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木气之药药学分类文档格式.docx
《肝胆木气之药药学分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木气之药药学分类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补益药——补血】
2当归:
秦当归,辛温甘,善调经,又润便。
(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3首乌:
何首乌,苦甘寒,益精血,补肾肝;
生解毒,通大便,高冠心,可试验。
(何首乌甘,添精种子,黑发悦颜,强身延纪。
4阿胶:
阿胶珠,味平甘,滋补阴,止血验。
(阿胶甘平,止咳脓血,吐血胎崩,虚羸可啜。
5乌梅:
乌梅肉,味平酸,可安蛔,涩肠专。
(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生津,能安泻痢。
【敛肺涩肠药】
6山茱萸:
山萸肉,涩温酸,补肝肾,敛汗专。
(山茱性温,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固精缩尿止带药】
常用药:
7鳖甲:
言鳖甲,咸微寒,生滋阴,制软坚。
(鳖甲咸平,劳嗽骨蒸,散瘀消肿,去痞除症。
【补益药——补阴】
8续断:
苦微温,川续断,续筋骨,崩漏专。
(续断味辛,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补益药——补阳】
9夜交藤:
夜交藤,入心肝,味甘平,疗失眠。
(夜交藤平,失眠宜用,皮肤痒疮,肢体酸痛。
【安神药】
10血余炭:
血余炭,苦而平,止血淋,水道行。
(人之头发,补阴甚捷,吐衄血晕,风惊痫热。
【收敛止血药】
实
(15味)
11桃仁:
桃仁泥,苦平甘,配红花,活血专。
(桃仁甘平,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活血调经药】
12红花:
川红花,入心肝,辛而温,瘀痈痊。
(红花辛温,最消瘀热,多则通经,少则养血。
13牛膝:
怀牛膝,益肾肝;
川牛膝,瘀血散。
(牛膝味苦,除湿痹痿,腰膝酸疼,小便淋沥。
14郁金:
广郁金,辛苦寒,破瘀血,利肝胆。
(郁金味苦,破血行气,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活血止痛药】
15三棱:
京三棱,破血专。
蓬莪术,破气先。
(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气滞作痛,虚者当忌。
【破血消癥药】
16莪术:
莪术温苦,善破痃癖,止痛消瘀,通经最宜。
17延胡索:
延胡索,辛苦温,功活血,滞痈斟。
(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18水蛭:
干水蛭,咸苦平,逐瘀血,消瘕症。
(水蛭味咸,除积瘀坚,通经堕产,折伤可愈。
19田三七:
田三七,辛苦温,活瘀血,消肿斟。
【化瘀止血药】
20土三七,名景天,可止血,医紫癫。
(三七性温,止血行瘀,消肿定痛,内服外敷。
21磁石:
生磁石,眼科选,纳肾气,兼平肝。
(磁石味咸,专杀铁毒,若误吞针,系线即出。
【重镇安神药】
22代赭石,味苦寒,配旋覆,止呕喘。
(代赭石寒,下胎崩带,儿疳泻痢,惊痫呕嗳。
【平肝息风药】
23香附:
制香附,偏入肝,辛苦平,妇科选。
(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理气药】
24木香:
青木香,胃疼专,药用根,血压减;
通经络,择天仙,果根藤,各有专。
(木香微温,散滞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25蜈蚣:
蜈蚣味辛,蛇虺恶毒,镇惊止痉,堕胎逐瘀。
【息风止痉药】
26鸡血藤:
鸡血藤,苦温甘,通经络,血瘀散。
(鸡血藤温,血虚宜用,月经不调,麻木酸痛。
27虻虫:
苦微寒,炒虻虫,破症积,兼通经。
(虻虫微寒,逐瘀散结,症瘕蓄血,药性猛烈。
28穿山甲:
穿山甲,通乳专,排脓血,痈肿散。
(穿山甲毒,痔癖恶疮,吹奶肿痛,通络散风。
29王不留行:
王不留行,调经催产,除风痹痛,乳痈当啖。
30玫瑰花:
玫瑰花温,疏肝解郁,理气调中,行瘀活血。
31蟅虫:
蟅虫咸寒,行瘀通经,破症消瘕,接骨续筋。
【活血疗伤药】
32醋:
醋消肿毒,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消肿瘕药】
33佛手:
香橼皮,佛手片,理肝气,可化痰。
(佛手性温,理气宽胸,疏肝解郁,胀痛宜用。
34芦荟:
芦荟气寒,杀虫消疳,癫痫惊搐,服之立安。
【攻下药】
35茜草:
茜草根,苦性寒,凉血热,瘀血散。
(茜草味苦,便衄吐血,经带崩漏,损伤虚热。
36全蝎:
全蝎子,功入肝,味辛平,解痉挛。
(全蝎味辛,祛风痰毒,口眼歪斜,风痫发搐。
37益母草:
益母草,辛苦寒,调经血,疗肾炎。
(益母草苦,女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去瘀。
38僵蚕:
白僵蚕,辛平咸,散风热,疗面瘫。
(僵蚕味咸,诸风惊痫,湿痰喉痹,疮毒瘢痕。
39乌药:
台乌药,温肾寒,少腹冷,痛可痊。
