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906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docx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

残联五年信访工作总结

信访工作总结之一

2014年,县残联维权信访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残联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司法局和信访局的紧密配合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践行主线,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的合法利益,全面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和年初制订的维权信访工作计划,牢记宗旨、严格标准、突出特色、务求实效,积极履行工作职能,认真做好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年维权信访工作回顾

2014年,县残联会同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累计为320名残疾人提供了维权服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起,免费解答法律咨询190人次,代写法律事务文书52件,免除代理费6.8万元,为残疾人维权挽回经济损失65万余元。

县残联认真宣传贯彻实施《信访条例》,积极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

2014年,县残联共受理残疾人来信18件次,来访400余人次,来电360人次。

全年发生残疾人集体到县上访2批,涉及残疾人二代证换发问题和重度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网上信访3件,市委书记信箱1件,县委书记信箱2件,目前已全部处理完结。

其中煤电公司居民彭城,在给市委书记信箱的信件中反应其女彭博二代残疾人证换发的问题。

县残联在接到来信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调查了解,摸清情况后及时向市残联汇报,协同市残联拿出处理意见,特事特办,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了彭城同志反映的问题,当事人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多次来残联表示感谢。

由于县残联及时妥善处理了信访问题,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与广泛好评。

2014年县共换发二代残疾人证余人,由于涉及面广量大,全年信访总量较去年有所上升,但信访问题结案率依然保持在100%,答复满意率在99%以上,信访重访率低于1%,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014年县残联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二、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县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于2014年年初召开专门理事会研究部署维权信访工作,会议审定通过了《2014年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计划》,同意成立残联维权信访处,并规定了具体工作职能,由班子成员吴保随同志分管维权信访工作,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该项工作。

3月初,维权信访处固定了办公场所,配齐了办公设施,完善了各项制度,疏通了与司法、信访部门的联络,与县残疾人法律援助站合署办公。

为使维权工作沉到基层,县残联联合司法局、信访局在乡镇、村、社区设立了维权岗和“三位一体”调解中心,形成上下贯通,内实外强,内外联动的维权工作网络。

开展宣传、教育、监督、监测、排查、分析、调处、服务等工作职责,健全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拓宽和畅通了残疾人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目前,县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工作体制初步形成,由此县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迈入正规化轨道。

三、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广泛宣传

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积极参与,配合县司法等部门开展法律宣传进企业、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制作宣传条幅,印发宣传资料,并通过广播电视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在社会营造理解、关心、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协同有关部门落实优惠残疾人政策,积极配合市、县人大、政协、司法等部门开展对残疾人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检查、调研工作,将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渗透在各项业务中,联合县司法局、信访局举办了维权信访法律知识培训班,加强残联工作队伍建设,增强为残疾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

四、措施有力,工作有序,成效显著

县残联一直坚持把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为残疾人办实事、解忧愁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健全残疾人法律维权体系,积极开展一系列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残疾人维权活动,切实有效地维护了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撑起了法律维权保护伞。

2014年5月,以“全国助残日”活动为载体,残联联合司法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法律助残法动”。

一是积极开展创建残疾人维权示范岗活动,建立残疾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网络,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使残疾人享受服务内容更多、服务范围更广的法律服务;二是会同司法局专门制定了《县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规则》、《残疾人终身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打造便捷高效的工作网络为突破口,完善了以县法律援助中心、镇(区)残疾人法律服务站、村(居)残疾人法律服务点的三级网络服务机制。

三是与司法局采取“两点联动”模式,共同搭建工作平台,建立健全工作联动机制。

县法律援助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方便残疾人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

对残疾人因工伤赔偿、人身伤害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的,简化手续办理;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年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公证、司法鉴定事项的,减收公证费、司法鉴定费,减收幅度不低于法定标准的20%。

切实为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义务法律服务,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残疾人请律师难、打官司难、支付费用难等问题,实现残疾人维权无障碍,有力地推进了残疾人维权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总结之二

泗县座落在安徽省的皖东北部,为安徽省23个东向发展重要县区之一。

辖15个乡镇、1个开发区,全县土地面积1787平方公里,人口92万,其中各类残疾人有5万6千人。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省、市残工委的精心指导下。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执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及上级的各项涉残政策和法律法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泗县残联建设不平凡的五年,是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13号文件《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意见》的关键五年,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的重要五年。

五年来,泗县残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重大部署,围绕残疾人工作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和省残联下达的各项业务指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保障"的职能。

始终树立为残疾人谋福祉,为政府分忧,对残疾人负责的思想。

带着热情、感情、激情认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解决了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推动我县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扎实开展两项民生工程(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程和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工程)。

(一)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程

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程开展近两年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此项特别救助工作,任务之重、环节之多、牵扯面之大、信息涉及量之多前所未有、广大残疾人是弱特群体,处在社会的边缘,生活极度困难。

