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框构中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铁路框构中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框构中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
C20混凝土基础
133.74
8
附属工程
路面C20混凝土
632
9
洞内回填土
1542
10
路面拆除及恢复
374
11
检查台阶
9.05
12
沉降缝
套
13
桥面系
帽石
10.3
14
THF-1型防水层
15
THF-2型防水层
805.4
16
钢丝网水泥砂浆厚30mm
17
M10水泥砂浆垫层
18
基础处理
挖基土方
12140
19
基坑回填
3640
20
弃土外运
8500
21
砂垫层(厚30cm)
450
22
Φ60cm水泥搅拌桩(桩长5m)
根
2696
4、场地条件和布置
4.1施工场地原有县级沥青公路1条,设备进场较为便利。
后期砼浇注沿施工便道至砼拌和站,拌合站距该工点2km。
4.2施工用电、用水
4.2.1工地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现场附近水井抽水为施工及生活用水。
4.2.2本工程用电主要为钢筋加工设备,由于现场没有电源,现已配备150KW发电机组2台。
4.3钢筋加工场地
因工点位于交城站场内,永久征地很宽,钢筋加工场地设置于主线路基外侧,设计长×
宽为50m×
30m,约150m2。
具体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三、项目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织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管理小组,对框构中桥的施工进行全面监控。
框构中桥工程组织机构图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1施工前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图纸审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
如发现遗漏、错误或不明处,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并及时追踪反馈信息,更正设计错误。
1.2进行混凝土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1.3配备水准仪及专门的测量技术人员,水准仪施工前必须经校验无误。
由测量技术人员对工点地形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测量地面标高,如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项目部申报设计进行变更或调整。
2、施工机械及小型机具
挖掘机:
1部(基坑开挖)装载机:
1部(弃土装车、砂垫层铺设)
拉土车:
6部(弃土外运)吊机:
1部(25t吊装能力以上)
泵车:
1部(砼浇注)发电机:
2部(电力)
对焊机:
3部切割机:
2部弯曲机:
2部
电焊机:
3部振捣棒:
6部吸水泵:
2部(砼养护)
3、劳动力组织
职责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钢筋工
模板工
混凝土工
其他零工
人数
40
30
24
4、模板、脚手架配备
物资
使用部位
组合钢(内)模板
平米
800
内墙、顶板底模
组合钢(外)模板
200
外墙外侧
竹胶模
600
顶板倒角
脚手架管
延米
35000
支承、模板加固
卡环
个
70000
五、施工进度计划
1、总体施工计划
09年08月1日开工,于09年10月31日完成地基处理和桥身的混凝土浇注主体工程。
09年11月15日完成附属工程的施工。
2、施工部署
2.1因变更、征迁问题,本框构中桥开工时间较晚,工期压力巨大,为满足业主下达的铺架工期要求,首先施工主体中间节右侧第一节,斜长18.315m,然后由右向左依次逐节施工,主体完工后进行翼墙施工,最后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2.2每节主体施工分三次浇注成型,自下而上顺序为底板、墙身、顶板,为满足设计图纸的抗渗要求,底板与墙身底部1m同时浇注,墙身1m处设置凹槽;
墙身浇注自底板以上1m至5.6m,5.6m处设置凹槽;
为满足顶板倒角加强筋布置要求,顶板与墙身顶部1m同时浇注。
六、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图
1、基坑开挖
测量人员放出基坑开挖轮廓线并移交水准控制点,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拉土车进行弃土外运,机械开挖至距离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人工清理基底。
尽量避免超挖现象,扰动原状土,若出现超挖,回填素土进行夯实。
开挖后沿基坑四周设0.3×
0.3m排水沟,四角设0.5×
0.5×
1.0m集水井,以备雨天防排水。
基坑开挖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2、地基处理
施工图纸要求涵洞基底需打入水泥搅拌桩的按以下工艺施工。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浆液配制与输送
a、浆液的配合比。
深层搅拌的浆液以设计规定的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配制,掺量为15%~20%,水灰比0.45~0.50。
b、浆液的配制与输送。
搅拌灰浆时依次加入水和水泥,每次灰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并将水泥浆充分拌匀。
水泥浆从灰浆拌和机倒入集料斗时,必须过滤杂物。
集料斗的容量一般为0.2m3,保证有一定的余量,且不会因浆液供应不足而断桩,也不会因浆液过多产生沉淀而引起浆液浓度不足。
深层搅拌施工
a、设备就位。
搅拌机的钻杆须垂直并对准桩位。
b、第一次钻进。
在确认浆液从搅拌叶的出浆口喷出后,方可启动搅拌机,以60r/min的转速和1m/min的钻进速度,顺时针方向边钻边注浆,直至设计桩底高程,再继续喷浆1.5min后停泵,改逆时针方向边喷边提升搅拌至高出设计桩顶30cm~50cm。
c、第二次钻进。
以同样方式再次顺时针方向钻进注浆。
钻进至设计桩长1/3长度时停止注浆,改逆时针方向搅拌提升到搅拌头露出地面。
d、两次循环钻进成桩。
经过上下两次循环钻进提升,水泥浆向桩孔内注浆3次、并搅拌4次,此桩完成作业后,移机到下一桩位施工。
质量控制
a、严格控制水灰比,须用计量容量配制浆液。
b、搅拌杆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5%,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
c、桩浇筑后7天之内不得开挖基坑,凿除桩头时禁止使用机械挖掘,桩头要小心整理,不得用重锤敲击,桩头应整平。
质量检验
a、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并对照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工程桩进行质量评定。
b、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
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检查桩数的2%,并不少于5根,每根桩在成桩28天后取3个试样(在桩径方向1/4处、桩头至桩长2/3范围内垂直钻芯)。
