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83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资料Word下载.docx

绳子、长木棍、重物、铁架台、杠杆尺、钩码等

滑轮

滑轮、铁架台、钩码、测力计等

斜面作用实验

木块、长短不同的斜面、测力计、重物等

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白纸、图书、鸡蛋壳、木棒、皮筋或磁力棒若干

观察细胞

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等

 

实验步骤

一、实验题目:

镜子反光

二、实验要求:

知道镜子能反光。

三、实验器材:

幻灯机、平面镜。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开亮幻灯机,让学生指出幻灯机光照向哪个方向。

3、在幻灯机光中放一平面镜,让学生指出现在光照射的方向。

4、拿走平面镜,观察幻灯机光还能返回吗?

5、关闭幻灯机,镜子照射到墙上的光还有吗?

6、改变镜面与幻灯机照射光的角度,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题目:

物体反光实验。

二、实验要求:

了解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的光的颜色不同。

三、实验器材:

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电光纸各一张,白板纸五张。

双面胶条若干。

四、操作步骤:

2、将红、黄、蓝、绿各色电光纸,用双面胶条分别贴在白板纸上,制成各色纸板。

3、将一张白纸板正面向内沿中线适当弯折,制成屏幕。

4、将纸屏背面向光,立于课桌近光一侧。

5、依次取不同颜色纸板做反光实验。

实验时,沿纸板纵轴和横轴转动,使光线反射到白色纸屏上。

6、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光能力不同。

注意:

A、电光纸大小约为15X15(厘米)。

B、做反光实验时,反光纸板应躲开屏幕黑影。

C、实验时反光纸距离屏幕不要太远(约20厘米左右)。

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绝缘体验证实验。

电池盒(带电池)、小灯座(带灯泡)、导线、铁、铜、铝、橡胶、玻璃、瓷、塑料、木、纸、布、丝绸。

2、按下面电路图分别实验各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

3、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A、要去掉铜、铁、铝表面的锈及其他脏物,使表面光亮,以利导电。

B、导线与被试物体紧密接触。

磁铁,盒装的铁砂

将三种不同形状的磁铁放在铁砂上,观察磁铁上哪里的铁砂多,哪里的铁砂少。

一、实验题目:

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物体名称

形状

体积

软硬

质量(克)

透明

其它

估测

实际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冰、水、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1:

1、将甲杯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2:

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

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

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

认识风、温度和蒸发面积,是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大培养皿5个(直径相同)、小培养皿1个、挂历纸1张、量杯1个、水。

2、用量杯在六个培养皿中倒上等量的水,两个一组,分成三组。

3、将第一组(一大一小)放在背阴处,第二组放在通风的背阴处,其中一个用挂历纸筒围起来(避风)。

第三组一个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背阴处。

4、记下实验开始时间。

5、比较几个培养皿中的水变干的时间长短,思考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A、水量不要多,能在大培养皿中形成薄薄一层即可。

B、围培养皿的挂历纸筒要高一些,才能起到避风的作用。

蒸发快慢的因素

(二)

蒸发快慢的因素

(二)。

认识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样大、同样质地的手绢6块。

2、将6块手绢一起放到水里浸湿,取出,拧去大量水分。

每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3、第一组,一块展开,另一块折叠,同时晾于背阴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4、第二组,同时展开,一块置通风处,另一块置背风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有风无风的关系。

5、第三组,同时展开,一块晾置阳光下,另一块晾置背阴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6、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记录各块手绢变干的时间。

7、比较各块手绢变干时间的长短,分析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A、尽力做到手绢面积、质地、含水量、开始晾的时间等条件相同。

B、尽力加大蒸发面积、风、温度的差别,使效果明显。

若使用电扇造成风大小的显著差别,效果更好。

蒸发快慢的因素(三)

蒸发快慢的因素(三)。

知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50X50X3(毫米)光面涂上黑漆的毛玻璃7块、冷水杯、热水杯、滴管。

2、将毛玻璃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3、第一组:

用同一块湿抹布,同时将两块玻璃毛面擦湿,分放两边。

用口使劲向其中一块吹气,表示有风和风的大小。

对比观察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4、第二组,将两块毛玻璃在水中浸湿,甩去多余水分,同时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对比观察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5、第三组,用滴管在两块玻璃毛面上各滴一滴水,其中一块玻璃上的水滴保持原形,另一块玻璃上的水滴用羽毛(不粘水)摊开、展平。

对比观察蒸发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A、尽力做到毛玻璃面积、玻璃上的水量等条件相同。

B、毛玻璃最好用碱洗净,光面用黑漆涂黑,以增强实验效果。

雨的模拟实验。

验证雨的成因。

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金属盘、冰、水、火柴、污物桶。

2、

照下图组装好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

3、观察出现哪些现象。

4、说一说,实验中,杯内下部的水、上部的“白气”,变大的水珠、落下的水珠,各相当于下雨天的什么。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A、为增加杯壁透明度,可用毛笔蘸取肥皂水,涂在烧杯内壁,以除去杯壁的雾滴。

