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716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docx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

武汉市物流市场(及容量)分析报告

 

班级:

物流管理111

学号:

112209102103

姓名:

田仁东

指导老师:

万凤娇

 

日期:

2013年10月30

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武汉是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的最大的工业城市,拥有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光电、信息、医药、食品、化工、汽车等产业,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成为中部地区的客运、货运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十二五”时期,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经济将实现跨越发展,释放出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2013年上半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10538.51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由于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武汉地区当前的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加强对武汉市物流市场的了解,对武汉市物流市场的整合,提升武汉物流产业化的程度,加快武汉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武汉物流需求市场潜力

1、现状简介...............................................................

二、问题综述...............................................................

三、发展对策...............................................................

四、总结.......................................................................

参考文献.......................................................................

 

一、现状简介

武汉市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的轴心,并且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而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

长江、汉水的航运,京广、汉渝、武九等铁路,107、318、京珠、沪蓉等国主干线,以及天河国际机场等交通通道使武汉成为全国少有的集“铁、水、公、空”枢纽为一体的全国性交通网络枢纽城市,同时也使武汉成为我国中部物流区域的中心及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一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与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基础。

此外,武汉还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

一是以武钢、武石化为龙头的,以钢材制造、石油化工为特色的青山工业板块;二是以神龙、东风本田为龙头的,以汽车及零部件为特色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板块,三是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主体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板块,该板块是由中国光谷基地和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心组成。

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武汉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从采矿、钢铁冶炼,到汽车制造的全程产业链。

以神龙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业形成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巨大的“磁场”效应。

神龙的发展壮大,为开发区带来40多家汽配制造商,汽配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拉长和完善了这一区域的汽车产业链。

随着“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战略目标的推进实施,武汉综合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武汉物流企业总部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条件更加成熟,发展形势喜人。

以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本土总部物流骨干企业加速成长,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众多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在汉筹建区域物流中心,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90余家在武汉投资。

目前,TNT中国区总部、德邦物流华中区总部、国家邮政局华中区域物流集散中心、顺丰快递全国陆运集散中心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项目落户武汉。

2010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已达到14861.12亿元,物流业增加值562.53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2%,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6.08%,低于全国1.72个百分点,物流业对GDP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011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更是超过1万7千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6%,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长水平,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79.2亿元。

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武汉市已基本形成以铁路和干线公路为主骨架,辅之以水路、航空运输的多层次综合运输网络结构。

截至2009年底,武汉市公路通车里程11571.91公里,武汉市铁路局营业里程达3121.3公里,长江、汉江总航道长195.5公里,内河通航(不含长江)总里程为504.4公里,天河国际机场辐射国际国内航线共158条,直达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

目前武汉市在建、已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市场)和公路货运站共有34个,主要是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武汉舵落口物流园、阳逻物流园、汉阳货运站等。

截止2010年7月,武汉市辖区共有28个车站,其中办理理货业务的有25个,设有货场的有1O个,各站接轨专用线106家。

全市拥有运输货运车辆89776台,总吨位达367027吨,占全国总数的1%,拥有各类型货运船舶347艘。

在武汉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种规模的物流企业共有2600多家,其中货物运输型企业1619家,货运代理企业500多家,综合型企业100多家,专业从事仓储理货、配送、装卸搬运等其他类型企业175家。

在上述物流企业中,企业资产不足100万的占一半以上,资产在5000万以上的有83家。

武汉市57%的物流企业集中在东西湖区、洪山区和斫口区。

另外根据武汉市人事局2008年公布的《物流企业人才供需培训情况调研报告》中的数据,推算出目前武汉市现有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约4.9万人,其中中高级专业人才约l-2万人,约占物流从业人员总数的24%。

在中高级专业人才中,物流专业大中专毕业生约2500人,持有物流资格证书的约1800人,经过物流知识继续教育培训上岗的约5700人,物流工作岗位从事管理工作的约3000人。

通过以上信息不难看出,武汉市的物流市场正在不断壮大。

2012年武汉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输量及其增长情况

运输方式

运输量

运输量

与2011年度相比

周转量

与2011年度相比

公路

24354.00万吨

增长4.4%

410.82亿吨公里

增长19.7%

水路

10351.73万吨

增长8.4%

1303.94亿吨公里

增长28.1%

铁路

9177.40万吨

下降8.8%

1194.10亿吨公里

下降2.6%

航空

9.36万吨

下降6.3%

1.36亿吨公里

下降6.2%

全年

43892.49万吨

增长4.4%

2910.22亿吨公里

增长12.4%

二、问题综述

1、尽管武汉市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较好,但其社会物流总额增长速度放缓,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约束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武汉市实体经济的影响,物流业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受到了较大冲击,社会物流总额由高速增长到平缓过渡,物流市场需求实现了由萎缩到复苏的逆转。