c、基槽开挖时,对桩头、桩数和桩头强度进行全面检查。
施工质量控制参数
施工允许偏差表
项目
允许误差
检验方法
桩位中心
mm
100
钢尺量
桩径
-50
垂直度
%
1.5
经纬仪测量
桩长
+100,0
取芯尺量
3、砂垫层铺设
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毕检测合格后,采用机械进行清理,杜绝机械破坏、扰动桩头,导致桩身质量下降,人工凿除桩头至设计标高,在桩头表面铺设砂垫层,碾压至中密,碾压后厚度为30cm。
3.1砂垫层原材料进场前先进行试验检测。
合格后有序进场,进场后请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合格后再进行铺设。
原材料的控制指标如下:
砂细度必须达到中、粗砂标准,含泥量≤5%。
3.2铺设前技术人员施放出铺设区域并用白灰洒出轮廓,四周设砂垫层铺设高度控制桩,预留出虚铺厚度。
3.3砂料进场后采用机械导入铺设区域,人工进行整平,压路机静压至中密,严禁压路机振动,杜绝扰动搅拌桩,影响桩身质量现象发生。
碾压后试验人员进行相对密度检测,相对密度>0.7,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转序施工。
4、砼垫层施工
4.1砼垫层浇筑前对砂垫层适量洒水,以增强砂、砼垫层的结合,防止砂垫层含水量过小吸收砼内水分导致砼收缩出现裂缝。
4.2采用0.3m组合钢模板沿砼垫层浇注区域四周支立、加固,加固后进行标高测量,采用红油漆于模板上标识出砼浇注顶标高。
4.3采用砼罐车直接运输砼至现场卸料浇注,砼垫层要振实、找平,以方便后序框构主体底板模板支立、钢筋绑扎及保护层厚度并均匀。
4.4砼垫层标号为C10。
4.5浇注砼垫层时安排专人及时对砂垫层上的罐车车辙进行整平。
5、钢筋加工及安装
5.1原材储备
应业主要求,框构中桥所用钢筋属甲控物资,原材按照图纸用量及施工计划统一由合格厂家供应,严禁私自采购、使用。
原材进场后现取样进行试验检测,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60t作为一批进行检验。
为了避免钢筋混乱,原材进入现场后需加强管理。
施工现场钢筋堆放都必须按不同规格、级别分类堆放并标识,并设专人分类、发料。
5.2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制作须在技术员指导下,按框构桥图纸要求由专业人员在钢筋加工区进行。
加工前,由技术员按照图纸逐一型号、种类对钢筋班进行交底,并详细解说,钢筋班长放出钢筋大样(1:
1比例),以便在钢筋加工期间钢筋加工人员可以随时对比参照,预防出错;
每种型号钢筋加工后,必须配有标识牌,分类存放,下面垫起,上面覆盖遮盖物,以防钢筋生绣、污染;
钢筋加工人员严格遵守规范规定的制作标准,质检工程师随时抽检,确保钢筋品种规格制作质量,完全合格。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名称
允许偏差(mm)
L≤5000
L>5000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
±
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
注:
L为钢筋长度(mm)。
5.3钢筋连接
根据图纸要求,钢筋骨架均为焊接,结合现场情况确定连接分两种形式:
气压对焊:
Φ28和Φ25采用气压进行对焊,对焊时具体要求如下:
(1)焊接前认真调整焊卡,及所固定钢筋端头,确保焊接部位钢筋轴线同芯,轴线偏差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10;
(2)焊接处隆起的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
隆起的变形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3—1.5倍。
(3)焊接接头隆起形状不应有显著的凸出和塌陷;
不应有裂缝,并不得有过烧现象,即表面呈现狙糙裂缝和蜂窝状。
(4)钢筋抽样破损检查:
在外观合格的基础上作随机取样检验,以200个接头为一批,从每批中割取3个试件试验,有一根不合格,应加倍取样复试,如仍有一个试件达不到强度,该批结头为不合格品,要返工重焊。
(5)对焊时应充分考虑搭接位置,以方便后期绑扎接头分散布置。
电弧焊:
本框构钢筋电弧焊主要以Φ16和Φ12双面搭接焊为主,搭接焊时具体要求如下:
(1)焊接所采用的焊条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确定为采用J50系列。
(2)焊接前先进行钢筋预弯,弯折角度≤4°
,应保证两钢筋的中线在同一位置上,严禁先焊接再弯折;
(3)搭接焊表面焊缝应平直,不得有较大的凹焊焊瘤,焊接时电流不宜调得过大以免烧伤钢筋,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及咬边。
施焊接后应及时将焊渣清理干净。
(4)焊缝厚度不应小于0.30d,双面搭接焊的长度不应小于5d。
(5)钢筋焊接接头完成以后,按工作台班每3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抽取3个试件作为抗拉强度试验,如有一个不合格应取双倍样品进行试验,如合格,方可用于工程,反之则判定该验收批钢筋接头不合格,严禁在工程上使用。
(6)搭接焊时应充分考虑搭接位置,以方便后期绑扎接头分散布置。
5.4钢筋运输
钢筋在加工场制成半成品,采用平板拖车运输至现场。
运输时,钢筋全长范围需用平板拖车架托起,保持直顺并捆绑牢固,防止钢筋因颠簸散落及导致变形。
5.5钢筋安装
(1)因钢筋用量很大,现场安装时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吊装至现场进行绑扎。
吊装时,采用两点以上吊点吊装,并合理安排吊点位置,保持钢筋直顺并捆绑牢固,防止钢筋散落及变形。
(2)安装绑扎时先在垫层或模板上弹线画出间距,利用钢管和模板固定主筋位置,再绑扎其他分布钢筋,保证钢筋分布均匀。
(3)钢筋骨架顺公路方向按①②③④循环排列,每排中心间距为12.5cm,最外排骨架应满足净保护层厚度35mm。
同一骨架双筋采用并排布置●●,三筋采用梅花形布置●●●。
(4)施工接缝处应加强设置分布钢筋,设置范围为施工缝上部1.0m,下部0.5m。
(5)钢筋骨架与模板(垫层)间采用同标号砼垫块,进行加固,确保砼保护层厚度。
(6)安装完成后核对图纸数量并进行清点,先班组自检,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7)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数量应不大于50%。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个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墩身、柱、梁
+10
分布钢筋间距
尺量,连续3个
箍筋间距
绑扎钢筋
焊接骨架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
20mm包括在内)
尺量
钢筋保护层厚度c(mm)
C≥35
-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35
+5
-2
C≤25
+3
-1
6、模板安装
本框构中桥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间法兰螺栓连接,外部采用脚手架管设横、纵向背肋及斜撑进行加固,底板、墙身模板设对拉拉条,顶板支承采用满堂支承,满堂支承承载计算及安全系数如下:
模板支架承载计算书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6米,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横距b=0.60米,立杆的纵距l=0.6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6.00。
