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699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涉密人员保密教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B)

10.一般情况下,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

11.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负责。

A.原涉密单位B.调入单位上级管理部门

C.原单位上级管理部门D.调入单位

12.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办理登记、()手续,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涉密载体的去向。

A.复制B.签收C.摘录D.传递

13.参加涉外活动一般不得携带涉密载体,确需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要经()批准。

A.上级机关B.保密工作机构C.机关、单位负责人

D.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4.维修涉密载体应由本机关、本单位内部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送外维修的,应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并在送修前()。

A.删除涉密信息B.拆除光驱C.拆除信息存储部件D.备份涉密信息

15.下列关于涉密载体销毁说法错误的是()。

A.自行销毁少量涉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销毁设备和方法。

B.涉密载体销毁的登记、审批记录无须长期保存

C.机关、单位送销涉密载体应当分类封装、安全运送,并派专人现场监销

D.销毁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单位销毁

16.涉密计算机应按照存储、处理信息的()密级管理。

A.最低B.一般C.主要D.最高

17.下列关于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接入互联网B.安装安全技术程序和管理程序

C.可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改做非涉密计算机

D.未采取防护措施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涉密计算机连接互联网

B.擅自卸载保密技术防护专用系统(“三合一”)

C.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普通优盘

D.涉密计算机及时安装和升级专业“木马”查杀工具

19.秘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应不少于()位,更换周期不超过一个月。

A.4B.6C.8D.10

20.机密级计算机口令长度应不少于10位,更换周期不超过()。

A.一个月B.一周C.一天D.半年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淘汰、报废涉密计算机时应将涉密计算机中的信息做删除处理

B.淘汰、报废涉密计算机时应将涉密计算机中的信息做格式化处理

C.淘汰、报废涉密计算机时只将涉密计算机内存部件拆除

D.淘汰、报废涉密计算机时应将涉密计算机经过专业消磁处理

22.集中存储、处理工作秘密的网络,参照()网络管理。

A.绝密级B.机密级C.秘密级D.内部

23.非涉密网络严禁()涉密信息,发现涉密信息应立即删除并及时报告。

A.存储B.处理C.传递D.以上都正确

24.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确定,应把握内部确定、分级确定和()的原则。

A.程序化B.精确化C.标准化D.最小化

25.下列不符合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人员保密管理要求的是()。

A.上岗前涉密资格审查B.定期进行在岗保密教育培训

C.未经批准私自出国(境)D.签订保密承诺书

26.下列关于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技术防护说法错误的是()。

A.需按国家保密标准配备技术防护设备

B.应使用经过保密技术检查检测的设备和产品

C.在不谈论国家秘密的情况下可使用普通手机

D.经机关、单位保密委员会(领导小组)批准,并登记备案,可以将专用手机带入保密要害部位

27.下列关于参加涉密会议、活动人员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可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涉密会议活动

B.不得擅自记录、录音、摄像

C.不得使用无线键盘、无线网卡等设备或装置

D.不得将手机带入

28.下列关于涉密会议、活动宣传报道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撰写新闻稿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B.会议提供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的,应按照新闻通稿或报道口径报道

C.经会议、活动组织者审批后,可公开报道和播放稿件、录像、图片等

D.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无须审查公开报道内容

29.下列关于涉密视频会议的保密管理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音频视频资料按照涉密载体管理

B.无须指定专人负责视频会议系统运行维护和音视频录制

C.会议召开时,无须对会场及设施设备进行安全保密检查

D.涉密视频会议无须按照涉密网络有关要求建设和管理视频会议系统

30.下列不符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要求的是()。

A.审查工作应由领导分管,部门负责,专人实施

B.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严格审查责任和程序,明确审查机构

C.在政府门户网站刊登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只须经保密审查机构审查就可刊登

D.保密审查工作人员应强化保密意识,熟悉掌握保密审查工作有关法律法规

31.对已解密的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公开的,应当经()同意。

A.原定密机关、单位B.本机关、单位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公安部门

32.下列文件存储、处理要求中,哪个说法有误。

A.非涉密计算机严禁存储、处理标密文件或标密文件扫描件

B.不公开的非涉密的中央文件的标题、文号可以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

C.涉及涉密中央文件密点、标题、文号的文稿必须按密件管理

D.涉密文件在起草、拟稿阶段就应在涉密计算机上处理

33.下列关于涉外活动保密管理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不得带领国(境)外人员进入涉密场所

