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5015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13年

  黎加厚、焦建利、李玉平、胡铁生先行者大力倡导

  专家学者纷纷推出微课界定、投入研究、众多微课网站开通

  微课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热点和最有前景教育技术

  华东师大慕课中心C20慕课联盟、微课程资共建共享联盟成立,5个全国性微课大赛举办

  2014年

  微课发展呈井喷之势、相关新闻、论文、研讨培训、作品呈指数增长

  五分钟课程网、浙江微课网、中国大学Mooc、K12王珏《微课设计与制作》慕课上线

  5个全国微课大赛继续举办,参赛踊跃,众多微课网站、工具、APP、微信公众号涌现

  中国职业教育微课与MOOC联盟成立

  王琼推出《翻转课堂教学法》慕课大受欢迎,推动了微课发展

  2015年

  微课持续升温,更多大赛举办,微课数量猛增、质量有提升

  微课论文指数增长、微课研讨、培训活动火爆

  微课认同度越来越高,应用常态化初见端倪

  中国大学MOOC已退出800门慕课

  2015年中国高校微课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16年

  从知识点微课到系列微课、专题微课程、新一代网络课程慕课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6年《中国高校微课发展报告》发布

  2016年《中国MOOCs建设与发展白皮书》发布

  中国大学MOOC《微课设计与制作》慕课上线

  1、微课发展的总体现状:

喜忧参半

  

(1)喜的方面:

  微课学习美妙,认同感越来越高

  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结合

  群众基础好、领导高度重视

  数量、规模客观

  呈现个性化发展、百花齐放态势

  微课常态化教学应用初见端倪

  

(2)忧的方面

  认识差距巨大

  谨慎、麻木、冷淡、冷艳旁观者众多

  鄙视、反感、抵制、抗拒者为数不少

  质疑、误区和混乱现象严重

  不知道如何设计微课,感觉像在走迷宫

  粗制滥造多、体现微课优势的精品佳作少

  微课发展动力缺乏可持续性

  受功力目的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驱动

  竞赛型、高大上型、烧钱型微课大行其道

  实用性、平民化、低门槛技术路线式微

  违背微课发展初衷,加重成本负担

  新一轮信息化“秀”和浪费

  微课之忧,总结起来就是实践先行,研究滞后,理论贫乏,人才匮乏力量分散。

  3、微课发展趋势是什么?

微课究竟会走向何方?

  

(1)从单个知识点微课到系列微课,专题微课程,慕课,学科专业资源库

  

(2)微课(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互动共生,催生信息化教育新生态。

  (3)微课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4)慕课、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微课的教育价值。

  (5)微课技术日益平民化

  (6)微课应用全面渗透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进修培训、企业、行业。

  (7)从数量、规模向质量、内涵转变,微课质量攻坚战势在必行

  (8)一体化常态化个性化的发展,研究、设计、开发、应用、评价、推广和培训。

  一、微课概念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等。

  “微课”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教学时间短、内容较少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中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和传统课堂相比较而言,“微课”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能满足教师的需要。

  

(二)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微课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它的最大特点便是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

而研究的问题还包括教学反思、生活思考、教学方法、学习策略、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问题。

  (三)成果简化、多样传播

  一方面,因为微课所阐述的内容主题突出且表达具体,所以其研究的内容便更加容易去表达、研究成果也容易相互转化;

另一方面,因为课程用时简短且课程内容微小,所以,其传播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手机传播、网络视频、微博讨论等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之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下,我国逐渐出现了移动学习、混合学习、非正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众多新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而以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为发展趋势的优质教育资源也越来越受到学习者的重视,于是微课程、微视频相继产生。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有电教工作者总结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发展内容集中单一、时间短,由教师随堂灵活运用的“插片”。

1989年,万明高、朝桂荣在《电视教材利用率的追踪分析》一文中提出了对一般教学片断应当发展小片断(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的想法。

  在我国,最先提出微课的是佛山教育局教育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在长期从事基础教育资源研究的基础上。

由身边的“微”元素得到启发,从而紧接着开展了关于微课的一系列系统研究,并将微课研究活动逐步走向研究化、专业化。

胡老师于2010年首次提出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经历了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与微课程三大层次的跨越,并在佛上中小学组织了微课大赛。

  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暨第一届中国微课大赛,标志着国内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对微课进行了探索、研究和时间。

