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774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8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最新整理Word格式.docx

24.体词性范畴:

指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5.谓词性范畴:

指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26.词类;

可以替换出现在词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组:

特定的词类与词类的组合就构成了词组。

28.向心词组:

整个词组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

例:

十分愉快:

愉快,就是向心词组。

29.离心词组:

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

30.谓词性词组:

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

31.体词性词组:

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

32.完全主谓句;

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叫完全主谓句。

33.不完全主谓句;

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

34.非主谓句;

不具有主谓的结构形式但一般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

35.句组:

由几个相对独立意义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构成,句中没有特定的连接词,而且中间还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叫做句组。

36.复句:

由两个成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组成。

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

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37.多重复句,由几个句子构成,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句子之间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末尾只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的语言片断。

38.复杂结构单句:

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杂结构单句。

39.直接成分分析法:

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

或者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叫做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

1.语义:

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语言的意义。

2.理性意义:

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

3.非理性意义:

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词汇意义:

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

5.语法意义:

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6.语境意义:

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7.词义;

指同红血丝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以及其他附加色彩。

8.词的理性意义:

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9.词的非理性意义:

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10.词的通俗意义:

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助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

11.词的科学意义:

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的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12.义项:

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13.义素:

从义项分析中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14.义素分析:

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5.单义词:

一类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即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16.多义词: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联系的几类对象,即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

17.本义: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18.基本义: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的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19.派生义: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也叫引申义。

20.同义词: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若干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

21.等义词:

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2.近义词:

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23.反义词:

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24.语义场:

若干具有共同的类属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物。

25、上位词、下位词:

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包括在另一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两部分词之间就具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叫做上位词,范围小的词叫做下位词。

26.关系意义:

词语在组合成句子的时候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关系意义。

27.语法关系意义: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关系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语法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

28.语义关系意义:

词语在组合过程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是语义结构关系,由语义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

29.语气意义:

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

30.述谓结构:

把一个命题进一步分析为由谓词和变元组成的语义结构叫做述谓结构。

31.变元:

述谓结构的组成部分,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又称“题元”“项”等。

32.语义角色:

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把变元分出的不同的类型叫做语义角色。

33.语义指向:

句子中某个成分发生语义联系的成分就是该成分的语义指向。

34、歧义:

指同一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方言:

通常指地域方言,它是全民族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统一的全民族语言的分支。

2.亲属语言:

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凡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若干语言都是亲属语言。

3.社会方言:

一种语言或地域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群体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为“社会方言”。

4.语系:

谱系分类中最大的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都属于同一语系。

5.谱系分类;

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叫做语言的谱系分类。

6.隐语:

某些团伙所创造使用的秘密词语或语句。

7.共同语:

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8.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

9.双语现象:

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10.地域方言:

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11.语音对应关系:

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

12.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亲属语言有共同的来源,这些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作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13.借词:

也叫外来词,主要指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都来自外语的词。

14、仿译词:

意译词的一种,指那些用本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一翻译原词语的各个成分,不但把原词语的意义,而且把原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也移植过来的那些词。

15.意译词:

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是本民族语言的,词义来自外语的词。

16.双语现象:

一个社会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它是民族的接触、尤其是民族杂居的产物。

17.语言转用:

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8.洋泾浜语:

这是汉语对混杂语言的称呼,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际时所使用的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

19.克里奥耳语:

作用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20.双言现象:

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功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

21.语言混合:

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种现象就叫做语言混合。

22.非克里奥耳化:

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的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

23.语言规划:

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24、语言政策:

如果语言规划具有法律、法令和政令的形式,就被称作语言政策。

25、语言规范化:

指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

26.民族语言政策:

主要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

□谓词

在句义中直接说明话题的成分,相应于在语法中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主要反映动作或情感的变化、性质或情感的变化。

□述项

句义中的话题与述题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语法中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名词。

□预设

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蕴含

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就是蕴含关系。

□语义指向

论结构关系,A应该属于B,但在语义上A指向C.