所以救助工作及其复杂和繁重。

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工程实施之时正好处在民政低保动态调整扩面进行中以及二代证办理的交错环节使我们的工作难上加难。

在经费少、人员少,尤其是熟悉业务人员更少,加之残疾人信息数据库系统完全没有建立,乡镇、村残联组织非常薄弱的情况下。

我们残联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放弃了双休日,节假日,白天加班加点,晚上夜以继日,采用白加\、5十2、的工作方法,放弃节假日,顶烈日冒酷署,顶严寒冒风雪,都在努力地完成评残、办证、救助、资料收集与整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2009年我们确定上报并实施救助对象城镇942人,农村5120人,共6062人,占任务总数的110%。

共发放城镇救助资金元,发放农村救助资金元,累计元。

超额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程,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的改善、权益保障有了新的开端,给广大残疾人带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该项工程2009年经市民生办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名。

并荣获2009年度"宣传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XX年泗县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人员6134人(其中城镇949人、农村5185人)。

此项救助共涉及救助金额元。

省级资金元、县级配套资金元,根据各乡镇上报共统计2009年救助对象中死亡、重复及不符合救助条件109人,新增救助对象181人,在2009任务数6062人基础上新增救助对象72人。

省级财政与6月下旬下拨了全年总救助金额的80%的80%,为了让我们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早日领到残疾人救助金,残联及时与县政府和财政部门的请示沟通与协调,县财政决定先行垫付省级财政还尚未拨付剩余的20%的残疾人救助资金,共元,于7月中旬一次性全额发放到位。

613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已提前领到全年的生活特别救助金。

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民生工程实施两年来共救助人次,救助金额元。

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程的实施是社会反映最好,残疾人受益最多的惠残工程。

主要做法和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

专门成立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特别救助工程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办、民政、卫生、财政、残联为成员单位。

同时制定了《泗县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实施方案》,成立了残疾人评定工作组,确定了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精神、智力类评定医院,泗县人民医院为视力、听力、言语、肢体、多重残疾评定医院,具体加强了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组织领导,步骤实施。

2、加强政策宣传,进行了广泛动员。

为了配合民生工程的开展,加快民生工程的宣传,我们县电视台、县民生办等新闻媒体和单位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了跟踪宣传,我们及时进行了新闻报道,并制作了光盘报送。

为及时反映残联的工作开展情况,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两年共向各相关新闻媒体投送稿件200多余篇,共被各类新闻媒体采用报道120多篇。

同时两项民生工程都配合了泗县电视台采访和录制。

印制各类宣传资料余份。

制作宣传横幅和会议会标30余条。

3、制定有效措施,保证了政策实施。

20XX年10月30日,市民生工程考核组对泗县残联牵头开展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实施考核。

考核组一行按照既定的程序,首先对救助对象的人员档案分四组实施检查,档案检查采取逐人逐份进行检查,然后从每村抽两名救助对象按考核项目逐一核查,同时对贫困重度残疾人救助工作领导机构、文件、信息报送、民生工程宣传进行了综合检查。

通过联合检察组对泗县15个乡镇、1个开发区,186个村、社区、共同核查,电话回访96人,总计得分97.65分(含信息宣传附加分1.5分)。

处于先进位次。

(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

十一五期间为改善贫困白内障患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宿州市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实施办法》和县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责任书》要求,我们从2006年起先后组织实施了《视觉第一,中国光明行》项目、《安徽省贫困白日匣颊呙夥迅疵鞴こ獭贰>过大力宣传,认真筛选,严格把关,精心操作。

到今年10月止,先后在淮北煤电总院为泗县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宿州眼防所为泗县1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20XX年泗县人民医院第一次又成功地为1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手术。

人工晶体植入率100%,复明率100%,脱盲率100%,达到复明一人,幸福全家,影响一片的目的,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深受广大干群的好评,受益者感动地说: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使他她们重见光明"。

2009年8月下旬,由宿州市眼防所所长亲自带队,带领眼防所专家一行7人,安排两天时间,我们分别在黑塔、大庄、大路口、泗城镇设立四个筛查点,展开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筛查,两天时间我们共筛查符合手术对象149名,手术对象筛查完毕之后,我们马上制定向宿州市眼防所输送患者计划和时间表,时间从8月27日开始我们每天组织一个乡镇手术对象到眼防所实施手术,共用16天时间到成功实施手术100例。

为28项民生工程之一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20XX年县人民医院首次被批准为贫困白内障手术定点医院。

市残联赋予我县贫困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任务100例,县残联作为此项民生工程的牵头单位,为了坚决完成好此项民生工程,县残联会同卫生局、财政局、县人民医院多次召开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