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129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社工师实务+综合能力+政策法规Word格式.docx

2助人过程可能螺旋式上升的,不是直线。

须回顾,及时发现问题变化。

3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参考(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1改变媒介系统——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不同专长助人者组成的系统,社工是系统中主要的改变媒介;

2服务对象系统——社会服务的对象和直接受益人,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有4种:

主动求助、别人介绍、机构转介、司法机构要求;

3目标系统——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4行动系统——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

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二、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

(一)接案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了解求助过程、初步评估对象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按案的重要性:

澄清双方期望和义务、激励对象、促进和诱导改变、影响后续工作关系、影响今后的互动。

接案阶段主要任务:

4个

A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主动、转介、接触;

B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自愿和非自愿;

C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D使潜在的服务对象成为现有;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7个):

步骤:

准备、面谈、收集资料和记录

A为面谈备好资料及订提纲:

B面谈(交换意见、建立专业关系);

面谈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包括事实性和治疗性)、倾听(关注)

C收集资料——个人资料、身体情况、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方法:

询问、查档案记录、家访

D初步预估——确认对象问题并最终达成协议,确定问题的轻重次序。

(不符的需转介)

E建立专业关系——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F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

机构缺乏合适有技能人员、不在机构职责范围、其他机构的特权、对象不接受服务、

转介(正式和非正式)

G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口头、书面):

问题初步界定、机构和社工可提供的服务、相互期望及暂定时间长度;

3.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6个)1双方的期望不一致;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5社会文化因素;

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4.接案应注意的事项(4个):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了解需要,权衡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提供服务;

3决定解决问题的次序(原则是尊重服务对象意向和先易后难);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目的5个:

1识别问题的客观因素;

2主观因素;

3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廷续的因素;

4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任务4个:

1了解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的性质、成因、程度及对其的影响;

2了解服务对象的个人经历及行为特征,包括:

人格、能力、优势和弱点;

3了解服务对象与环境的互动;

4了解对象的环境系统的状况,从中找出有利和不利于对象改变的因素。

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

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预估原则5个:

1个别化;

2合作;

3避免片面;

4避免简单归因;

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2.预估的基本步骤4个:

A收集资料(个人相关资料、家庭工作等环境资料、对象与环境交互作用);

收集资料方法: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

4家访;

5利用已有资料;

B分析和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方法:

排列次序、发现、识别、对对象问题需要作解释);

C认定问题:

描述问题与需要、问题发生的原因、对象的处境及社会系统、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服务对象系统发展阶段、对象系统的资源状况;

D撰写预估报告(包括资料事实和专业判断)。

3.预估的主要方法4个:

A社会历史报告法(表列对象系统的资料、需要及问题及发展经过、对象现时的能力限制);

B家庭结构图—以图形表示三代人的关系,见例;

C社会生态系统图,见例;

D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评估表,见社会支持网络表和服务对象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网络评估图,书59页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6个:

1目的和目标(目的——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的分类——书54);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3介入策略;

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2.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5个: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3.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3个:

1设定目的和目标;

2构建行动计划;

3签订服务协议。

4.服务协议的形式:

书面和口头

5.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过程:

会谈协议—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协议介入目的和目标—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

签订协议的技巧:

认定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与服务对象分享对问题的看法—描述为之工作的问题—确定目的和目标,并说明行动的具体策略—总结和强调协议的主要内容

(四)介入

1.介入的特点4个:

1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2.介入的分类:

直接和间接

3.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4.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5个: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2进行危机介入;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4调解行动;

5运用影响力。

5.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5个:

1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2协调和连接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3制订计划创新资源;

4改变环境;

5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五)评估

1.评估的目的4个:

1社会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2.评估的作用4个:

1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2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3巩固改变成果;

4社会问责(服务对象、社会和专业)

3.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4.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两类—质性方法和量性方法

四种:

1基线测量法——适用于对象行为、思想、感觉(见书91页)坐标图

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五个等级尺度:

没有进展、极少实现、部分实现、大体实现、全部实现;

0-4分,将每项任务的得分加在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书92页)

4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差别影响评分

(六)结案

1.结案的类型4种:

目标实现、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2.结案的任务4个: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

3解除工作关系;

4做好结案结录。

3.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正面反应;

负面反应——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处理方法:

一起讨论对结案的准备、提前让对象知道结案时间、逐渐减少接触、估计可能破坏成果的因素、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三、儿童社会工作——儿童(0-14岁)

(一)儿童的需要及问题

儿童需要6个:

1生存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需要;

4游戏需要;

5社会化需要;

6被保护需要;

儿童成长面临的问题和资源:

1婴儿期0-1岁:

避免疾病保障生命安全,主要是生理层面;

资源来自家庭或抚养主体的物质和照顾及相关公共服务

2幼儿期1-5岁:

生理发育、分离焦虑、怕黑、怕睡觉,行为及心理偏差——过度依赖、说谎、攻击性行为等;

