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6959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并记录延时时间。

td=

(2)同一桥臂上下管子驱动信号死区时间测试

分别连接“7”和“8”、“10”和“11”,“12”和“13”、“14”和“15”、“16”和“17”、“18”和“19”,用双踪示波器分别测量VVT1。

GS和VVT2。

GS以及VVT3。

GS和VVT4。

GS的死区时间。

td.VT1.VT2=

td.VT3.VT4=

注意,测试完毕后,需拆掉“7”和“8”以及“10”和“11”的连线。

3.开环系统调试

(1)速度反馈系数的调试

断开主电源,并逆时针调节调压器旋钮到底,断开“9”、“10”所接的电阻,接入直流电动机M03,电机加上励磁。

S4开关扳向上,同时逆时针调节RP3电位器到底,合上主电源,调节交流电压输出至220V左右。

调节RP3电位器使电机转速逐渐升高,并达到1400r/min,调节FBS的反馈电位器RP,使速度反馈电压为2V。

注:

如您选购的产品为MCL—Ⅲ、Ⅴ,无三相调压器,直接合上主电源。

以下均同。

(2)系统开环机械特性测定

参照速度反馈系数调试的方法,使电机转速达1400r/min,改变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Rd),在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7—8个点,记录相应的转速n和转矩M(或直流发电机电流id)

1.SG3525性能测试测试

示波器观察25端电压波形,开通时,T=105.5us,V=2.22v;

关断时,T=52.5us,V=2.22v。

S5开关打向给定,30端输出波形,开通时,最大占空比0.5,最小0;

关断时最大0.618,最小0。

2.控制电路测试

逻辑延时时间td=2.9us,VT1\VT2死区时间2.9us,VT3\VT4死区时间2.9us。

3.开环系统调试

系统开环机械特性测定

正给定

n(r/min)

1400

1284

1235

1195

1154

1105

Id(A)

0.21

0.41

0.56

0.70

0.85

0.99

800

713

767

642

618

575

0.25

0.57

0.72

0.82

负给定

1357

1350

1337

1306

1274

0.68

0.50

0.35

0.22

0.12

0.02

758

724

702

684

0.73

0.54

0.36

4.闭环系统调试

将ASR,ACR均接成PI调节器接入系统,形成双闭环不可逆系统。

按图6—11接线

(1)速度调节器的调试

(a)反馈电位器RP3逆时针旋到底,使放大倍数最小;

(b)“5”、“6”端接入MEL—11电容器,预置5~7μF;

(c)调节RP1、RP2使输出限幅为±

2V。

(2)电流调节器的调试

(c)S5开关打向“给定”,S4开关扳向上,调节MCL10的RP3电位器,使ACR输出正饱和,调整ACR的正限幅电位器RP1,用示波器观察“30”的脉冲,不可移出范围。

S5开关打向“给定”,S4开关打向下至“负给定”,调节MCL10的RP4电位器,使ACR输出负饱和,调整ACR的负限幅电位器RP2,用示波器观察“30”的脉冲,不可移出范围。

4.系统静特性测试,

机械特性正给定

1399

1394

1393

1391

1388

0.20

0.49

0.71

0.86

1.01

799

798

797

0.37

0.51

0.69

0.87

1.00

1398

1396

1395

0.28

0.40

796

795

闭环控制特性

1156

943

719

524

195

Ug(v)

4.86

4.04

3.31

2.54

1.86

0.74

1130

949

542

286

4.73

3.80

3.18

2.41

1,79

0.91

思考题

1.为了防坠上下桥臂直通,有人把上下桥臂驱动信号死区时间调的很大,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

你认为死区时间长短由哪些参数决定?

答:

不行,死区长会影响输出波形失真,谐波成分增多。

死区时间长短与功率管自身的开通、关断时间以及对输出波形要求有关

2.与采用晶闸管的移相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相对比,试归纳采用自关断器件的脉宽调速系统优点。

1.功率因素高,谐波污染小;

2.主电路结构简单;

3开关频率高,频带宽,响应速度和稳速精度好,电枢电流容易连续;

4调速范围宽

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掌握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

熟悉直流PWM专用集成电路SG3525的组成、功能与工作原理。

掌握双闭环可逆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整定。

还学习了死区时间的调节长短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以及不同晶闸管和器件之间的区别等。

对双闭环脉宽调速系统的原理图有了更形象的理解,只要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上的东西运用到做实验中来。

在实验的过程中使理论实践化,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初步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他们。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的不足,但坚信,通过不断的积累才会越来月熟悉。

实验二双闭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相位控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2.了解并熟悉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原理。

3.了解绕线试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时在调节定子电压调速似的机械特性。

4.通过测定系统的静特性和动特性进一步了解交流调压系统中电流环和转速环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测定绕线试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2.测定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3.测定双闭环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

