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4331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市历史学会通讯Word文件下载.docx

长沙市历史学会2007年度工作报告………………………李佩兰(17)

长沙市历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纪要………………………李佩兰(22)

长沙市历史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优秀论文评选揭晓…………………25

长沙市历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及工作人员名单…………26

●学术讲座

谈谈学术论文的写作

——长沙市历史学会2007年会讲课提纲……………陈蒲清(27)

宋代长沙休闲文化…………………………………………杨建宏(30)

麓山抗战史迹与英烈纪念碑亭祠墓………………李长林、黎天宇(42)

●祝贺李思圣教授八十华诞

在李思圣教授八十寿诞庆典仪式上的致辞……………陈立新等(50)

祝贺李思圣老先生八十大寿………………………………陈蒲清(56)

七律感怀李思圣老师八十华诞…………………………陈钧福(56)

●简讯………………………………………………………………(57)

沉痛悼念李长贤先生

李长贤先生逝世

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长沙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和顾问李长贤先生,于2008年8月12日清晨在长沙市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5岁。

李长贤先生是我会创始人之一,他一直高度关注并倾力支持学会的工作,为学会的创立、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逝世时,在留下的遗嘱中,要求家人拿出人民币四万元分别捐给长沙市历史学会和中学历史教研会,他这种珍爱学会、热爱公益事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李长贤先生过早地去逝,是我们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他离我们而去,但是,李先生的音容笑貌、高尚的精神品德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长沙市历史学会全体会员向李长贤先生表示沉痛的哀悼,向李长贤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

并向李先生及家属表示深深的谢意!

李长贤先生永垂不朽!

追思与悼念

何善曾

呜呼!

湖南省历史学界的一颗巨星殒落了!

原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长沙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李长贤老师与我们撒手而别了!

噩耗传来,省市历史学界,历史教学界的同仁们陷入了深切悲痛与怀念之中。

长贤老师是湖南邵东县人,13岁那年(1946)他独自一人腰缠数十块银元到省城长沙求学。

1952年高中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留在母校长沙市一中工作,1956年开始任教历史课。

50余年来,他一直在中学历史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

由于他的业绩,先后被评为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并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

长贤老师刻苦钻研业务,孜孜不倦地学习,40多岁后,已在长沙中学历史教学界享有一定名气的他,还去参加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函授班学习。

他非常重视了解学情,备课时总要就课本的内容调查学生知识掌握(了解)的情况,有什么疑惑等。

这样上课时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他上课时,常根据课本内容,精心选择一些具体生动的典型史料让学生感知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他教学语言准确通俗、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欢迎。

他所讲授的《秦末农民战争》一课,获得了全国中学历史教学观摩一等奖,其《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的实录编入了《名师授课录·

中学历史》一书中(该书于1993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就为他成为省、市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领军人特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第一年,长贤老师开始担任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大组长兼市教科所兼职历史教研员。

1982年,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长贤老师担任学会理事长,他常骑着单车去市里各中学指导历史教学。

在市教科所的领导下,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历史教研活动。

除组织上教改研究课外,还组织青年教师赛课、评选历史教学能手、历史教研论文评优、还组织了学生历史知识竞赛、历史手抄报评优、历史文物仿制评优、“爱我家乡历史文物”演讲比赛等有益活动,使长沙市的历史教研教学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1989年为了扶持后辈,长贤老师主动辞去市教研会理事长职务,后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

尽管他不具体主持教研会的工作,但仍然一如既往地参加市教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凡是教研会交给他的工作任务,都认真负责去做好,从不讲价钱,更不摆架子。

真可谓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特别是他临终前还嘱咐家人,在他逝世后捐赠三万元人民币给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作开展活动的经费。

其情之真,其意之切,令人潸然泪下。

1981年,湖南省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成立,长贤老师被推举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他担负此职12年,协助理事长徐云龙同志积极开展工作,编撰中学历史教学指导书籍,组织全省中学历史老师参与教改、科研,评选优秀历史教研论文,开展中青年历史教师赛课,组织到沅江、吉首、桃源、郴州等较边远地区进行教学观摩,对推动全省的中学历史教学、科研,提高培养中学历史教师,提高历史教学的地位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3年,他作为省中学历史教学界的代表,被推举为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1996年,湖南省开始组织编写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具备40年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经验、文化底蕴深厚的长贤老师应邀参加了这项工作。

这套教科书由岳麓书社负责编辑和出版发行,简称为岳麓版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材。

这套教材先后出了二个版本,即历史教学大纲本和历史课标准本,两种版本都经过国家中小学历史教材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在全国发行。

