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641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松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九年级中考二模(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延展性C.酸碱性D.氧化性

2.蔗糖(C12H22O11)属于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

3.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3C.+4D.+5

4.化学式与俗名不一致的是

A.CaO熟石灰B.NaCl食盐

C.Na2CO3纯碱D.NaOH烧碱

5.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Ca(OH)2C.Na2CO3D.CO2

6.不属于盐类的氮肥是

A.NH4NO3B.NH3·H2OC.NH4HCO3D.(NH4)2SO4

7.属于一元含氧酸是

A.盐酸(HCl)B.碳酸(H2CO3)C.硫酸(H2SO4)D.硝酸(HNO3)

8.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3CO2+4Na2Na2CO3+C,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B.熄灭酒精灯

C.取用固体药品D.过滤操作

10.所含氧原子个数约为6.02×1023的物质是()

A.1mol H2O2B.0.5mol SO2C.4.4g CO2D.180mL H2O

11.有关H2S的叙述正确的是

A.H2S的摩尔质量是34gB.H2S中含有氢分子

C.H2S中的元素呈化合态D.H2S中氢、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

1

12.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

治疗胃酸过多B.干冰:

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

制作霓虹灯D.食盐溶液:

消毒杀菌

13.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碳60B.红磷和白磷C.冰和干冰D.氧气和臭氧

14.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或试剂)

A

CO2

CO

点燃

B

NaCl

Na2CO3

适量稀盐酸

C

Fe

Zn

适量稀硫酸

D

KCl

CuCl2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15.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恰好中和的情况是

A.酸与碱的质量相等B.酚酞变无色

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D.酸溶液与碱溶液的体积相等

16.正确的说法是

A.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B.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呈碱性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物质一定含硫酸根

17.能证明X.Y.Z三种金属活动性是X>Y>Z实验组合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19.有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

取该混合物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0.05molB.0.1mol

C.0.2molD.无法计算

20.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无Zn和Cu

D.滤液中一定有Cu(NO3)2,可能有Zn(NO3)2和AgNO3

二、填空题

21.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写出相应的物质。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②常用于除去铁锈的溶液是________;

③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

④硝酸钠溶液焰色反应呈_______色;

⑤活性炭除冰箱异味,利用了它的_________性;

⑥氢氧化钠固体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①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②写出一种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③t1℃时,50g水中加入20g丙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______g溶液。

④t3℃时,若将5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在图中可表示为_____(“A”、“B”或“C”)点。

若将该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I.溶液变为饱和

II.溶解度增加

III.溶质减少

IV.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三、综合应用题

23.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①甲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将反应后甲乙两试管中的溶液部分倒入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由此猜想反应后乙试管中溶液的溶质:

a.NaCl、HCl.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验证猜想a,某同学对乙试管中剩余溶液,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__________

猜想a成立

方案2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Ⅰ.方案2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Ⅱ.下列物质代替石蕊试液,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铁粉B.碳酸钠粉末C.氧化铜粉末D.氢氧化钠

④利用酸的性质测定锌铜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取1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

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Ⅰ.氢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mol。

Ⅱ.求该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4.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M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O2、CO2均可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用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可用装置E收集O2的依据是________。

③实验室用C装置制CO2的优点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用D装置收集CO2应从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五、简答题

25.实验室可利用CO2与H2制备CH4,并进行CH4还原CuO的实验。

①CO2与H2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4与H2O,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检验CH4与CuO反应生成CO2与H2O,装置B作用______________,还需在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之间增加盛有石灰水的装置。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D中白色固体变蓝,由此现象_____(“能”或“不能”)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与CuO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

六、流程题

26.某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2SO4、NaOH、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①溶解和过滤都用到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白色沉淀C中加入______________,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红色溶液B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取少量红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限用一种试剂)

_________

原白色中固体有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燃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B.延展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C.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D.氧化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错误。

故选B。

2.D

【解析】蔗糖(C12H22O11)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点睛: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有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有些含碳化合物性质与无机物相同,一般作为无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答案】B

【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2=0,则x=+3价。

点睛:

化学式推算化合价时,首先要辨析一下物质的类别,如果是单质,其中的元素的化合价也就不用推算了,根据“在单质中,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的原则可知,其化合价为零;如果是化合物,然后再设未知量,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即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或题中给出的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等),列等式求解即可。

但是,列等式时,一定要注意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下角的个数不能忽略了;还有,化合价的正、负(特别是负价)也不容忽视。

最后,求解的结果一定要带有正、负号,特别是,正号不能省略不写。

4.A

【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CaO)的俗名是生石灰,故错误;

B、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Cl,故正确;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

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故正确。

5.D

【解析】A、氧气(O2)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错误;

B、氢氧化钙[Ca(OH)2]中有钙、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错误;

C、碳酸钠(Na2CO3)中有钠、碳、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盐,故错误;

D、二氧化碳(CO2)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点睛:

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

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能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

6.B

【解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A、硝酸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B、氨水不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盐,属于碱,故正确;

C、碳酸氢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D、硫铵是由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7.D

【解析】运用含氧酸是含有氧元素的酸,一元酸是一个酸分子电离时只能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

A、HCl是一元酸,因不含有O元素,则不属于含氧酸,故错误;

B、H2CO3有2个H原子,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含氧酸,但属于二元酸,故错误;

C、H2SO4有2个H原子,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含氧酸,但属于二元酸,故错误;

D、HNO3中有1个H原子,且含有O元素,则既属于含氧酸,又属于一元酸,故正确。

8.D

【解析】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点为“一变多”,故选项错误;

B、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点为“多变一”,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