近年来武汉市物流规模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

2009年以后,武汉市物流业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分季社会物流总额增长仍呈直线上升轨迹,其中上半年增长5.1%,前三季度增长6.9%,全年增长10.4%。

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企稳回升步伐加快。

2、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物流业增加值小幅增长。

2010年调查资料表明,全市85家重点物流企业共实现盈利13.46亿元,同比下降13.3%;85家企业中有7家亏损,比上年减亏5户,但有27家企业利润低于上年,盈利能力下降。

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仍然偏高,说明武汉现代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还较低。

武汉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城市13%~16%的比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主要原因在于主导产业物流供应链还未完全形成,制造业领域虽已形成十大主导产业,但尚未形成与之关联度高、结合度紧的物流供应链,钢铁、汽车、烟草等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行业虽初步形成了物流供应链,但配套能力较弱,效率不高。

在全市工业企业中,自营和由供方承担的原材料物流比率分别是36%和46%,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为18%,武钢、武烟、石化、武商等大型企业仍选择自营物流方式。

4、认识不透彻,规划不全面。

过去几年武汉市对物流行业与制造、流通、金融等行业之间的联系并没把握清楚,对现代物流园区的概念界定也是“雾里看花”、含糊不清。

这直接导致武汉市在对物流业进行规划时忽略了与之息息相关的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行业,没有进行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互动发展。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还停留在过去的货运站场的级别上,导致其规模较小、功能不全、服务单一。

武汉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将物流用地考虑进去;另一方面则没有很好地将规划执行下去。

武汉市政府从全市角度规划好物流用地后,各个区政府却没有很好执行,物流用地迟迟得不到批准或者挪作它用。

一些物流园区用地在稳定下来两三年后却要面对城市规划拆迁移址的尴尬局面,不搬迁则违背政府的公用事业规划安排和大众利益,搬迁又面临重新选址以及额外支付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如研121古田、汉西片区内大部分企业由于该片区拆迁而不得不搬迁至东西湖区或者停业;东西湖区内田园大道、吴中路、望丰村、东山经济小区等片区内有280余家物流企业注册,而企业的实际经营地点却不在相应片区内。

这些都是由于早期规划及执行不力而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直接影响。

5、行业管理体制不明确。

目前,武汉市对物流业的管理涉及到发改委、经委、交委、商务局等多个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部门,但是却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进行直接职责。

物流业的发展缺乏统一有效的引导和监管,导致业内无序竞争、不正当竞争等。

在不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一些物流供应商通过超载、无牌无证经营、偷税漏税等违规违法操作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服务质量和安全程度,使物流企业尤其是运输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不高,与客户间的信用关系也比较薄弱。

不久前,武汉市政府在市交委下设物流发展局来对本市物流业进行统一归口管理,但政府对该部门的具体职责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使得该物流发展局在实际操作中不具备其应有的行政管理职能,物流行业出现不良行风等问题,没有相关政策法规更没有权利去监管、规范市场,而只能以中间者的身份去协调、调解,而具体责任归谁承担仍然难以明确。

以上这些问题也是现在武汉物流市场中诸如货物运输途中丢失却找不到责任人、代收款司机或企业一夜之间携款“蒸发”等现象频繁见之于报端的原因。

6、行业政策法规建设滞后。

大部分法律法规是以“办法”、“条例”、“通知”等形式颁布,在具体详细的运用过程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

相应法律法规制定及修改的滞后性、不完整性导致了一些诸如市场混乱、竞争无序等现象。

我国物流行业法规政策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到了武汉本地物流市场的发展。

现阶段武汉市对于本地物流业的财税支持政策、用地保障政策、物流行业进入及退出门槛规定、优秀物流企业扶持与奖励政策、车辆便利通行政策、人才吸引培养政策等与物流业密切相关的支持政策或法律法规几乎是一片空白。

正是这些政策法规的缺失,导致了武汉物流市场的不规范,物流园区建设的缓慢,税收过重和税收费率的混乱,甚至大量出现“一间门面房、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机’僦组成了一个“物流企业”的现象。

7、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与周边郑州、成都、南京等城市相比,武汉市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等级偏低、而且密度也低,物流技术装备比较落后,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与应用能力较弱,诸如无线射频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