2013年,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凤凰卫视合作的“凤凰微课”正式上线。

首届全国微课大赛顺利举行,参与比赛的高校超过1600所,参赛选手12000多人。

这些时间标志着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正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有专家预测微课将成为近几年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其他一些学者、教师都对微课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发展意见。

例如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

此外,张静然对微课程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姚正东对微课程的设计做了初步的探讨。

江苏的赵海峰老师等较早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是国外“微课程”概念从教育信息资源的角度的深化研究。

  但纵观国内,“微课”的相关研究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除了对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外,尚没有相关研究成果应用的报道。

  总结

  国内微课发展至今,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理论层面研究微课,还要真正地把微课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让微课真正地在学生的课堂中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优秀的学习资源,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国外微课发展历程及现状

  微课其雏形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勒罗伊·

麦格鲁所提出的60秒有机化学课程[1],及英国纳皮尔大学的基提出的1分钟演讲[2]。

而“微课”这一概念则是由美国“一分钟教授”戴维·

彭罗斯于2008年首次提出,他是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他正式提出“微课”这一概念也称为“知识脉冲”,运用于在线课程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3]。

他的微课概念是指运用建构主义的指导思想将教育方式与理念相结合,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在实质上改变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形式[4]。

  该概念提出同时,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也在各国兴起。

2004年可汗上七年级的表妹遇到了数学难题,他通过雅虎通聊天软件和互动写字版等技术及浅显易懂的讲解帮她解决了所有问题。

后来,可汗把自己的数学辅导材料制作成视频,分享到YouTube网站上,有意识的把每段视频控制在10分钟内,以便网友能耐心理解消化,这就是最初的微课[5]。

目前,可汗学院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得到比尔·

盖茨夫妇资助和谷歌赞助的可汗还将视频翻译成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汉语等10多种语言,向世界各地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

  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来源构建的非营利性微课视频资源网站也得到了很大发展[6]。

如英国教育电视网站视频库、美国中小学微课视频维基资源库、英语学科微课视频库等。

英国教育电视网站的微课视频资源库建立于2004年,受到来自全世界范围的教师家长学生的巨大欢迎,其点击率曾一度超过586万人次,后因视频资源服务器无法承受巨大访问量及英国的金融危机,政府将出资开发的3500个精品微课转让给国内其他网络运营商,如TES网站,并要求其继续免费给教师开放使用。

美国密西西比西北社区基金会属非营利学术机构,总部位于美国中南部地区。

2008年,由乔·

托马斯博士带领的视频编辑团队创办了基于维基功能的视频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其工作重点是根据学生用户的多样性推荐视频,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素质教育。

美国的“英语中心”视频网站创始人施瓦茨2008年创建了“英语中心”英语学习视频内容库,包括9000多个地道和特别制作的英语学习视频,涵盖初中高三个级别,包含“沟通技能”、“演讲技能”、“发音课程”及“词汇课程”等。

还有著名的TED教育演讲视频网站等。

国外微课的发展给国内微课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2、国内微课发展现状

  国内最先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是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教师胡铁生,于2011年提出。

随着四个全国性的微课大赛先后举办——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和第13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程组比赛,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首届高校微课大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微课大赛,与微课相关的研究课题和论文数量呈现井喷之势,2013年堪称为“中国微课元年”[7]。

  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微课的定义。

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文件中对微课的定义是:

“微课”全程“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8]。

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9]。

国内很多教育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微课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玉平[10]在《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中指出:

微课是介于文本和电影之间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是一种在线教学视频文件。

长度在5分钟左右,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没有解说。

胡铁生[11]在《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中认为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

张一春[12]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黎加厚[13]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是这样定义微课的: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焦建利[14]在《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指出: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郑小军[15]在其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我对微课的界定》的文章,文章中是这样表述微课的: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另外,国内学者对微课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与效果,微课资源平台建设与发展,微课教学设计与视频制作以及微课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为微课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3、展望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微课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微课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方式的限制,满足了人们泛在学习的需求,也可以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使没有机会进入世界名牌大学的人们从网络上学习著名教授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教育的公平。

但是其发展会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多大的冲击,教育改革该如何进行,如何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方法的革新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成为教育改革的挡路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又该如何合理利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满足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