三.实验设备及仪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1组件。

3.NMCL—33组件

4.NMEL—03三相可调电阻。

5.NMCL—18组件

6.NMCL—09组件

2.求取调速系统在无转速负反馈时的开环工作机械特性。

a.断开ASR的“3”至Uct的连接线,G(给定)直接加至Uct,且Ug调至零,直流电机励磁电源开关闭合。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使Uuv、Uvw、Uwu=200V。

c.调节给定电压Ug,使直流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d,输出电流id以及被测电动机转速n。

Ud(V)

210.1

214.4

215.5

217.3

217.1

212.3

id(A)

0.566

0.522

0.507

0.495

0.490

1.544

1295

1325

1340

1348

1353

1311

3.带转速负反馈有静差工作的系统静特性

a.断开G(给定)和Uct的连接线,ASR的输出接至Uct,把ASR的“5”、“6”点短接。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Uuv,Uvw,Uwu为200伏。

c.调节给定电压Ug至2V,调整转速变换器RP电位器,使被测电动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ASR的调节电容以及反馈电位器RP3,使电机稳定运行。

调节测功机加载旋钮(或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Ud、id、n。

0.529

0.600

0.656

0.710

0.775

0.657

179

170

163

156

147

103

1266

1230

1203

1173

1131

922

4.测取调速系统在带转速负反馈时的无静差闭环工作的静特性

a.断开ASR的“5”、“6”短接线,“5”、“6”端接MEL—11电容器,可预置7μF,使ASR成为PI(比例—积分)调节器。

b.调节给定电压Ug,使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

在额定至空载范围内测取7~8个点。

0.510

0.589

0.663

0.724

0.781

0.958

173

153

143

135

102

1190

1243

1100

1056

901

四.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相位控制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对双闭环三相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系统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了解绕线试异步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时在调节定子电压调速似的机械特性。

还通过测定系统的静特性和动特性进一步了解交流调压系统中电流环和转速环的作用

2.加深理解用单片机通过软件生成SPWM波形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以及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熟悉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磁链跟踪控制)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4.掌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

.实验内容

1.连接有关线路,构成一个实用的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环节测试。

3.采用SPWM数字控制时,不同输出频率、不同调制方式(同步、异步、混合调制)时的磁通分量、磁通轨迹、定子电流与电压、IGBT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4.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时,不同输出频率、不同调制方式时的磁通分量、磁通轨迹、定子电流与电压、IGBT两端电压波形测试。

5.低频补偿特性测试。

.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变频调速系统原理框图如图7—3所示。

它由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16位单片机80C196MC所构成的数字控制器,控制键盘与运行指示、磁通测量与保护环节等部分组成。

逆变器功率器件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IntelLigentPowerModules),型号为PM10CSJ060(10A/600V)。

IPM是一种由六个高速、低功耗的IGBT,优化的门极驱动和各种保护电路集成为一体的混合电路器件。

由于采用了能连续监测电流的有传感功能的IGBT芯片,从而实现高效的过流和短路保护,同时IPM还集成了欠压锁定和过流保护电路。

该器件的使用,使变频系统硬件简单紧凑,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数字控制器采用Intel公司专为电机高速控制而设计的通用性16位单片机80C196MC。

它由一个C196核心、一个三相波形发生器以及其它片内外设构成。

其它片内外设中包含有定时器、A/D转换器、脉宽调制单元与事件处理阵列等。

在实验系统中80C196MC的硬件资源分配如下:

1.P3、P4口:

用于构成外部程序存储器的16bit数据和地址总线。

2.WG1~WG3和WG1~WG3:

用于输出三相PWM波形,控制构成逆变器的IPM。

3.EXTINT:

用于过流、过压保护。

4.通过接于A/D转换器输入端ACH2和ACH1设之输入频率和改变u/f(低频补偿)。

5.利用P0和P1口的P0.4~P0.7和P1.0~P1.3,外接按钮开关,用于起动、停止、故障复位两种调制方法,三种调制模式的选择。

6.利用P2、P5、P6口的P2.4~P2.7,P5.4与P6.6,P6.7,外接指示灯,用于指示系统所处状态。

7.磁通观测器用于电机气隙磁通测量。

其前半部分为3/2变换电路,将三相电压VA、VB、VC从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变换到二相静止坐标系α、β上,成为Vα、Vβ。

电路的后半部分则分别对Vα、Vβ积分。

在忽略定子漏磁和定子电阻压降的前提下,两个积分器的输出分别是二相静止坐标系中电机气隙磁通在α、β轴上的分量φα与φβ;

