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576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19年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认为,个性进行成败归因有六个基本因素,各个因素按其特征可分为原因源、稳定

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其中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是()。

A、能力

B、努力

C、难度

D、运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归因理论。

努力是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故选B。

2、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

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

C、冲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

【答案】B

【解析】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

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依据解答问题的有效性思考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依

据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特征,可把人的性格分为辐合型和发散型。

故选B。

3、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体现了()教学原则。

A、量力性

B、科学性与思想性

C、直观性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没有听说过不如听说过,而听说过不如见到过,强调学生直观感知知识,故选择直观性。

量力性是为

了调节教学内容高于或低于学生水平而提出的。

科学性与思想性指既要传递知识又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均与

题干无关。

故选C。

4、《学记》说: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A、学思结合

B、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答案】B

【解析】A学思结合是孔子的思想;B教学相长出自《学记》;C因材施教最早的践行者是孔子,最早的提

出者是朱熹;D循序渐进也是出自《学记》。

故选B。

5、课外活动的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

A、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B、教师的主导型

C、家长的配合程度

D、内容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全部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精心组织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

主动性和主体作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关键。

故选A。

6、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

责,行为并无不当,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承担责任。

A、学校

B、未成年人监护人

C、教师

D、学生的亲戚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了一系列学校可援引的免责抗辩事由,题目所述情形属于

列出的情形之一。

故选B。

7、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把()的培养置于中心地

位。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

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

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故选A。

8、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这说明其思维具有

()。

A、指向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独创性

【答案】C

【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①流畅性:

是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

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②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

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③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

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故选C。

9、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是()。

A、教师荣誉

B、教师公正

C、教师良心

D、教师义务

【答案】B

【解析】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可以说,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故选B。

10、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的阶段依据的

()制度。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学制

【答案】C

【解析】“壬戌学制”是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

段依据的学制,史称“六三三”学制。

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故选C。

1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C、教育提高人的修养

D、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答案】A

【解析】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

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故选A。

12、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答案】B

【解析】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思想。

他明确指出,“不存在‘无教学

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故选B。

13、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

动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故选C。

14、教育应“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顺序性

C、阶级性

D、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故选A。

15、从做教师的第一天起,赵老师就为自己定下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

她认真学习优

秀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优秀,这表明了赵老师能够做到()。

A、诲人不倦

B、关爱学生

C、勤恳敬业

D、治学严谨

【答案】C

【解析】赵老师在工作中认真努力,不断提升自我,说明赵老师勤恳敬业。

故选C。

16、()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

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答案】B

【解析】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故选B。

17、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

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D、只需掌握具体性

【答案】B

【解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

故选B。

18、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

()。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

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

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题干描述的情况

符合关注情景阶段的特征。

故选A。

19、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

()。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

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

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题干描述的情况

符合关注情景阶段的特征。

故选A。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之间的关系是()。

A、相当于

B、不低于或高于

C、不高于

D、无关于

【答案】B

【解析】《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

高。

故选B。

21、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都可能会在人脑中留下痕迹,以后见到的时候能认出来或者不见的时

候能回忆起来。

这属于()。

A、想象

B、表象

C、回忆

D、记忆

【答案】D

【解析】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过程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与再认)。

干中的描述体现的是的再现环节。

故选D。

22、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C、高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D、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选修课程

【答案】B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变革体现为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的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

主;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故选B。

23、元认知策略不包括()。

A、计划策略

B、整合策略

C、监控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

【解析】元认知策包括计划策、监控策和调节策。

故选B。

24、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民主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获取报酬权

D、科学研究权

【答案】B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

利。

故选B。

25、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

这种现象是()。

A、同化

B、条件反射

C、顺应

D、无条件反射

【答案】B

【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

故选B。

26、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

()

A、捷克的夸美纽斯

B、法国的卢梭

C、美国的杜威

D、德国的赫尔巴特

【答案】B

【解析】《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著作之一。

他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强调教育要使儿童归于自然。

故选B。

27、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欲发言时先举手,这是()。

A、课堂提问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

B、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于稳定课堂秩序

C、与教师个人好恶有关的行为,不宜统一要求

D、激励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答案】B

【解析】教学需要一个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课堂常规管理是保证这种正常秩序的基本条件,课堂教学常规

是被广大的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

题目中所描述的行为属于课堂常规管理行为,有助

于稳定课堂秩序。

故选B。

28、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教育任务

B、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