图1顶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顶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a、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500×
9.000×
9.000/6=60.75cm3;
I=4.500×
9.000/12=273.38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7.140×
0.145×
0.850=3.34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
0.145=0.051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2.000+1.000)×
0.600×
0.145=0.261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2×
(q1+q2)=1.2×
(3.345+0.051)=4.075kN/m;
集中荷载p=1.4×
0.261=0.365kN;
最大弯距M=Pl/4+ql2/8=0.365×
0.600/4+4.075×
0.6002/8=0.238kN;
最大支座力N=P/2+ql/2=0.365/2+4.075×
0.600/2=1.405kN;
截面应力σ=M/W=0.238×
106/60750.00=3.921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为3.921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ql/2+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3Q/2bh<
[T]
其中最大剪力:
Q=4.075×
0.600/2+0.365/2=1.40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1.405×
103/(2×
45.000×
90.000)=0.520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0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为0.520小于1.300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3.396kN/m;
集中荷载p=0.261kN/m;
最大变形V=5×
3.396×
600.04/(384×
9500.000×
2733750.000)+
261.000×
600.03/(48×
2733750.0)=0.26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0.266小于600.000/250,满足要求!
b、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4.075×
0.600+0.365=2.810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711kN.m;
最大变形Vmax=0.785mm;
最大支座力Qmax=12.856kN;
截面应力σ=158.320N/mm2;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c、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2.856kN;
R>
8kN且R<
16kN,所以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
建议采用双扣件!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刘群主编,P96页,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kN。
d、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29×
6.6000=0.8514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
0.600=0.126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7.140×
0.850×
0.600=8.30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9.2824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000+1.000)×
0.600=1.0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651kN;
e、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12.651kN;
σ----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24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
W=4.49cm3;
σ--------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Lo----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
(1)或
(2)计算
lo=k1uh
(1)
lo=(h+2a)
(2)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243;
u----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
u=1.700;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0.500m;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k1uh=1.243×
1.700×
1.500=3.170M;
Lo/i=3169.650/15.900=199.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182;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12651/(0.182×
424.000)=163.941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63.941小于[f]=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o=h+2a=1.500+2×
0.500=2.500m;
Lo/i=2500.000/15.900=157.00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284;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12651(0.284×
424.000)=105.061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05.061小于[f]=205.000满足要求!
立杆安全系数=205/105.061=2.0
6.1模板在使用前应检查模板各部分尺寸及平整度,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