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549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技巧1Word文档格式.docx

(4)如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其中Cu2O、CuO的物质的量及X的取值范围。

【点拨】本题为混合物的计算,若建立方程组求解,则解题过程较为繁琐。

若抓住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利用守恒关系进行求解,则可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1)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

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

(2)利用N原子守恒。

n(HNO3)==0.06mol,n(NO)==0.01mol,

则n(Cu(NO3)2)==(0.06-0.01)/2=0.025mol

(3)本题混合物中虽含有Cu、Cu2O和CuO三种物质,但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只有Cu、Cu2O,所以利用电子守恒可直接求解。

转移电子总数:

n(e-)=n(NO)×

3==0.03mol

Cu提供电子数:

0.01×

2=0.02mol

Cu2O提供电子数:

0.03-0.02=0.01moln(Cu2O)=0.01/2=0.005mol

n(CuO)=0.0025-0.01-0.005×

2=0.005mol

(4)根据(3)解法可得n(Cu2O)=0.015-Xmoln(CuO)=X-0.005mol。

根据电子守恒进行极端假设:

若电子全由Cu提供则n(Cu)=0.015mol;

若电子全由Cu2O提供则n(Cu2O)=0.015mol,则n(Cu2+)==0.03mol大于了0.025mol,说明n(Cu)不等于0,另根据n(CuO)=X-0.005mol要大于0可得n(Cu)>

0.005mol。

所以0.005mol<

n(Cu)<

0.015mol。

【巩固】

2、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

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

燃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A.35gB.30gC.20gD.15g

(2)差量法根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关系进行列式,实际上是比例法。

其解题关键是正确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差量(标准差)和实际发生化学反应的差量(实际差),这些差往往是同一物理量(同一单位)的差量。

具体有①质量差;

②气体体积差;

③物质的量差。

另外,还有压强差、以及热量差等。

【例2】10毫升某气态烃在80毫升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状况(1.01×

105Pa,270C)时,测得气体体积为70毫升,求此烃的分子式。

【点拨】原混和气体总体积为90毫升,反应后为70毫升,体积减少了20毫升。

剩余气体应该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氧气,下面可以利用差量法进行有关计算。

CxHy+(x+

)O2xCO2+

H2O体积减少

 

 

1+

10 

20

计算可得y=4,烃的分子式为C3H4或C2H4或CH4

1、现有KCl、KBr的混合物3.87g,将混合物全部溶解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6.63g沉淀物,则原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0.241B.0.259C.0.403D.0.487

(3)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体系,可找出起始物质和最终求解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可免去中间繁琐的计算过程。

具体有:

①多步反应关系式法:

对没有副反应的多步连续反应,可利用开始与最后某一元素不变的关系,建立相应关系式解题。

②循环反应关系式法:

可将几个循环反应加和,消去其中某些中间产物,建立一个总的化学方程式,据此总的化学方程式列关系式解题。

另外,在混合物的计算中、复杂的化学反应计算中均可建立起相关量的关系式,这也是化学计算中的普遍方法。

【例3】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

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

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

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

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点拨】本题为多步反应的计算,可根据反应方程式直接建立IO3-和S2O32-的关系式进行求解。

解:

6S2O32--------IO3-

6mol1mol

0.030mol/L×

18.00mL×

10-3n

n(I2)==0.09×

10-3mol

每千克食盐中含KIO3:

∴该加碘食盐是合格的

【巩固】3、已知脊椎动物的骨骼中含有磷。

以下是测定动物骨灰中磷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法。

称取某动物骨灰样品0.103g,用硝酸处理,使磷转化成磷酸根。

再加入某试剂,使磷酸根又转化成沉淀。

沉淀经灼烧后得到组成为P2Mo24O77的固体(其式量以3.60×

103计)0.504g。

试由上述数据计算该骨灰样品中磷的质量分数。

(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以31.0计。

(4)平均值法

【例4】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点拨】本题利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求解,据10克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可得金属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0g/mol。

四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

Zn:

32.5g/mol、Fe:

28g/mol、Al:

9g/mol、Mg:

12g/mol,其中只有Al的摩尔电子质量小于10g/mol,故答案为C。

【规律总结】

所谓平均值法是一种将数学平均原理应用于化学计算的解题方法。

它所依据的数学原理是:

两个数Mr1和Mr2(Mr1大于Mr2)的算术平均值Mr,一定介于两者之间。

所以,只要求出平均值Mr,就可以判断出Mr1和Mr2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题给条件即可迅速求出正确答案。

常见方法有:

求平均原子量、平均式量、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平均组成等。

4、由10g含有杂质的CaCO3和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0.1mol,则此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KHCO3和MgCO3B.MgCO3和SiO2