第四章词汇

□词汇

词汇是一个集合概念,指词和词的等价物:

固定词组和总汇。

词汇有语言的词汇和言语的词汇。

□语言词汇

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

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等。

□言语词汇

个人运用语言的词汇,它是允许存在偏离语言规范,不同于语言词汇之处的。

□词

是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还是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之一。

即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结合单位。

□固定词组

也称固定短语,是指构成成分和结构关系固定,具有完整意义的词组。

是句法结构分析中最小的单位。

□语素

语言中不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词根

词的核心部分,体现词的词汇意义的语素。

□词缀

指附着在词根之上的语素,它对词义的构成起附加性作用。

包括前、中、后三种。

□词尾

是附加在词根或后缀之后只表达语法意义的语素。

□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复合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复合构成。

□派生词

由词根附加词缀构成,在形态丰富的语言中大量存在,是词的主要构造类型。

□联绵词

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有双声、叠韵、非双声叠韵三种类。

□叠音词

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单纯词。

□重叠词

是由相同的根词想叠构成的。

□同音词

两个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的词。

□同形词

两个书写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是同形词。

□同源词

具有同源关系的(即由一个词分化而产生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源词。

□同根词

含有同一个词根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同根词。

□古语词

包括历史词和文言词两类,可以表达特殊的意义或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历史词

指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已经不存在的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还包括历史上出现过的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的名称。

□文言词

指古汉语文言著作中的词。

□新词

利用原有词素新创造出来的词。

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产生的标记这些新事物的词。

□方言词

指通行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词。

□社会方言词

指专用于不同行业的词,也称行业语。

社会方言词中占很大比重的是术语,其特点是单义性、准确性和严密性。

□外来词

从外族语言中连音带义借用来的词。

□基本词汇

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具有稳定性、全民常用性、能产性等特点。

□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以外的词的总汇构成一般词汇。

□熟语

指特殊的、定性化的固定词组构成的语汇系统,包括成语、惯用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

□成语

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词组,成语一般是四音节的,是汉语最大量使用的熟语。

□惯用语

活跃在口语中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短小固定词组,其特点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汉语的惯用语多为三音节的词语形式。

□谚语

多年流传,包括深刻的社会经验、生产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

□俗语

流传在群众中表达某种客观现象或意义的形象精练的句子叫俗语。

□歇后语

一种特殊的熟语形式,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半是对形象的表述,类似于谜面,后一半是对这个形象表述的解释和说明,类似于谜底,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在具体运用中,后一半常常可以不说出来。

歇后语形象风趣,在口语和文艺作品中经常使用。

歇后语有寓意和谐音两类。

□格言

指揭示深刻道理、具有警醒作用的语句,往往来自名人话语或名家作品。

第五章语法

□语法

一种语言词法和句法的汇集,它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

□语法学

专门研究语法的科学叫语法学,可包括词法和句法。

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音义结合单位。

□词组

是实词与实词的有机结合。

□句子

运用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表达相对完整思想和某种感情的、具有一定的语调的交际的基本单位。

□层次性

短语、句子一层一层套起来组合而成的。

词与词在一个层面组成一个简单的短语,这个简单短语又可以和另外的词或者短语在另一个层面结合。

□递归性

反复地使用构成句法关系的有限的几种句法规则,不断地进行同功能替换,以构成复杂的短语或句子。

□生成性

掌握了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生成出无限多的句子。

生成句子根据句法结构的模式通过替换来生成无限多的句子,遵守复杂的语义制约规则。

同时可以根据语法的递归性生成无限多的句子,或者把替换和低归两种手段结合起来生成出无限多的句子。

□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语法范畴从狭义上讲只指形态范畴,广义上也包括词类范畴。

□语法意义

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现出来的关系意义、范畴意义或功能意义。

□语法手段

对语法形式再概括所得出的类别就是语法手段。

也叫语法方式。

□形态

一般指词法范围内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

狭义的形态指构形法,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一般不改变词汇意义。

广义的形态不但指构形法,而且兼指狭义的构词法。

□词法

只要指构形法、研究词形变化的规律。

□句法

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模式以及它们的构造与关系。

□实词

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叹词、拟声词。

□虚词

一般不充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空灵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形态指的是构形法,也叫构形形态,即用一个词的词形变化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

广义的形态除了包括构形法外,还包括够词法,即在词根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定创造新词的方法。

以上两种又称为内部形态。

有人把词序、语词、辅助词等称为外部形态。

即研究词的语法范畴和语法形式中心形态。

□直接成分分析法

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孤立语

缺乏词形变化,语序和虚词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语序一般比较固定,改变语序往往会改变语法关系。

