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5008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安全管理员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1年安全管理员考核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A)设置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可以只

B.不必

C.不能只

D.视情况是否

2.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A)。

A.提出指导意见

B.提出具体措施

C.与施工单位商定实施方案D.承担设计责任

3.下列不属于从业人员的义务的一项是(C)。

A.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B.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

C.监管安全作业的义务

D.发现不安全因素报告的义务

4.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B)。

A.安全第一

B.管生产必须管理安全

C.预防为主

D.三同时原则

5.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C

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A.抢救财产,降低损失

B.查清事故原因

C.组织抢救

D.分析事故责任并控制责任人

6.工作场所的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应(B)。

A.考虑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要求

B.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C.满足生产要求

7.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C)。

A.在患者耳边呼叫

B.轻轻拍打患者肩部

C.用力敲打患者头部

8.(C)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A.卫生行政部门

B.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C.用人单位

9.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A),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A.安全培训

B.考试

C.培训

D.学习

10.某从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但因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则该行为人应负(A)责任。

A.直接

B.间接

C.次要

D.重要

11.某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18人,并摧毁了上亿元的设备。

接到事故报告后,厂领导不应当及时(D)。

A.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现场

B.对轻伤者实施急救,将死伤者送进医院

C.及时、如实向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D.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人

12.生产经营单位因改制、破产、收购、重组等发生产权变动的,在产权变动完成前,安全生产的相关(D)不变;产权变动完成后,由受让方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由控股方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A.责任

B.安全管理方式

C.安全合同

D.责任主体

13.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A)。

A.本单位负责人

B.当地政府安全部门

C.所在行业安全负责人

D.当地消防部门

14.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C)。

A.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B.安全是人类社会活动永恒的主题

C.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危险是绝对的概念

D.安全和危险均是相对的概念

15.在事故应急预案中,泄漏物控制属于(A)要素。

A.应急响应

B.现场恢复

C.应急策划D.应急准备

16.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需使用除尘器进行除尘。

下列粉尘的理化性质中,对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最大的是(A)。

A.分散度

B.溶解度

C.爆炸性

D.硬度

17.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后应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整改项是指(B)。

A.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B.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C.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D.两个以上整改项也不会构成不足项

18.下列不符合进人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的是(B)。

A.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B.在进人设备前6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人设备内作业。

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h各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C.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或等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D.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人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9.危险化学品存在的主要危险有(B)。

A.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及污染环境

B.火灾、爆炸、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C.火灾、爆炸、感染、腐蚀及污染环境

D.火灾、失效、中毒、腐蚀及污染环境

20.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生活和储存区域之间应当保持规定的(C)。

A.防火间距

B.安全间距

C.安全距离

D.安全通道

21.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用人单位(B)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可以解除

B.不得解除或终止

C.可以更改D.可以终止

22.职工的下列(C)情形,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A.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B.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

C.醉酒导致伤亡

D.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3.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A)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A.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

B.汽车上设置的安全气囊

C.为探险人员配备的卫星定位仪

D.煤矿工人佩戴的自救器

2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B)向所在地县(市、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有监管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

A.一年

B.半年

C.季度

D.月

25.目前,我国职业病患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是(A)。

A.尘肺

B.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

C.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D.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26.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B)。

A.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次要责任者

D.重要责任者

27.下列不符合动火分析规定的是(B)。

A.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B.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60min,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60min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C.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

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D.进人设备内动火,同时还需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一2002)中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一22%

28.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生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D)。

A.三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和Ⅲ级(一般)

B.至级,即l级(一般)、Ⅱ级(重大)和Ⅲ级(特别重大)

C.四级,即I级(一般)、Ⅱ级(重大)、Ill级(特大)和Ⅳ级(特别重大)

D.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9.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C)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30.根据现行法规,职工(C),应当视同工伤。

A.患职业病

B.自残或者自杀

C.原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D.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31.在下列工厂防尘措施中,最后考虑(A)。

A.佩戴防尘口罩

B.采用湿式作业

C.安装除尘器系统

D.经济、可行时改革工艺,减少粉尘产生

32.职业安全健康危险源是(B)。

A.污染环境的风险

B.可能导致危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C.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D.A和C

33.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灭火剂是(C)。

A.水灭火剂

B.干冰灭火剂

C.干粉灭火剂

D.泡沫灭火剂

34.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机器的使用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大量使用机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劳动者伤亡、病害等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对这些不利因素发生的机理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以便创造更(D)和更文明的劳动方式和劳动条件。

A.高效

B.快捷

C.灵活

D.安全、卫生

35.《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规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D)。

A.配备专职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视其单位性质来确定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C.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6.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C),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A.工资合同

B.养老保险

C.劳动合同

D.失业保险

37.(D)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A.市

B.地区

C.省

D.县

3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C)的单位或者个人。

A.生产能力

B.相应规模

C.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

D.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39.发现危及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时,(B)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建议,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危险场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立即做出处理。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工会

C.劳工组织

D.工人代表

40.下述4个企业,(C)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甲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28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乙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6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丙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D.丁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员工22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41.(A)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

B.新人厂人员

C.复岗人员

D.转岗员工

4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D)及其()。

A.形态;数量

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

C.协调性;干扰性

D.危险特性;数量

43.从业人员在(A)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300

B.250

C.200

D.350

44.(C)是间接触电的防护技术措施。

A.安全距离

B.绝缘

C.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D.用漏电保护器作附加防护

45.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B)制度。

A.安全标志管理

B.登记

C.备案

46.属地为主强调(A)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