C.K2CO3和SiO2D.无法计算

(5)极端假设法当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无法确定其成分及其含量时,可对数据推向极端进行计算或分析,假设混合物质量全部为其中的某一成分,虽然极端往往不可能存在,但能使问题单一化,起到了出奇制胜的解题效果。

常用于混合物与其他物质反应、化学平衡混合体系等计算。

【例5】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4gC.8gD.10g

【点拨】本题给出的数据不足,故不能求出每一种金属的质量只能确定取值范围。

三种金属中产生等量的氢气质量最大的为锌,质量最小的为铝。

故假设金属全部为锌可求的金属质量为8.125g,假设金属全部为铝可求的金属质量为2.25g,金属实际质量应在2.25g~~8.125g之间。

故答案为B、C。

“极端假设法”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常用方法,一般解答有关混合物计算时采用,可分别假设原混合物是某一纯净物,进行计算,确定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5、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30B.46C.50D.66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A)30,(B)46,(C)50,(D)66可用极限法求解:

(1)假设混合气体中无NO,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最大值。

设NO2、N2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方程组:

x+2y=0.06,x+y=0.05

解之,得x=0.04mol,y=0.01mo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46*0.04+92*0.01)/0.05=55.2

(2)假设混合气体中无N2O4,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最小值。

设NO、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方程组:

3x+y=0.06,x+y=0.05

解之,得x=0.005mol,y=0.045mol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30*0.005+46*0.045)/0.05=44.4

(3)所以,44.4<M<55.2,选(B)(C)

6)讨论法

有一类化学计算题,由于某一条件的不确定,结果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也可能在某个范围内取值,这类题需要用讨论的方法求解。

常见的类型:

1、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

2、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

3、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范围;

4、讨论不定方程的解。

解题思路:

①写方程式,找完全点。

即写出因反应物相对量不同而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别计算,找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特殊点。

②确定范围、计算、判断。

即以恰好完全反应的特殊点为基准,讨论大于、小于或等于的情况,从而画出相应的区间,确定不同的范围,然后在不同范围内推测并判断谁过量,从而找出计算依据,确定计算关系,得出题目的答案。

【例6】向300mL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并分别列出。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团体。

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其质量各为多少?

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点拨】

(1)由于CO2和KOH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不同则产物不同,故可根据CO2和KOH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对产物进行讨论。

由:

①CO2+2KOH=K2CO3+H2O②CO2+KOH=KHCO3可知n(CO2)/n(KOH)=1/2时产物为K2CO3,n(CO2)/n(KOH)=1时产物为KHCO3,所以n(CO2)/n(KOH)<

1/2时,KOH过量则产物为K2CO3+KOH;

1/2<

n(CO2)/n(KOH)<

1时,对于①反应来说二氧化碳过量而对于②反应来说二氧化碳量不足,所以产物为K2CO3+KHCO3;

n(CO2)/n(KOH)>

1时,二氧化碳过量,则固体产物为KHCO3。

答案为:

①K2CO3+KOH②K2CO3③K2CO3+KHCO3④KHCO3

(2)由:

①CO2+2KOH=K2CO3+H2O②CO2+KOH=KHCO3

22.4L(标态)138g22.4L(标态)100g

2.24L(标态)13.8g2.24L(标态)10.0g

∵13.8g>11.9g>10.0g

∴得到的白色固体是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

设白色固体中K2CO3xmol,KHCO3ymol,即

xmol2xmolxmolymolymolymol

xmol+ymol=2.24L/22.4mol•L—1=0.100mol(CO2)

138g•mol—1×

xmol100g•mol—1×

ymol=11.9g(白色固体)

解此方程组,得

x=0.0500mol(K2CO3)

y=0.0500mol(KHCO3)

∴白色固体中,K2CO3质量为138g•mol—1×

0.0500mol=6.90g

KHCO3质量为100g•mol—1×

0.0500mol=5.00g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

2xmol+ymol=2×

0.0500mol+0.0500mol=0.150mol

∴所用K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0.150mol/0.300L=0.500mol•L—1

6、常温下盛有10mlNO2和10mlN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大试管倒立于水中,当向其中缓缓通入O2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残留有2mL气体,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为多少升?

三、化学基本计算形式

一、有关化学量与化学式的计算

有关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粒数间的换算

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查热点分子式(化学式)、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有机物的通式

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

有机反应中量的关系及性质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解题策略

掌握基本概念,找出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加强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性质、有机物结构性质等相关知识的横向联系

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在常规解法和计算技巧中灵活选用

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考查热点有关溶液pH的计算

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关键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理清相互关系一般可采用守恒法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pH及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应在正确理解水的离子积、pH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

解题时,首先明确溶液的酸(碱)性,明确c(H+)或c(OH-)

三、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计算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

考查热点各物质反应速率间的换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加强对速率概念、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

解题策略将等效平衡、等效转化法等分析推理方法与数学方法有机结合,在采用常规解法的同时,可采用极值法、估算法等解题技巧

四、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电化学的计算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确定及量的计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典型计算

