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184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 电解质溶液.docx

广东省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配套文档专题十电解质溶液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一 溶液的酸碱性及pH

1.一个基本不变

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

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

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

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计(精确到0.1)测定。

3.三个重要比较

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比较

c(H+)大小

pH

酸性溶液

c(H+)>c(OH-)

c(H+)>1×10-7mol·L-1

<7

中性溶液

c(H+)=c(OH-)

c(H+)=1×10-7mol·L-1

=7

碱性溶液

c(H+)

c(H+)<1×10-7mol·L-1

>7

4.pH使用中的几个误区

(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

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5.溶液中的c(H+)和水电离出来的c(H+)的区别

(1)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则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室温下,溶液中的c(H+)>1×10-7mol·L-1,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溶液中的c(H+)<1×10-7mol·L-1,说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或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6.pH和等于14的酸碱混合问题的判断

pH和等于14的意义: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1)已知酸、碱溶液的pH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

pH=7

pH>7

pH<7

(2)已知酸、碱溶液的pH之和为14,若混合后溶液的pH为7,溶液呈中性,则

―→V酸∶V碱=1∶1

―→V酸∶V碱>1∶1

―→V酸∶V碱<1∶1

(3)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7.溶液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

题组一 走出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误区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2012·广东理综,23B)

(2)常温下pH为2的盐酸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

(2012·广东理综,23C)

(3)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2012·天津理综,5A)

(4)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

(2012·浙江理综,12A)

(5)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

(2011·天津理综,5D)

误区一:

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

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

溶液

稀释前溶液pH

加水稀释到

体积为原来

的10n倍

稀释后溶液pH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pH<a+n

强碱

pH=b

pH=b-n

弱碱

b-n<pH<b

误区三:

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

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7;pH=n(n<7)的醋酸和pH=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14-n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

题组二 一强一弱比较的图像分析

2.相同体积、相同pH的HCl(a)和CH3COOH(b),按要求画出图像。

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

(1)产生H2的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2)产生H2的速率v(H2)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3)溶液的pH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

答案 

(1)

(2)

(3)

3.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  )

A.x为弱酸,VxVy

C.y为弱酸,VxVy

答案 C

解析 由图知:

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ΔpHx=1,ΔpHy<1,所以x为强酸,而y为弱酸。

pH=2时弱酸y的浓度大,滴加NaOH至pH=7时需NaOH溶液的体积则y要比x大。

图像法理解一强一弱的稀释规律

1.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

(1)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醋酸的pH大。

(2)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盐酸加入的水多。

2.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盐酸、醋酸

(1)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盐酸的pH大。

(2)加水稀释到相同的pH,醋酸加入的水多。

题组三 理解换算关系,突破pH的计算

4.在T℃时,Ba(OH)2的稀溶液中c(H+)=10-amol·L-1,c(OH-)=10-bmol·L-1,已知a+b=12。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4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如表所示:

序号

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mL

盐酸的体积/mL

溶液的pH

22.00

0.00

8

22.00

18.00

c

22.00

22.00

d

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a=6B.b=4C.c=9D.d=6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了pH的综合计算和从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Ba(OH)2溶液的pH=8,即a=8,再根据a+b=12,则b=4,c(OH-)=10-4mol·L-1。

Ba(OH)2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与盐酸的浓度相等,该温度下Kw=10-12,当加入22.00mL盐酸时恰好中和,溶液的pH=6,即d=6;当加入18.00mL盐酸时,氢氧化钡过量,c(OH-)=(10-4×22.00-10-4×18.00)÷(22.00+18.00)=10-5(mol·L-1),所以此时c(H+)=10-7mol·L-1,pH=7,故c=7。

室温下,Kw=c(H+)·c(OH-)=1×10-14,则pKw=14。

考点二 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是溶液中的三大平衡。

这三种平衡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当只改变体系的一个条件时,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对比分析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电离平衡及水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均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外界条件对两平衡的影响如表所示:

电离平衡(如CH3COOH溶液)

水解平衡(如CH3COONa溶液)

升高温度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增大,Ka增大

促进水解,Kh增大

加水稀释

促进电离,离子浓度(除OH-外)减小,Ka不变

促进水解,离子浓度(除H+外)减小,Kh不变

加入相应离子

加入CH3COONa固体,抑制电离,Ka不变

加入NaOH固体,抑制水解,Kh不变

加入反应离子

加入NaOH固体,促进电离,Ka不变

加入盐酸,促进水解,Kh不变

Ka、Kh、Kw的关系

Kw=Ka·Kh

2.强化记忆弱酸弱碱盐、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1)弱酸弱碱盐双水解,其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

当Ka=Kb时,溶液显中性,如CH3COONH4;当Ka>Kb时,溶液显酸性,如HCOONH4;当Ka

(2)弱酸酸式盐水溶液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a.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等;b.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CO3、Na2HPO4等。

3.“三法”突破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的判断方法

通过比较溶度积与非平衡状态下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幂的乘积——离子积Qc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生成或溶解的情况:

Qc>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Qc=Ksp,溶液饱和,沉淀的生成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c

(2)沉淀的转化方法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非氧化还原类离子反应都是向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从溶解角度说,一般是易溶物质转化成微溶物质,微溶物质转化为难溶物质。

有些金属硫化物(如CuS、HgS等)溶度积特别小,在饱和溶液中这些金属硫化物不能溶于非氧化性强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c(S2-)减小,可达到沉淀溶解的目的。

(3)溶度积(Ksp)与溶解能力关系的突破方法

溶度积(Ksp)反映了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电解质,Ksp的数值越大,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但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的电解质,不能直接比较Ksp数值的大小。

题组一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因素的多角度分析

1.(2013·安徽理综,1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H2OH2SO3+OH-①

HSOH++SO②

向0.1mol·L-1的NaHSO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金属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HSO)增大

B.加入少量Na2SO3固体,则c(H+)+c(Na+)=c(HSO)+c(OH-)+c(SO)

C.加入少量NaOH溶液,、的值均增大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Na+)=c(SO)>c(H+)=c(OH-)

答案 C

解析 根据加入物质的性质判断平衡移动方向,进一步判断各选项结论是否正确。

A项加入金属钠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使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移动的结果是c(SO)增大。

可以利用极端分析法判断,如果金属钠适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亚硫酸钠,此时c(HSO)很小,所以A项错误。

B项依据电荷守恒判断,c(S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应为2,即c(H+)+c(Na+)=c(HSO)+c(OH-)+2c(SO),所以B项错误。

C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所以增大;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最终c(SO)增大,c(HSO)减小,所以增大。

D项加入氨水至溶液呈中性,即c(H+)=c(OH-)。

由电荷守恒知,其他离子存在如下关系:

c(Na+)+c(NH)=2c(SO)+c(HSO),所以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