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有很多研究者已经致力于研究微课本土化的相关问题,相信通过大家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微课和慕课一定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一、入库的危险化学品应符合产品标准,收货保管员应严格按GB190的规定验收内外标志、包装、容器等,并做到账、货、卡相符;

  二、化学品入库时,保管员应按入库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登记,严格核对和检验物品的名称、规格、案例标签、质量、数量、包装。

物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无产地、品牌、安全标签和产品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

  三、库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储存,禁忌物料不能混存。

  四、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器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五、库存危险化学品应保持相应的垛距、墙距、柱距。

垛与垛间距不小于0.8m,垛与墙、柱的间距不小0.3m。

主要通道的宽度不于小1.8m。

在仓库堆垛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出入口和通向消防设施的道路应保持畅通;

  六、危险化学品仓库的保管员应经过岗前和定期培训,持证上岗;

  七、仓库保管员应做到一日一检,并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中发现危险化学品存在质量变质、包装破损、渗漏等问题应及时通知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解决;

  八、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危险化学品养护员,负责危险化学品的技术养护、管理和监测工作;

  九、各类危险化学品均应按其性质储存在适宜的温湿度内仓管部门根据物品的危险性,为保管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

  十、储存易燃和可燃物品的仓库、堆垛附近,不准私自动火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应由仓库负责人上报,经企业有关负责人指认,采取安全措施后才能进行上述作业。

作业结束后,检查确无火种,才可离开现场。

  这些天顶着掉粉的压力,转载分享了几篇《国庆献礼》系列文章,旨在让更多的同仁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故事。

正所谓“无本不生,无根不立”,只有追本溯源扎根于中华大地,才能避免如浮萍般不知所向;

只有理解了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才能飞的更稳走的更远~

  昨天与苏州应急管理局的朋友闲聊,其对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开展检查中发现一个通病,即防爆柜(又称安全柜或化学品柜)的规范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其中,防爆柜无有效静电接地措施的不合规项占到了80%,其次是未对防爆柜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防爆柜内混放非化学品易燃品等杂物、防爆柜无安全警示标志、柜内溶剂容器未张贴化学品标签、防爆柜未上锁、无专人管理、无化学品清单、MSDS、存放取用登记表、职业危害告知等等等等!

本期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关于防爆柜安全规范使用的相关知识点~

  随着一轮接一轮的安全环保督查工作的开展,督查区域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检查内容和检查要求也愈加的精细化专业化。

这不,最近“防爆柜”一夜爆红成了官方重点关注对象。

防爆柜,即“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柜”、“化学品暂存防火防爆柜”、“危险化学药品储存柜”等的简称,是生产经营单位或各类实验室用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专用储存柜。

  根据相关标准以及各行业的使用习惯,化学品防爆柜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易燃品储存柜:

存储易燃物品闪点在45℃以下,如:

汽油、酒精、煤油、甲醇、乙醇、丙酮、二甲苯等。

  可燃品储存柜:

存储可燃物品,闪点在45℃以上,如:

柴油、机油、润滑油、桐油等。

  弱酸碱品储存柜:

存储弱腐蚀性物品或弱酸弱碱,如:

醋酸、碳酸、磷酸、硅酸等。

  强酸强碱储存柜:

主要存储高锰酸钾,浓盐酸,浓硫酸等强酸强碱类。

  易制毒安全柜:

主要存放苯类,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毒物品。

  防爆柜/安全柜常见规格和分类如下图所示:

  常见问题1:

红、黄、蓝色防爆柜的主要区别?

  红色、黄色、蓝色分别代表可燃品、易燃品和弱酸碱弱腐蚀性化学品,颜色的区分便于发生险情时消防人员能够根据柜体颜色进行有针对的及时采取措施。

除了颜色外柜体结构各方面都是一致的,蓝色防爆柜与其他两者区别在于加装了PP托盘,极大的改善了钢制柜体耐强腐蚀能力弱的局限。

  常见问题2:

普通安全柜/防爆柜和毒害品柜的主要区别?

