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833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Word格式.docx

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XX区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政府重点抓好配套完善道路、水、电、绿化等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进企业,力争形成3万头肉牛、5万头奶牛、20万只肉羊和10万口生猪的养殖规模,打造现代畜牧业标志性样板产业园。

(二)加大饲草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XX区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典型的绿洲灌溉农业区。

饲草料资源丰富,年种草面积16万亩,按每亩年产1000kg青干草计,年可产优质牧草16万t。

年产农作物秸秆143万t,酒糟等农副产品120万t。

国家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的实施,为草食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全区在16万亩人工草地的基础上,同时引进10多个适应当地条件、质量优良、产量高的牧草新品种,使得牧草品种和数量均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牧草质量在不断提高,建成高标准青贮氨化窖48130座99.9万立方米,配备铡草机等实用机械2.5万台套,配套建设沼气池1.9万座,养殖基础不断夯实,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狠抓畜禽规模养殖,促进产业扩量增效。

坚持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核心,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现代设施畜牧业。

借助世行畜牧贷款项目、肉牛产业大县建设、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的实施,各类养殖场(小区)累计439个(其中肉牛219个、奶牛9个、肉羊63个、生猪95个、禽类22个、综合31个);

新增养牛大户930户,扶持肉羊养殖大户2000户,全区各类养殖大户累计达31775户。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六化要求,深入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四级创建工作,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级5个、市级34个。

全区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0家,占全市畜产品产量的45.7%。

(四)加快科技应用步伐,提升产业科技水平。

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加快畜牧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

通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建立了以原种场、扩繁场、人工授精站为支撑的三级良繁体系,建成肉牛冻精授配点95个,年改良授配母牛12万头以上,标准化生猪人工授精站22个,奶牛、能繁母猪全面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奶牛性控冻精授配广泛应用,年授配奶牛1.2万头,猪人工授精5万头,建成省级种畜禽生产企业17家,其中种猪4家、奶牛5家、肉蛋鸡3家,肉羊5家,猪、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90%、75%以上。

(五)注重产业龙头建设,增强产业增效能力。

一是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全区已初步形成集畜牧养殖、畜产品及兽药饲料加工、畜产品流通、畜牧服务业等畜牧大产业。

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6家,带动农户1.5万户;

全区建成肉类加工龙头企业3家,初步形成了以XX牧业为重点的3万头奶牛繁育、养殖、奶制品加工全产业链,以XX农牧和XX清真为重点的30万头只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以中天肉业为重点的10万头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

二是专业合作组织成为畜牧业发展主体。

养殖组织化程度明显提升。

全区建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52个,合作经济组织成员达6181人,畜禽饲养数量达15.6万头只,带动农户数1.5万户,创建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省级8个,培养市场经纪人120多名,年交易畜禽80万头只。

(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提供产业强力支撑。

一是政策扶持体系较为完善。

政策扶持导向明确。

自2008年以来,XX区被列为全省牛产业大县,市、区政府提出实施“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战略,区政府制定了《XX区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自2011年以来,区委连续5年下发“1号”文件,区财政累计拿出3500万元,从基础母牛保护、幼犊繁育、疫病防控、养殖大户培育、标准化规模养殖、青贮氨化窖建设等方面对序幕产业全程进行重点扶持。

实施农户小规模养殖贷款贴息、养殖小区以奖代补、能繁母牛“零费用配种”、动物“零费用免疫”等扶持政策。

同时将序幕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三位一体”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畜牧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领导负责、专门的部门承担、专门的队伍去干、专门的支撑条件保障。

项目推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共向上争取畜牧业项目122个,到位国家无偿资金10978.8万元,撬动民间资金20亿元,起到了明显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

金融资金支持加大。

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实现银企对接,协调金融资金注入肉牛产业,与多家金融机构衔接,为规模养殖企业、大户协调肉牛养殖贷款近30亿元,为畜牧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招商引资牵引发展。

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积极向外招商引资,建成甘肃牧沅清真肉食品公司、沅博活畜交易市场等6个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2013年以来,先后引进建设香港东银发展有限公司3万头肉牛养殖场、四方力欧牧业公司3万头奶肉牛养殖场、北京中地种畜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场建设、甘肃亚盛实业有限公司2万头奶牛场建设、正大公司30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和5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等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近50亿元。