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的规定,同时还要适合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生理、心理特点,文字要简明生动,还要附上一些插图,做到图文并茂,又不能雷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要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不论是编写提纲,还是每课教材初稿,由主笔者写出后,都要经过全体编写人员斟字酌句讨论修改。

讨论中,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直到取得大家的认可。

长贤老师是编写人员中年纪最大、资历最深者,但他从不倚老卖老。

在讨论他主笔的课文时,他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倾听、记录其他同志的意见,该修改的修改,该坚持的坚持。

长贤老师的聪明睿智、从善如流和诙谐幽默,给全体编写人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长贤老师为人正直,疾恶如仇。

对社会的不良现象,对个别同志追名逐利的行为,敢于批评指责,从不含糊敷衍。

长贤老师乐于助人,关爱中青年教师,我市的邬克兴、孟淑元、雷建军、胡军哲、胡芳等许多教师都得益于他的帮助而取得长足进步。

像雷建军老师在他的帮助影响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无论是业务能力、思想水平、待人接物都达到了新的境界,已成为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学界的领军人物。

长贤老师乐观豁达、心境开阔,这在他身患绝症后更加彰显出来。

2006年5月初,他在体检中已得知患“巨块形肝癌”。

当同事们去看望他时,他笑着说:

“不怕咧!

恶性肿瘤,我比它更恶”。

“冒关系,我已经73岁了,冒贴本了”(意即超过了全国人均寿命)。

他怕自己的老伴潘老师一时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告诫已知情的儿女不要将实情告诉母亲。

由于他心情开朗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肝部肿块一度缩小,人的精神气色也明显好转。

每次做“介入”手术后,总有几天人很不舒服,吃饭不下。

但他在家人和探望的亲朋戚友面前从不表露出来。

二年多来,他一方面坚持与病魔作斗争,同时还力争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也帮助潘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去年11月,他还参加了市历史学会在宁乡县召开的年会,情绪相当乐观。

会后他还饶有兴趣到我在涝刀河镇新建的住房看视。

今年2月,他冒着严寒出席了岳麓书社宴请初中历史教材编者的午餐会。

这时,他病情已开始恶化,吃的食物很少,但仍谈笑自如,不露任何痛苦的声色。

可叹!

天不从人愿,罪恶的癌细胞在他体内扩散。

今年3月8日,他在省人民医院做完“介入”手术后,情况一直不好,但他强忍痛苦,从不声张,反而安慰家人,坚持生活自理。

直到逝世前的一个多月才让保姆到医院协助料理生活。

8月12日清晨,与病魔抗争了二年多的长贤老师不幸与世长辞。

临终前他向家人交代:

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不收受任何礼物;

遗体火化前要绕道清水塘,向他曾学习工作生活了60年的母校长沙市一中告别;

向他参与创立并工作了多年的市历史学会、市中学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各捐赠二万元人民币,以表达对关爱支持他工作的这两个学会的谢忱;

所有藏书(约一万册)捐赠一中图书馆。

“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我与长贤老师相识于1982年。

那一年,我作为湖南师大附中历史教师的代表被推举为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常务理事、秘书长。

从那以后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尊崇长贤老师为师长,虚心向他学习求教,我在历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成长与进步,得益于长贤老师的帮助和鼓励甚多。

1990年我接任长贤老师主持长沙市中学历史教研会的工作后,常登门向其求教,并扎扎实实去干,使教研会的工作登上了新的台阶。

现在,长贤老师虽然离我而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我脑际萦环,他的精神品德仍在激励我追求新的进步。

安息吧,长贤公!

您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您的精神将永留人间!

我与李长贤老师之间的二三事

长沙市教科院雷建军

李长贤老师于8月12日与我们永别。

7月,他再次住进医院的时候,我约了市历史教研会的邬克兴、孟淑媛、黄吾欲等老师一起去探望。

他精神虽不好,但看到我们很高兴,坚持坐起来与我们交谈,临别时说:

“这次怕是要与大家告别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我不禁心里凄然。

我与长贤老师的相交始于1986年。

那年,我大学毕业才两年,在雅礼中学第一次上高三年级的历史课,心里没有底,经雅礼名老教师龙靖寰引荐,有幸到长沙市一中随堂听长贤老师的课,得以时时亲聆他的教诲,使我能很快地胜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

