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路基作业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1.5
1.75
折线型
粗粒土(细砂、粉砂除外)、漂石土、卵石土、碎石土、不易分化的软块石土
硬块石土
1.3
直线型
填土高大于8m地段每0.6m铺设2.5m宽双向经编土工格栅,距离边线1m沿线路两侧设置。
1.5检测方法:
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每填高约0.9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及孔隙率双控。
2、路基规范标准
2.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2.2《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5
2.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
二、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线路水准点、导线控制点及横断面进行复测,测量过程中采用“双检制”。
根据工程情况,按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
在大面积填筑路基前应选取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与质量检测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三、路基施工方法及工艺
1、一般基底处理
1.1施工前应清除路基范围原地面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1.2原地面松软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
1.3原地面坡度陡于1:
5时,原地面应自下而上挖台阶,台阶顶面做成4%的内倾斜坡,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2.0m;
当地面横坡为1:
10-1:
5时,将原地表土按设计要求翻挖压实;
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
10时直接清除草皮杂物。
1.4基底处理后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大于2m,沿线路方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应大于0.4m。
2、特殊基底处理
2.1砂垫层铺设
工艺流程:
铺砂→洒水→压实→检测。
施工前做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性参数,并报监理单位认可。
压实时适当洒水,压实标准达到中密,压实后表面不存在砂窝等缺陷。
垫层铺设宽度及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垫层时分层压实,下层密度经检验合格后,填筑上层。
施工时,放慢填筑速度,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使地基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排水固结。
砂垫层材料采用洁净,含泥量不大于3%,并将其中的植物、杂质除净。
采用天然级配砂砾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
摊铺后适当洒水,分层压实,压实厚度为15~20cm。
采用砾石,无粗细粒料分离现象。
垫层宽度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两侧端以片石护脚或采用其他方式防护,以免砂料流失。
砾石垫层填筑或填完后及时完成两侧浆砌片石护坡。
2.2换填土
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淤泥等挖除,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渗水土。
换填时,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
挖除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
当底部起伏较大,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
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
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渗水土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
路堤基底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类型
H≤0.6m
0.6m<H≤2.5m
H>2.5m
黏
性
土
水位距地表
>0.5m
基床表层下换填级配碎石,K30≥130Mpa/m
挖除表层0.3-0.5m,并;
回填整平碾压,K≥0.95,K30≥130Mpa/m
清除表土整平,
K≥0.85,K30≥85Mpa/m
≤0.5m
换填0.5m渗水土,K≥0.95,K30≥130Mpa/m
砂类土、砂砾土
K30≥130Mpa/m
K30≥110Mpa/m
岩石
按风化情况要求,比照上述要求进行处理,坚硬岩石不做处理
2、路堤填筑
2.1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
填筑时,应对运到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试验项目及频次
填土类别
颗粒级配
液塑限
击实试验
颗粒密度
细粒土
—
5000m3
(或土性明显变化)
粗粒土
碎石土
10000m3
2.2块石类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每一压实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及规格、级配的填料,块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
施工单位每10000m3石料或岩性明显变化时抽取1组岩块抗压强度试件。
2.3路堤填筑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顺序: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
施工准备:
施工前复测线路中线、护桩,按工期要求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
分层填筑: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方法,每层填筑层总厚度≯300mm。
根据现场车辆及松铺厚度计算画格填筑,同时路肩设置标杆标准,以便控制分层填土厚度及平整厚度是否均匀,满足要求
摊铺整平: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
精平时用水准仪控制每层厚度。
洒水或晾晒:
当填料含水量过高时,采取对取土场降水疏干、对填料晾晒等办法;
当含水量过低时,采取取土场内提前洒水焖料和在路堤平整前洒水的方法调整含水量(Mw),按下列公式计算:
Mw=Ms/(1+Wn)×
(W0pt-Wn)
Ms—土的湿重(kg);
W0pt—最优含水率;
Wn—天然含水率。
碾压夯实: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
初压采用低速,复压采用中速、终压采用快速。
施工中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
碾压时,第1~2遍采用静压,然后微振1遍,最后强振2~4遍,最快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下图所示。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图
检测签证:
每层采用灌砂法检测孔隙率,每填筑约0.9m进行地基系数K30及孔隙率双控,具体要求为:
孔隙率每100m沿线路纵向检测2个断面,6个点,其中每个断面距路基边线1m左、右各1点,中心1点;