对全区畜牧产业上规模、提档次起到了极大地牵引和推动作用。

XX区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36公里主干道已建成投入使用,主电网已经区电力部门勘测,正在规划电力架设方案;

已入驻XX等8家养殖企业,产业集群正逐步形成。

二是畜禽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抢抓国家加强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的政策机遇,大力加强畜牧业发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区、乡畜牧站XX个,配备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220人,为选育配种、疫病防治、饲料调配等生产实用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支撑。

从2003年开始,区财政编列专款,全面实行“零费用”免疫制度,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技术保障。

三是动物卫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实行区、乡、村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定指标、定任务,对防疫工作实行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

通过实施基层兽医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动物防疫物资保障等系统,建立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体系、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双轨目标责任制,扎实组织开展春、秋季集中免疫和夏季消毒灭源工作,不断深化产地检疫,规范屠宰检疫,严格调运检疫,总结形成了“群防群治、全民防疫、集中防疫、整村推进”的工作经验,猪、牛、羊口蹄疫免疫密度均达到国家有关要求,产地检疫率、运输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全区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全面推行规模养殖动物防疫承诺制,严格落实执法监管责任,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瘦肉精”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畜禽引进调出管理办法,着力规范动物贩运管理,积极推行动物检疫证明网络化传输管理和兽药饲料经营备案登记制度,实施兽药GSP认证41家;

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查,“瘦肉精”和生鲜乳抽样检测合格率100%,几年来,全区没有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畜产品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畜禽养殖自动化设施化水平不高。

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只购置安装较为普通的生产、防疫、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普及率低,没有实现全环境控制和全自动化设备操作,畜禽生产环境控制较差,畜禽生产水平较低。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我区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增加值少,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骨干。

利益机制不够完善。

全区的龙头企业、养殖业主、专合组织、基地等没有真正建立起紧密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制约了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

(三)专合组织组织化程度不高。

我区的专合组织其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调控价格、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好。

多数专合组织的会员之间只有信息、技术联系的松散联合,互利互惠的机制没有建立,没有起到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作用。

(四)银行贷款难,手续繁琐。

大多数养殖户发展依靠自有资金和民间借款。

银行贷款担保手续繁琐,担保范围非常受限,养殖户苦于贷不到款,缺乏周转和发展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禽良种化、规模化发展进程,制约了现代化养殖的快速发展。

(五)土地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突出。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土地对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仍较为突出,一些地方畜牧业与工业、畜牧业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还较为突出。

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用地无法确权登记,家庭牧场的登记管理工作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发展融资需求,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三、加快畜牧产业发展意见建议

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只有推进现代畜牧全产业链发展,才能搞好资源深度开发、畜牧产品的加工增值,提高畜牧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占有份额;

只有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才能实现规模经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甘州区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抓重点,扶强龙头企业。

发展现代畜牧业,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

引导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

三是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茁壮成为畜牧龙头企业。

(二)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

(三)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此,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通过谈判与龙头企业达成合约,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四)强服务,为养殖业发展护航。

建议各级政府要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

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各乡镇要对养殖业主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土地使用、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

(五)抓统筹,完善利益机制。

要把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建设与壮大专合组织结合考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专合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推广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建立起稳定的多方合作关系,形成有基地提供畜禽产品,有企业加工增值,有市场促进营销,有科技作保障的良好格局,实现畜产品商品价值,形成产加销一体化格局。

(六)重投入,夯实产业化基础。

一是加大对畜牧兽医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在增大畜禽养殖圈舍改造、良种引进、人员培训等投入基础上,增大对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需的办公设施(冷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提高基层技术装备水平,健全动物防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保障畜牧产业化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对专合组织建设投入,重点是将支农项目资金倾斜扶持畜牧专合组织建设,帮助专合组织壮大自身实力。

三是加大对组建畜产品信息平台的投入。

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畜产品信息平台,引导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风险、增强其免疫力。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贡献大的有功之臣,实行奖励,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力,专合组织运作等方面分别实行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