长贤老师工作时严肃认真,工作之余却十分平易近人。

他当时已是三湘名师,而我还是个刚出茅庐的小青年,课后到他办公室听讲评课,他总是笑着说他是主人,又是搬凳、又是泡茶地招呼我,有时还花一元钱买上一包葵花籽,边吃边聊,亲切中透着认真,平和中体现出长者的风范。

后来,我学着写教学经验总结,慢慢地写点论文,他都悉心指点。

1988年,我第一次上全市公开课,试教前他亲自到雅礼来指导我,一点一滴地找出我的不足,手把手地教我怎样表现。

同年,我有幸成为长沙历史教研会的理事,直接在他的领导下参加长沙市的历史教研活动。

他退休后,对我的指导并未中断。

2002年,我申报了特级教师,要上一堂参评课。

我写好了教案送到他家,请他指导。

记得到他家时已是晚上9点,由于时间紧,他让我坐在他家等,天气很热,他打着赤膊帮我修改,改好后已是11点多了,又带我到一中附近的打印室打印。

除了教案外,作为省特级教师的老评委,他连我的个人述职等材料都悉心地一一进行指导。

我与长贤老师最多的是在长沙市中学历史教研活动中见面。

第一次给我留下记忆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听明德中学的一位女教师的公开课,讲英法百年战争,由李长贤老师点评。

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几乎没有什么教学经验,但听了他的点评后,我体会到这堂课的精要所在。

尤其是他关于如何讲述圣女贞德和农民战争部分的建议,匠心独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长贤老师担任长沙市历史教研会理事长,我每次参加教研活动,总见到他精干的身影,炯炯有神的双眼,一丝不乱的头发,朴实整洁的着装,干脆有力的动作,生动风趣的言语,热情洋溢的精神——这一形象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每次活动,他都认真准备,一丝不苟。

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希望使参加活动的老师尽量受益。

后来,尽管退休了,但只要市历史教研会举行活动,他都乐于参加。

他热爱中学历史教学,爱长沙市中学历史教研会,把它们看作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离我们而去了,还留下遗言,捐款2万元给市历史教研会,用来促进它的发展,他的爱将永远留在我们身边。

我和长贤老师的交往中,最密切的一段是1996年至2002年一起参加岳麓版历史义务教材的编写,先是大纲本,后是课标本,前后六年时间,在一起的机会很多。

编写中常常集中讨论,有时争论十分激烈,甚至时时争吵。

编写者中他年龄最大,当遇到不同意见时,对别人正确的意见他能很快地虚心接受,改正自己文稿中的不足之处,对别人不正确的意见,他从不正面顶回,总是先静静地听完,然后以商量的口气阐明自己的观点。

遇到其他人为某一观点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又总是先默默地查找资料,找到权威观点或材料后,以其特有的幽默调节一下气氛,再摆事实,解决问题。

在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一直保持自由和谐的学术气氛,大家既争得面红耳赤,又欢声笑语不断,关系十分融洽。

这其中,长贤老师不摆老资格,不以权威压人,既认真负责,又包容宽厚,起了关键的表率作用。

讨论时,一般分为两组,他当一个组的组长,我多数情况下是他的组员,对我总是多鼓励,少批评,即使是批评也常先肯定成绩,使我一直保持较好的工作状态,有一份自信,讨论中能大胆发言。

后来他提出自己年龄大了,又让我来当组长,由他来辅助我的工作。

长贤老师对我的关心是全方位的,我1995年调到长沙市第六中学任副校长,他告诫我说,干行政工作不象教书,教书一个人可以进行,干行政则要有团队支持,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还说干行政的另一项功夫就是协调,因而工作时“耐要耐点烦,霸要霸点蛮”。

1999年,我升任市六中校长,他认为我作为一个单位的法人代表,有了一定的实权,因而跟我讲了一个“三心”原则,即不能有贪心、野心、花心,而要有责任心、事业心和爱心。

不能有贪心即不要贪财,廉能生威;

不能有野心即要安于本职工作,不以弄虚作假猎取功名;

不能有花心即不能为女色所迷,心正则事顺。

事业心是工作的目标,工作的动力;

责任心是工作的态度,是工作质量的保障;

爱心是工作的润滑剂。

他特别强调爱心,认为单位领导一定要爱自己的教职工,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事业,这样工作才会不累,工作才会和谐。

以后,我工作岗位又几次变动,每一次变动,我都会跟他说,他也总是直言不讳地给我忠告。

长贤老师给我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2002年,我已调到明德中学工作,高考期间带了部分老师在一中监考,他听说后特地来看我,又在饭店安排了一桌饭招待我,还邀了一些一中的历史老师作陪。

平常我去看他,他也总是送我下楼,有时一直送到街道上。

长贤老师走了,我永远地失去了一位老师,一位关心我的长者。

我因公务未能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几天后我站在他的遗像前肃立默哀,他的教导又在我的耳边响起。

他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

风范永存

——缅怀师长李长贤老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胡军哲

第一次和李长贤老师打交道是在1999年的11月,我刚参加完长沙市的教学能手赛,县教研员告诉我,评委老师对我很感兴趣,要我给担任主要评委的李老师打电话。

我知道李长贤老师是省历史教学界的权威,名气很大,而我仅是一名初出茅庐且又在一所落后的子弟学校任教的毛头小伙,怎敢去惊扰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呢?