K30每100m沿线路纵向检测2个断面,4个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路基整修:
路基整修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
两侧超填的宽度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
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坡修整后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边坡压实见下图示意。
边坡压实示意图
路堤基床以下部位填料的压实标准
填筑
部位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细砂、中砂、粗砂、砾砂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混合料
不浸水
部分
压实系数K
0.9
地基系数
K30(MPa/m)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Dr
0.7
孔隙率n(%)
32
浸水部
分及桥
涵两端
(80)
(110)
(120)
(130)
(0.7)
(32)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测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程
±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左、中、右各1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心至边缘距离
尺量
3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
4
横坡
0.5%
5
平整度
填土:
15mm
填石:
每100m等间距检测6点
2.5m直
尺量
3、基床
基床由表层与底层组成。
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1.9m,总厚度为2.5m。
3.1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其压实质量应按下表采用双指标控制。
改良土的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填料类别压实指标
地基系数K30(MPa/m)
100
150
0.75
31
基床底层普通填料分层填筑应符合每一水平的全宽用同一种填料填筑,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50cm。
具体施工工艺同路堤施工工艺。
基床底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顶面高程
20mm
水准仪
测量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每100m等间距检测3个断面左、右各1点
每100m等间距检测5个断面
坡度尺量
15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6点
2.5m
直尺量测
3.2路基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3.2.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场拌生产,拌合设备计量应准确,混合料的颗粒级配应符合标准规定,且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级配砂砾石中细长扁平颗粒含量、级配碎石中大于16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其他项目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次。
3.2.2基床表层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基床表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级配砂砾石、级配碎石厚度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检3点
砂垫层厚度
基床表层压实标准
块石类混合料
28
基床表层顶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
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中线高程
每100m等间距检测3点
路肩高程
(左、右各3点)
30mm
宽度
横坡
坡度尺量/水准测量
3.3施工工艺
基床表层填筑:
本标段路基基床表层0.6m采用A组填料填筑,将路基面做成向两侧4%的排水坡。
3.3.1摊铺、整平: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全宽分三层填筑,每填层压实厚度20厘米。
虚铺时,自卸汽车根据车容量测算堆土间距,以保证填层厚度均匀、达标。
使用推土机初平并用水平仪控制填筑的虚铺厚度,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按设计做出路拱,由人工配合平地机对坑洼处进行调整。
发现粗颗粒集中,人工及时予以消除,避免因填筑表面粗颗粒骨料集中形成集料窝。
3.3.2碾压
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程序。
初压整平和稳定混合料,为复压提供条件,是压实的基础;
复压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必须与初压紧密衔接;
终压消除轮迹,形成平整的压实面。
3.3.3初压采用重型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先静压1-2遍,在此时检查平整度、路拱和裂纹、并进行修整。
3.3.4复压时,打开振动装置弱振压一遍,强振压6-8遍,至压实面稳定,无明显的轮迹为止。
3.3.5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碾压,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以便形成支承边,碾压时轮迹重叠40厘米,纵向搭接不小于2米,压路机的起动、停止、变速变速要平稳,避免速度过高或过低,并且不得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和突然刹车。
碾压时应保持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黏附极配碎石,可适当喷水。
3.3.6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为4%-5%,在摊铺、整平、碾压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水分。
碾压后,随时间的增长和含水率的下降,级配碎石中的石料在填料中的石粉在填料层中产生固结,使填料层整体板结,强度得到增长。
3.4技术标准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压实质量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孔隙率6点,其中距路基边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
在面层每100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4点,其中:
距路基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5成品防护
铺筑好的基面,应适当设置栅栏,防止上道碴前,行使、停放任何机械在基面上,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及土等污染基面。
4、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技术标准
4.1工序安排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采用A组填筑,截面为正梯形。