考查热点转移电子数、电荷数的计算

电极析出量及溶液中的变化量的计算

解题策略关键在于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五、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考查热点运用计算技巧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计算

解题策略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充分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的有关守恒关系、搞清各解题技巧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读懂题目,正确选择

六、有关综合计算

过量计算问题的分析讨论

混合物计算和解题技巧

复杂化学式的确定方法

考查热点无数据计算的解决方法

数据缺省型的计算方法

讨论型计算的解题思路

隐含条件题的解决方法

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

认真审题,明确常见综合计算的类型,寻求解决的合理思路和解决方法

解题策略善于抓住化学与数学知识间的交叉点,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建立函数关系

考点突破

考点

以化学常用计量为切入点的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的主要的基本知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能很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题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6.72LN2中所含的共同电子对数小于0.9NA

C.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D.常温下,1LpH=2的盐酸与1LpH=12的一元碱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L),反应后溶液的H+的数目大于2×

10-7NA

【解析】Na2O2在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价升高至0价,由-1价降低为-2价,故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选项A不正确;

N2中含N≡N,常温下6.72LN2的物质的量小于0.3mol,故共用电子对数小于0.9mol,B正确;

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H2SO4,并不能完全反应,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SO2小于0.1mol,C错误;

D中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碱性,则H+的数目小于或等于2×

10-7NA,D错误。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

此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大,一直备受高考青睐。

它仍将成为2010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考查角度主要有:

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粒子有关计算、原子结构(量的关系、成键情况)、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等。

高考对气体摩尔体积的考查仍有两种方式:

一是以它为工具,计算标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

二是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如研究对象一定为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是混合气体等。

◆演练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mL0.2mol·

L-1的Na2S溶液中含S2-0.1NA

B.44g丙烷所含的共价键数为9NA

C.25℃,1.01×

105Pa时,4g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DT)所含的中子数为0.15NA

【解析】A项,因S2-水解,故S2-的物质的量小于0.1NA。

B项,烷烃的共价键数为:

3n+1,因此44g丙烷(1mol)的共价键数为10NA。

C项,4g氦气(1mol)d原子数为NA,与外界条件无关。

D项,DT含中子数为3,标准状况下,1.12L氢气(DT)(0.05mol)所含的中子数为0.15NA

【答案】AB

以热化学和电化学为切入点的计算

这类题目往往有一定的综合性。

主要涉及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盖斯定律的运用、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盐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等知识,多以能源问题等社会背景为载体,既要掌握核心知识,又要能从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热点问题,能准确接受新的信息,具备用分析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例题2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所用的环保燃料为丙烷(C3H8),悉尼奥运会火炬所用燃料为65%的丁烷(C4H10)和35%的丙烷,亚特兰大奥运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已知:

C3H8(g)+5O2(g)=3CO2(g)+4H2O(l);

△H1=-2220.0kJ·

mol-1

C3H6(g)+9/2O2(g)=3CO2(g)+3H2O(l);

△H2=-2059kJ·

2H2(g)+O2(g)=2H2O(l);

△H3=-571.6kJ·

(1)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0.1mol·

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______c(CO32-)(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解析】

(1)由盖斯定律可知:

△H1-△H2-

△H3=-2220.0kJ·

mol-1-(-2059kJ·

mol-1)-

×

(-571.6kJ·

mol-1)

=124.8kJ·

(2)负极反应式为:

C3H8+10CO32--20e-=13CO2+4H2O

(3)由于0.1mol·

L-1NaHCO3溶液的pH>8,说明溶液呈碱性,进一步推测可知,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有电离程度。

【答案】

(1)C3H8(g)=C3H6(g)+H2(g);

△H=+124.8mol·

L-1

(2)C3H8+10CO32--20e-=13CO2+4H2O

(3)>;

HCO3-

CO32-+H+,HCO3-+H2O

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点评】试题设计采取围绕一个主题多点设问的方法,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特点。

◆演练2下图是可用于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装置示意图,其中A、B是两块纯铜片,插在CuSO4稀溶液中,铜片与引出导线相连,引出端分别为X、Y。

(1)当以I=0.21A的直流电电解60分钟后,测得铜片A的质量

增加了0.25g,则图中的X端应与直流电的___极相连,

它是电解池的___极。

(2)电解后铜片B的质量___(答“增加”“减少”或“不变”)

(3)列式计算实验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A。

(已知电子电量

e=1.60×

10-19C)

【解析】通电后铜片A的质量增加,说明A为阴极,它应与电源负极相连;

此时铜片B为阳极,其质量减少;

由Q=It=

NA×

e,可得:

NA=

(1)负极;

(2)减少;

(3)NA=

=6.0×

1023mol-1

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为切入点的计算

例题3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