  毒害品柜因为存放的多为易制毒原料或者可间接制造毒害品的化学品,国家对其防盗标准较高,相对于普通防爆柜的双锁(机械锁加挂锁),毒害品柜采用更智能的液晶电子密码锁,支持双人管理,支持核查开锁记录,紧急开锁和输错报警等等。

  定义:

危险化学品储存柜是指用于储存易燃液体、可燃液体、腐蚀性液体、毒害品、压缩气体气瓶等危险化学品的柜体。

  分类:

危险化学品储存柜按用途分为易燃液体储存柜、可燃液体储存柜、腐蚀性液体储存柜、毒害品储存柜、压缩气体气瓶储存柜。

  

(一)外观:

  柜体及各部件涂层色泽统一、厚薄均匀,表面应平整、光滑;

金属件无锈蚀,柜体焊缝均匀无毛刺。

  

(二)工艺装配

  柜体零部件的结合处应平整牢固,各种配件、连接件安装不应有少件、漏钉、透钉(预留孔、选择孔除外),启闭部件安装后应使用灵活。

  (三)材料

  柜体材料可采用钢制金属材料制造,其厚度不应低于1.2mm,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45MPa。

抗拉强度试验宜按GB10409-2001的规定进行。

腐蚀性液体储存柜柜体材料应选择相应的耐腐蚀材料,防止柜体被泄露的危化品腐蚀而变形,如采用聚丙烯(PP)材质,厚度不应低于8mm。

  (四)结构

  柜体宜采用双层结构,内外层间至少应确保38mm空间;

双层柜体间可用不燃材料填充,不燃材料应符合标准要求;

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储存柜柜体应设有防静电接地装置;

柜体上设置通风孔。

除压缩气体气瓶储存柜外,其他储存柜柜底应预留防泄漏的盛漏槽。

  (五)容量承重

  柜体及搁板应能承受其最大盛装重量,宜符合FM6050测试要求。

  (六)防火、防静电

  防火性能宜符合FM6050测试要求。

柜体应装有静电接地装置并张贴静电接地标识,静电接地应符合GB12158的要求。

  (七)通风

  储存柜应设通风孔并张贴通风标识。

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储存柜应在柜体两侧分别设置固定式带阻火功能的上下通风孔,其中阻火功能检测宜符合FM6050测试要求。

  (八)防泄漏

  盛漏槽深度至少51mm。

盛漏槽宜符合FM6050测试要求。

  (九)锁

  储存柜上安装的机械防盗锁或电子密码锁应符合GB3836.1、GB3836.4和GA/T543的相关要求。

  (十)门(单/双开门)

  柜门应配备自锁装置,柜门宜安装闭门器及高温熔断装置,温度高于100℃,门自动关闭,闭门器性能应符合GA93的规定。

  (十一)压缩气体气瓶柜设置要求

  1.毒性气体和易燃气体应设置有毒/可燃气体浓度报警检测装置,气体浓度检测探头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2.气体浓度检测探头安装高度应符合如下要求:

  

(1)探测到比空气重的气体,探头安装在柜体下部;

  

(2)探测到比空气轻的气体,探头安装在柜体上部。

  3.报警装置应具有声、光显示功能,应安装在工作人员易看到和听到的地方。

  4.毒性气体不应直接排到室外。

如设置自动联锁强排风扇,排风管应与吸收处理装置连接。

  5.易燃气体气瓶储存柜应设置自动联锁强排风扇,排风管应接到室外,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接地。

  6.易燃/毒性气体气瓶储存柜采用的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应取得防爆合格证。

  7.柜内应安装防止气瓶倾倒的固定装置,如固定导轨、固定链条等。

  8.柜体颜色应符合4.1的要求,并宜在柜体摆放位置标示黄色警示线。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存放及使用场所应满足以下安全管理要求:

  1.使用单位应根据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数量选择符合要求的储存柜,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可储存的常见危险化学品参见附录。

  2.危险化学品储存柜或柜组应独立设置,远离火源、热源、电源及产生火花的环境,周边1m范围内不应放置杂物;

当多个存放性质相近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柜组成柜组时,相邻储存柜的间距不应小于150mm。

  3.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泄漏、渗漏时,应迅速处理,不应继续存放在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内。

  4.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储存柜柜体防静电接地装置应有效运行,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0ω,静电防护的其他要求应符合GB121585的要求。

  5.按照GB15603的要求,危险化学品不应与相应的相禁忌化学品混合储存。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提供与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所载明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7.使用人员应配戴相应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GB/T29510的规定,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做好相关记录。

  8.危险化学品储存柜存放场所应按GB50140规定配备相应灭火器材。

  9.储存剧毒危险化学品时,应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和《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7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