我犹豫了整整一天时间,最后还是怯生生地拨通了李老师的电话,没等我自我介绍完,电话那边便传来了和蔼的声音:

“你好!

你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能有昨天的表现,是很不错的。

我也在《历史教学》上看到过你的文章,可见你的基础和功底是比较好的。

只要这样努力下去,将来是完全可以做出一番成就的。

”我接着便向李老师请教了自己以后该怎么发展,他慢条斯理地足足给我讲了15分钟,从我的说课到今天的历史教学,从教师的基本功到他自己的奋斗历程……。

李老师的讲话对我是一个莫大的鼓舞,从与他的交谈中,全然听不出有一点名人与长者的架子,我从心底对李老师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我因此也对长沙市一中这所三湘名校产生了朝圣般的向往。

深入认识李老师并感受其教诲当然是在我进入一中工作期间。

你很难相信,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仍然以高度的责任感每天在为学校教育忙碌着,或是听课、或是评课、或是作报告,尤其是2001—2003年,李老师在华夏学校不仅担任党支部书记,还亲自给初中学生上课。

即使是在重病期间,李老师都在关心着学校的发展,去世前不久,还为学校教师作了报告。

李长贤老师以高度负责、治学严谨、勤奋进取著称。

我在华夏学校兼课二年期间深有感触,李老师搭学校班车去华夏,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他经验这么丰富,可每一节课都坚持写详案,课后坚持写教学后记。

据说,李老师坚持写下来的读书笔记、教学后记有厚厚的几大本。

李老师的课堂十分严谨且不失生动活泼,讲授深入浅出且充满激情,可惜我由于工作任务太重,只聆听过他老人家三节课。

李老师在历史教学方面给我们树起了一面旗帜。

然而,近几年来,在一种所谓的全新理念与愿境氛围下,历史学科知识以及学科体系之内所蕴藏的深刻被一种不知所云的互动、华丽彩排的包装、眼花缭乱的手段所取代,严重忽视了课堂教学中诸如讲授艺术、逻辑分析、语言表达等“内功”的修炼和积累。

每当看到这些现象,我都会想起李长贤老师等许多老一辈特级教师的课堂。

为此,我还曾多次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呼喊“历史教学要回归本真”,“启发学生的思维永远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李老师多次告诫我在一中工作要“少说话,多做事。

”“教书没有太多的技巧,勤奋努力是最重要的。

”“现在善于写论文的教师不多,教学要依靠写作来不断地总结并提升自己的经验。

”十年来,我一直记着这几句话,如果说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的话,我想应该首先归功于李老师对我的教导。

李老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近乎苛刻,为了实现他心中的教育理念,他对组内其他教师也是这样要求的。

李老师“骂”人是出了名的,我听组内的老师说过,历史组的所有老师,几乎都被李老师“骂”过,而且“骂”得不留情面。

我也被李老师“骂”过一次,那是在华夏工作期间,我一校两地跑,跨三个头,每周二十多节课,每天疲惫不堪,有一次我上第五节课,中午在寝室睡过了头,离上课只有二分钟了。

这时,只听到李老师在外面大声叫嚷着我的名字:

“胡军哲,上课了,怎么还没起床,年轻老师不要拖拖拉拉。

”整个一栋楼都听得见他的声音。

尽管我当时心里不太舒服,但我从李老师身上悟出了什么是责任。

其实,责任就是一种习惯,责任更是一种本能!

从此以后,每一次上课,我一般都会提前一、二分钟进教室。

李老师评课时,也不像今天很多人那样充当“好好先生”,一团和气,他总是言语坦率,直陈要害。

正是由于李老师近乎苛刻的要求,校内外很多历史教师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想应该没有人反对他们与前辈李长贤老师的“骂”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老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像慈父一样地关怀着我们。

每一次遇到李老师,他都要关切地询问我的情况。

2007年10月,我在校园里遇到李老师,他平静地跟我说:

“小胡,听说你没有评上职称,不要紧吧!

