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906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x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学校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学校地理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同学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力量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同学把握生疏大洲的基本方法:

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同学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同学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

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育同学对大自然的宠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骄傲感。

  教学方法

  谈话法、争辩法、启发式

  教具

  挂图、地形名称卡片

  课时

  1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同学把握生疏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使同学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

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全部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头,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化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生疏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访问,可不生疏,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

  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

  2、你家四周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

  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

有多大?

有多高?

  其实,生疏一个大洲,也和生疏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

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老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

  [副板书]

  ①最北:

81°N;最南:

11°3′S;

  ②最东:

169°40′W;最西:

26°3′E

  3、读图6、2、6、3,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小组争辩]

  [启发引导]

  [size=+0]

  1、计算

  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

  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

  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

  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2、读图6、3《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面积是多少,相当于几个欧洲和南极洲面积之和?

  (三个欧洲和一个南极洲面积之和)

  [板书]

  1、跨纬度最大(跨寒、温、热带)

  2、东西距离最大

  3、面积最大(4400万平方千米)

  学校地理优秀教学设计2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要求“转变地理学习方式,培育地理学习力量,鼓舞乐观探究,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学问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基于这一理念,本课时通过学习“欧盟”这一案例,让同学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国家及首都,生疏本区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在了解欧盟的基础上,生疏到经济上联合的优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教学重点:

  欧盟在欧洲西部的作用及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欧盟的学习,使同学从欧洲西部区域联合进展的成功阅历中获得启示。

  教学预备:

  老师: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同学:

分组搜集有关“袖珍国”和欧盟的资料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004年是“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于2004年10月10日在中国拉开帷幕,到2005年7月结束,为期近一年。

出示一组幻灯片:

故宫午门前音乐会光荣的舞台,法兰西巡逻兵飞行表演,法国印象派画展之阿尔弗莱德·西斯莱《莫瑞桥》,法国艺术、烟火表演等精致图片,让同学生疏到中国同法国的亲密关系。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洲西部。

  课堂活动一:

走进欧洲西部

  老师:

出示幻灯片“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高亮度显示欧洲西部。

  同学:

查图分析欧洲西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隔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纬度位置:

中纬度

  老师:

出示幻灯片“欧洲西部”,生疏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裂开,多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

  同学:

查阅“欧洲西部地形”图;分组查找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岛屿、内海、边缘海和海峡。

  同学:

派代表点击课件,师生共同点评。

  点击“英吉利海峡”位置,

  老师:

出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图片,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录音。

  “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沟通了北海与大西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

为了减轻英吉利海峡的运输负担,英法之间在英吉利海峡最窄处,修建了被誉为‘世纪工程’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

隧道于1994年5月6日正式竣工通车,从今,天堑变通途,大大便利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

从伦敦到巴黎的列车,运行时间从原来的5小时(依靠轮渡),缩短为3小时。

  (过渡)欧洲西部总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也相当于我国面积的1/2,但这里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老师:

出示幻灯片“欧洲西部政区”图,生疏欧洲西部的国家。

  同学:

查找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4国及其首都名称。

  老师:

点击课件,明确4国的位置及首都名称。

  介绍:

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法国,与我国四川省面积差不多;经济最发达的是德国,与我国云南省面积相当;最大岛国英国,与我国陕西省面积差不多等等。

  总结:

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面积不大,并且消灭了一些奇特的“袖珍国”。

  同学:

呈现课前搜集的“袖珍国”图片及资料,相互沟通。

回顾以前学习的世界四大稠密区及发达国家。

  小结: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等突出的地理特征。

  (过渡)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经济发达,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使欧洲西部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和人员流淌格外频繁,发达国家间的竞争与联合不行避开。

在长期的竞争与联合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欧盟)。

  课堂活动二:

了解欧盟。

  老师:

出示幻灯片“欧盟成员国”图

  同学:

对比图册查找欧盟成员国的名称。

  老师:

点击欧盟会旗。

讲解含义:

由一块蓝色底上12颗排成圆圈的金星组成。

12颗金星代表欧盟最初成立时的12个成员国。

  欧盟从1993年最初的12个成员国,到2004年欧盟成员国已达25个。

  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欧盟快速的成长扩大?

  老师:

播放录音资料“同学们,你们听过这样一个地方吗?

这里,司机开车跨越国境,无需出示任何证明,也无需任何检查;人们可以自由地越境选购、旅游、工作和休憩。

旅行时可以享受医疗保健服务;在购买东西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削减了兑换货币的麻烦,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假如你想到成员国中的其他国家学习,无需办理签证(少数国家除外),就像我们跨省学习一样简洁,并且允许任何成员国的公民在当地政府和欧洲议会的选举中投票,在这里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同学们,你们宠爱这里吗?

  老师:

这就是欧盟成立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难怪一位法律学者认为根本不应当把欧盟看做一个国际组织,而应看做一个独特的实体。

他们有着全都的对外关税,以及全都的对外贸易地位。

同时他们用同一种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发言,形成同一种势力,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不行忽视的力气。

  课堂活动三:

探究欧盟──为我所用

  1.探究:

从地理角度分析欧盟建立的基础?

  地理位置相近,经济基础类似,进展水平基本相当等。

  2.请同学们读课本图8.16“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年)”,分析欧盟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1)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百分比的位次(首位)

  

(2)欧盟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出口>进口)

  (3)美国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口>出口)

  (4)“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1998年)”图,为什么以轮船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比重?

  (引导同学从海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本区贸易的影响分析)

  3.小组争辩:

假如不建立欧盟,欧盟各国以各自的经济能否在世界上具有强大实力?

  4.尝摸索究:

我们亚洲若要建立亚洲联盟,与欧盟相比,有哪些不利因素?

(提示:

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

  5.从“欧盟进出口占世界百分比(1998年)”图中了解我们进口、出口贸易占世界百分比比重较少。

  老师:

讲解2005年“两会”期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2004年我们照旧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65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9、5%;2005年GDP增长的目标为8%,显示我国实行经济平稳较快进展的思路。

”因此,同学们更应努力学习、乐观探究,为“中华的早日腾飞而读书。

  我的收获:

  

(1)你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联合进展的成功阅历中获得什么启示?

(区域经济以集团式进展,可扩大经济市场,降低成本,削减繁琐手续,推动科技进展,并加强了各国在世界政治、外交上的实力。

  

(2)若给我国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你会说些什么?

  老师:

  小结:

随着经济的进展,我们亚洲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亲密,为了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各国之间求同存异,排解各种不利因素,走向联合,这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学校地理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把握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过对地球形态生疏过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人类对事情的生疏是一个不断进展的过程,培育同学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奇特的志趣。

  教学重点

  地球的外形、大小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地球上经纬度的划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学媒体

  教学挂图、地球仪和同学用小型地球仪,自制投影片:

地球的外形和大小、经线和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