重要资源是父母和家庭以及社会结构资源。

3学龄期6-14岁:

学习性问题,行为问题;

资源包括自身的生理、心理资源和社会结构性资源(家庭、社区环境、学校系统、同辈群体)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4个:

1立足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法律等客观背景,要立足现实,并注重社会发展;

2建立在特定对象需要的基础之上;

3充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

4是一种助人及自助的服务活动;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儿童生物学:

进化论、生长顺序和时间理论、遗传学说;

2儿童心理学:

心理分析理论、发展心理学、心理社会发展论(八阶段)、行为或学习理论;

3儿童教育学:

陶行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4儿童社会学:

自我发展理论、认知理论;

5儿童文化学:

文化人类学理论、场论

宏观儿童社会工作8个:

1推动立法;

2促进养育;

3推动教育事业;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7增强儿童权益保护;

8提供儿童的住处与资讯;

微观儿童社会工作4个:

对残障、问题及孤、弃、受虐儿童的服务

1支持性:

提高儿童所处环境的功能;

如离婚、分居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问题

2保护性:

介入处部监督或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忽视和剥削;

如失学、家庭暴力、儿童处于危险性环境;

3补充性:

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的某些薄弱或缺失环节,给以适当地增强。

如“留守儿童”问题

4替代性:

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对儿童进行保护。

如对极度危险家庭监护权的剥夺,流浪儿童的救助等。

养育服务:

儿童福利院安置(院内救助、机构养护)、家庭寄养、收养服务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个:

1儿童辅导;

2儿童小组(如亲子平行小组);

3受虐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

(一)青少年的需要及问题

按个体发展性需要9个:

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符合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

5对未来的涯作准备;

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8为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

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问题:

(1心理和情绪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3青少年犯罪问题;

4家庭矛盾冲突;

5失学失业问题;

6其他如品德、生活方式、社会交住等。

)新教材:

以社会建构论对青少年总是思考要从其发展特点及需求出发,谨慎看待,并警惕不反思自己的立场和取向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4个:

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核心基础。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

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基本介入焦点;

4主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社会功能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7个:

1思想道德品格辅导;

2心理及认知辅导;

3生涯发展辅导;

4就学就业辅导;

5生活方式辅导和人际交往辅导;

6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

7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4个:

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社会工作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青少年发展理论(生物进化论、精神分析论、学习、认知发展、社会文化论);

2青少年偏差理论(社会次文化、社会互动、标签、冲突、整合)

青少年专项服务:

网络脱瘾、就业辅导、历奇辅导

五、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

超纲:

4种年龄:

日历年龄——以出生日期定;

生理年龄——按个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状态和生理功能;

心理年龄——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

社会年龄——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

低龄老人:

60-69岁;

中龄:

70-79;

高龄:

80岁以上

老年期特点(三大变化):

1生理变化——九大系统:

皮肤、神经、心血管、肌肉骨骼、呼吸、泌尿、内分泌与生殖、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社工要预见问题,调整环境、避免意外发生)。

2心理变化——智力、人格、记忆力的变化(尊重选择、放慢节奏、关注身体健康)。

3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五种理论:

A角色理论(成功老年人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丧失的调整适应);

B活动理论与撤离理论(活动理论是指成功适应老年人生活、尽可能长地保持中年时的活动新人代旧友,此论是角色理论的扩展;

撤离理论是指老年个体接受减少与社会交往、逐渐退出社会对社会是有价值的,此论与角色理论正好相反。

);

C延续理论(老年人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人生延续的一部分,年老时不是自然退出工作和社会,而是选择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终止那些没满足感的生活方式。

D现代化理论(考吉尔认为四个现代化因素与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有关:

健康技术——老年人口增加;

经济技术——年轻的可再培训有更多的区域流动和社会流动;

都市化——年轻人与父母居住距离增大;

教育——受教育多,致父母地位下降)

(一)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

老年人需要8个: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8一条龙照顾

老年人问题6个:

1慢性病与医疗问题;

2家庭照顾问题;

3宜居环境问题;

4代际隔阂问题;

5社会隔离问题;

(二)老年人社会工作的特点4个

1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如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偏见);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生要课题——对老人特别不好或过度保护,要时常反思对老年人的反应。

3社会工作都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三)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5个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健康服务及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2认识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

3精神问题的解决:

珍惜现在、找到往事意义、直面局限、寻求和解宽恕、拓展爱好和同情圈子。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老年伴侣、家庭体系、照顾人支持、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等工作

5老年物殊问题的处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2临终关怀;

3丧亲问题;

4酗酒问题;

5自杀

(四)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4个

1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个案):

A缅怀往事疗法、B人生回顾疗法、C验证疗法;

(其中A、B适用于认知功能健全的老年人,C适用于认识功能丧失的老年人)

2小组工作方法2个:

现实辨识(适用于有轻度中度认知问题的老人)、动机激发(适用于交往能力受损但没痴呆症和抑郁症的老人);