理解学校,理解别人就没事了。

”咦,这样的小事情,李老师不知从何得知!

在当时很少有人真正关心此事的情况下,李老师的安慰让我倍感温暖。

2005年正月初一,我给他打电话拜年,他紧紧叮咛着要我在紧张工作的同时特别注意身体。

是的,我确实早该注意身体了!

很少有人这么提醒过我。

我是一个用心、用情工作的人,这几年,疲于奔命,忙于进取,刚过而立之年不久,白发已悄悄爬满了我的双鬓,没到不惑之年,我已是疾病缠身。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比一般人更理解“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中”的含义,比一般民众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更为注重身体的保健与锻炼。

如今,我特别喜欢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诗来为自己作理疗。

2008年7月20日,我领着妻、儿去省人民医院探望病重的李老师,李老师忍着疼痛坚强地与我交谈着。

最后,他给我说了两句话:

“小孩在医院不宜呆得太久,你们走吧!

”“你是个难得的人才,很有发展前途,但要注意身体。

”我噙着泪水离开了李老师的病房。

是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自己关爱着别人,你才会赢得别人的眷顾。

李长贤老师走了,但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怀念他,怀念的不仅仅是他的学问与历史课堂。

李长贤老师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他所深爱的学校。

临终时,他老人家还嘱托家人把自己毕生的藏书与著述捐献给学校图书馆以惠及青年学子,把自己的积蓄贡献给历史教学科研单位及历史学会以光照同仁。

这是怎样的情怀!

写到这里,我又似乎看到了一位中等身材、头发乌黑、腰板笔挺的长者,带着一个听课本,步履匆匆地从学校大门口走进来了。

常忆李长贤老师

我和长贤老师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相识的,那时文革刚刚结束,中学历史教材急需改革,于是长沙市历史老师在长贤老师倡议下,准备自编中学世界史教材。

为此召开了编写会议,我被邀参加了这项工作。

记得他在会上明确提出一定要解放思想,努力编出一套新体系的教材。

在讨论中,他作为主持人鼓励大家积极发言,畅所欲言。

关于编写原则,他还提出要充分吸收新的学术成果。

但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注意中学教学实际,并且加强文化史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做到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并重,不能搞以阶段斗争为纲。

当时理论界刚刚开展拨乱反正的工作,这些意见反映他在认识上很有见地。

在讨论时,有两位老师常争得面红耳赤,长贤老师在会后找这两位老师谈话,鼓励他俩心平气和的讨论,提醒不要把学术讨论搞成意气之争。

此事反映了他善于进行思想工作。

后来在长贤老师,参与或主持下,还编成多种历史教学辅导书籍。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南省历史学会,吸收长贤老师为理事。

当时绝大部分理事是高等学校教师或科研人员,但每次召开理事会时,他毫不拘束、积极发言、提出很多好的意见,为推动省史学会的工作起了良好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参加长沙市历史学会后,与长贤老师接触机会更多了,他热情支持学会的工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会每次举行会议,他必到并踊跃发言。

2003年11月,他主动担负起在长沙市一中召开年会的工作,从筹备到召开他花了不少心血,使年会内容充实,取得圆满成功,会后还参观了华夏学校,大有收获。

在市史学会工作中,他一再提出兼顾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注意学术与教学并重,这个宗旨是市史学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经验。

我与长贤老师交往中,了解他在中学历史教学上,成绩卓著。

他的学历不是很高,但能利用各种形式自学,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终于成长为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在199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在湖南中学历史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他是第一位)。

此后,他不骄不躁,仍然平等待人,积极工作,在长沙中学界多有佳话相传。

讲起长贤老师,我们不会忘记他积极奖掖青年,提携后辈的事迹。

在省史学会评选优秀成果时,他多次推荐青年参评,并提议适当对青年给予鼓励,他还注意推荐青年教师写的文章在市史学会主办的通讯上刊登。

他常讲我们务必做好新老接班,要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体现。

在教学工作中,他热情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他还几次被邀请到师大历史系,给实习学生做经验介绍。

长贤老师真正做到了“春风催桃李,老竿扶新枝。

以上所写的只反映了长贤老师先进事迹的一小部分,但这些内容也足以令我们深受感动与激励。

长贤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仅以下列献辞结束此文:

常忆长贤老师

五十余载献教坛,特级教师着先鞭。

历史授业多建树,学会工作有良谋。

联裙编书出精品,提携后辈育英贤。

斯人已逝常思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