它们的波形形状相似,相位差90°

将两个积分的输出分别接入示波器的X轴输入和Y轴输入,即可得到电机气隙磁通的圆形轨迹。

.实验设备和仪器

1.MCL—ⅠI型电机控制教学实验台

2.MCL—09变频调速系统组件

3.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

4.慢扫描示波器

5.双踪示波器

.实验方法

按图7—4连接线路,经检查无误后,合上电源,实验系统缺省设置为SPWM控制,同步调制方式,对应指示灯亮。

若指示灯与上述不符,可按复位按钮,使系统处于上述缺省状态,此时系统即可进行实验。

若系统采用SPWM控制并工作在同步调制方式,即可按起动按钮,电动机即可起动,起动后可调节频率设定电位器,即可改变电动机转速。

在电动机运行中,如按了空间矢量、异步调制,混合调制等按钮,系统将不会响应,必须先按停止按钮,使电动机停止运行,才能转到空间矢量控制以及其它调制方式。

低频补偿电位器在电机运行时,可按需要任意调节。

系统出现故障停机时,可在拆除故障条件下,按故障复位按钮,使红色故障指示灯灭,系统即可按要求继续运行。

1.过压与过流保护环节测试。

(这时只需合上控制电源,主回路电源不加。

(1)断开过压保护检测线,红色故障指示灯发亮,同时微机输出驱动脉冲被封锁,表示过压保护环节工作正常。

测试完毕后,按一下故障复位按钮,故障指示灯灭。

(2)断开过流检测线,红色故障指示灯发亮,同时驱动脉冲被封锁,表示过流保护环节工作正常。

测试完毕后,按一下复位按钮,故障指示灯灭。

2.采用SPWM控制,分别在输出频率为50Hz、30Hz条件下,测量与描绘不同调制方式时的电机气隙磁通分量、电机气隙磁通轨迹、定子电流、IGBT两端波形(输出U、V、W与N端之间)与定子端电压等波形,以及观察电机运行的平稳与噪声大小。

(1)同步调制:

系统设定的载波比N=12。

(2)异步调制:

系统设定的载波频率ft=600Hz。

(3)混合调制:

分三段执行。

第一段0Hz~12.5Hz,载波比N1=100;

第二段12.5Hz~25Hz,载波比N2=80;

第三段,25Hz~50Hz,载波比N3=60。

当在低频2Hz时,若电机无法转动时,可调节低频补偿电位器(顺时针旋转时,低频补偿电压增大),直到电动机能旋转时止。

3.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实验条件及观察与描绘的波形同方法2。

4.低频补偿性能测试

低频时定子压降的补偿度可通过电位器连续调节,在输出频率为1~2Hz时,调节补偿度直到电动机能均匀旋转时止,同时观察与记录直流母线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

SPWM控制,同步调制SPWM控制,异步调制

频率(HZ)

转速(r/min)

电流(A)

50

1450

0.085

1504

0.087

45

1301

0.08

1336

40

1155

0.077

1192

0.078

35

1012

0.075

1032

0.073

30

868

903

0.072

25

725

754

0.071

20

582

0.07

605

0.069

15

437

0.065

455

0.063

10

293

287

5

151

2

63

82

SPWM控制,混合步调制空间矢量控制,同步调制

1448

1447

0.083

0.084

1303

1157

1013

0.080

1010

0.074

866

860

726

720

580

579

0.067

0.062

58

59

空间矢量控制,异步调制空间矢量控制,混合调制

1506

0.086

1354

1300

1198

0.079

1158

1048

1015

870

604

0.068

581

454

0.066

438

320

141

73

低频补偿性能测试:

电机不转动时初始电流为1.5mA,频率为1.6HZ,我们调节补偿度直到电动机能均匀旋转时止,电流上升为2.6mA。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对用单片机通过软件生成SPWM波形的工作原理与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对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有了更好的认识更加熟悉电压空间矢量控制(磁链跟踪控制)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掌握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调试方法。

此次实验涉及到晶闸管,磁通轨迹,输出频率等,变频调速系统,数字控制器等一系列的知识,把以前用到的知识再拿回来用。

以前的书本知识有很好的帮助。

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保护功能的研讨和分析,是有助于提高本门学科的知识掌握水平,以及自己的分析能力。

实验四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开环机械特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组成及各主要单元部件的原理。

2.掌握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测试方法

1.触发电路触发脉冲的测试

2.触发电路初始相位a0的调试

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调试

4.晶闸管主电路输出波形的测试

5.直流电动机开环机械特性曲线的测试

三.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主电路:

三相电源,晶闸管桥式是可控整流调速装置,平波电抗器、电动机发电机组,可调电阻负载等组成。

2)控制电路:

据赤膊触发电路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

1.MCL系列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