B.与国(境)外人员会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C.不得利用国(境)外人员办公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D.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国(境)外通讯设施进行涉密通信联络

34.机密级、秘密级涉密载体的复制、摘抄、引用、汇编,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

A.密级、保密期限和发放范围B.密级标识、保密期限和发放范围

C.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密级标识、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35.接收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手续。

(A)

A.清点、编号、登记、签收B.清点、核对、登记、签收

C.清点、编号、核对、签收D.清点、编号、签收、入库

36.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之外的机关、单位及其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需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同意。

A.机关、单位负责人B.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C.本单位的上级机关、单位D.原定密机关、单位

37.以下关于定密权的有关规定,错误的是()。

A.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B.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

C.县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D.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38.以下关于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的要求,错误的是()。

A.应当及时清退个人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及涉密信息设备

B.应当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C.不得到体制外的企业工作

D.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

39.涉密人员脱密期自()之日起计算。

A.涉密人员提出离岗离职申请

B.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

C.涉密人员与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

D.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

40.涉密载体不得通过以下哪种渠道传递。

A.普通邮政、快递B.机要交通C.机要通信D.机要交换站

41.机关、单位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人员专门负责本机关、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A.保密工作机构B.保密行政管理部门C.业务工作部门D.工作组

42.以下关于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正确的是()。

A.新购置涉密计算机启用前,应进行保密技术检测

B.涉密计算机应按照存储、处理信息的最低密级管理

C.涉密计算机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可以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

D.涉密计算机删除涉密信息后可以接入互联网

43.以下不属于涉密人员应当及时报告的重大事项的是()。

A.发现敌对势力和境外情报机构针对本人渗透、策反行为的

B.接受境外机构、组织及非亲属人员资助的

C.配偶、子女获得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

D.配偶、子女因私出国(境)的

44.将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上的数据复制到涉密网络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以下关于防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使用普通U盘进行复制B.可以设置中间机

C.可以使用一次性光盘刻录下载

D.可以使用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信息单向导入设备

45.以下关于使用普通手机的保密要求,错误的是()。

A.不得在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

B.不得存储、处理、传输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C.不得存储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

D.不得使用境外机关、人员赠送的手机

46.以下不属于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内容的是()。

A.拟公开的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B.拟公开的信息是否涉及工作秘密

C.拟公开的信息是否涉及个人隐私D.拟公开的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47.在定密过程中,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不明确事项,应当报送()审查确定。

A.省级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B.本机关、单位负责人

C.上级机关、单位D.原定密的机关、单位

48.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给予处分。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B.直接责任人员

C.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D.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49.年产生、处理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事项达到()项(件)的岗位,可以确定为重要涉密岗位。

A.3B.6C.9D.12

50.以下不属于涉密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的是()。

A.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热爱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没有在境外组织、机构任职的经历D.诚实可靠,品行端正

51.以下关于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的保密要求,错误的是()。

A.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必须经原制发机关、单位同意和本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B.应当在汇编本封面上按照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国家秘密标志

C.应当在其中每份密件首页按原件标注国家秘密标志

D.涉密文件、资料的汇编本,应当按所收录密件中所限定的最小知悉范围控制发放和使用范围,发放和使用范围确需扩大的,应经本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52.以下关于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要求,错误的是()。

A.要对涉密会议场所进行安全保密检查,采取必要的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B.参会人员将涉密文件、资料带回机关、单位后,要及时存放在个人保密柜内

C.凡是接受采访或者拟公开报道、播放的稿件、图片、录音、录像等信息,都要经会议主办单位负责人签署保密审查意见

D.应根据会议涉密程度和工作需要,确定参会人员的范围,审核参会人员资格

53.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A.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B.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D.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54.涉嫌泄露()以上的,应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

A.秘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B.机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

C.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D.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

55.公务员泄露国家秘密、工作秘密,造成不良后果的,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B.记过或者记大过C.降级或者撤职D.开除

二、判断题(共65题)

1.国家秘密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其有关工作人员不在知悉范围内,但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Y)

2.国家秘密知悉范围之外的机关、单位及其人员,因工作需要确需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本机关、单位负责人同意。

(N)

3.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本机关、本单位的定密责任人,对定密工作负总责。

4.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

5.保密事项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无权规定。

6.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应当在有关范围内公布,一旦公布便不可变化或调整。

7.国家秘密变更后,原定密机关、单位应当及时在原国家秘密标志附近重新做出国家秘密标志,并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和人员。

