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汉英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029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汉英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翻译汉英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翻译汉英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翻译汉英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翻译汉英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译汉英教案.docx

《翻译汉英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汉英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翻译汉英教案.docx

翻译汉英教案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翻译(汉英)》

教案

 

主讲教师:

*************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制

二〇一一年二月

课程名称

翻译(汉英)

课程代码

000201

总学时:

36学时

讲课:

36学时

上机:

学时

实验:

学时

周学时:

2学时

学分

1

课程类型

(√)

通识教育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主干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

授课专业

对外汉语

授课班级

08对外汉语1、2、3、4班,09中新项目留学生班;共5个班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

上机();其他:

()

考核方式

(√)

闭卷(√);开卷();论文();其他:

()

成绩比例

平时(30%)+期中(%)+期末(70%)

任课教师

彭俊

职称

讲师

使用教材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推荐参考书

1.吕瑞昌、喻云根,《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5.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毛荣贵,《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8.陈文伯,《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第1课

周次

第1周

第1-2节

章节名称

中国翻译简史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本章是翻译课程的概论,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翻译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整体的了解。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翻译的定义、翻译的标准和过程,以及翻译者应具备的素养。

此外,还简单介绍了中国翻译史及翻译史上的代表人物,以便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学好翻译。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了解,对翻译性质的思考,以及对不同时期翻译标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技巧。

怎样让学生辩证的去思考和掌握翻译本质问题,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又是指导翻译实践的准则,因此,对不同时期翻译标准的探讨及灵活运用也是在教学时应注意的一个难点。

教学内容

1.翻译的定义、标准与过程

2.翻译的局限性

3.中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潮及主要代表人物

课堂讨论

中国翻译史上有几次高潮及哪些代表人物?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思考:

翻译家所需要具备的素质

下次课

预习要点

汉英语言思维对比

第2课

周次

第2-3周

第3-6节

章节名称

汉英思维方式和文化对比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不单靠翻译技巧,它还有赖于译者大量的亲身实践,更取决于译者的母语和外语两方面的扎实功底。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文字的宏观、微观对比研究,可以启发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改进翻译技巧,方法,提高翻译综合能力。

这就是本章的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翻译实践。

教学重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分析解剖语言学家所归纳的英汉语言结构的九大差异.通过对不同译者、译作的翻译研究,对不同译文的正误辨析,批评,培养学生领会英译汉表达中的四对关系。

教学难点

本章的教学难点就在于通过对九大差异和四对关系的教学,启发学生思考怎样培养自己的翻译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

1.汉英思维方式对比

2.汉英词法对比

3.汉英句法对比

课堂讨论

汉英语言差异的根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词语的翻译

第3课

周次

第4-5周

第7-10节

章节名称

词语的翻译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想的翻译单位是篇章,篇章下又依次分为段落——句子——词语。

词语是汉译英的最小单位,词语翻译的优劣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基本要素。

本章通过词语的翻译方法,让学生懂得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将汉语中的四字词组、连接词(虚词)转换成恰当的英语表达。

教学重点

本章教学重点在于在充分了解汉英词法差异的基础上,如何将汉语中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或直译或意译,转换成地道的英语表达。

教学难点

难点是四字词组的翻译,作为汉语的精华,它常常在汉语中出现,文学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如何既让目的读者理解,又保留民族特色,这是翻译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

教学内容

1.词语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法)

2.四字词组的翻译

3.虚词的翻译

课堂讨论

词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句子的翻译

第4课

周次

第6-7周

第11-14节

章节名称

句子的翻译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汉英句法结构有相似性,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差异就是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

通过本章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将汉语句子中不明显、被省略或未说明的主语,在英译文中妥贴地表达出来。

此外,主谓语的搭配、语序的调整也是译者需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

汉语中存在的大量无主句往往使翻译者感到无从下手,汉译英时如何将汉语的动态语势转换成英语的静态语势,主语的确定至关重要。

教学难点

主语确定后谓语与主语的搭配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也是译者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教学内容

1.主语的确定

2.谓语的选择

3.其他成分的确立及语序的调整

 

课堂讨论

句子翻译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句群与段落的翻译

第5课

周次

第8周

第15-16节

章节名称

句群与段落的翻译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由于汉语句子结构松散,注重意义连贯,所呈现出的叙事特点是叙、起、承、转、合一般隐含在字里行间;而英语句子的主谓成份是全句之纲,其它成分往往通过各种连接手段与主谓部分挂钩建句;这就要求译者正确理解原文的意义和关系,分析句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重新断句表达。

教学重点

本章重点掌握长句翻译中的分译法与逆序法。

教学难点

难点是弄清句子之间是平行关系还是主次关系,以便对原句进行合理断句,并按英语习惯重新加以表达。

教学内容

1.句子翻译技巧总结

2.长句的翻译

3.句群与段落的翻译

 

课堂讨论

句群和段落翻译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翻译与语境

第6课

周次

第9周

第17-18节

章节名称

翻译与语境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

在所有的翻译过程中,语境都是凌驾于一切的因素,而且优先于任何的规则、理论或是基本意义。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能在汉译英实践中分析吃透并正确反映原文的文化语境。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在于翻译实践中对于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的分析。

教学难点

难点则在于分析后如何根据语境正确地道地进行翻译

教学内容

1.语境的定义

2.词语翻译与文化语境

 

课堂讨论

语境的重要性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汉英术语定名的规范

 

第7课

周次

第10周

第19-20节

章节名称

汉英术语定名的规范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体系各自使用着彼此不同的符号系统,我们在汉译英时,要注意把汉语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体例转化成英语的格式,包括:

书名、文章标题、人名、地名、时间、重量、度量等。

这是翻译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最容易犯错误的部分。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以下方面翻译的格式与规范:

人名、地名、企业机构名、政治词语、影视片名等。

教学难点

政治词语的翻译需要译者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格外小心,这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

教学内容

1.汉英翻译的规范格式

2.汉译英常见错误分析

 

课堂讨论

怎样才能规范术语定名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不同文体的翻译

 

第8课

周次

第11-18周

第21-36节

章节名称

各种不同文体的汉译英实践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其他:

()

教学时数

16学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选择其中几项,或补充其它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翻译与文体是密切相关的,不论英语还是汉语都有不同的文体类别。

因此,认真分析各种体裁的文体特征,从而对之做出得体的传译,是每一个译者都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章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体特征的分析和相应翻译策略的总结,把自己以前学到的基本翻译理论和技巧自如地应用到各种翻译实践中去。

要求学生在本章的学习后翻译实践功底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不同文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针对不同文体的特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教学内容

1.商贸汉译英

2.科技文体翻译

3.旅游类文体的翻译

4.文学文体的翻译

 

课堂讨论

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和翻译方法的异同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翻译练习

下次课

预习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