B、实验上方金属盘内,应倒入冰水混合物。

C、用别的物体(如碗)代替金属盘也可以。

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两个(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

在管外套一个用气门心胶管制成的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

)、用上面的方法组装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2、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3、作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根据水、煤油、酒精都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固体球胀缩教具、酒精灯、火柴、冷水、抹布、污物桶。

2、把金属球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放在金属环中,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3、把金属球放在冷水中,使它冷却,再放在金属环中,金属又能通过金属环。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烧金属球时间约三分钟。

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

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认识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圆烧瓶、带塞玻璃弯管、红水、烧杯(内有冷水)。

2、用玻璃弯管安皮塞的一端,蘸取少许红水。

3、将塞慢慢塞在圆烧瓶口上,控制塞进深度,使红水升至适当位置。

4、用双手(或单手)握住烧瓶球形部分,给空气加热。

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

5、将烧瓶球形部分放入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A、玻璃弯管要用细玻璃管弯制而成。

若红色水不能在弯管中保持住,就应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B、玻璃管要长些,否则瓶内空气热膨胀后,可能把红色水滴“顶”出管外。

C、红色水滴位置用塞塞入瓶口深浅来控制,一般在玻璃弯管中部偏下为宜。

这样既有利于显示空气热胀的效果,又有利于显示空气冷缩。

过滤。

知道过滤能除掉水中不溶解杂质。

滤纸、净水、滴管、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沉淀过的水。

2、讲解演示铁架台、漏斗、烧杯组装方法。

3、演示折叠滤纸,学生仿做。

4、演示浸湿滤纸,放入漏斗,让学生仿做。

5、演示放漏斗于铁圈中,移动烧杯,使漏斗颈下口直面接触杯壁。

6、演示顺玻璃棒慢慢倒水进行过滤。

7、观察滤纸上有什么?

滤过的水有什么变化。

8、讨论过滤有什么作用。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混合后的变化

研究物体混合后的变化

烧杯、水、药勺、食油、醋、小苏打、洗洁精、水泥。

1、将三个烧杯依次编号为1、2、3。

2、向1号杯中加入10ml的醋,再加入一小勺小苏打。

3、向2号杯中加入适量食油和水,再加入10滴洗洁精,搅拌后静置5分钟。

4、向3号杯中加入水泥,再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后立即倒入自制的模具中。

5、观察各杯中发生的变化。

并记录在表格中。

预计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蜡烛燃烧的变化

蜡烛、烧杯、火柴、石灰水

1、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苗上,观察杯壁上的现象。

2、把烧杯擦干,将石灰水倒进杯子,晃一晃倒出,再罩在蜡烛上观察。

3、观察各烧杯中发生的变化。

杯壁上的现象

干燥的烧杯

有石灰水的烧杯

杠杆尺实验。

说明杠杆三点,验证杠杆作用。

铁架台、杠杆尺、钩码。

(或简单机械实验盒)。

2、照下图组装。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

什么情况费力?

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A、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定滑轮实验。

验证定滑轮作用。

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

1、

检查器材:

2、将铁架台、定滑轮、钩码、线绳按下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3、手拽线绳,通过定滑轮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轮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用钩码代替手拽绳的拉力。

试试通过定滑轮,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

研究定滑轮省不省力。

做定滑轮能不能省力的实验时,要用钩码,最好不用弹簧称。

动滑轮实验。

验证动滑轮作用。

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2、用弹簧称称出重物的重量,记录在纸上。

3、将铁架台、动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按下图要求组装好。

4、用手通过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有没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过弹簧称、动滑轮提起重物,研究省力还是费力,根据是什么。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A、实验时手应垂直上提。

B、可设法减小动滑轮阻力。

C、尽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滑轮组实验

滑轮组实验。

验证滑轮组作用。

铁架台、动滑轮、定滑轮、线绳、弹簧称、重物。

用弹簧称直接称出重物重量。

3、照下图组装。

4、用手通过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根据是什么。

5、通过弹簧称、滑轮组将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据是什么。

A、可设法减少滑轮组的阻力。

B、测力时,弹簧称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侧面水平拉出,上列各个方向,都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C、实验时,弹簧秤应倒用,即挂钩在上,提环在下。

斜面实验。

验证斜面作用。

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

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

2、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3、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5、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6、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缘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7、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调好后组织学生顺序观察。

A、要尽力选薄一些的洋葱表皮,制成临时切片。

B、为了看得清楚,可用红墨水染色。

方法是:

将一滴红墨水滴到盖玻片的边上。

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水。

红墨水就被吸了过去,表皮就被染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