汉语、越南语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

□屈折语

“屈折”就是指词的内部语音形式的变化,具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词形变化来体现。

拉丁语和梵语是屈折语的主要代表。

□黏着语

其特点是没有内部屈折,每一个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一种语法意义也只能用一个语素形式来表示。

黏着语的词根和词尾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词尾只是黏着在词根上,土耳其语是黏着语的代表。

□多式综合语

是一种特殊的黏着语,以句子为基本单位,离开句子无所谓词,难以分清句子和词。

它以一个词根为中心,在其前后加上各种表示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的成分,构成一个整体,有些语素甚至还不到一个音节。

由于这种语言的一个句子往往由多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又叫编插语。

印第安语是多式综合语的代表。

□语序类型学分类

美国语言学家林伯格提出的语序类型学分类。

这一分类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根据语言中的主语(S)、动词(V)、宾语(O)在某一种语言中的基本语序,对语言进行分类。

按照基本语序类型,可以把语言分为SVO、SOV、VSO、VSO、VOS、OVS六种。

□篇章语法

研究比句子大的语言整体,属于言语语法。

□篇章的粘连性

体现在篇章的表层结构上,具体表现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等手段。

□篇章的连贯性

指篇章的语义关联,存在于篇章的底层,是一种语义逻辑的连贯。

□重新分析

有些语法结构从表面来看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重新分析。

□转换分析法

用“变换”和“转换”手法揭示各类句式之间的依存关系(同构关系、同义关系、歧义关系),前者指同义句之间的变换,后者指同一个句子的生成转写过程,即从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

□主位

句子的第一个成分,是整个句子信息的起点和中心议题。

□主位推进模式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篇中,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之间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

第六章文字

□文字

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表意文字

通过象征性符号的组合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而不是标记它们声音的一种的文字体系。

□表音文字

标记语言声音的,利用一套字母来来标记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的文字体系,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两种。

□字母

表音文字或注音文字的最小书写单位。

□自源文字

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其形体、体系是使用该文字的民族独创的。

□借源文字

借用或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语言学

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文学

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历史语言学

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和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对比语言学主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历史比较语言学

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母语。

□描写语言学

是和历史语言学相对,即截取某一历史阶段的语言,对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结构要素进行观察、描写、分析、研究。

□历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

□共时语言学

研究语言某一段时期情况的语言学,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

□个别语言学

其研究的对象是一种语言,如汉语、英语等。

□普通语言学

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语言的语言学

语言的语言学是以“语言”为唯一对象的语言学,指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是一种静态、同质的纯语言学。

□言语的语言学

言语的语言学是一种动态的、异质的、涉及方方面面的语言学。

□内部语言学(微观语言学)

只对语言系统内部各结构要素进行研究,如:

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

□外部语言学(宏观语言学)

指与语言相关的边缘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

□对比语言学

就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

□微观语言学(内部语言学)

□宏观语言学(外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侧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应用语言学

侧重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学科。

狭义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除语言教学外,还包括词典编纂、文字制定、机器翻译……

□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认为存在着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形式语言学

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即转换与生成句子的过程都采用形式化的符号表达。

□交叉语言学

语言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产生的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

□语言

实质上是一种符号体系,是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有共时和历时两种状态。

□言语

言语是说(写)的过程和结果,是一种行为。

□思维

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与过程。

包括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符号

被约定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志,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各种符号。

□组合关系

符号与符号组成的语言的链条关系是组合关系。

□聚合关系

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具有相同作用能互相替代的次符号聚集成类叫聚合关系。

□语言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延伸,形成线性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的可能。

□语言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音义之间没有必然和本质的联系,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语言的层级性

语言系统是一个层级装置,底层是一套音位装置,上层分为语素、词、句子三级。

□言语规律

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规律。

包括自方、对方、双方所处的语境三要素。

□渐变性规律

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变化。

□参差性规律

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

□语言的分化

一种语言逐渐分化成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叫语言的分化,如方言与亲属语言的形成。

□语言的整化

几种语言或几种语言因素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接近或统一起来的现象叫语言的整化,如民族共同语、民族交际语和国际交际语的形成。

□语言的融合

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别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叫语言的融合。

□语言的混合

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叫语言的混合。

第二章语音

□语音

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载负一定意义的语言的物质外壳。

□语音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