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选取两项信息,注意题目要求的是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如根据材料中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一直是发展的趋势,而西方的科技在4—6世纪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史实说明各自的原因,根据材料中不同的图例信息可知西方的科技重视理论,而中国的科技重视实践经验所得,结合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进行分析说明原因,在答题时,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信息一:

差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持续发展;

西方科学技术在公元4—6世纪遭到严重挫折。

(每点1分,共2分)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持续发展,封建大一统王朝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世纪早期,欧洲宗教思想占据支配地位,科学发展受到抑制。

(每点2分,共4分)

信息二:

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始终领先于科学理论的发展;

西方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则交替领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

从中世纪后期起西方科学技术注重实践和实验,把系统的观察、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起来,推动了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信息三:

十六世纪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西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和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政府厉行文化专制。

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形成了重视科学技术的社会氛围。

(每点2分,中外各答一点即可,共4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