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448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Word文档格式.docx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H2S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弱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

Cl-<

S2-

A.③④⑤⑦⑧⑨      B.③⑥⑦⑧

C.③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①②两项不能说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③是正确的;

④项的顺序反了,应该是H2S的还原性比HCl强;

⑤项中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Cl的最高价含氧酸应为HClO4;

⑥项中非金属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中变价金属的价态越高,说明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

⑦项中作为氧化剂的非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能置换另一非金属单质,如:

Cl2+H2S===2HCl+S↓,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S,即非金属性Cl>

S;

⑧项是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的;

⑨项是利用逆向思维进行判断的。

利用规律进行解题时应注意对题目进行细致的分析。

4.(2011·

广东A卷,22)(双选)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

A.原子半径:

丙>

丁>

B.单质的还原性: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根据题意首先判断四种元素分别是:

甲为H,乙为N,丙为Na,丁为Al,所以AD正确,B项应该为:

甲,C项丙的氧化物应该为离子化合物,故选AD。

AD

5.(2010·

全国Ⅰ,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沸点:

NH3>

PH3>

AsH3

B.熔点:

Si3N4>

NaCl>

SiI4

C.酸性:

HClO4>

H2SO4>

H3PO4

D.碱性:

NaOH>

Mg(OH)2>

Al(OH)3

B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认为是:

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所以B正确;

C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3、PH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

AsH3>

PH3。

A

6.下列有关叙述:

①非金属单质M能从N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

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③单质M跟H2反应比N跟H2反应容易得多;

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

HnN;

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

HnNOy;

⑥熔点M>

N。

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②⑤B.①②③

C.①②③⑤D.全部

④中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关;

⑤中应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

⑥中熔点高低与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无关。

B

7.A、B、C、D、E五种元素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序数为5个连续的自然数)的顺序排列如下(不一定是同周期):

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3

B.A(OH)n为强碱时,B(OH)m也一定为强碱

C.HnDOm为强酸时,E的得电子能力一定很强

D.HnCOm为强酸时,E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

E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时,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必为+6,则D元素的负化合价为-2。

A(OH)n为强碱时,B(OH)m可能为强碱,也可能为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

HnDOm为强酸,即D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序数比D大1的E可能为得电子能力比D强的非金属元素,也可能为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C与元素E的关系可这样举例,C是16S,E是18Ar;

若C是17Cl,则E是19K。

8.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6

0.143

0.112

0.104

0.066

主要化合价

+2

+3

+6、-2

-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

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根据半径和价态分析五种元素分别是:

Mg、Al、Be、S、O。

氢化物沸点H2O>

H2S,A错;

与稀盐酸反应速率Mg>

Be,B错;

L2+为10电子结构而R2-为18电子结构,D错。

9.(2011山东青岛高三质量检测)X、Y、Z、W、M、N六种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如下图所示)。

有关这六种元素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M<

W<

Z

B.Y元素在自然界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

N

D.N与Z的质子数之差为16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属于中档题。

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

M、W、Z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A错。

10.(2010·

江苏化学,13)(双选)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A.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为Al元素,符合B原子条件的为C、S,由于B的原子序数比D小,则B为碳元素,C只能为钠元素,由此确定A为H、E为Cl。

A、B组成的化合物为烃,若烃中含C原子数多则常温下烃为液体或固体;

NaOH+Al(OH)3===NaAlO2+2H2O,B正确;

Na、Al的还原性强,其单质制备只能用电解法,Cl2的氧化性强,工业制备一般也用电解法;

HCl含共价键,NaCl含离子键,D错误。

BC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1.(12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

  元素

编号

元素

性质  

原子半径

/10-10m

0.74

1.02

1.52

1.10

0.99

1.86

0.75

1.43

最高或最

低化合价

+6

+1

+5

+7

-3

-1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③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元素①②④⑦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上述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

(3)元素①与元素⑥按照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⑤形成的单质加入到元素②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可判断:

元素①②为ⅥA主族,元素④⑦为ⅤA主族,元素⑤为ⅦA主族,再结合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可确定元素①为O、元素②为S,元素④⑦分别为P、N,元素⑤为Cl、元素③为Li、元素⑥为Na,元素⑧为Al。

题设问题再结合元素及化合物相关知识解答。

(1)第二周期第ⅠA族 H2O

(2)P3- Li+

(3)2Na2O2+2H2O===4NaOH+O2↑

(4)4Cl2+H2S+4H2O===10H++8Cl-+SO

12.(12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特征信息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阴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

电子层结构,且核电荷数与C相差5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

和为4,原子半径大于C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E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B______,E______。

(2)五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易溶于水的物质中,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M是________(写化学式),能抑制水电离的物质N是________(写化学式,写一个即可)。

25℃时,pH=a的M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pH=a的N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________。

(3)甲、乙分别是B、D两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丙是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乙都能与丙发生反应,且丙用量不同,反应的产物不同。

回答问题:

向乙溶液中缓慢滴加过量的丙溶液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航天飞机曾用D的粉末和高氯酸铵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

加热D粉末使其氧化并放出大量热量,促使高氯酸铵分解。

nmol高氯酸铵分解时除产生2nmol水蒸气和nmol氧气外,其他组成元素均以单质形式放出,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每分解1mol高氯酸铵,转移的电子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表中提供的元素信息推知,A、B、C、D、E分别是氢、碳、氧、铝、硫。

(2)能促进水电离的物质应是能水解的盐类,而抑制水的电离的应是酸或碱,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促进水电离的是Al2(SO4)3,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就是溶液中的H+,据pH=a,c(H+)=10-amol·

L-1,抑制水电离的是酸溶液,其中溶液中c(H+)=10-amol·

L-1,由水电离的c(H+)=c(OH-)=

=10-14+amol·

L-1,则二者H+浓度之比为

=1014-2a:

1。

(3)甲是Na2CO3,乙是NaAlO2或Na[Al(OH)4],丙是H2SO4。

(1)C S

(2)Al2(SO4)3 H2SO4(或H2SO3或H2CO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014-2a:

1

(3)H++AlO

+H2O===Al(OH)3↓或H++[Al(OH)4]-===Al(OH)3↓+H2O Al(OH)3+3H+===Al3++3H2O

(4)2NH4ClO4N2↑+4H2O↑+Cl2↑+2O2↑

N2、O2 7NA(或4.214×

1024)

13.(13分)(2011·

北京,25)在温度t1和t2下,X2(g)和H2反应生成HX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方程式

K(t1)

K(t2)

F2+H22HF

1.8×

1036

1.9×

1032

Cl2+H22HCl

9.7×

1012

4.2×

1011

Br2+H22HBr

5.6×

107

9.3×

106

I2+H22HI

43

34

(1)已知t2>

t1,HX的生成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X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共价键的极性随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的增大而增强,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________(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故HX共价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HCl、HBr、HI;

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的原因是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得一个电子或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时,即可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越易进行,F、Cl、Br、I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外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减弱造成的。

(1)放热 

(2)H

 (3)HF、HCl、HBr、HI

(4)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5)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6)ad

14.(13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列实验。

Ⅰ.

(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

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l>

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

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

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

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4)本实验利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然后让氯气与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反应,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比较氯和碘非金属性强弱。

过量的氯气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应用碱液吸收。

(5)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硅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制二氧化碳过程中有杂质氯化氢存在,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Na2Si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应先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化氢。

(1)钾 铝 铝

(2)S2-+Cl2===S↓+2Cl-

(3)锥形瓶 防止倒吸

(4)变蓝 NaOH[或Ca(OH)2]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