A组填筑拌和运输方法同基床表层的A组填料。
摊铺机械采用平地机,台后边角和锥坡体采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
在台背用红油漆划线控制填筑层高,摊铺厚度小于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大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与路基连接处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1.2m的台阶并压实。
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
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
4.2压实工艺
台后边角和锥坡体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台后过渡段压实工艺如下图所示。
台后过渡段压实工艺图
4.3路堤与横向结构物
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型式见“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h≥2.0m时,采用图一,当涵洞顶面至路基面的高度0.4m≤h≤2.0m时,采用图二,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压实标准满足k30≥150Mpa/m及Evd≥50MPa,Ev2≥80MPa和孔隙率n<28%。
横向结构物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全部为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内掺入5%水泥,按照与过渡段相同的标准进行碾压,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
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大样图
涵背与桥台背后填土基本相同,两侧分层对称进行,涵洞顶部填土厚度>1m后,方可通行大型施工机械。
4.4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并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如下图所示。
路堤与硬质岩石路堑过渡段形式
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先沿原地面纵向挖成1:
1.5的坡面后,再在1:
1.5的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左右,详见
下图所示。
开挖回填部分的填料及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
路堤与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过渡段形式
4.5注意事项
4.5.1路桥过渡段施工以前,保证台背后无积水且底部与台背之间密实、无虚土。
4.5.2路桥过渡段分层填筑前做好台背防水层,该防水层紧贴台背。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横坡、平整度、边坡坡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
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
6
边坡坡度(偏陡量)
3%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
第II条路堑开挖
5.1土质路堑开挖
5.1.1平缓横坡上采用横向台阶开挖方式。
路堑开挖以机械施工为主,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部分辅以人工开挖。
土方调运采用大马力推土机和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5.1.2路堑边坡根据测设的边桩位置,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0.1~0.2m时,改为人工修坡。
不设圬工防护的边坡,每10m边坡范围插杆挂线人工刷坡,有防护地段及时做好防护。
边坡上由于孤石等造成的坑穴、凹槽,采用挖台阶浆砌片石嵌补。
5.1.3当开挖接近路基面标高时,检验基床范围内地基允许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满足设计要求,测设基床表层断面和标高,按每10m间距挂线,人工开挖基床表层,并进行基床表层0.6米范围内换填A组土。
5.1.4路基面做成4%横向排水坡。
施工工艺详见“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地表排水、清理障碍
技术交底
施工机械整备
配合排水
检测断面尺寸
逐层分段开挖
检测基底中线标高
基底土质检验
检测基床密实度
基床换填、碾压
边坡整修
分段验收
5.2硬质岩石路堑
5.2.1采用梯段松动控制爆破方法施工,靠近边坡采用预留光面爆破法施工。
路基面和侧沟采用浅孔控制爆破。
路堑边坡靠近边坡1.5~2.0m范围预留光爆层,实施光面爆破施工,使边坡平顺美观。
5.2.2基床当开挖接近路基面标高2.0m左右时,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法施工,做到路基面平顺,肩棱整齐,将路基面作成4%横向排水坡,对凹凸不平处,以混凝土或级配碎石填平。
硬质岩石路堑的路肩高程低于土质路基路肩高程0.05m。
5.2.3钻孔方法:
对于开挖深度大于6.0m,且石方数量较大的工点,采用小型潜孔钻机钻孔,实施梯段松动控制爆破。
对于开挖深度小于6.0m,且石方数量较小的工点,采用风枪钻孔,实施梯段松动控制爆破。
5.2.4采用潜孔钻机钻孔进行爆破时,如边坡设计有平台,可分平台进行光爆;
如设计坡面无平台时,可从堑顶沿坡面钻孔,一次钻到坡脚进行光爆。
5.2.5采用风枪钻孔进行光面爆破,因受钻孔深度限制,采用小台阶式光面爆破。
无论采用何种光爆方法,确保眼痕率达到80%以上。
5.2.6为确保基底平整坚实,不论采用潜孔钻机还是风枪钻孔进行爆破,到最底层2.0m时,均用风枪钻孔进行爆破,并严格控制钻孔深度和孔底标高,适当缩小孔距和排距,采用逐排微差起爆方法。
5.2.7临近周围建筑物的爆破点,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法,只需松动、开裂,不允许飞散、坍塌,逐层爆破、开挖,严格控制装药量,采用钢管排架防护。
施工工艺详见“石方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石方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路堑边坡坡率、变坡点位置、
平台位置和宽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
检验项目
边坡坡率(偏陡量)
不得陡于设计坡率
沿线路纵向每100m单侧边坡各抽样检验6点
水准仪
测量或尺量
变坡点位置
200mm
平台位置
平台宽度
6、路基防护工程
本标段路基防护工程的主要类型有:
干砌石、浆砌石、混凝土、铺石、土工格栅、栽植灌木、线路防护栅栏、挡土墙片石混凝土等。
路基防护工程根据路基主体工程适时进行,做到路基成型一段,防护施工一段。
在路堑开挖的过程中进行边坡防护施工,以确保开挖后的边坡稳定。
6.1浆砌片石施工
6.1.1浆砌片石排水沟、护坡砌体采用挂线挤浆法砌筑。
块石及镶面片石由人工用花锤修面修边,块石一丁一顺分层砌筑,砂浆饱满,无瞎缝、通缝,勾缝采用平缝压槽工艺。
6.1.2浆砌片石分层、分段砌筑。
分层水平砌缝大致水平,各砌块的砌缝相互错开。
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砌筑。
砌层片石纵、横向搭接压缝,间隙塞满,外露面整齐。
具体工艺见下图:
浆砌片石施工工艺框图
6.2干砌片石护坡施工
6.2.1施工前将溜坍、剥蚀及冲刷物清除,坑凹处回填夯实。
6.2.2砌筑石块的施工顺序自下而上进行,石块立砌(栽砌)接缝错开,石块彼此镶紧,缝隙间用小石块填满塞紧。
为保证质量和外观整齐,施工时按照设计坡度和厚度挂线。
6.2.3施工方法
片石分层、分段砌筑。
基础埋置深度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