(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通用。
寒
40桂枝:
嫩桂枝,散寒凝,温心阳,水道行。
(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解表药——辛温】
41川芎:
川芎穹,入肝胆,辛而温,头痛专。
(川芎辛温,活血通经,除寒行气,散风止痛。
42吴茱萸:
吴茱萸,温胃寒,辛苦热,止呕酸。
(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温里药】
43艾叶:
温经脉,艾叶炭,疗腹痛,止血专。
(艾叶温平,温经散寒,漏血安胎,心痛即安。
【温经止血药】
44防风:
疗行痹,选防风,配荆芥,表寒宁。
(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疼,诸风口噤。
45荆芥:
荆芥穗,辛温性,炒止血,生祛风。
(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热
46丹皮:
粉丹皮,肠痈煎,清营血,化瘀斑。
(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清热凉血药】
47柴胡:
北柴胡,清肝胆,升清阳,举下陷。
(银柴胡寒,虚热能清,又兼凉血,善治骨蒸。
【清虚热药】
48秦皮:
苦秦皮,治痢疾,利湿热,医痛痹。
(秦皮苦寒,明目涩肠,清火燥湿,热痢功良。
【清热燥湿药】
49赤芍:
赤芍药,淤血散,可凉血,偏清肝。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50菊花:
野菊花,疗疮专,降血压,目赤选。
(菊花味甘,除热祛风,头晕目赤,收泪殊功。
【解表药——辛凉】
51薄荷:
香薄荷,平肝阳,透隐疹,消腹胀。
(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52龙胆草:
龙胆草,清肝胆,熄热风,疗赤眼。
(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53白头翁:
疗血痢,白头翁,清热毒,杀滴虫。
(白头翁寒,散症逐血,瘿疬疟疝,止痛百节。
【清热解毒药】
54鬼针草:
鬼针苦寒,清热活血,疟痢黄疸,跌打也然。
(地黄、细辛、羊肉)
【补肝猛药:
枸杞子、乌梅、白梅】
【补肝次药:
山茱萸肉、菟丝子、何首乌、沙苑蒺藜、鳖甲、龙骨、龙齿、金毛狗脊、川续断、冬瓜子、鸡、牛筋、羊肝、吐铁、血余胶、五加皮、海螵蛸、桑寄生、紫石英】
【泻肝猛药:
左顾牡蛎、海蛤蜊壳、木瓜、青橘皮、蓬莪术、沉香】
【泻肝次药:
香附、木香、延胡索、柴胡、芎、金铃子、赤芍药、栝蒌、白蒺藜、佛手柑、钩藤、合欢皮、血竭、玫瑰花、木蝴蝶、铁落、铜绿、绿矾、泽兰、明天麻、蕊石、青蒙石、蜈蚣、蝎、水蛭、虻虫、猪肝、穿山甲、王不留行】
【凉肝猛药:
龙胆草、胡黄连】
【凉肝次药:
羚羊角、夏枯草、石决明、青蒿、菊花、青黛、芦荟】
【温肝猛药:
肉桂、桂枝、吴茱萸、细辛、胡椒、骨碎补】
【温肝次药:
菟丝子、艾叶、山茱萸、茴香】
【补胆猛药:
乌梅、枣仁】
【泻胆猛药:
桔梗、青皮、香附】
【泻胆次药:
秦艽、川芎、火麻仁、升麻、紫草茸】
肝胆木气药
补肝胆木气,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合用为主药。
芎归补木气之阳,芍地补木气之阴。
当归性散益肝,芍药性收助胆。
川芎温升,地黄凉降,乃木气整个圆运动之药。
于土气药中用之,如八珍汤善治诸虚者,中土运于中央,木气升降于四维之功也。
芍地能助金气之收,助水气之藏。
芎归能助火气之长。
凡能善用八珍汤之医家,其成绩必有意想不到之妙。
芍地性寒,芎归性热。
当归润肠,脾湿忌用。
阿胶润木气,助收敛,止疏泄,功效无匹。
脾湿肠滑忌用。
温补木气,乌梅第一。
发热舌无黄胎而尿短者极效。
发热则胆经逆,相火虚,乌梅补胆经相火,而降之使下也。
山茱萸温补木气,善于收摄。
酸枣仁专补肝胆,收敛相火。
首乌温补木气,能通能敛。
艾叶温肝经暖下部,能通十二经。
丹皮能除血中伏热,性平功大,妙品也。
秦皮性寒而涩,最清木热,下焦不收宜之。
白头翁,寒能凉血分苦能坚下焦,与秦皮合用,故治热痢。
龙胆草大泻肝胆之火,并除下焦湿热,实证乃可用之。
普通肝胆病热,芍药生地二味,已足运用。
鸡助肝热,为害甚大。
鸡汤一大碗,兑好烧酒二两,生姜二两。
能将肝经之热,运到胆经,以成木气的圆运动,妙品也。
生姜烧酒,俱往右降,由右下降入肝经,再由左升入胆经。
胆经能热,肝经乃不偏热耳。
羊肉温润木气妙品,广西独不可用,冬月食之,病热泻。
吴茱萸温补木气,大热善通,其力极猛,初学莫用。
细辛温降寒水,最益木气,最伤津液,初学莫用。
苦楝子能去木气实热,肝病脉沉相宜。
防风性平,乃疏通木气,使之不郁,防其生风之药,质润而力散,疏泄之病忌之。
世认为防外来之风。
防外来之风,必如桂枝汤之芍药,乃合理也。
参考书目
1《中医入门三字经》
2《药性歌括四百味》
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4《医学衷中参西录》
5《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6《本草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