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180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docx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制作1-3个电磁铁。

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4.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5.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

大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大头针、3节电池、电池盒、开关、小铁钉、胶条、剪刀。

2.演示材料:

磁铁、电池、多媒体课件、胶条、剪刀、玩具鱼、鱼篓、自制鱼钩。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

(按响电铃)电铃响起,我们开始上课。

师:

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

直钩钓鱼。

(出示教具:

直钩鱼竿、玩具鱼。

)给它输入一定的能量,(钓起一条小鱼)我又钓了一条,放进小鱼篓。

 师:

猜想一下直钩的鱼竿为什么能吊起玩具鱼?

(生猜可能是磁铁)

师: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个特殊的鱼钩,老师让它钓,它就钓起来,让它放,它就放下去。

而用普通的磁铁钓鱼(拿起磁铁吸鱼)就吸在一起了,不会自动放下来。

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展示鱼钩内部)原来在它的电路中,有一个将漆包线缠在铁芯上的装置,给它通电就能当磁铁用,它就是电磁铁。

(出示幻灯片1)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演示,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了解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不同之处。

师:

我们上课用的电铃,它之所以会发出“叮铃铃”的声音,是因为它的内部也有一个电磁铁。

(出示电铃模型)

师:

电铃为什么要装有电磁铁?

这其中包含怎样的科学道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2课《电铃响丁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老师用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将磁铁、电磁铁、电铃联系起来,揭示课题。

二、自制电磁铁

1.师:

要研究电磁铁,首先要制作一个电磁铁。

2.学生观看教师电磁铁缠绕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两端各留出5——10厘米的漆包线,作为连接电源的导线,两端用胶布固定,避免松散。

3.学生动手绕制电磁铁。

4.师:

电磁铁有什么性质呢?

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请看实验提示:

(幻灯片2)

(1)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大头针,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3)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

5.学生进行实验,并讨论回答问题。

6.师:

好,实验做到这,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情况说给大家听、做给大家看!

7.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8.教师小结并相机板书。

9.电磁铁工作的时候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10、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提出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的个数有什么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有关电磁铁磁力大小的问题。

师:

那么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

学生可能猜测:

(1)线圈匝数;

(2)电池节数;(3)导线粗细;(4)铁芯的粗细;(5)导线的长短……

【设计意图:

猜测是当前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3.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并实验验证

(1)师: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猜想,每组选定一个最感兴趣的题目研究,请看设计实验提示(出示幻灯片3)实验提示:

要采用对比试验,即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如线圈的匝数),而其他的条件保持相同(如电池的数量、铁钉)。

根据实验方法预测实验结果,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

(2)再看实验操作提示(出示幻灯片4)

(a)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b)认真研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记录;

(c)注意研究,结束实验时或暂时停止实验时,要把电路断开。

(3)学生自己设计讨论实验方案、选择材料实验验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并适时指导,注意普遍性。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求科学真知的重要途径之一。

(4)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

(实物展示记录结果)教师根据汇报相机板书。

四、电磁铁的用途

1.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电磁铁了,也知道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还有那些用途呢?

2.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电磁起重机、电话等,帮组学生认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知识,看一看课本12课还有哪些问题?

电磁铁还有许多特点,大家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围绕着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磁力、运用电磁铁设计了三个活动。

其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难点是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帮助学生认识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

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三、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2.能大致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难点:

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制作电磁铁的材料,电铃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出示电铃,并使其发出声音),提问:

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

2.学生猜想。

3.教师出示电铃的剖面图,学生观察。

4.教师介绍电磁铁。

讲述:

电铃内部有个缠绕着漆包线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电磁铁。

5.思考:

电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新课教学

◆活动1:

制作电磁铁

1.介绍制作用的材料。

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小铁钉或曲别针。

2.介绍制作的方法。

(1)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切断电源后又有什么现象?

提示:

(1)制作电磁铁线圈要始终朝一个方向缠绕,不能来回缠绕。

(2)线圈两端各预留出5厘米~10厘米的漆包线,作为连接电源的导线,线圈两端用胶布固定,避免松散。

3.学生制作电磁铁。

4.测试:

(1)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切断电源后,又有什么现象?

5.思考: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

6.汇报交流:

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发现?

7.小结:

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

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活动2:

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1.猜测:

你认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交流。

3.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准确。

4.根据设计,选择材料进行实验。

5.实验并记录。

6.汇报:

哪一个小组制作的电磁铁吸引的曲别针多,为什么呢?

7.小结。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活动3:

电磁铁的用途

1.思考:

电磁铁可以用在哪些地方为人们提供一些帮助呢?

2.学生交流。

3.学生阅读“科学在线”。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电铃响丁当

1.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

2.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

3.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有关。

4.电磁铁可以用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人类的活动提供方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