注意要老年人有能力参加才行;

3老年社区照顾:

重点目标人群——独居、高龄、伤残、困难老人;

类型——居家服务、社区中心服务、社区入住设施服务

4老年机构照顾:

我国常见7类养老设施:

托老所、老年公寓、护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养老院、老年护理院

老年机构照顾理论2个:

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

延续理论

三个模式——1爱登选择模式(倡导家居型的院舍和人性化的安排)、2住房与服务模式(环境、服务与消费者的选择)、3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式(让老年人未损害的技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5老年社会工作督导:

对刚入行的工作者进行支持性、教育性、行政性督导

六、妇女社会工作

妇女的生理特点:

青春期——要注意早恋、焦虑、抑郁等问题(特别12-14岁是情绪发展的困难时期)。

青年和中年期——恋爱、婚姻、家庭和职业发展,“四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更年期——从生育年龄过渡到老年阶段的时期(45-55岁)。

“四期”——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

(一)妇女的需要及问题

需要3个:

1生殖健康(对妇女“四期”的特殊保护);

2妇女的权益和妇女的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贯彻和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3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问题7个:

1婚姻家庭;

2针对妇女的暴力;

3生殖健康;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

5就业;

6贫困女性化;

7其他问题如参政率低和教育资源不足等。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5个: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个人的即政治的(个人问题与社会环境);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

2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7个: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与工作策略:

A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包括夫妻、婆媳、亲子等关系);

B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尊重接纳家庭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重新调整家庭权力避免暴力与资源分配不均、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与平衡、父职和母职均重要需训练、社会就为家庭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服务减轻其负担);

C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家庭为本——强调人格平等,重视家庭关系协调,但亦重视个人需求;

妇女为本——将妇女放到特定的文化处境中,兼顾家庭和妇女利益)

2对单亲母亲家庭的介入:

A是正常的家庭形式;

B社会福利不足及歧视导致问题;

C不认为单亲母亲是弱者;

3干预针对妇女的暴力——婚姻暴力、拐卖妇女、性骚扰和侵害。

干预原则:

不责怪受害者、尊重、关注、建立信任真诚专业关系。

干预策略:

促进立法完善、提供各形式服务(热线、个案辅导)、建立支持小组、综合干预(公检法、司法、医院、妇联、城市农村)

4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强调社会平等的大环境、提高留守妇女的农业技术水平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5维护妇女的生殖健康:

6推动妇女参政

7改善妇女贫困状况

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3个:

1性别分析法——性别角色分工分析、性别需要分析、其他方法(大树图——树干为问题,树根为成因,树梢为结果;

性别分类资料收集法见书213)

2妇女赋权法——干预目标(意识提升、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参与扩展家庭社区方面的支配和决策、行动)、干预方法(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醒觉、倡导政策改变)(例一人一故事)

3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法——建立关系、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挖掘自身潜能和资源、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社区层面(制订目标——进行社区调查——开展宣传教育——处理实际问题——评估和总结)例:

改革孝布、资源联结(需求评估——制订目标和方法——组建小组——总结评估并不断提新内容)例:

山区妇女手工艺小组。

七、残疾人社会工作

6种残疾:

肢体、听力、言语、视力、智力、精神(身兼两种以上为综合性的多重残疾)

(一)残疾人的需要及问题

1残疾人的问题:

城镇残疾人——经济、住房、婚姻、就医、社会交往、心理障碍;

农村残疾人——交通不便、体力劳动、医疗、社会服务

2残疾人的需求10个:

A社会福利政策落实、B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C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D就业政策倾斜、E康复与医疗救助、F伤残抚恤、G社会保险、H特殊教育、I文化生活照顾、J改善社会环境(5月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5个:

1崇尚专业的社会伦理精神;

2提倡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家庭、亲友与邻里、民间非营利组织、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政府、志愿者);

4有效利用调解的方式;

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2方面:

1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2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1宣传贯彻《残疾人保障法》;

2开展政策咨询工作;

3支持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

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1建设无障碍环境;

2残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

3组织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除个案、小组、社区等还有四种模式;

1社区康复模式——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和途径,是在一定地域和范围内落实各项康复措施的工作。

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2社会康复模式——从社会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为开颜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使其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全面参与社会生活。

(重在个案管理,主要在机构在为残疾人服务)例:

因开叉车致残索赔个案。

3职业康复模式:

职业咨询——职业评估——培训——就业指导

4教育康复模式:

开展特殊教育、对残疾人特殊辅导、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康复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

八、矫正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问题

矫正服务对象的需要3个: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经济、住房、医疗);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服务对象的问题3个: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犯罪原因理论:

个人与社会二因素

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3个:

1监管功能——限制自由以补偿犯罪行为、预防再犯罪;

2矫正功能——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的矫正治疗;

3服务功能——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

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和间接服务。

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2个:

1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