8.机关、单位对已定密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或者属于何种密级有不同意见的,不得向原定密机关、单位提出异议。

9.机关、单位内部不具备涉密文件、资料制作条件,需送外部制作的,应当将涉密文件、资料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具有国家秘密载体印制资质的单位印制。

10.涉密岗位是指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经管或者经常接触、知悉国家秘密事项的岗位。

11.机关、单位转发密件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密件规定的知悉范围,确因工作需要超出的,应当经本机关、单位负责人批准。

12.涉密人员发表文章、著作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13.涉密人员发表文章、著作凡涉及本单位、本系统业务工作的,应当事先经本单位或上级机关、单位审定。

14.制作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进行。

15.涉密载体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戳记,并视同原件管理。

16.绝密级涉密载体一般不得复制、摘录、引用、汇编,确有工作需要的,必须征得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单位同意。

17.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等渠道传递。

18.阅读和使用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

19.离开办公场所,应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中。

20.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21.机关、单位应当依据涉密人员任职条件对拟聘涉密人员进行严格的任前审查。

22.涉密计算机不得接入互联网,但可接入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23.涉密计算机不能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24.携带涉密笔记本电脑外出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确保始终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25.涉密计算机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应当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并删除或格式化涉密信息。

26.涉密计算机中的涉密信息被删除或格式化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仍可以复原。

27.为方便工作,私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28.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可通过U盘传递。

29.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30.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得在涉密网络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31.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重要平台,拟公开的涉密信息应及时登载。

32.县(区)政府可以确定秘密级国家秘密。

33.加密传真机只能传输机密级和秘密级信息,绝密级信息应当送机要部门译发。

34.涉密打印机和扫描仪可以采取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涉密计算机连接。

35.淘汰、报废的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不能当作废品出售或随意丢弃,可转送或捐赠他人。

3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岗离职或因私出国(境)。

37.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办公场所在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后,仍需要对进入的工勤人员严格监督管理。

38.不公开的中央文件的标题、文号,可以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

39.未经批准,不得将带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功能的设备带入保密要害部位。

40.涉密会议、活动应当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

41.重大涉密会议、活动应当请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障。

42.涉密会议、活动不得使用不具备保密条件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43.信息公开保密审查主要是对拟公开发布的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进行审查,不需要对是否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进行甄别鉴定。

44.未经审查和批准,不得对外公开发布政府信息。

45.在保密审查过程中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不明确事项,应当报送业务主管部门审查确定。

46.对保密期限届满的国家秘密,需要公开的可不进行保密审查确定。

47.政府网站管理部门应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登记制度,承办单位应向网站管理部门提供保密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和机关、单位负责同志的审批意见。

48.接受新闻单位采访、参加学术活动或者发表研究文章时,可以涉及涉密数据及相关信息。

49.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50.在保密重点领域中,应加强国家秘密的管理,涉及国家经济命脉、能源资源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不需要管理。

51.出入国(境)外驻华组织、机构和国(境)外人员驻地或陪同国(境)外人员活动不得携带涉密载体。

52.因公出国(境)团组召开涉密或者重要敏感事项的会议,应在我驻外使(领)馆、驻外机构或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场所进行。

53.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国家秘密资料。

54.涉密人员可自行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进行修改。

55.对不能或不宜做出国家秘密标识的涉密载体,产生或制作机关、单位应作出文字记载,并将其密级和保密期限及时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人员。

56.涉密人员向境外新闻出版机构提供有关报道内容后,要及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57.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安装和使用摄像头。

58.涉密网络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的,应当选择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

59.涉密网络应指定具有相应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单位工作人员担任系统管理员、安全保密管理员、安全审计员。

60.组织和个人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邮寄、托运涉密载体至境外。

61.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安装、配备和使用摄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

62.对保密法律法规或者保密事项范围调整后不再属于国家秘密的,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继续保密的,应当及时公开。

63.起草涉密文件、资料的过程稿要严格按照内部文件、资料进行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丢弃。

64.涉密机关、单位收到涉密载体后,由主管领导根据制发机关、单位的要求和阅办人员的级别,确定本机关、本单位知悉该国家秘密人员的范围。

65.机关、单位是开展保密宣传教育的重要主体,负责各项保密宣传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